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上海的物價是不是有點高了?

-二小姐-


不吹不黑,上海物價確實比其他地方高,畢竟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中午隨便一份麵條,30元起步。如果晚上出去吃飯,最最基本的都是人均50元起。  稍微上檔次點的餐館,人均都是300元起。所有海外牌子的餐飲都是美元計價。

星巴克一杯35元人民幣,就算是你點外賣,也比其他城市貴,雖然這些外賣相對都比較精緻一些,但是貴啊,像下圖的這些螺絲粉,牛肉粉什麼的,賣三十多元,這要是在我們大成都,一個月就得倒閉。

上面還僅僅是舉個吃的小例子,吃穿住行,教育等等,沒一樣便宜的。

買房子就不說了,上海的房子比美國曼哈頓的房價都高

一個好點位置的學區房,地鐵房什麼的,給出的掛牌價格後面的0都數不清楚,都是天文數字。我有這上千萬的錢找個小城市過一輩子土豪生活多好,也不知道在上海買個破房子幹什麼,可能這就是D絲思維吧。

上海出租車正常時間段起步價14,每公里2.4,全國還有比這個更高的嗎?隨便打個車,沒四五十塊錢下不來。

教育就更不用提了,從幼兒園開始,公辦的不用提,你進不去,私立幼兒園,最低月3000起步,光這幼兒園學費就比有些城市的平均工資都高。一些國際學校就更不用提了,一年15萬~25萬/人,真是上不起,傷不起。

反正在魔都生活,每個萬把塊錢一個月基本過不好,什麼?你說你3000塊在魔都生活好幾年了?你還單身吧?還合租吧?


市井覓食記


上海的物價不是有點貴,而是已經非常貴了好吧,現在到香港澳門去吃美食,到日本去吃拉麵,感覺和在上海的shopping mall裡面吃的,價格差不多,高檔一點的地方的拉麵和下午茶,港式點心,都是這個價格,隨隨便便吃一頓午餐就是48,58的樣子,上海的消費,應該已經和世界接軌了。

現在到泰國越南這些地方去,感覺東西太便宜了,甚至到日本去感覺那個地方的全家裡面的東西也不貴。甚至有些日式美食在上海吃的價格要比在日本吃還貴。



雲遊輕攝


由於喜歡上海,所以去過好多次。從我的視角評論一下上海的物價到底高不高。主要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討論。

第一、衣。上海和所有大城市一樣,服裝都分為高、中、低檔。作為普通人來說,就從中檔的講起吧。作為大城市,都是服裝的集散中心,周邊城市一般都是從上海拿貨的。因為有運費存在,周邊城市的服裝價格應該比上海高,起碼是不低。而且上海服裝的樣式更多,選擇性更強。各種名牌專賣店應有盡有,打折促銷的力度比普通城市還大。上海有許多臨街的服裝店,都是騙外地人的,很貴。媳婦相中了一件大衣,要價2000多,感覺不值。無意中走到了一條街,一樣的大衣才500元😂😂😂原來他們也是在這兒拿的貨。在大商場裡買鞋,上海的鞋和我們本地的鞋,樣式完全不同,相同的是都特別難看。即使這麼難看,居然都1000多。最後在嘉定老城的一個專賣店裡,一下買了3雙,一共才1000多,還贈兩雙襪子。這個價錢在我的城市根本買不到,所以,你如果認為上海穿的方面貴,可能是沒找對地方,或者讓人蒙了。

第二、食。如果你去市場買菜,像肉、蛋、青菜什麼的,感覺和一般城市都差不多。但上海許多商場有些快到保質期的商品,比如牛奶,打折力度很大。我買過2.5元一盒的波蘭牛奶,很濃。這些優惠,農村和小城市是享受不到的,小地方會把日期改了繼續賣。還有外國人開的西點店,便不便宜先不說,小地方根本享受不到。如果在外面吃,那麼豐儉由人。比如商場中的飯店,兩個人100-200吃的不錯,味道好且不貴。即使在一個小鎮上,也便宜不到哪兒去,而且環境和味道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如果隨便吃點,有蘇州湯包、各種面。湯包一屜11-13,價錢不一樣。兩屜吃飽也不貴,關鍵是好吃。麵條一般都20多,但不能光看價錢,像肥腸面、大排面,真是有實實在在的肥腸和豬排,湯也很鮮,和小地方的面根本不是一種東西。普通的拉麵也有,有一天下雨,就在賓館旁邊的一家麵館對付一口。7元一碗,居然有好多牛肉。我們這的拉麵8-9元,根本沒有牛肉,上海房租這麼貴,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控制成本的?

