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營養專家提醒端午吃粽子別反覆加熱

營養專家提醒

端午吃粽子別反覆加熱

營養專家提醒端午吃粽子別反覆加熱

營養專家提醒端午吃粽子別反覆加熱

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家準備粽子了嗎?吃粽子一次吃多少量?哪些人不宜多吃?6月15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廣西民族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黃荷。

黃荷說,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能溫暖脾胃,溫中補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有一定緩解作用,此外,棕葉有清熱利溼的作用。因此,適量吃粽子可養脾胃、清溼熱。

據介紹,古代包粽子所用的糯米並非精白米,而是粗製糯米,粗製糯米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現代人在粽子裡添加小棗、花生、蓮子、山藥等配料,更有補益作用;添加紅豆、綠豆、豆沙等配料,則能清熱解毒,並增加蛋白質含量;製作肉粽、蛋粽,則可以提高蛋白質和脂肪,增加鐵的含量。

“粽子要趁熱吃。”黃荷說,吃新包出來的熱粽子比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後再反覆加熱。粽葉蒸後放置一段時間顏色發暗是正常的。不要選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粽葉很可能是經過硫酸銅處理,安全性沒有保障。不同人群,宜選擇適合自己的粽子食用——

高血脂患者:可選擇豆沙粽、小棗粽和八寶粽等,適量吃一些即可;應避免食用五花肉粽這類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糯米升糖指數高,不管是甜粽還是肉粽都應避免食用,可適量吃少量的豆沙粽、小棗粽。

胃腸病患者:粽子不易消化,尤其是吃了油膩之物後再吃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適,因此胃腸有病的人不建議吃粽子。胃酸過多和胃潰瘍的人也應當少吃。

另外,中老年人和體弱者不宜多吃粽子,宜選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糧、薯類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記者徐哲 通訊員譚小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