06.16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提到長明燈,喜歡看盜墓小說的朋友們肯定不會陌生,在《鬼吹燈》和《盜墓筆記》風行的時期,不少人曾在腦海中想象過這樣的畫面,塵封數百年的墓室被打開的一瞬間,陰冷黑暗的甬道中,突然亮起一絲幽蘭色的光,抬頭一看,拱頂上懸掛著一盞燈,微弱的火光就像一隻陰冷的眼注視著這些不速之客。長明燈在現在看來更像是一個傳說,歷史上似乎並沒有記載有誰見過長明燈,但史書上卻記載了長明燈的存在。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據《史記》載,秦始皇為:“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久之。”由此可見,裡面竟然有以人魚膏為燭,不滅久之的長明燈。這可是自古以來人們苦苦探索研究卻也無法實現的技術,不禁讓人驚歎、佩服和懷疑!

“人魚膏”能亮多久?

“人魚膏”,顧名思義是用人魚熬製成的油膏,放在地宮中供照明之用,並實現不滅之需。但人魚指的是什麼魚呢?據《異物志》載:“人魚似人形,長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人。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魚膏為燭,即此魚也。出東海中,今台州有之。”和《太平御覽》引《三秦記》載:“始皇冢……燃鯨魚膏為燈。”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近代許多專家也曾就“人魚膏”進行過猜測,即所謂的人魚膏,或實為鯨魚膏。由此推測,秦始皇陵地宮中照明所用的是以鯨魚腦油製成的蠟燭。以鯨魚腦油製成的蠟燭,其能量每小時可燃7.78克,每立方米的鯨魚腦油可燃五千天,以實現地宮中“度不滅者久之”的需要。

還有另一種猜測,而且頗為令人信服。

墓室中的長明燈其實並非一直都是亮著的,原來人下葬後,會點燃長明燈,當墓道封閉的時候,長明燈會將裡面的空氣消耗殆盡,形成一個“真空”的環境,這也利於墓地裡面文物的保存。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時隔千年過後,當人們再次打開墓地的時候,會有氧氣進入,長明燈也會因為特殊的燃料被再次點燃。所以說長明燈並不是千年不滅,只是挖掘者把長明燈再次點燃了。以至於進入墓穴之後給人一種長明燈一直亮著的錯覺。

此外還有一種相似的說法,人的骨頭中含有磷,屍體在腐爛的過程中骨頭中的磷會分散到空氣中,遇到水或者是鹼類物質便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磷”,在有氧氣的情況下便會燃燒,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火”,所以在墳墓多的地方便會看到“鬼火”,人經過時帶起空氣流動,“鬼火”便會跟著人走,墓室中的長明燈也被認為是“鬼火”的一種,只是這種說法顯然有些牽強,畢竟“鬼火”有很大辨識度。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關於長明燈的猜測一直都未停止,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地都有關於長明燈的描述,因此有人大膽猜測長明燈實則是“電燈”,燈碗裡的液體實則是能夠導電的汞。

而也還有一些人大膽的揣測,其實長明燈就是運用電的燈,長明燈碗裡那看似燃料的液體,可能就是用來導電的的物質”汞“,所以說“燃料”看起來永遠不見少,而這種用電的燈也不會怕風吹雨打。看到這裡,你可能以為是胡編亂造,但是古時的希伯來人就曾經控制了電動運用,並就機密地激進著現代叫做電的技術。
長明燈為何能千年不滅?都是錯覺



而據世界史載,在13世紀,有一個叫傑徹利的法國人曾經制造了一盞燈,此燈沒有任何油或燈芯。通常這個燈被放置在他房間的前廊,當每一個人看見時,都會驚詫的問傑徹利:燈為什麼會亮?

他總是堅持神秘地輕輕一笑:“失密!”而那時傑徹利做過許多關於電的實驗。他還創造了一種放電按鈕,能夠放出一股電流到門上的鐵把手。而當傑徹利按下按鈕時,閃亮的藍色火花就會霎時冒出來。

不管“長明燈”是出於那種原因,它都代表了古代先民們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