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學子發明智能除藻裝置 清理水體水華

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學子為解決城市景觀水體水華清理問題,自主設計了一款“美麗城市——小型景觀水體水華快速情況裝置”,運用智能化技術,根據水域藻類垂直分佈情況自動進行除藻方式的選擇與組合,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的水體清潔工作。日前,該項目在學校節能減排大賽中獲一等獎。

學子發明智能除藻裝置 清理水體水華

圖1裝置實物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水體富營養化嚴重,武漢湖泊眾多,水華現象頻發。能否運用新技術,針對城市景觀水體水華清理設計裝置呢?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學院大三學生張寶元等萌發了發明一款景觀水體水華智能清理船的想法:通過傳感器獲取不同深度水域的水質參數,利用智能終端控制船體的清理工作,實現不同水域除藻需求的智能決策,並通過脫水處理使藻泥達到後續有機化處理的要求,變廢為寶,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學子發明智能除藻裝置 清理水體水華

圖2水質採樣調研

學子發明智能除藻裝置 清理水體水華

圖3 記錄水質參數

這款名為“美麗城市——微小型景觀水體水華快速清理裝置”的項目,由武漢理工大學創新團隊研發,這個團隊由七名熱愛創新的在校大學生組成,在該校機電學院吳波教授的指導下,創新團隊同學歷時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了調研、統計、分析、設計、校核等工作,並於今年三月確定最終方案,做出的第一代實物模型,已在實際水域進行除藻作業,完成了對減排效益的驗證分析。

學子發明智能除藻裝置 清理水體水華

圖4裝置下水實驗準備

據團隊發起人張寶元介紹,項目小組從去年開始著手景觀水體水華清理的研究,在深入調研後,他們發現由於相關監管和治理責任劃分不明確,且市面上無成熟應用設備,城市景觀水體多成清潔盲區,水華現象頻發,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裝置製作完成後,項目小組把裝置帶進了武漢的社區,對多地景觀水體進行了清潔,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好評。

據瞭解,該裝置現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同時多家環保企業對該裝置表現出了極大的合作興趣,未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期待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小資料:水華,學術名詞為“水體富營養化”,是發生在淡水中,由水體中氮磷含量過高導致藻類突然性過度增殖的一種自然現象,同時也是一種二次汙染。通常水的顏色呈現出綠色或藍色。

張寶元,女,河南新鄉人,漢族。出生年月:1997年8月;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2015級本科生,大三在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