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對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有什麼建議?

株洲龍5052075049444


問題:你對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有什麼建議?2018年漲工資已定,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有助於漲工資更合理。

作為一名老人事,我來談談個人的想法吧。概括說來,我的建議主要有漲幅儘量高一些,並設立最低上漲幅度;每年調整落實地快一些,至少上半年落實完畢;當年退休的人也能有資格參與調整,按退休後本年度剩餘月數,按比例享受調整金額;階段性縮小企業和事業機關單位養老金差距,縮小1992-2014年十幾年來的歷史差距;對60後70後企業退休,尤其是體制性下崗工人設立傾斜政策;全國企業退休特殊工種的認定與傾斜等。

1、漲幅儘量高一些,設立最低上漲幅度

自2005年至今,養老金經歷了14連漲,為此,要給我們偉大的國家點贊,和世界上一些水深火熱的國家的人民相比,中國人民是幸福的,管理層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才做到的,我們很感恩。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近幾年漲幅在不斷收窄,這令很多退休人員感到憂心。2005-2015年全國年人均上漲幅度為10%,2016年6.5%,2017年5.5%,2018年5%。毋庸置疑,我們需要解決目前早退休的人領的多,晚退休的人領的少的倒掛問題。

我建議國家統一設立一個階段性最低上漲幅度,以及波動幅度的範圍,比如5-10年內,在5%-7%之間進行調整,讓不同時間退休的人權益公平些,不會相差很大,讓百姓安心。如果某些地方資金不足,可以從財政或其他渠道調配資金充實。

2、每年調整落實地快一些,至少上半年落實完畢

近年來,國家通常是一季度公佈調整通知,二季度,上海等個別地區率先公佈調整方案,組織落實,三季度大部分地區公佈調整方案,開始組織落實,四季度或年末執行完畢。哩哩啦啦,耗時一年,老百姓不理解,有意見。建議提高效率,只要做到上海那樣的速度,老百姓就滿意了。上海能做到,別的地區就有辦法做到,請相關領導提前準備,做好相關工作,克服一些困難,早日落實。

關於養老金核算,現在是信息技術越來越高超的年代,數據處理用不到那麼多時間了吧。如果是資金調配問題,應該提早準備。養老金是民生要素,民生無小事,只要高度重視,積極解決,早些到位應該是可以做到的。至於發放更不是問題,在網上就處理完了。建議國家統一規定,每年上半年調整落實完畢,並把此項落實工作列入本年度當地政府考核業績。

3、當年退休的人也能有資格參與調整,按退休後本年度剩餘月數,按比例享受調整金額;

大部分地區當年退休的人無資格參與本年度的調整,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比如1月份退休的,就無權調整,退休時間僅僅差一個月 ,就要晚一年漲工資,和提前一個月退休的人比,少領不少錢。而且提前一個月退休的人,以後每年上漲時,原有基數都會高一些,影響一生。實際上這樣不合理,也不公平。

我的具體建議是,今後按退休後本年度剩餘月數,按比例享受調整金額。比如,按當地調整方案,如果可以上漲200元,但該人屬於今年新退休的人,那麼1月份退休的人,調整的金額為200元*11/12=183.33元,2月份退休的人調整的金額為200元*10/12=166.66元,3月份退休的人調整的金額為200元*9/12=150元,以此類推。

4、階段性縮小企業和事業機關單位養老金差距,縮小1992-2014年十幾年來的歷史差距;對60後70後企業退休,尤其是體制性下崗工人設立傾斜政策;

這個歷史差距是怎麼回事,大家是清楚的。由於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改革時,體制原因,決策層統籌不周造成的不公平,不應該讓企業人員獨自承受這個後果,而且一虧到底。

建議應該在企業中人的退休待遇上,有人文政策的傾斜。可以在現有調整辦法的傾斜性調整方面單獨加一條,中人的企事業機關單位階段性的象徵性的差額,安慰企業中人受傷害的心,尤其是60後,70後體制性下崗工人,更有必要設立養老金傾斜政策,哪怕自2020起,退休後階段性每年每人只補貼50元,只補貼到2030年呢。1992-2014年十幾年的巨大差距用2020到2032年來象徵性地縮小差距進行彌補,可以吧。

5、全國企業退休特殊工種的認定與傾斜

特殊工種的提前5年的退休政策,是按地方政策執行的。地方是按人事檔案記載的材料進行的,造成目前只有在國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特殊工種工作經歷才有檔案記載。因為民營企業、外企、合資企業是沒有獨立人事權的,所以這些企業的人事檔案工作一直是缺失的,使得這些企業人員要依靠人事檔案才能獲得退休待遇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問題,如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特殊工種退休時的認定等等一系列問題。

