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骨性關節炎患者該怎樣進行鍛鍊?

迷失的風向


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而最常見的骨性關節炎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裡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例。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一點就是,骨性關節炎主要是以軟骨的磨損為病變,從醫學上來講,軟骨一旦發生磨損,基本上它是不可逆的,所以很多人妄想通過一些保守治療時,骨性關節炎再重新完全恢復,那是基本不可能的,我們醫學上所採用的保守治療來治療骨性關節炎,最主要是儘量阻止它的進程,讓它發展慢一點,這樣能夠緩解患者的症狀,如果症狀減輕,那就能很好的控制骨關節炎的一個進程。

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果比較嚴重,膝關節疼痛比較嚴重,那我們建議儘量休息制動,近期儘量不要鍛鍊,尤其是不要進行負重的運動鍛鍊,因為一旦膝關節骨關節炎引起疼痛,一方一方面說明膝關節軟骨有磨損,另外一方面說明裡面處於炎性發作期,對於這種情況,如果在運動,反而會使炎症更加加重,會加重患者的疼痛。

對於骨關節炎,如果疼痛不明顯,或者僅有輕度的疼痛,那可以進行適當的鍛鍊,但是我們也不建議進行長時間的負重鍛鍊,尤其是打球,踢球等運動,我們最推薦的運動方式就是游泳,因為游泳相對是非負重的狀態,對於膝關節沒有很大的傷害。而相對而言,走路是一個比較平緩的運動,對於有輕度的骨關節炎,膝關節沒有明顯疼痛情況下可以進行走路,來達到一定的功能鍛鍊,當然慢跑相對走路,對膝關節的磨損比較大一點,如果你慢跑的時候也沒有引起疼痛加重,那也可以進行慢跑,但是如果慢跑引起膝關節疼痛加重的,建議暫時不要慢跑。

對於骨關節炎,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加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鍛鍊,因為膝關節的肌肉發達,能夠強有力的支撐起膝關節,從而能夠很好的代償骨關節炎引起的不適。但是有一點原則就是,鍛鍊的時候不要引起膝關節不適,如果每次鍛鍊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建議,這個鍛鍊就暫時中止。一個比較好的鍛鍊就是靠牆靜蹲,相對而言,對膝關節的磨損不是很大,當然靠牆靜蹲,如果引起膝關節的疼痛不適,也一樣要暫停。

還有就是對於膝關節軟骨的磨損,我們目前在進行幹細胞的項目,,目前為止已經做了很多患者,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並且,通過磁共振或者二次關節鏡進入探查,得到了非常喜人的結果。相信將來幹細胞對骨關節炎的治療,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骨科袁鋒


人一旦到了一定的年紀,關節會因用久了而損壞,這是人退行性疾病最常見的膝關節疾病,也叫骨性關節炎,這是不可避免的。

正確地做一些康復訓練來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關節疼痛,從而控制骨性關節炎的進展。

本篇回答將骨性關節炎的康復鍛鍊分為3個階段:

初期康復鍛鍊

1. 消除炎症,減輕疼痛、腫脹

2. 減輕關節負荷,恢復關節活動度

3. 增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4. 增強關節穩定性,防止關節畸形

5. 增強日常生活能力

鍛鍊動作

1. 無負重直腿抬高

抬高約60°

2. 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此動作可看下期文章插入視頻,有明確講解)

膝下墊一毛巾,收縮股四頭肌(大腿上的肌肉)

3. 坐位垂膝擺動練習

坐於床邊,上下襬動,

用另一隻腿按壓另一隻腿,增加屈曲角度


進階訓練

1. 疼痛、腫脹減輕直至完全消除

2. 可脫離矯形支具

3. 增強本體感覺

4. 基本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5. 關節活動基本達到正常

康復動作

1. 負重直腿抬高

抬高約60°

2. 負重短弧練習

坐在床邊,膝下面墊一個毛巾,屈膝30°

患足負重從5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10公斤

坐抬腿伸直練習,若能堅持1分鐘以上

可進行下一步練習

3. 負重長弧練習

坐在床邊,屈膝90度,小腿下垂,

患足負重從10公斤開始,逐漸增加到20公斤

4. 跪位屈膝練習(控制疼痛)

