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們怎麼才能真正地瞭解自己?

桑代克的貓er


一日三省吾身,當然有時候你自己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過優點是很容易知道的。至於缺點,你可以通過問好朋友或身邊的人,忠言逆耳利於行,朋友不經意之間說你怎樣怎樣,可能就是你的真實自我,能把難聽的話提取出對你有用的信息那你就厲害了,起碼有了自知之明。想要準確的瞭解自己是需要他人幫助的。我高中班主任管班時,一些沒定的規矩要是他看不順眼,立馬“懲辦”不順眼的學生,意在殺雞儆猴。一次我就被辦了,但我不服,和他理論,後來沒罰重,但我捱了多少吵啊!他說我沒大沒小沒規矩,我不就是給他提點建議而已,把我吵哭了。可見,人一般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所以更該聽取他人的意見。


Super俊俊


認識自己、對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在朋友或上級問你是否能勝任某個任務時,如果你連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能否做到,那是非常尷尬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可以通過這些方法。1、自我瞭解

對自己的身體、能力、優缺點等方面來認識自己的生理情況、心理情況、以及社會情況。在生理方面身高或者長相是會導致個人產生自卑或自信等心理情緒。面對這些情緒,自己是否產生過調節或想要調節的想法,我們還能從自己的社會行為來為自己的人際交往打分。2、他人評價

只從一個角度看一件東西往往是不夠全面的,我們要吸收、聽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從多個角度分析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瞭解到一個更為立體的自己,從而計劃性的調控自己的優缺點。

3、社會反饋

雖然他人評價與自我瞭解已經能夠產生一個立體客觀的自我認知,但是這個客觀會伴隨著個體的主觀情緒在其中,所以還是有一定的缺陷性。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社會階段的與自己相當的人群對自己進行對比。4、反省總結

古語云一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是認識自己的最後一步。我們可以通過以上三個方面認識自己,但對人格等方面還需要自己做一個總結,當我們已經對自己有了全面的認識,最後只需要做出總結,一個栩栩如生的自我就呈現出來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二十歲以前的歲月,我一直在努力地成為別人。
自卑、敏感、多疑,甚至於不放過別人對我的每一點評價,這樣我就可以改變成別人嘴中那個完美的人。
努力了二十年,依舊一塌糊塗,因為不管我怎麼努力,別人總會批評我,不喜歡我的人。
直到八年前邂逅第一本心理學書籍,此後就踏上了與自己對抗、拯救自己的道路。還算幸運,閱讀心理學及人際交往書籍,加上自己不斷應用於生活,漸漸的琢磨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更找到了二十歲前後的自己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
遇見《你不知道的自己》也是一種緣分,強化了自己在七八年前琢磨出的道理:曾經的我不開心是因為我一直在努力的成為別人,現在的我過得很自如是因為我一直在努力成為更好地自己。
《你不知道的自己》一書,從與自己相處、與熟人相處、兩性心理三個方面,用詳細而平實的方式講述了這三個方面中涉及的心理學知識,旨在讓我們瞭解自己併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曾奇峰,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作者在國內心理學領域比較有名,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首任院長。擁有較豐富的心理學從業經驗,被譽為國內精神分析的播種機。

