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日本憑什麼拿下印度高鐵訂單?

浩海夢


1.印度鐵道部領導前幾日說過:為印度高鐵項目既投入金錢又同意轉讓技術的,只有日本一家。換句話說,中國打心裡就沒有想拿下這個項目。

2.日本向印度提供的金錢,相當於是無利息貸款,條件的是這個地鐵項目,印度只要買日本的設備。

3.從長期來看,印度跟中國的關係因為邊境問題還沒解決,一直很緊張,前段時間更是發生了邊境對立事件。至此,印度肯定不希望中印之間存在建設高鐵這種大型基建系統項目。

4.印度本身的國際形象怎麼樣?國際上出現關於印度的頭條最多的就是印度哪裡又墜機的...俄羅斯戰機的形象差不多被印度毀完了,可以說印度就是個坑人的國家,一旦中國承建印度高鐵、說句不好聽的,建好了之後出事故,肯定會對中國的高鐵技術出口有所影響。

5.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中國的高鐵技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德法加的高鐵成本較貴,中國基本上退出了競爭, 加上日本,印度,中國的三角關係、所以日本承建印度高鐵項目也就不足為奇了。


霹力


在莫迪政府上臺(2014年5月)前,印度政府並沒有打算髮展高鐵,辛格政府當時的政策是,著重改造印度的鐵路,對既有鐵路進行升級和提速,貨運則是要學習中國的鐵路重載技術。至於發展高鐵,當時印度政府認為超過了印度經濟的發展階段,況且建造高鐵的成本很高昂,並不急著去發展。所以,中印的鐵路合作,主要是談建設鐵路大學,培訓技術人員和技能,幫助印度鐵路系統的改造和升級。

隨著莫迪政府上臺,基礎設施建設被當作重中之重,發展鑽石四邊形的高鐵也被提上日程。2014年12月,印度就三條高鐵線路可行性研究進行全球招標。最終,西班牙中標新德里-加爾各答的高鐵線路可行性研究,法國領銜的聯合體中標孟買至金奈高鐵線路的可行性研究,由中鐵總公司所屬設計院牽頭與印度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承擔新德里至孟買高速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這三條線路的進展,目前並沒有見到更新的報道。

由日本承擔的首個印度高鐵項目(“孟買-艾哈邁達巴德”)早在2015年就已經確定下來,2017年9月14日在古吉拉特邦的艾哈邁達巴德舉行了開工儀式。。之所以日本能首先拿下這個高鐵項目,是因為日本更著眼於長遠的戰略佈局,寧願“虧本”也要承擔下來。根據兩國簽署的協議,日本除了要向印度提供技術和車頭等關鍵部件,還要為印度培訓技術人才。更重要的是,日本基本上承擔了該項目絕大對數的資金,日本提供的優惠貸款額是1.1萬億盧比總投資中的8800億盧比,貸款期限是50年,可寬限期為15年,貸款利率為0.1%。可以說,為了同中國競爭,日本是不惜血本了。另外,這條高鐵全長才508公里,相比於其他三條高鐵線路而言,投資額也更小。

日本能首先拿下高鐵項目,更重要的是兩國的政治關係。安倍晉三原本就非常親印,加上日本可以說是印度外交中排在俄羅斯之後的戰略伙伴,兩國既沒有現實的利益糾紛,也沒有任何歷史上的矛盾,近年來更是進入到“蜜月期”。所以,在高鐵競爭中選擇日本,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林民旺


貸款項目

印度高鐵訂單主要在於日本和中國之間。

中國高鐵和日本新幹線相比可以說各有優勢,不過得益於中國高鐵造價低於新幹線,加上此前中國通過“高鐵外交”攻勢,中國高鐵在國際市場上多次擊敗日本的高鐵項目。

考慮到印度市場龐大的潛力,因此日本政府在和中國競標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工夫。日本一反常態由政府力推為印度修高鐵項目提供了超過80%的資金支持,貸款期限長達50年,利息更是低至0.1%。過去日本貸款最長還款期限不過20-25年,中國能提供的最優貸款利息一般在2-2.5%之間。因此印度選擇日本新幹線不足為奇。

日印經濟合作關係

此外,日本非常重視對印度的經濟佈局。從2000年提出的“日印全球夥伴關係”, 到2006年的“日印戰略性全球夥伴關係”, 再至2014年的“日印特別戰略性全球夥伴關係”, 日印關係逐步升級。

據日本國際協力銀行 (JBIC) 2016年對日本企業海外投資情況所做的調查顯示, 在中期內 (未來三年左右) 日本企業有望進行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 印度得票率為47.6%, 排名第一位, 較上年提高了7個百分點,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分別以42.0%和35.8%的得票率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在2012年之前, 中國一直是日本企業中期內最有希望投資的國家。

