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在組織部來調研座談會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

非常感謝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參加今天上午的座談會。我本人曾在鄉鎮工作將近20年,從一般幹部到鄉鎮黨委書記,之後又到過職能部門和綜合部門工作,也參加過不少大大小小的思想作風建設活動,但主要是作為一名活動參與者。去年到擔任組織部長,從今年年初開始由組織部門牽頭開展“ ”主題實踐活動,我本人既是活動參與的對象,又是具體活動的組織協調者。所以,對於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我體會更加直接,感觸也特別深。

我想,這次主題實踐活動與以往思想作風建設活動相比,有許多的不同之處,也有許多的新意,最大的不同就是目標更明、內容更實、形式更新、效果更好。

第一,從目標設定上看,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更加註重以人為本和群眾滿意。以往的思想作風建設,活動的目標相對是單一的,主要通過群眾提、自我找、領導點等方式,發現幹部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落實針對性的改進措施,追求的是幹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比如通過思想作風建設,促進幹部作風的轉變,實現幹部素質的提高,達到增強班子團結和合力的目的,等等。而這次主題實踐活動,不僅僅注重幹部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尤其是加強對換屆後新班子和新擔任領導幹部的作風建設,而且更加關注群眾的感受,更加突出以人為本和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無論是蹲點調研中走訪群眾、瞭解民情,還是專項行動中走進矛盾、破解難題,自始至終都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群眾說好了,才算是真正好,不是以領導幹部的“自我感覺”為標準,從而較好地把加強幹部思想作風建設與實現群眾滿意有機結合起來。在專項行動中,破解難題的方案“實不實”,群眾感受最直接,所以我們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宣傳窗等載體進行公開承諾,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破解難題的措施“靈不靈”,群眾最有發言權,所以我們經常性組織召開座談會、彙報會等,向群眾及時通報難題破解情況,認真聽取進一步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等等。比如,針對當前土地資源緊張、規劃控制帶來的農民建房難問題,我市改變農民“有天有地”的傳統建房觀念,積極實施以“ ”為主要方向的效益型農村建房方式,目前已有N個鎮(街道)的部分村開展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試點工作,其中鎮農民集中居住區首期規劃建造N幢N平方米,N幢公寓建設已開工建設,街道農民公寓規劃面積N畝,已通過規劃會審,一期N畝N套聯建項目即將啟動。村民鄭建軍說:“街道的規劃控制已經很多年了,過去農民有了鈔票,可是沒地方造房子,兒子年紀慢慢大了要成家,對老百姓來說是個比天還大的現實問題。從報紙上看,今年各級領導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上至市委書記,下至一般幹部,都紛紛搞調研、搞試點,提出要開展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現在我們街道的農民集中居住區也要馬上啟動,像我們這種住房困難戶不用再為沒房子娶媳婦發愁了。”總之,我覺得,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把實現群眾滿意作為重要目標之一,這是深刻領會、全面把握關於構建和諧社會、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具體體現,也充分體現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堅定性。

第二,從活動內容上看,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更加務實,把加強思想作風建設與推動發展、促進和諧較好地結合起來。在以往思想作風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也有不少教訓。其中一些活動效果不明顯,一個重要原因是就思想作風抓思想作風,缺少實質性的活動內容,給人感覺比較虛,所以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圖形式、走過場。而這次主題實踐活動是虛功實做,以實為主,領導幹部既開展蹲點調研,又進行破解難題,特別是在“”專項行動中,每位領導幹部都聯繫各自工作實際,找準破解難題和活動載體,深入基層、深入一線,真正撲下了身子,想出了法子,做出了樣子,在轉變作風中促進了發展與和諧,在促進發展與和諧中鞏固了轉變作風的成效,較好地把加強思想作風建設與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結合起來,達到了“雙促進、雙提高”的目的。比如,目前登記在冊的暫住人口有N多萬,人員流動性很大,情況很難掌握,社會管理的壓力很大。為此,書記專門把暫住人口信息難掌握作為破解的難題,及時總結、提煉街道實施的暫住人口信息採集責任制,召開全市性的現場會予以推廣。

略。

歡迎大家轉發、收藏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