第三、住。我說的住肯定不是在上海買房了。住賓館,上海的賓館肯定要比小城市貴,但和北京比,相同條件,感覺比北京合適。一般的快捷賓館,比如錦江之星、格林豪泰,200-300之間吧,市中心的要稍貴些。如家、漢庭還要便宜一些,特價房都不到200。

第四、行。在上海出行真的太方便了,上海的地鐵是中國最好的。再遠的地方,一般也只需換乘一次,和廣州、天津的地鐵相比,真是太方便了。而且上海的地鐵站都很寬廠,坐完上海的地鐵,再坐其它地鐵真是憋屈呀!公交更是方便,坐的人不多,感覺大都是老年人或外地人。上海的城市雖然大,但堵車並不嚴重。出租車相對來說並不難打,但確實貴。30-40元在一般城市都很貴了,但在上海就是毛毛雨,誰讓上海這麼大呢?

總的來說,對於普通的城裡人,在上海如果解決了住的問題,生活成本並不高。雖然說不高,但是要活得有品質,相對還是高點。至於孩子擇校,上補習班,因人而異,沒法比。普通城市的人也有把兒女送到國外留學的,生活成本豈不是更高?


孤獨不孤單在抽菸


恕我直言,上海除了房價眾所皆知的高以外,日常飲食生活等,其實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得那麼恐怖。

先說外賣

外賣實際上在市中心點一次也要20+,有些時候30多40多也是正常的,這些裡面有5-10元都是外賣費,去掉包裝費2元,實際上和在店裡吃相差無幾,而且偶爾外賣還會有紅包優惠。除了市區外,稍微偏一點的地方,外賣都很便宜。

而靠近大學城等地區的外賣,就更加便宜了。20元可以吃到挺不錯的東西。

所以這種價格是無法避免的。你覺得貴,完全可以不點外賣。還有就是,那種市中心的地方買10來塊的外賣,人家靠什麼盈利賺錢?這種10塊錢的外賣,成本才多少,你敢吃?

日常生活用品

超市,時不時就會有促銷活動。而且有些超市提倡辦會員卡,經常去的話可以辦一個都有會員折扣。而且現在網購這麼發達,去掉了中間商盈利,直接某某超市送貨上門。開支應該和其他城市差不多。

日常做飯

自己在家做飯的話,菜市場裡和超市裡的蔬菜其實都差不多,也是根據季節性和收成情況有價格起伏。總體來說差價並沒有那麼可怕。我覺得幾毛的差額還是可以接受的?

出門玩玩樂樂

和朋友出去玩玩樂樂。去哪裡都是有選擇的,像是迪士尼去一次好幾百,這也是你的選擇,而且大陸就這麼一家迪士尼,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的遊樂園,價格自然是貴一點。

網紅店什麼的也是嘗新鮮,並不是日常消費。我覺得你出門在外,這類網紅店不都是差不多的樣子嗎?

我認為,上海有些店的價格的確高。但也不乏一些性價比很高的店。像是昌里路的第一炸,10元一份不也是好幾年了嗎?

你覺得出租車貴,公交車和地鐵並不貴啊。而且有換乘優惠,每個月到了一定數額也有折扣。

你覺得外賣貴,也要看看自己所處的地方,越靠近市中心當然越貴,畢竟那些店也要交房租吃飯,貴的有理由。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帶飯吃。

所以說,我覺得物價擺在那裡,但是你完全可以選擇去不去消費。也有一些很好的店,只要你能夠發現。

你覺得貴了,那就選擇與你的收入相對應的消費。

在學校食堂裡,蔥油拌麵+澆頭+豆漿的確不到10塊錢,但是你醒醒啊,你已經走出社會了,當然要接受社會的生存法則。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上海是兩極分化的魔都,有窮奢一生的富豪,也有溫飽型的市民。拿三線城市的錢,在上海只要不追求高品質、高消費,生活質量還是保障的。