5. 靠牆靜蹲

後背貼牆,雙腿與肩同寬

小腿垂直於地面,雙膝不超過腳尖

6. 本體感覺訓練

單腿(患肢)睜眼平地站立/單腿(患肢)閉眼平地站立

單腿(患肢)睜眼平衡軟墊站立/單腿(患肢)閉眼平衡軟墊站立

特別提醒:站立時,患肢應稍微彎曲(不要站直)

以上幾個動作都是每天做2-3次,每次3組,每組10個動作來回,每個動作維持2-3秒即可慢慢放下(放鬆)


每天分享一點康復知識,關注我們做自己的健康專家


睿仁骨科康復


在我前面的答題中提到過什麼叫骨性關節炎,這裡我再解釋一遍。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主要以持續疼痛、軟骨的破壞、骨贅生成等為主要表現。形象點說,就是人的關節好比機器的齒輪,持續運作時間長了,缺少保養,齒輪開始生鏽、相互摩擦,最後出現故障。其病因不清,除了與年齡、性別、職業和文化程度以及體質、遺傳有關,還與過度運動等因素有關。目前並無藥物或者技術阻止骨性關節炎的進展,也就是說,骨性關節炎一旦發生,就沒有自愈的可能。對於症狀較重,保守治療持續無效的病人,最終還是要接受關節置換術,也就是換一個人工的關節。那麼,如果得了骨性關節炎,是不是就意味著不能鍛鍊了嗎?肯定不是的,在骨性關節炎的早期,在疼痛並不明顯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運動鍛鍊,並且適當的運動鍛鍊對於減緩骨性關節炎是有一定幫助的。這裡我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例,為大家解釋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應該怎麼樣進行鍛鍊。

1.減肥

肥胖會導致膝關節表面的壓力增加,過度的負重會對膝關節的軟骨和軟骨下骨產生不利的影響,誘導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那麼我們建議這樣的患者儘量在非負重的狀態下進行鍛鍊。比如游泳、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只有體重恢復正常,膝關節周圍的力學環境恢復正常,才能給與關節周圍組織修復機會。因此,減肥是最根本的。

2.合理選擇鍛鍊項目

關節是由關節囊、肌腱和其他軟組織包裹起來的腔隙結構,在關節內無病變的情況下,圍牆的堅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此要加強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強度。在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拉伸聯繫,讓軟組織活動開,然後儘量在無負重的狀態下鍛鍊。在這裡我非常推薦大家游泳運動,它既可以鍛鍊肺活量,也可以訓練全身多個肌肉,而且是在無負重的狀態下進行,損傷幾率又非常小。在我們科,有非常多的教授鍾愛游泳。包括我們的鐘世鎮院士,還有鍾南山院士,80多歲高齡,還堅持游泳。

3.避免深蹲動作、少爬山、少爬樓梯

很多健身達人都喜歡做深蹲練習,其實它是非常不適合膝關節的保護的。有研究表明,經常做深蹲動作,關節內韌帶出現損傷的幾率會增大。並且由於日本人和韓國人喜歡盤腿和下跪,他們的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遠遠高於其他亞洲人種。還有需要告誡很多喜歡爬山的中老年人,爬山是最不適合老年人的戶外運動。我們每次做完膝關節手術和關節置換,都會告誡患者不能爬山,因為爬山是一個增加膝關節軟骨局部應力的運動,爬坡會明顯加速膝關節的退變。其實平地快步行走是值得推薦的。快頻次的中等強度的力學刺激,對於延緩軟骨細胞退變,促進松質骨內礦化是非常有作用的。


骨科姚先生


適量運動,推薦你試試健力多氨糖,氨糖含量最高的目前就是潤骨素,潤骨素主要適用頸椎,腰椎,肩周,膝關節、髖晚期骨性關節炎等病症,這裡面關於關節的,氨糖都可以修復,對了,健力多氨糖軟骨素值得去了解一下


用戶8391065149313


跑步是一項很好的鍛鍊方式,在出現毛病後,要及時休息,量力而行,科學的安排好每日計劃,在受傷後,及時轉變思路,在跑步時候,也要選擇專業的緩衝跑鞋和護膝,這樣可以減少你跑步的受傷幾率。平時可以吃點健力多氨糖,增加骨密度,潤滑關節,減少關節間的磨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