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中醫有“百病皆生於氣”的說法,經常生氣、壓抑、肝氣鬱結的人,生病的幾率大大提高。臨床上,肝氣鬱結可表現為多種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急性或慢性肝炎、膽囊炎等

今天給大家介紹5種非常有名的中成藥。

1、柴胡疏肝丸

原名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嶽全書》,由柴胡、陳皮,川芎等組成,本方主要用於治療中醫辨證為肝氣鬱結、氣滯血淤者。臨床主要表現有:脅肋疼痛,喜嘆息,腹部脹滿,脈弦等。喜嘆息是肝氣鬱結者較常見的表現,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後,才覺得胸中煩悶稍舒。

老劉提醒:本方藥性偏溫,陰虛血少的患者須慎用。陰虛血少的表現有:身體羸弱,脈細或脈弱,面色無光澤,午後陣陣發熱,不耐疲勞,容易口渴,經常上火等。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2、逍遙丸

逍遙丸來源於《和劑局方》中的逍遙散,由柴胡、當歸、白芍等組成。本方主要功能是疏肝健脾,養血調經。臨床常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鬱悶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

老劉提醒:本方為千古名方,在婦科病方面應用極廣,很多愛生氣的女性都會備一點逍遙丸,子宮肌瘤,乳腺增生也可使用。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3、越鞠丸

越鞠丸,出自《丹溪心法》,由香附、當歸、川芎等組成。本方主要功能為理氣疏肝、養血。臨床常用於血虛氣滯所致的胸悶脅痛、經期腹痛、月經不調,納食減少,晨起口苦等症。現代多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等有上述見症者。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4、十香丸

由沉香、木香、丁香、小茴香等組成,本方主要功能是疏肝行氣,散寒止痛。臨床常用於脘腹脹 痛、小腸疝氣,症見陰囊腫脹、偏墜,痛引少腹,少腹脹滿隱痛,喜溫喜按。現代多用於股疝、斜疝、 睪丸炎、附睪炎、睪丸鞘膜積液及腸功能紊亂,腸術後粘連等病症。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5、護肝片

方中以柴胡疏肝理氣解鬱,茵陳清利溼熱、利膽退黃,為主藥;輔以板藍根、豬膽粉、綠豆,清熱解毒;佐以五味子酸斂生津,保護肝陰,且防苦燥傷津;柴胡且引藥直達病所,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清熱退黃,疏肝解鬱之功。

主要功效為清熱退黃,疏肝解鬱,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臨床常用於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藥典收錄5種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我是中醫老劉,專注分享正統中醫知識

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儘量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