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老虎是一種古代就已在中國漢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工藝品,它又是很好的兒童玩具、室內擺設、饋贈禮品及個人收藏品。它品種繁多,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平定布老虎是民間藝人精心製作,色彩鮮豔、古樸大氣、鄉土氣息濃厚、神性合一的觀賞和收藏佳品。不但表現力強,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虎”與“福”諧音,民間賦予布老虎以賜福、增壽、鎮宅、祛邪、安家生財等文化內涵,倍受人們的喜愛。它既有虎之霸氣,獸王之相,又充滿喜慶之情,吉祥之意,充分展現了平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和社會活動中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布老虎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單頭虎、雙頭虎、四頭虎、子母虎、情侶虎、布老虎枕頭、套虎等。

基於以上種種因素,人們便以虎為型縫製成虎頭帽,希望孩子像頭戴虎頭盔甲的將士一樣的勇敢威猛。縫成虎頭鞋,讓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順道。用布縫成布老虎裝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樣健康勇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時把鼻子做成瓶子狀,因“瓶子”代表“平安”稱為“平安虎”,希望老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時把老虎做成元寶狀,裝飾魚和銅錢,希望老虎幫其看護家財,有時加入硃砂放入家中,鎮宅辟邪。

布老虎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玩具。因為老虎被認為可以驅邪避災,帶來平安吉祥,所以當孩子出生時贈送布老虎就寄予了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願望。人們還認為虎食五毒,所以在端午節時也有送布老虎的習俗,表達了人們驅邪、祛病和祈福的願望。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老虎”

2008年6月7日,布老虎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意義

以布老虎為主民間手繡技藝,已有百年曆史。由於受外界干擾少,因而形成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構圖簡練,配色明快,繡工精緻,針腳細膩,樸實、勻稱、誇張、有較強的裝飾性。

《周易·乾卦文》說:“雲從龍,風從虎”,龍虎相合成為一個國家雄偉強盛的象徵,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圖騰,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角度看,布老虎在藝術創作上,仍然要堅持集樸素與美觀於一身,要保持民族的精神和風格,依照民間美術和手工技藝的特點進行扶持、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