同時印度還是日本政府最大的發展援助對象。

而印度則佔據了日本在南亞地區70%貿易份額。

基於兩國密切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所以兩國之間好感度自然也比較高。一份民意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對於印度的好感度達到了63%,印度對於日本的好感也達到了46%。相比較之下,中國對印度好感度僅有24%,(⊙▽⊙印度對中國好感度竟然更接近日本,遠好於韓國)所以印度肯定更加傾向於日本的項目。


匯通網


事實上,早在2017年9月,印度在自己製造的高鐵夢遲遲沒有進展的情況下,就已經決定採用日本新幹線高鐵,並將在今年全面開工。日本為拿下該項目,也是不惜血本,拼了老命要向印度提供約1900億日元(約合150億美元)的貸款,又賣力又貼錢,並破例大幅降低利息,從以往通常超過1%的年息降低到0.1%,甚至把通常30年的償還期延長到50年。

印度面對如此大額度的優惠促銷,當然是相當激動啦,這不一激動,就把中國“和諧號”高鐵的圖片貼到了宣傳新幹線的文章中。首先,小編在此感謝印度政府無償宣傳中國高鐵,其次,小編心疼日本政府在看到“和諧”兩個大字時,是否會口吐鮮血。

而據《紐約時報》評論,印度雄心勃勃地希望建設超過1萬公里的高鐵網,但進展甚微,雖然日本提供的新貸款和技術有助於改善印度鐵路系統,但是連印度鋼鐵公司的產品,甚至都無法滿足新鐵路建設需求,加上安全檢修費用高達150億美元,已經存在許多問題的印度財政或難以支持。

另外,由於印度的人均收入仍很低,而且存在建設高鐵用地難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印度推廣日本的高鐵可能會收不回成本,小編擔心日本政府有可能虧的血本無歸。再聯繫起來印度各種花式掉飛機、軍艦船塢裡翻船、摩托車外掛、火炮炸膛……


新芽NewSeed


首先,就中日高鐵技術而言,日本的技術還要好一點點,雖然國內高鐵是德法日高鐵的集大成者,但是在某些技術方面我們還是比較嚴重依賴日本的,2017年日本以高鐵出口就在國內賺了30億。就技術而言,印度選擇哪一個都是可以的。

其次,就國際化程度而言,日本高鐵還要強一點點。17年中國高鐵海外銷售只有191億人民幣。而日本高鐵的海外銷售額相當於300億人民幣。從某種程度上將,中國高鐵建的越多,日本的獲利也越多。

中國的高鐵優勢在於建造速度,建造和運營成本,這是中國高鐵所具有的,而日本高鐵所不具備的,也是中國高鐵開疆擴土的利器。

但是在印度高鐵爭奪戰中,日本給予了極大的優惠,可以說是賠本幫印度造高鐵。印度政府不需要籌資,日本提供,利益率僅為千分之一,還趕不上通脹速度,在償還期限上也給了印度50年的優惠。

但日本的優惠我們不能給嗎?答案是可以,而且我們可以比日本還優惠。在印度修高鐵是可以考慮無償修建的,因為高鐵都是國家標準,輸出高鐵就是輸出標準,印度12億人口的大市場,往後了說,高鐵規模將是最大的海外市場。

但最終決定印度高鐵修建權的還是地緣關係。在印度看來讓中國修建高鐵不僅是一件非常沒面子的事,而且還非常的不安全。印度對中國的感情很複雜,喜歡對標中國,但又有些許恐懼。





徐徐成翔


在陸路運輸與交通方面,印度一直想做出一些成績,但卻是一波三折。首先,印度在6年前就計劃自己建造孟買和達哈努之間的「高鐵」,結果花了6億盧比(約合人民幣5683萬),只造出一輛時速80公里的「殘疾兒」。

無奈自己造不出來,就只能買了。雖說中國高鐵的設計和造價更具性價比,但印度還是選擇了日本的新幹線,這條高鐵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預計會在今年12月開工,2022年投入使用,整個工程將耗資1.8萬億日元(約合1052億元人民幣)。

屆時,印度也會派350名官員,到日本學習新幹線管理技術,其中80人將受到專業的崗位培訓。

除了與日本合作,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還和美國Virgin Hyperloop One公司簽署了框架協議,將在孟買市和普納之間建造一條150公里的超環高鐵。在超環高鐵封閉的真空管道中,列車將以超過1000公里的時速運行,這個速度差不多是中國高鐵的3倍。

不過現在超環高鐵仍在測試階段,也不知道最後能不能建成,印度為了自己的高鐵夢可謂是煞費苦心。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他這次能成功嗎?