(一)
與自己相處
與自己相處看似很簡單,其實不然。生活中的大部分人更擅長與別人相處,卻並不擅長與自己相處,甚至會懼怕。
原因有三:
1、但凡要與自己相處,那麼勢必就是獨處,會顯得很寂寞;
2、與自己相處,可能會觸碰到一些曾經自己並不曾見過的品質,或自私或軟弱,與自己在別人面前展示的特性並不對等,這時候就會懷疑甚至厭棄自己,越來越懼怕觸碰;
3、與自己相處就要窺探自己,分析自己。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人都是擅長分析別人,卻唯獨不能分析自己。因為要跳出身處的環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備顯艱難。
作者告訴我們:我們心靈深處的噪音來自內心的衝突,一切的懷疑與徘徊不定均來自自己內心的干擾。那麼如何降低這種噪音對自己的干擾並將內心衝突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才是重中之重。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降低心靈深處的噪音、改善內心衝突,就要深入自己的內心,瞭解這些噪音來自何方,更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每一次內心的衝突。
第一步:走近孤獨,享受獨處。
現今社會一直強調團隊合作,殊不知一個團隊是建立在每個人都是個獨立的個體,只有在擅長做好自己,才可以更好的成為團隊的一份子。在很多人將獨處視作舔舐傷口的時刻,我們如何才能更好的挖掘出獨處的有益的一面才至關重要。
獨處的好處如下:
(1)在父母面前,我們是子女,在配偶面前我們是夫妻,在孩子面前我們是父母,在單位我們是下屬、同事、上司,唯獨只有我們獨處的時候才是自己。
適當的獨處有利於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助於幫助我們形成獨立的人格;
(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置身其中很難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冷靜的分析局勢。適當的獨處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置身事外的思考問題。
身處無數的社會關係中,總是會有很多人指教我們。父母、朋友、上司,可是參考別人的意見,更要有我們自己的想法。身處其中勢必容易受到干擾,無法冷靜思考,不妨給自己一些獨處的時間,獨立的思考整個事件。
獨處有助於我們在這個眾說紛紜的社會,找到自己的智慧及力量。
(3)小孩子都是需要人陪伴的,反之,成熟的人是擅長獨處的。
獨處作為成熟的一個標誌勢必具備諸多有利於成年人的優點,那麼從容的獨處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
當然,獨處也並非全是優點,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獨處包括主動的獨處與被動的獨處,顧名思義被動的獨處就是弊大於利。被動的獨處會陷入自憐自艾的境地,總覺得自己好可憐,沒有人搭理。
經常處於被動的孤獨且自我無法改變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了。
既然現在我們學會了從容的獨處,那麼跟隨本書作者繼續下一步:
第二步:如何與自己獨處:
與自己相處也是一門技術活,有些人很擅長,有些人不擅長。
與自己獨處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孤獨有助於成長,但是過猶不及。在這個忙於交際的社會,偶爾給自己一些時間品嚐孤獨足矣。一旦過多,會影響我們的心情;
(2)每天我們都會有一些擔心,時刻讓自己處於擔心的恐懼中。我們的這些擔心只有極少數會真的發生,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將自己推進恐懼的深淵。
一旦處於無盡的恐懼中,不妨靜下心來,分析一下整個事件,預估這件事情發生的概率,這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應對措施。在做好準備措施的時候,恐懼也就相應的減少了;
(3)身邊很多朋友一致認為自己很喪,不知道如何改善。大多數人的喪是自己尋找來的結果。
毫無計劃,一切取決於別人的進度。忙忙碌碌卻顯得雜亂無比,蓬頭垢面就可以隨意示人。
上班時的雜亂無章也在生活中顯露無疑,下班後回到亂到無法落腳的家,窩在沙發裡煲劇、打遊戲來渡過整晚的時間。
無限制的循環,最後留給自己的就是這個髒亂差的環境及自己。
不妨給自己列一個計劃,工作、生活,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並相機調整。每天配以乾淨整潔的房間、乾淨利落的自己、有條不紊的工作、規律的運動,將自己的生活往著積極向上引導,久而久之就會遇見全新的自己,讓喪成為過去;
(4)每一個現在都與過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的缺點及優點都與曾經的周遭有著無可分割的聯繫。
有些人懼怕在外人面前表達自己,可能是因為曾經在外人面前說話被父母呵斥過;
有些人現在被稱作“巨嬰”,可能是因為父母對其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其喪失了一定的獨立能力;
有些人懼怕孤獨,可能是因為兒時曾經一個人被扔在家裡,無止盡的恐懼遺留至今;
我自己就是如此,曾經父母之間感情不太好,長時間的爭吵,導致我現在對於婚姻有著深深的恐懼。
但是就像奇峰老師在書中所言:只有找到恐懼的根源,我們才能找到應對恐懼的方法。
曾經因為各種緣由,我一度非常自卑,很是喜歡巴結討好別人,但是也非常不招人待見。後來自己學習心理學深挖原因,並按照書中指示進行練習,成為了現在這個自信、樂觀的自己。但是對於婚姻的恐懼一度無法改善,我已找到根源,也嘗試了很多方式去改善,但是收效甚微,我想需要時間。
瞭解自己,只為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
與熟人相處
家人、戀人、朋友、同事,這些都是屬於熟人的範疇。
開篇劉川鄂老師寫給本書的序言中就有對於熟人關係的維持給出了一些武功秘籍,但凡將此武功秘籍可以練的爐火純青的人,必將是人際關係非常煉達的人。
這本武功秘籍裡就有一項——距離,安全距離。與父母、戀人、同事的安全距離都不一樣,不同的場合也有不同的安全距離。
如何把握其中的“度”,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讓我們跟隨奇峰老師來感受一下是如何微妙的:
(1)與戀人之間,一定是最親密的。從身體的接觸到內心的傾吐都被很多戀人列為相愛程度的標尺。當然身體上的接觸當然是容易把控,但是其他方面的距離不然。
連一個人的生活都過不好,如何過好兩個人的生活。這句話也是非常在理的。一份健康的感情,勢必建立在獨立的兩個人的基礎之上。過好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興趣愛好是非常必要的。
戀人、夫妻是最親密的關係,很多人就會認為毫無保留才是王道。殊不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就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及自由,戀人及夫妻亦是。
