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走進迤薩,便走進了凌空而居的“馬背上的城池”。紅河縣城不大,街道不寬,依山就勢,隨遇而安。從那一晃而過的“馬幫東門碼頭”、“馬幫西門碼頭”、馬幫古城等標誌牌,我就斷定,這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馬背上的城池

迤薩,原本是彝族卜拉語“乾旱缺水”的意思,民謠“高高山上是故鄉,左有河來右有江;山高難把五穀出,水大難作救命湯。”就是當時的寫照。

然而,整座縣城居然就建在這座海拔一千一百米、獨處於紅河干熱河谷之內的山峰之巔,山下就是那條著名的國際河流紅河。

剛到紅河縣城時,對這裡的地貌有點百思難解。俗話說,逐水草而居,是人類天性。一個向來缺水、貧瘠而又沒有土地可供耕種的“不毛之地”,卻建起了數百棟中西合璧、歐式風格的房屋,成就了一個以繁華聞名世、極富傳奇色彩,被稱為“江外小香港”、雲南三大僑鄉之一的古鎮。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是啊,為什麼當年迤薩的造城者要將一座龐大的建築群建在一座高山之巔,而不是靠近附近的水邊呢?有人說,這裡的河谷地區終年炎熱,而山頂海拔高,涼爽;有人又說,民國以前,迤薩地處滇東南前往滇南的重要貿易通道,大量商人攜帶財富往來於此,他們需要一座地形險要的城堡以保證自身的安全,而山頂具有天然的易守難攻優勢。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還有人說,受地形的侷限,迤薩山下的紅河谷,幾乎找不到一處適宜建造大型城堡的地塊,雖然山頂同樣如此,但權衡之下,氣候涼爽的山巔便成了建城的首選。紅河有多長的歷史,迤薩就有多長的記憶。

如今的紅河縣,其實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小紅河”,而是厚重久遠的“老紅河”。也許,紅河的故事就是這一個“老”字便可以詮釋。素有“雲端古城·梯田故里”美譽的紅河縣,也是雲南的“華僑之鄉、歌舞之鄉、棕櫚之鄉”。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自元代開始,哈尼族先民就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農耕勞作,繁衍生息。在時間的長河中,隨著哈尼、彝、傣、瑤、漢各民族的遷徙,不同的歷史淵源、民風民俗、和文化傳承,相互交融,孕育了極具地方元素的民族風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形成了紅河流域多元化、多樣性的文化格局。第二天,霧後天晴,依山就勢的“山城”,便清晰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迤薩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我想探究,支撐迤薩這座城池、那蜿蜒婀娜的山峰,有什麼由來或者故事時,紅河縣文聯辦公室張春愉爽快地告訴我說,我們這裡“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

是啊,在迤薩短短的三天時間裡,從這脫口而出的一句“經典”詞中,我們便可以找到完整的答案。難怪有人會說,在中國,迤薩可能是地理位置最讓人“匪夷所思”的縣城。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其實,何以建城於此,無需過多考究,她都是紅河迤薩馬幫歷史文化的見證。相對而言,這座不大的小山城,她諸多的神秘和奇特之處,卻讓人為之感懷,甚至為之震撼,讓人對人類文明的創造和奇蹟,心生敬畏。

馬幫駝鈴今猶在

馬幫,是迤薩的魂,是“老紅河”繞不開的故事,是迤薩歸去來兮的見證。走進“老紅河”,徜徉古城堡泛著幽光的石板街,我們可以聆聽馬幫遙遠的駝鈴和足音。穿越時空,細細聆聽,迤薩馬幫悠遠的駝鈴聲,鏗鏘的馬蹄聲……那些似乎褪去的記憶,依舊鮮明如昨。清代以來,勤勞、智慧的迤薩馬幫,不畏艱難險阻,首闖天涯,走出了滇南第一條通往東南亞的馬幫之路,馱出了滇南旅居國外的第一代華僑,馱出了一座獨特的古城,一座融中西建築文化、馬幫文化為一體的迤薩古鎮。他們遠走東南亞的壯舉,堪比昔日的“走西口”、“闖關東”。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當年,紅河縣城所在的地方,明代以前最早居住著彝族支系“卜拉人”,他們曾在這裡過著無慾無求的生活。明朝洪武年間,分封土司世襲制度,逐漸有了漢族人口的遷入。清乾隆年間,人們在迤薩附近發現了銅礦,這個沉寂的山頭一夜之間便熱鬧了起來。一時間,各方商人、三教九流聞訊而至,駐紮迤薩,投資開礦,或者做生意賺錢謀生。隨著商賈頻繁往來,享有通往邊疆優勢的迤薩,仰仗這一機遇,很快便形成了熱鬧繁華的小集鎮。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那以後,迤薩的漢族人口猛增,很快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集鎮人口的流動、市場的興旺繁榮,馬幫運輸業、商業、手工業、建材建築業便應運而生。嘉慶中期,由於冶煉銅礦的技術落後、材料稀缺,銅礦隨之漸漸關閉,伴隨銅礦業興盛的商業、手工業也隨之衰落,部分漢族遷往土司轄地謀生。

