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村村有主導產業 戶戶有致富項目——延安寶塔區全面激活產業扶貧“造血功能”

通訊員 白菲 樊一蓉

全力以赴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村村有主導產業 戶戶有致富項目——延安寶塔區全面激活產業扶貧“造血功能”

“還是黨的扶貧政策好,我老漢一定帶著全家好好幹,爭取今年一定脫貧,再也不拖國家的後腿。”說起脫貧攻堅以來得到的實惠,貧困戶馮東強高興地說。

馮東強是寶塔區棗園街道辦事處酸刺溝村的一名貧困戶,2015年被識別為貧困戶。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他先後享受到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幫扶政策,但因家庭特殊原因,3年來遲遲無法脫貧。今年,在寶塔區推行“有勞動能力必須實行產業全覆蓋脫貧”政策下,棗園街道辦黨委積極勸導老馮兩個在外打工的兒子,希望他們能抓住全市脫貧攻堅整體脫貧有利時機,回來好好發展產業,照顧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經過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宣傳講幫扶政策,老馮的兩個兒子願意回家發展產業。今年春節一收假,街道辦黨委調整土地、調運鋼架,幫助老馮家建起大拱棚、修起豬圈。經過多方合力相助,如今新建的兩座大拱棚裡的瓜苗已是長勢喜人,一個標準化配套的沼氣豬圈也投入使用,八頭豬崽成長良好。

馮東強全家的變化只是寶塔區全面推行有勞動能力貧困群眾必須實現產業全覆蓋,決戰決勝貧困戶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區聚焦965戶2649人脫貧任務,嚴格按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牢牢扭住產業扶貧這個治本之策,對全區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願的1570戶貧困戶,嚴格按照村村過硬、戶戶過硬的要求,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全覆蓋工程,加快貧困村、貧困戶和產業薄弱的非貧困戶蘋果、畜牧、蔬菜產業的提升或新建,逐戶設計、逐戶落實、逐戶驗收、逐戶兌現,全面推行“貧困戶+養殖、種植、蔬菜、蘋果等特色產業”模式。通過財政扶貧資金補貼的槓桿作用,每戶安排5000元的補貼資金,撬動有勞動能力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發展長效穩定產業,確保5月底前實現“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致富項目”的產業扶貧目標。實現主導產業和輔助產業,長效產業和短期產業融合發展,全面實現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產業全覆蓋。

按照省市脫貧攻堅春季攻勢的部署和要求,該區區委、區政府以涉農項目為支撐,以產業扶貧為引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著力推進長效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在全區1570戶有發展能力貧困戶中全面開啟脫貧模式,突出產業脫貧,注重政策扶持,在增收與保障上狠下功夫,真正讓發展產業成為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實現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截至目前,全區貧困村從2015年104個到2017年底全部實現脫貧退出;貧困人口由2015年的5205戶1.1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1480戶3411人,淨減3725戶7763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4.9%下降到2017年的1.2%,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增長,貧困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為確保產業建設穩步推進,區、鄉、村逐級簽訂年度攻堅目標責任書,區級領導全權負責包抓鄉鎮長效產業建設任務,統籌協調、一線督戰,落實政策、解決問題;包抓產業部門、駐村工作隊堅決落實所包村組脫貧產業建設責任,主動作為,擔當負責,全力攻堅;包扶幹部主盯產業建設,履職負責,用心幫扶;各鄉鎮、街道黨政一把手則是“施工隊長”,把工作重心聚焦向脫貧主戰場;“八辦兩組”則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同推進產業脫貧工作。同時,該區進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對各鄉鎮街道產業建設進展情況進行不定期明察暗訪,啟動倒逼責任落實機制。對未完成長效產業建設任務,影響全區整體脫貧進展的責任單位和個人,嚴格責任倒查,嚴肅追責問責,情節嚴重的給予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通過多措並舉,全力發展脫貧產業,真正讓產業興旺成為群眾脫貧致富強力支撐,全面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讓產業發展成為帶動全區脫貧攻堅強勁動力,確保全區貧困群眾整體順利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