伴侶之間相處,屬於對方的隱私一定不能碰。就像有人對於手機會比較在意,即使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秘密,依舊不喜歡對方隨意亂翻手機。這時候這個底線還是不要碰的好。
當然男性與女性思考的方式也是不同的,當特別疲憊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男性大概率的想要一些自己獨處的時間,這時候女性不妨大度的給他一些獨處的時間及空間,而不要想當然的認為對方這樣就是把自己當外人。女性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需要一個人傾訴或者依靠,伴侶就是最好的人,這時候請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懷抱及呵護,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她、呵護她;
(2)在成立自己的小家之前,我們都是在父母這個大家的呵護下長大的。或為父母,或為子女。不是在影響著下一代,就是在被上一代影響著,但總歸會影響下一代。
這段時間原生家庭的話題比較火熱,雖然一個成年人的成功與否不能完全與原生家庭掛鉤,但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品質完全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有在很好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在對待自己的下一代時有所慎重。
如果說與戀人需要保持安全距離,而與子女不用,將是大錯特錯。成為戀人或者結為夫妻前,我們已經是成年人,另一半對我們的影響是有限的,但是父母對於下一代的影響將是全部。
如同書中所講,因為父母感情太好,女兒一度被培養成了局外人,在所有的關係裡都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人;
因為父母對於學習成績的高壓力、嚴要求,孩子無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連普通的壓力都疲於應對;
因為初中跟男同學說話,被父母唾罵之後,始終無法正常與異性交往的女孩兒。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成長過程中如何採取措施取決於自己對於遭遇的解讀,但是父母如何應對徹底影響孩子的心態。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作為傳統的國家,一度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奉為圭臬,殊不知兒女也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意願。生而為人,他們的使命並不是幫助父母完成未竟的夢想。
養兒方知父母恩,生養孩子有很多個原因,但是讓他們延續自己未竟的夢想絕不能成為其中的一個。
(3)配偶、親人、朋友都是我們的熟人,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後院。後院安穩,我們才能大步向前。
現今社會有心理疾病的人並不在少數,最近從華山一躍而下的抑鬱症患者,連續發生的抱著嬰兒從高樓跳下的產婦等等。從這多次發生的事件可以得知:抑鬱症已經比較普遍了,特別是產後抑鬱更是危害無窮。
這時候後院團隊就要發揮作用了,雖說抑鬱症一定要就醫,但是心理諮詢師畢竟是外人,無法像熟人一樣給予患者及時的溫暖與愛。反倒是這些熟人,在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細節就能讓對方感受到愛與力量,給予對方一些與抑鬱症對抗的支柱。每當他想要放棄生命、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只要想起任何一點想要活下去的理由都是一種成功。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無數個想要放棄的理由都不如一個想要活下去的理由。
瞭解自己,只為幫助身邊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三)
兩性心理
性在傳統的中國一直都是密不可言的,只可房中私語,不可公然討論。雖然近幾年因高等教育的普及,對於必須的性知識也慢慢有所提及,但是尚達不到基礎線。
隨著網絡上對於性侵說不的聲音越來越多,對於幼童性侵最可能的人就是親人及老師,熟人作案是最大的概率。極度類似的竟然是這些受害者受到傷害時都選擇閉口不言,因為對方用哄騙或者恐嚇的方式讓受害者住口。當然也有一兩個選擇發聲的受害者,然輿論卻讓這些受害者遭受了二次傷害,而不是選擇呵護、愛護她們。
原因何在?
是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錯的,教導給孩子的知識就是錯的。
記得16歲第一次有男朋友的時候,母親告訴我不能讓男性摸我,更不能留有終生遺憾。可是沒有告訴我什麼是終生遺憾。試想母親在我找男朋友之後告訴我這點,就是因為她覺得我會跟男朋友有肌膚之親。
那以前的時間呢?看到對於性侵說不的運動中,很多小女孩都是幾歲的時候受到侵害。母親跟這些受害者的母親一樣,或者說跟萬千中國傳統婦女一樣,堅信身邊人是可信的,身邊人都不會欺負自己的女兒,特別是性這個方面。
《你不知道的自己》這本書中,奇峰老師講到:父母對孩子的性虐待,包括未教授基本的性知識、完全杜絕與異性的接觸,都將導致孩子在性知識上的缺乏與無知,勢必會影響以後正常的人際交往、對於性的恐懼甚至於在遭受到傷害時的自責。
應該儘早普及的性知識包括以下方面:
1、性衝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況。如果出現了就要正常對待,不可一味的壓抑,若一味的壓抑,弊大於利;
2、儘早給孩子普及基本的性知識是父母的責任,無從避免;
3、與異性交往是人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如果在青春期過於禁止青少年與異性交往,勢必會影響其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正常的人際交往;
4、父母將孩子完全保護在自己的臂膀之下,給對方營造一個完全沒有“性”色彩的環境,而在對方大學畢業之後要對方立刻結婚,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也是錯誤的行為。
現在我們已經普及了基礎的兩性知識,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成年人的世界。
成年人的世界對於性也是有很大的誤區,最典型的就是“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多數女性認為男人只需要肉體上的釋放,從來不需要精神上的交流。殊不知的男人也需要非肉體的,純精神上的交流。相反,女性不止需要呵護與依靠,更需要一定的性釋放。
“性”是男女關係的潤滑劑也是催化劑,正確的瞭解並恰當的對待,才能維持長久的親密關係。
瞭解一定的兩性知識,只為成為更好的你我,擁有一段美好的兩性關係。