建議國家加強人事檔案管理,考慮一下民營企業、外企、合資企業是沒有獨立人事權造成的員工利益的困擾。對這些企業單位的特殊工種人員建立行業登記和社會審核制度,完善退休審核制度,兌現他們本來就應該有的權力,保障他們退休時享受合法權益。

6、降低社保繳費費率,降低企業負擔,加大對企業依法按時足額為員工繳納社保的監督管理工作

這一舉措,旨在改善企業單位負擔重,不給員工上社保,按最低繳費指數給員工上社保,不按時不足額給員工上社保,造成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偏低的現狀。

由於篇幅有限,主要的建議先說這麼多吧。個人水平和認識有限,以上想法和建議僅為管窺之見,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具體還要看管理層怎樣抉擇。如果朋友們有好的想法,也請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共同探討。


水流雲在草青青


現在2018年快過去了,再提今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的建議太晚了,恐怕建議被研究採納了,2018年也過去了。儘管如此,還是談幾點看法。

要適當解決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收入懸殊過大的問題,企業人員對事業單位人員收入高的問題能理解,公務員、工人身份不同,存有一些差距屬於正常,而現在的問題是差距太大,讓企業退休人員心裡不好受。因此,應儘快消除雙軌制,縮小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收入差距,更好地體現社會公平。

為退休人員漲工資主要是應對物價上漲,保證老同志生活水平不降低。每次漲工資,收入高的漲得多,收入少的漲得少,高收入與低收入差距越拉越大,這好象與應對物價上漲沒多大聯繫。所以要採取對策給低收入人群適當多漲點,而不是讓高低收入差距繼續越拉越大。

有句話叫好事辦好,每年人大會召開後漲資政策3月份基本上就出來,各地在層層制定具體方案,等錢到老同志手中已到八、九月份了,雖然錢一分不少,但不少老同志還是想早一天補錢,一拖半年時間顯然太長了,上半年能夠補發工資應該不是多困難的事,以前曾經有過。


千山車神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會繼續上調養老金,思之想之有三條建議,一是希望漲幅高一點;二是希望漲得公平一點;三是希望養老金及時發放到位。

漲幅高一些

2018年1月1日起,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也會提高,2017年總體漲幅5.5%,希望2018年的漲幅不低於這個漲幅,然後再高一點,以縮小不同群體之間的養老金待遇的差距。

漲得公平一點

養老金應該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讓之前繳費年限長,繳費水平高的人漲得多一點,同時對弱勢群體予以傾斜照顧。

對歲數大的高齡退休人員,比如超過70歲的退休人員,還有在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讓他們的養老金漲得多一點,這樣更加公平。

及時發放到位

正式的調整通知一般是在4月份發佈,但各地的具體落實時間有差異,早的在5月份就把增發養老金髮放了,但有的要等到9月底才會發放到位。時間差比較大,所以希望各地都儘快儘早把錢發放到退休人員的手裡。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關於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我有兩條建議可讓天下窮人樂開懷,每天高唱《咱老百姓真呀真高興》。

建議一:給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漲幅大些,比如漲個20%左右

一般而言,退休前繳納城鄉社保的都是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人員,他們用有限的工資支付家庭生活費和社保費,每一樣都是最低的,過著比較清苦的生活,退休前也沒多少儲蓄。這樣的人比例很多,天下窮人比富人多。在這個美好時代裡,應該對他們多一些利好傾斜,讓他們過上美好的夕陽紅。據專家預測,2018年退休工資將上漲5.5%-6.5%,那麼對領取城鄉居民社保工資的人員希望多漲點,比如漲個100%。雖然他們漲幅大,但他們基數低,拿到手的金額還是低,如果他們去年領取每月200塊,今年給他們漲到400塊。雖然只漲了200塊,但他們肯定比那些有錢的退休人員領個7,800的高興度高。



大病重病可以全額報銷

現在退休人員生病住院費用都有很大幅度的報銷,這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生重病或大病時,醫療費貴得嚇人,即便可以報銷90%,餘下10%的醫療費也會讓多數一般富有家庭陷入絕境,也會讓中等富裕家庭一夜返貧。大病重病全報銷或者免費吧,這樣的人比例不大,花不了財政或社保機構幾個錢,但卻能讓在與重病惡魔作鬥爭的退休人員不因為醫療費而絕望,不要讓他們把整個家庭都拖人困境。



你希望我以上兩條建議能實現嗎?祝天下退休老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職路彎彎


說到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漲退休金,我的建議,其實很簡單,既要公平合理,又要體現效率。