科技公元


日本拿下印度的高鐵大單,更多的是因為日本“新幹線”多年來的運營以及國際國際、貨幣影響方面的影響。雖然中途的印度“跳單”,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戲本“新幹線”高速鐵路系統首條線路在1964年運行開通,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雖然我國高鐵與日本“新幹線”並列稱之為世界高鐵的四大巨頭之一,但是運行的時間還是早於我國高鐵的。而“新幹線”存在向我國兩次的技術輸出,一次是我國的青島,2006年3月份時E2系1000番臺改造而來的CRH2A型列車從神戶港裝船出發前往至青島。一次是將技術輸出至我國臺灣。

二、面對我國高鐵強有力競爭之中,日本開出了驚人的低息貸款:50年的期限,年化利率僅只有0.1%!可以說是得到了日本的大力支持“搶單”。這樣的年化利率還跑不贏實際的通脹水平,這次日本也是“拼了老命”。

三、印度的需求所在,日元在國際之中的影響力凸顯。日本向印度提供資金,並且相當於無息貸款,但對標的條件就是購買日本的設備。而印度看重的是什麼呢?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日本先進設備的技術以及對標的日元國際的使用範圍。日元作為國際主流儲備貨幣,美元指數的顯示更是佔到1.36%的比例,換句話說擁有日元的儲備也可以擁有購買全球的結算能力。

四、國際上喜歡將我國與印度進行比較,甚至二者之間也存在相互的對比。所以,在對比情況之下,印度並不希望高鐵類的大型基礎建設系統由同為發展中的經濟體來承建。


厚金說


中日兩國在國際高鐵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對於這種涉及數百億金額的大型國家基建項目,國外政府在考慮中標方的時候,除了技術和經濟的因素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國際關係,這種項目的競標,在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國家間的競爭。


印度的這條高鐵全長500多公里,連接印度的經濟中心孟買和西部城市艾哈邁德巴德,工程總預算780億人民幣。

其實,2015年早些時候,中國就已經拿下了印度這條高鐵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的競標,但是當年的12月13日,安倍晉三親自出訪印度,為印度這個項目提供了50年期,0.1%的超低息貸款,印度幾乎是不用自己籌款就可以拿著日本的近乎無息的貸款去修建高鐵。印度總理莫迪於是親自拍板由日本來建。等於是,日本“虎口奪食”,半道殺出,搶了中國的這個項目。



這個項目表面上看,是出於經濟因素,實際上背後卻是政治因素決定的。即使中國當時能夠拿出比日本更優惠的政策,這個項目也不一定能拿到。

因為,印度對中國還是有很大的戒心的。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印度的高鐵建設剛剛起步,國內市場規模數以千億計,如果本次高鐵項目為中國中標的話,那麼後續的高鐵項目也就基本都是中國的了,因為高鐵技術除了賣的是技術,建的是鐵路外,更主要的是標準,一旦中國的高鐵標準在印度紮根,其他國家想進來就難了。而一旦印度的全國高鐵都是中國建設的,那麼如果中印兩國在哪一天關係不好了,發生衝突了,中國用高鐵技術和標準來卡印度,那印度可就受不了了。最簡單的,印度的高鐵出了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時候,只有求助於中國,因為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手中。就像現在國內的很多自動化技術用的西門子產品一樣,國內工程師解決不了的時候,還是要從德國請工程師過來。

另外,如果印度接受了我們的貸款,如果一旦我們停止貸款,對印度的鐵路建設會造成巨大打擊。

目前,中印兩國間在很多問題上還存在矛盾和衝突,國家間關係不穩定。中國也在利用巴基斯坦制衡印度。這一點,印度心裡是清楚的。

在國際關係中,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印度和日本在謀求國際政治地位提升,謀求經貿聯繫,謀求共同對抗某國的相近訴求下,自然會走的更近。


中國和日本的高鐵競爭,除了印度外,還在印尼高鐵,新加坡高鐵,泰國高鐵等項目上產生過激烈交鋒,只要不是政治因素的影響,中國高鐵的勝算都是大於日本的。


三開其口


隨著日本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幹線也在不斷完善,最終實現了零傷亡的奇蹟,其安全性在世界上也是遙遙領先的。而印度一直以來都是十分中意日本這項技術的,可以說,印度早就有把訂單交付日本的意向。

其次,印度屬於發展中國家,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採購高鐵除了要看競爭國家的技術水平,還要考慮經濟來源。類似印度這樣經濟水平比較落後的國家,是不能夠一次性交付出採購高鐵的資金來的。這時候,印度就需要向高鐵賣方貸款,而日本之所以能拿下這個訂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給出的貸款條件十分優惠。