上海出行的方式很多,出租車起步價比較高,從徐彙區到浦東機場150元。如果乘地鐵、公交,性價比可以接受的。地鐵四元,公交2元,基本和三線城市持平。

上海的私立幼兒園、小學、初中收費昂貴,四千元每月的幼兒園師資薄弱,教學水平差。要想上好點的幼兒園,至少1萬元每月。公辦幼兒園收費低廉,每月400多元,硬件、軟件也不錯。上海的戶籍有很高的含金量,教育是最重要的體現。

吃的方面,一些小飯店並不貴,有葷有素,四口之家200元搞定。上海在食品衛生還是重視的,後廚擺放有序,明亮寬敞,比三線城市強多了。上海的菜價略高,主要是長途販運的成本高。菜場也很豐富,品種多。由於不是和農村對接,有中間環節,新鮮的季節菜優勢不明顯。

穿著也是消費的重頭戲,有幾千上萬的,也有地攤價格的,幾十元上百元很正常。其實衣服沒必要花大價錢,換季、淘汰很快。馬雲穿1萬元的衣服也不會顯得英俊瀟灑,王思聰整個地攤貨,也會上檔次。

上海的家裝價格懸殊。坐便器有6萬多元,也有1千元不到。2千元的毛巾架和幾十元的。前者是富人的專利品,普通消費者可以選擇後者。

因為我現在上海和三線城市倒騰,對物價特別敏感,如果要排除房價的因素,我的退休金在上海生活綽綽有餘。大眾菜,大眾出行,大眾生活,草民沒必要擺譜。


秋平171152879


套餐送的沙拉

雞蛋羹,小木勺特別可愛

冬天的西瓜還是很甜

燒肉賊好吃,木勺子很好

壽司

石鍋烏冬麵


校校瓶瓶的Day


上海的物價是不是有點高了?

首先,上海很大。

上海市下轄黃浦區、徐彙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浦東新區共計16個市轄區。上海的物價在不同區是不一樣的。

嘉定的一家麵館

浦東內環的一家麵館

浦西的一家麵館

其次,所處地塊的功能屬性不同,物價有區別。

陸家嘴CBD附近的麵館因所屬為辦公地塊,寸土寸金,物價也相對較高。同理,設在商場內的小吃餐飲,一般為品牌連鎖,價格不親民但是質量較有保證。如果想挑性價比高的麵館,小區周邊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大家都知道的是,價格便宜,就餐環境或者食品味道就要打折扣。生意越好價格越貴,尤其體現在食品行業。

最後,物價是否高還需參考收入。

據國家統計局和地方統計局公佈的2018年全國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省份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水平,上海以64183元居首。可見,上海的物價高是緣出有因。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理性消費,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

上海的物價是不是有點高了?一碗麵的價格高了並不能代表,因為你的收入也提高了。

您對上海的物價是怎樣看的?請在下方評論互動。我是下一站上海,專注上海本地資訊,如果我的回答對您以及您的家人有幫助,記得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哦!

下一站上海


圖1麵包95元一個,圖2+4要49元,圖3要25元一杯。三口之家,18年度開銷超18萬。






飛花逐蝶糖糖


我是祖祖輩輩的上海人,我們一般不上飯店吃飯的,都是自己在家裡燒來吃的。現在的蔬菜價格漲得厲害,肉類,魚類也漲了不少,基本上漲價三分之一。穿的是不貴。但是房價是嚇死人的,我們是享受福利分房的,因為有了這個託底,所以花費有限,年輕人是無法忍受的,壓力山大。 一個75歲老太的感言。


大大大大大阿福


上海其實生活便利,各種品牌,各地小吃,各式料理都有,要便宜,也有小飯店10多塊吃飽,可以任意加飯;當然也有3,4百一位的日料自助餐,還有3000一位的“懷石”什麼的。如果你會“淘”打折貨,上海真是購物天堂,比小城市,名牌的打折力度大,甚至有1折的,真正省錢,不是高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