第一,要消除養老金雙軌制,最起碼縮小差距。

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初,企業職工的基礎養老金和事業單位、公務員之間就存在一定的差距。這麼多年過去了,差距依舊存在。

很多企業職工,領取的養老金,是工作時期的一半,甚至更低。而事業單位人員,可能領域的養老金和退休之前差距不大。

這樣的雙軌制維持了很多年。國家也在進行改革,對公務員的養老保險進行了改革,但和企業職工還是有所不同——何況現在事業單位除了基本養老,還推出了補充養老的職業年金,退休時候一樣比企業職工拿得多。

體現公平,期待早日消除雙軌制,縮小差距。

第二,提高城鄉居民保險的待遇。

城鄉居民保險,主要是企業職工之外的人建立的養老保險,包含了很多城市無業居民、個體戶,廣大的農村居民。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之前國家並沒有建立起這方面養老的制度,老百姓繳納的保險並沒有足夠的積累,財政上支持很多。但是,這些年生活水平提高,物價上漲,很多地方城鄉居民的養老金還是一二百一個月。希望國家能夠繼續加大投入,多給城鄉居民提高養老待遇——這有點跑題了。。

第三,全國步調要一致,待遇調整要到位。

各個地方,調整養老金的步驟和時間都不一樣,有的如上海,4月就已經調整完,像北京可能七月才給調整。

退休金,是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錢,養命錢,要早點調整。

第四,照顧高齡、低收入人群,多漲點。

老百姓生活不易,老人生活更不易。高齡老人容易得病,每月除去看病錢,就沒什麼結餘了;低收入老人更是依靠養老金活命。在養老金的調整和發放上,更照顧這些人,適當多漲一點,多發一點,善莫大焉!!

您覺得我的建議合理嗎?

歡迎多多關注財富精算師,瞭解更多靠譜的養老金知識!


財富精算師


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了,在無憂精英菌看來,日後需要調整的話不妨多考慮以下的做法:

1、漲幅要高於物價上漲的幅度,讓更多的人受惠

近年來,養老金一直在上漲,甚至達到了14連漲,確實讓不少的老人們受惠了。但錢漲了,很多時候,卻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有通貨膨脹的因素,物價上漲的因素。因此,在制定養老金的漲幅時,需要綜合考慮物價的因素。同時,最好能調整醫保能報銷的比例,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能看得起病,生活質量提升,身體更有保障。

2、提升效率,讓更多的人能快速享受

民生無小事,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都期盼養老金每年都有好政策的出現,但是建議政策頒佈後能儘快落實到實處,儘快享受到優惠。急人所急,國家有關部門在進行養老金政策的調整和落實,就要提升辦事效率,最好能在一個季度內完成,得以實施。

3、提升農民的待遇,縮減普通職工、公務員之間的養老收入差距

在我國,農業經濟是重中之重,雖然現在農村的養老政策已經在落實,但是每月的養老金多則只有幾百,少則只有一百多。這點錢跟城鎮居民以及企業養老金有很大的差距,更是遠遠比不上公務員事業單位退休人士。因此,國家在政策制定的時候,除了考慮到企業職工與公務員之間的差距外,還需要加大普惠農民和城鎮居民養老的力度,讓城鄉差距縮小,讓老有所依,老有所得。

此外,還有類似企業特殊行業提前退休保障等等之類的內容,需要國家綜合衡量,讓更多的老年朋友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目前,我國約有8500多萬的企業退休人員,由於各省市、各行業、各工種的差別很大,因此對養老金的總體上漲幅度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不僅要考慮廣大退休人員當前切身利益,也要考慮養老保險制度長期可持續發展和廣大退休人員的長遠權益保障。

1、上調養老金應該考慮物價漲幅和工資增速情況

接下來,金十君給大家仔細講講。養老金的上調需要考慮兩大因素,分別是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和物價漲幅。通常而言,養老金上調幅度不低於物價上漲、不高於在崗職工工資增長幅度,都屬於合理區間,超出工資增幅水平就容易導致財政負擔壓力過大。

2、上調養老金要與經濟發展同步

養老金的上調還應與與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基本同步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民眾生活水平、讓民眾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比如2005年至2015年,我國養老金每年以10%的速度上漲,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高速增長,GDP增速保持在10%,同時也跟基礎養老金起點較低有關。

3、養老金替代率是參考退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

我們可以用一個指標來衡量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工資。按照國際經驗來說,養老金替代率約等於70%,說明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與在職時大體相同,養老金替代率小於50%時,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不知道大家的情況怎麼樣?

