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15歲少女被拐賣進深山17年,寫求救信,朋友隔5年才寄出。

從15歲的女孩,到33歲的中年婦女。一個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17年,以這樣的方式消逝.......這讓我想到了一部電影《盲山》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大學畢業生白雪梅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為了供她讀這個大學,家裡花了很多錢,還借了不少債。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她卻找不到工作。

這時,她遇到了"醫藥公司"的胡姐,帶她到農村去收草藥。跑一趟,少說也能賺個五六百塊錢,運氣好的話能賺個七八百。

白雪梅覺得自己很幸運,很快就能把家裡的債還上…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這一天,白雪梅跟著"醫藥公司"的同事,到深山裡收草藥,一杯水下肚,她就暈了過去,醒來後,她發現自己躺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這樣白雪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變成了一個被拐賣的山村婦女。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白雪梅被村民黃德貴用七千塊的價格買下,從一個獨立的個體成為了交易的物品,同樣她的悲慘命運也就此開始了......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她的"丈夫"在老父老母的呵斥和幫手下強姦了"老婆",同樣作為女人,"丈夫"的老母親只會對這個女孩說:"事情已經這樣了,女人家嫁誰不是嫁,你給我兒子做媳婦,不會虧待你的……"除了白雪梅的"丈夫"一家,還有那道貌岸然的小叔子,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表面來行無恥之實;村委會主任對白雪梅的求救置若罔聞;郵遞員這廂拿了雪梅殷切遞出飽含希望的求救信,那廂就把信交到她的"丈夫"手裡;村民們對這個被買來的"老婆"也只是不斷誇獎雪梅的"丈夫"豔福不淺.........

百般絕望,逃出無路的白雪最後漸漸接受了自己悲慘的命運,接受了自己從一個大學生,變成一個深山裡的被拐農婦.......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電影《盲山》,不僅僅是一部電影,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它是千千萬萬中國被拐婦女的悲慘經歷,它曾經真實的發生過,正在真實的發生著,並且還會繼續真實的發生下去的人間慘劇。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影諸多細節,都表現了村裡人的人心和人性。導演李揚解釋他電影名字中的"盲",是指眼睛死掉了。

電影中的大多數角色,都是"盲"的。大山阻隔了他們的視線,讓他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們被困在"盲山"之中。這裡是山清水秀的中國鄉村,民風淳樸。這裡也是散發著惡臭的深淵,以女人為洩慾工具,以女人為生育工具,背棄了法律,背棄了道德,背棄了人性。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這些人的"盲"是對弱者視而不見,對良知視而不見,對法律視而不見。這些人從骨子裡就認定花錢買老婆是天經地義的事,認定婦女和兒童是可以當貨幣流通的。

女人和孩子,是另一種流通的貨幣?

電影《盲山》上映後,儘管票房不佳,但卻引起了不少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但是,在那些遙遠的山村裡,那些打光棍的男人看來,買媳婦仍然是他們唯一的成家之道。 而且現如今婦女、兒童拐賣案件依然猖獗!

聽說在《盲山》裡有個群眾演員,本人就是被拐賣到電影拍攝的那個村子的。才20歲,就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她天天來劇組,她丈夫不准她來。她就威脅他:你再打,我就跟劇組走了!

一部電影,無法治癒一種已經病入膏肓的頑疾。

電影《盲山》分為國內公映與海外公映兩個版本,雖然兩個版本結局不同,但我最希望看到的是這種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不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