一般情況下,日本出的條件都是不超過二十五年的貸款期限,每年的貸款利率為百分之一點五。而這次為了拿下印度的高鐵訂單,不惜給出不超過五十年貸款期限,每年貸款利率為百分之零點一的超優惠條件,並且日本還答應為日本培養該方面的技術人才,這對於日本來說,幾乎是虧本的買賣了。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中日兩國之間的高鐵競爭有多麼激烈。

其次就是日本給予印度的優惠政策,其優惠度之大可以說非常誘人。這個寬鬆的條件就是印度可以在50年之內還清貸款,而且利息非常低,可以說是到了忽略不計的地步。

這些發展中國家採購高鐵產品不僅要看質量還要看資金。日本的高鐵核心技術帶來的最大的優點就是穩定,這在市場上也非常有競爭力。而且還能提供優惠幅度如此之大的貸款。這又為其拿下該項目增添了非常大的助力。

全球高鐵市場雖然大,但是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中國作為高鐵強國,但也不能盲目自信,應當認清自身的優缺點,繼續前進。

除此之外,莫迪也特別希望能夠在下一次總統選舉的之前為印度做出巨大的貢獻,如果能夠利用高鐵讓印度的經濟有所增長,莫迪就可能會連任總統職位,畢竟身居高位,誰都不想太早下臺。但是由於印度單方面的一些無禮行為,日本與印度之間的高鐵合作最開始也不太愉快。原因就是印度對於想要快速發展已經等不及了,但是經過一系列的調解,日本還是跟印度達成了協議。

其中,日本為了獲得印度的這筆訂單也是下了狠心的。印度修建高鐵需要很大一筆資金,而這次資金就是由日本貸款給他們的。一般情況下的貸款都是有一定利息的,而且一定會保證這筆貸款有一定的賺頭。但是日本貸給印度的資金卻幾乎是零利息,而且償還的時間範圍高達五十。其實這也是因為以前日本在貸款方面吃過虧,因為沒有滿足印度的要求而失去了一筆很大的訂單。

而這看似無厘頭的放低要求,其實是在與中國競爭。日本之所以費盡周折的要獲得印度的高鐵訂單,其實就是想跟中國競爭市場。因為中國的高鐵不僅僅是在國內,出口的高鐵範圍也也已經很多了,所以日本才會如此放低要求的去搶訂單。

但是呢,印度雖然是個很大的國家,但他們的貧富差距很大,也就是說,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使用高鐵,而高鐵的成本可能很難賺回來。也許印度根本就沒有修建高鐵的必要性,而日本算盤也可能打錯了。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給我發來感謝留言說,墨老師,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選股文章,我們也抓到了溫州宏豐的5個漲停,太感謝您了,您能不能給我講一講下週可以佈局的潛力股。

在11月11日股價發文章講解之後,這隻股票也是連續的大漲5個漲停,很多看了本人選股文章的朋友,如果有提前建倉,是不是又賺了一波,應該還賺了不少,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61個點。

大眾公用這隻股票,我們來看,在11月2日選出來後,這一波的漲幅已經超過了59%,這59個點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過本人選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給大家來選出一隻接下來有望從底部啟動地短線潛力股。

上圖這隻股票,也是一隻股票價在底部經過長時間的震盪整理,目前也是一個上漲放量的形態,後市將一波大的拉昇,能不能超過之前選出來的大眾公用這隻股票,我們試目以待,想抓漲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這次不要再錯過了!

最後,對於下週的幾隻類似大眾公用的利好個股已經選出,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手中持有個股被套或不會判斷走勢的,想學習這種在底部抓漲停的選股方法的朋友,都可以與我【微信號:wuweicg】一同探討,墨龍看到定當鼎力相助,為大家答疑解惑。


布衣財經


日本能拿下印度的高鐵訂單,很大程度應該和中國有一定關係,隨著中國高鐵的崛起,全世界颳起了一股中國高鐵風,作為交通的重要組成,其在戰略、經濟等方面的越來越凸顯重要性

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居,也同樣在印度眼裡最大的競爭對手,50年代由於英國人的底子印度鐵路里程是超過中國的,可就是這麼個對手一步一步靠著自己的努力超過自己,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心裡肯定五味雜陳,加上現在的總理莫迪的經濟策略,大力發展國內基礎設施,要想富先修路,可主流的中國高鐵讓自己彆扭、德國高鐵太貴,日本和印度作為亞洲除中國外最大國,日本也在急著推銷自己的高鐵分一杯羹,貸款、技術、戰略合作……我們的主要對手是中國,共同的話題就有共同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