4、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明顯高於企業職工

上調企業職工養老金還要兼顧公平,一般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多數在2300元到3000元之間,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平均養老金會超過5000元~6000元,如果仍然保持相同的上調幅度,由於計算基數的差別,這兩者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此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由財政統一繳納,而且退休後養老金按照同級別的企業職工同步增長,導致企業職員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待遇差異較大。儘管現在養老“雙軌制”取消了,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標準仍高於大部分企業退休人員。

5、實施不同的上調幅度以縮小養老金差距

金十君認為,企業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高一點,事業單位的增幅可以安排得稍微低一點。

這樣調整之後,企業退休職工滿意,事業單位也不吃虧。由於雙方增幅稍有不同,經過一定年份週期的調整以後,就會使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跟事業單位達到一個合理的差距水平。

2016年和2017年我國養老金漲幅分別下滑到6.5%、5%,受經濟增速放緩、老齡化加速等多重因素影響,養老金漲幅或略低於2017年,約為5%,具體增幅情況還要跟結合當地的情況。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讀!

金十數據


(一)取消雙軌制

雙軌制一直是最大的不公平的體現,企業的退休職工就是比機關單位的拿得少,這點的真的是太不公平了,希望能早日改,讓廣大退休職工平等享受退休工資水平。取消雙旭軌制,把養老基金中的錢讓廣大企業職工一起公平享受。不搞特殊對待。

(二)提高現在退休工資中低收入人群的退休工資,

因為他們年紀大了,沒有辦法獲得其它收入,提高退休工資是對他們生活的最大保障,同時對他們的醫保報銷範圍也應當相對應的放寬鬆,否則很多地方的老人的養老金才1000多元,甚至更少,老人一般容易生病,每個月看完病,根本就沒有生活的錢了,除非子女接濟,否則生活真的是太不容易了。這些老人都是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的,到老來缺只能拿這麼少的退休工資,原因就是很多企業主在職工在職時給他們的養老繳納基數是按當地最低水平繳納的。所以明顯不公平。希望提高,以保障他們的日常生活。

(三)根據年齡劃分,60歲的提高一個檔次,70歲提高一個檔次,80歲的提高一個檔次

我的建議是養老金提高應當根據退休人員的年齡增加幅度,年齡越大的增加的幅度應當是越高的,否則年紀大的人更沒有保證了。

(四)最後希望儘快統籌養老機制,讓制度統一,不要再像現在一樣,各地的養老退休不能相互對接。

以上是我關於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回答,希望有關人員能看到本問題的所有網友的解答,看到大家心聲哦。


法考大蝦


樓主你好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因為早在2018年3月23日。人社部和財政部就聯合下發通知。確定2018年基本養老金上調5%。

這就意味著全國各個省份的退休職工。都可以享受養老金上調的待遇。那麼各個省區之間養老保險是獨立統籌的。所以他的上調也是單獨計算的。截止目前到5月27日為止。全國只有上海地區出臺了相關的上調政策。

其餘各個省區是需要在五月底之前上報這個上調方案。然後由人社部統一批覆。然後再具體執行!其實,小夥伴們也不用擔心。因為2017年全國養老金上調5.5%。那麼今年2018年全國養老金上調5.0%。所以他們的上調差距是很小的。小夥伴們完全可以依據去年的上調標準,來計算一下你的工資能上調多少錢?

大約平均每人能漲100到200塊錢吧。


社保小達人


我家裡也有企業退休職工。現在退休了,雖然到今年工資已是十四連漲,但與事業單位相比還是差距較大。

2018年如何給他們漲工資,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縮小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差距和提高工齡工資的比例。



按照政策要求,今年的調整幅度為5%,依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的三種辦法,今年的國企退休人員平均增長140元左右,除去物價上漲的因素,他們大概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元左右 ,雖然 增長不多 但企退人員還是很高興的。但同樣調整,他們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差距還是不小的。對此,還是有些不滿。

去年,我們這裡企退人員在掛鉤調整中實行的是 ,1.均按去年養老金的2.1%。2.工齡每滿一年為1.7元。這兩者加起來就是掛鉤調整的數額。



今年可否在掛鉤調整中去掉平均的2.1%,而直接按工齡調整呢?去掉人均數提高工齡工資數,可以更好的體現,工齡長的受益多,工齡短的受益少。同樣,機關事業單位在掛鉤調整中,也可以去掉人均數,提高工齡教齡的數額。

無論是按工齡增加數額還是按教齡增加數額,都可以按工作長短來論貢獻,也有利於今後實行的延遲退休的制度。當然,在養老金繳費的比例上也是突出的重點之一。



總之,繼續縮小與機關事業單位的差距,突出工齡工資的比例,就是企退人員所期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