(四)
把自己當自己
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
這句話在我剛踏入社會的時候表哥跟我講過,這些年也給很多個人講過,然而僅限於淺表的知識,卻從未思考過深層次的含義。直到遇見《你不知道的自己》,才明白這句話中包含的深意需要我們一生需找尋、體會、揣摩。
把自己當成別人,那麼在低谷或者巔峰到來之時,都可以平常心對待;
把別人當自己,那麼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用己身感受對方的喜怒哀樂,猶如親身體會般真切;
把別人當別人,那麼可以尊重每個人的人生,不過分干預,任何情況下都不切觸碰不能觸碰的領域;
把自己當自己就是我們一生的時間去經歷、去揣摩。
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把自己當自己,瞭解自己,才可以更好的處理與自己的關係,更好的面對內心衝突,更好的處理與別人的關係、甚至與愛人、孩子的關係,將親密關係不僅僅視為自己最近的人,更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或許你對自己不是很瞭解,你不是很明白如何去了解自己。
你不明白如何與自己的內心衝突和解。
你不知道如何在親密關係裡保持安全距離。
不妨走進《你不知道的自己》,跟隨作者曾奇峰從不瞭解自己慢慢走向瞭解自己、善待自己,最後成為更好的自己。

借書人276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不斷探索自我,不斷認知自我的一個過程,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形成不同的自我認知,沒有一個絕對值,只是隨著自我認知的不斷加強趨於穩定。

舉個例子,比如我這人喜歡撩妹,初期的認知就是自認的漂亮就喜歡,隨著過程的進度,漂亮已經變得不屑一顧,會開始認知到人身上的某一種特質才是你最喜歡最想要的(這種特質不是大眾認為的,當然每個人喜歡的也不一樣)。這就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你會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提到“自我”(真實的自己),又不得不提“小我”(可以比喻成心魔),小我常常會阻礙你去認知自我,因為自我一旦強大,小我就會滅亡,這是個“生與死”的過程伴隨著痛苦。只有自我足夠強大才會更瞭解自己。

舉個例子,如果你做過銷售你就會有體會,開始的時候總伴隨著被拒絕的焦慮,為什麼會焦慮呢,是以往的經驗告訴你被拒絕很痛苦,你開始畏畏縮縮,每次去銷售的時候“小我”就會跑出來告訴你“不要去,這種體驗太差或者我行不行之類否定自我”,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知道,所謂的拒絕可能並不是針對你個人本身的,可能是顧客對銷售方式的一種本能反應,可能是他正處在不良情緒中,還可能是他真的不需要等等。這個時候你就開始瞭解事情的真相,瞭解到自己有沒有能力,瞭解到自我真正的一個樣子,這時候自我就開始變得強大,小我的力量就越來越小。

最後總結一下,瞭解自我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同時,要不斷學習思考自己原來的樣子,戰勝小我。嘗試多經歷一些事情,你的自我認知會不斷加深趨於穩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莫頭緒