道光十六年(1836年)

臨安商人車鴻到迤薩重建“鴻發銅廠”,改進技術,從採礦到冶煉,工藝比以往先進,煉出的銅可製作銅鍋、銅盆、銅壺等用具,迤薩社會經濟好轉,迤薩居民增加到300多戶近兩千人,持續約10餘年,銅廠再次倒閉。那以後,缺田少地的迤薩,靠農耕難以維持生計,生活極其艱難。有闖勁的迤薩人,為了在小鎮上繼續生存,便開始了尋求新的出路,邀約伴“走馬幫”,趕著騾馬離開迤薩到外地謀生。他們從山上下來,從迤薩往南,到那些更原始落後的國家經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下壩子”。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清咸豐三年(1853年)

第一隊馬幫從迤薩出發,沿紅河的窩夥垤、浪施、阿扒村、魯珠壩,到綠春的鹿角箐、撒馬大水溝、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到江城的李仙江坡頭、大路邊,到達猛野井,整整走了12天。在猛野井,有的開採鹽礦,有的趕著騾馬馱運鹽巴到邊境地區的江城、易武、勐臘以及金平的者米、茨通壩一帶銷售,同時購買當地的山貨、藥材,馱回迤薩、建水賣給內地商人,開創了迤薩馬幫“下山創業”的歷史。可以說,那就是當今火爆盛行的物流業的雛形。有人說,迤薩馬幫的故事,就是紅河的一段歷史,是一本厚重的傳記。他們的點點滴滴,無不記錄著那個特殊的年代、一個特殊的群體,用血淚甚至生命寫就的人類生存、遷徙的奇蹟。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清光緒末年(1907年)

迤薩人孫重、周紹、潘永等相約,參照走萊州的辦法,趕著騾馬從迤薩出發,歷經一個多月到達老撾郎勃拉邦,走出了迤薩進入老撾經商的馬幫之路。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清宣統末年(1911年)

迤薩武舉冉學泗與安幫的邵恆泰等人,又從迤薩出發,經郎勃拉邦,歷經四十多天,開闢了老撾蘇尾、臘博、臘紅,到達川壙的商路。老撾川壙的生意,比郎勃拉邦更好做,獲利更加豐厚。從此,迤薩馬幫多數轉走老撾川壙。其中邵恆泰便在老撾川壙定居,坐地經商,成為迤薩第一代定居異國經商的華僑。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民國元年(1912年)

隨著迤薩“下壩子”、“走煙幫”的興起,迤薩馬幫進入了一個鼎盛的時期。迤薩馬幫“下壩子”,他們用生命作為賭注,邁開了開闢商道的腳步。他們從清咸豐初期至宣統末年的六十年間,先後打通了通往越南、老撾、緬甸、泰國等東南亞鄰國的十一條跨國商道——“馬幫之路”,定居異國的華僑也逐漸增多,迤薩馬幫在中國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功不可沒。據說,在今天的老撾川壙,仍有“紅河街”的存在,仍有迤薩馬幫的後裔在那裡經商謀業。

雲南大紅河的這個地方,火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馬幫文化,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物資貿易,更是一種跨國文化的交流。他們走出的,不僅僅是一條謀生之路,而是一條打通國門、讓中國走向世界的、最原始的國際貿易之路。馬幫之路,它帶來的不僅僅是生活所需,不僅僅是讓一度蕭條的迤薩古鎮恢復曾經的輝煌,它在磨鍊迤薩先民堅韌、剛強的意志和信念的同時,帶來的還有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更多的是給後來人留下了一份可資借鑑的、難得的寶貴財富。仰望雄踞山頂的迤薩古城,對迤薩馬幫“齊心協力闖邊關、披荊斬棘鑄輝煌”的“馬幫精神”,讓人頓生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