其實最瞭解你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然而,有時你並不能認清你自己,而把你看得最清楚的是除了你自己以外最瞭解你的人,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的想法和最瞭解你的人對你的看法,將這兩者結合,我們就能更好的瞭解自己。

最瞭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想幹什麼,不想幹什麼。當然,你也很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哪方面擅長,在哪方面不足。 很清楚自己的脾氣和秉性,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生氣,忍耐的最大限度在哪。就像別人認為你懶,但他們不知道你究竟有多懶,而你就算再懶,也有勤勞的一面,卻沒有被他們發現罷了,而這一切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這時,你只要對自己做個總結,你就可以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了。

俗話說得好“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犯錯的過程。你的失敗和錯誤就是你不足之處,不斷去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和錯誤,學會去反思你的失敗和錯誤的地方,你就會更加了解自己。

看你最清楚的人是最瞭解你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有一個敢於直諫,剛正不阿的賢臣魏徵,敢於直言不諱,讓唐太宗能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這對後來的“貞觀之治”的大唐盛世有很大的影響。軍事家韓信曾評價霸王項羽婦人之仁,而他卻不知道自己也是如此,最終結局悲慘。人有時候能把別人看的很清楚,而看不清自己,“只緣身在此山中”。要想更好的瞭解自己,你需要一個瞭解你並且敢於說實話的朋友。

更多精彩回答敬請關注@陌上人君子世無雙


點滴之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贊樓主是個明人。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李世民那個大名鼎鼎的皇帝說過的話。

首先,我們眼睛長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看到自己,需要通過鏡子這個媒介。想要了解自身,亦是如此,只不過我們需要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事情來了解自己。

如果你幹某件事情屢屢受挫,我們是不是該反思是自己沒有天賦,或者方法不對?如果對自己的工作完全沒有動力,是不是該反思我是不是對這個工作沒有興趣,我該去追求更有興趣的事情?

如果朋友突然要和你絕交,我們是不是該想想是自己哪裡做錯了,是自己太自私?還是純屬朋友的鍋?

一件事情,反覆思索,你會發現很多問題,自己的,或者別人的。都能給我們帶來很對啟發。

需要最後說明的是,有些問題在我們知道了以後是可以改變的,戒掉一些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壞習慣與缺點,你會發現自己的路會越走越寬,但是也不否認有些缺點彷彿天生,根深蒂固,比如我不吃菠菜ജ്(゜-゜)ಋ,遇到這些,我們只能儘量避免,不正面硬剛,剛也剛不過,只能揚長避短。就說到這裡吧,祝看到這個回答的人都能有所幫助,天天開心。



古今遙


要看所謂的“自己”指什麼而言:

一副皮囊不過血肉之軀,上至毛髮下到腳趾甲,都會有人評頭論足,也都有人在為其服務,理髮師的意見,醫師的診斷,心肝脾肺腎,門類齊全。生命的起源都能給你整出來! 你在意什麼,你就願意瞭解什麼,化個妝都可以修煉成易容術;你相信什麼,你就以為自己瞭解什麼,所以這世間最缺的就是後悔藥!

姑且不談肉體!人都是這樣,你越發想了解自己,後來會越發感到瘮得慌,開始自言自語起來,老人們見了會說:“這人魔怔了,送醫院吧。”神經科和精神科,還傻傻分不清楚!其實抑鬱了,找心理醫生不就得了,這年頭,誰還沒有個心病!都怪太想了解自己了,而又太不瞭解自己啦!

如果扯上精神靈魂,瞬間你都會幻化成千萬個自己,而且個個自己都是,自己以為自己瞭解的自己,還是自己嚮往的自己!

誰會因為不瞭解自己而苦惱呢?我們都在揣測他人之意,憂心不夠了解他人和他日未卜之前程;我們希望別人理解自己,又害怕別人過分了解自己;

顯然你最想了解的自己,最在乎的自己,都是通過那些人們常掛在嘴邊,收於眼底,藏在心裡的,人世間的身外之物體現出來的,無外乎功名利祿,美女房車!

那麼,你敢說你不瞭解自己嗎?從出生到終老,無時無刻無處不在,你被貼滿了標籤,就像一張張產品說明,功能介紹;你還學會了自我標榜,但願不都是假冒偽劣虛假信息!

你敢說你瞭解自己嗎?你真的可以深夜靜思聆聽內心之音嗎?你都聽到了什麼?答案顯然不在這裡!誰又在乎呢!


男得糊塗了



人們往往以為自己對自己很瞭解,其實並不真正瞭解自己。

我們有時真還不知自己在煩什麼,在幹什麼。我看見許多不知疲憊的心理諮詢師,不斷奔波於各種各個心理學培訓點,還要穿梭於家庭、廚房、健身房、會所、工作單位,我好奇問她們哪來的高量裡比多?學心理學為了什麼?有些人說,其實自己也很茫然,不知道究竟為啥,瞎忙唄。

或許我們那些總是奔忙於學習的心理諮詢師,並不是缺少心理學知識,而是缺少需要感受自己、領悟自己的認知,缺少了點面對自己內心問題的勇氣。確實,他們就沒停下來想想,自己還欠缺什麼,增補什麼?做不好諮詢是專業知識不夠,還是因自身情結沒解決?究竟需要實現的是什麼?不過,忙碌學習本身,是可以緩解潛意識焦慮,可以讓自己感覺良好感覺充實感覺有價值。

有個朋友說,他參加了一個大型的營銷精英交流大會,本是滿興去卻掃興而歸。然後他反問自己掃興什麼呢?他發現自己是太注重開會內容了,總想從聽精英(專家)的課中學到什麼,而忽略了應該多與精英們接觸、交流,有一種錯失機遇的沮喪感。他總結得很好,人的錯失機遇感,往往來於內心的浮躁,來於自己不注重觀察不善於學習。人成長的收穫,往往是取決於對學習的態度和方式,而非竟是內容。就如有些人雖沒學過多少書本東西,但他(善於向生活學習)卻比高學歷者更有處事能力一樣。

所以我們往往只知學習的重要,不知怎麼學習才更重要;我們總想追求高深而拒絕平凡,只願抓自以為的大事,而小看能給你思想感悟的生活瑣事;我們以為改變弱點保持快樂才是對的,而漠視人性有弱點有煩惱也是對的;我們以為這一生要有車有別墅有公司有很多錢才算成功,而無視生活的過程裡自己有多少清安明澈的感覺;我們總是想拯救別人或教育他人,卻忽視瞭解自己和拯救自己……

有人說,生活好累啊!那是因為我們總是匆匆生活,來不及感受。有人總是煩躁,總是不快樂,那是因為太看重身份或地位或名譽,而太小看修身養性,太低估培養感受、欣賞、接納能力的價值。當你感覺躁鬱時,躁鬱在提醒你,你需要放慢下來,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自己,知你是誰,知你需要幹什麼?這樣才能慢慢地瞭解自己的真實需要。


熊玲心理諮詢


題主的問題是不是關於“我是誰”?!

從個人來說,人成長到一定階段以後,會樹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如果想準確的瞭解自己,那麼就要從“三觀”的界定來剖析自己!

你的理想?代表人生觀;你的追求?代表價值觀;你對外界的感知?代表世界觀!

然後就是你的性格塑成,在人生中有三個重要的“商”——情商、智商、逆商!

你的為人處世,代表你的情商;你的思維能力,代表你的智商;你的承壓能力,代表你的逆商!這些都會通過誰社會和他人會對你有準確的測評!

瞭解自己,其實就是把自己的“三觀”和“三商”通過自我剖析、外界因素來自省!

清晰的瞭解自己,就是把一切作為鏡子!!!



可口可樂73991


認為要想了解自己,當然僅憑主觀臆斷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就會類似於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脫離實際地把自己想象得多麼強大和勇猛;或者把自己理解成多麼無用而謙卑,但到了現實社會中卻是出乎意料地屢屢對不上號。



雖然不能否認每個人都需要自信和謙虛,只是脫離了實際的自信和謙虛都沒有做到知己的要求。俗語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僅在戰爭中是這樣的,即使在社會生活中也大多都是這樣的,所以客觀地瞭解自己,能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發揚所長的優點,以及改正自身所存在的缺點。



而瞭解自己,要做到不主觀,達到客觀實際的要求,就必需克服過於自信的驕傲之心,擯棄過於謙虛的自卑情緒,儘量融入社會,通過社會的客觀實際生活,檢驗自己的各方各面的能力和技能。在社會生活工作中,把自己實際的各方各面能力,同他人多做對比和互相較量,次數多了,自然而然地會在自己內心生成結果。



這就象每天吃的飯一樣,吃的次數多了就能知道自己每餐飯量的大小和吃各種不同食物的實際能想象應該吃多少的能力一樣,達到真正客觀知己的目的,不會憑空想象和脫離實際的猜測臆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