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請點擊頭像加關注。轉發分享更多好文。

在《 》一文中,胡哥曾經給大家介紹了一個距離長治市區最近的古村的青石古道。

這個村就是長治市屬長治縣賈掌鎮西嶺村,當然不是“窗含西嶺千秋雪”那個西嶺,而是第一批入選國家傳統村落的古村落,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除了那條見證過明清時期潞商繁華的青石古道之外,村裡還留存下來大片明清古宅。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氣派猶存的古民居四合院。攝於長治縣西嶺村。

東出長治市區8公里,在城區塔嶺山的背後,就是隸屬長治縣賈掌鎮的西嶺村,村子毗鄰壺關縣,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該村距離市區雖近,但卻藏在深山中,偏僻的很。

村子並不大,只有158戶,400多人。很少有人能夠想到,這麼個小山村,歷史上也曾是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的繁華之地。只有歷史留存下來的青石古道、明清老宅和千年古樹,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想象。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古民居正門。攝於長治縣西嶺村。

沿著村子的南北主路,大多數的明清民居分佈在西側。由於地形北高南低,如果把主路比作梳子的主幹,那一院院的老房子恰似梳齒,沿著山坡梯次排列,連成一片。從高處望下去,蔚為壯觀。

西嶺村的明清民居四合院都是窯洞和樓房結合,樓是兩層樓,窯是箍窯,就是平地上打好地基,再用磚碹窯,碹好後,頂面鋪蓋黃土,碾壓實,高度也有兩層樓高。窯頂的高度基本和上一層的路面平齊,窯頂常用來做曬場用。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高處俯瞰四合院。

這些窯院全部都是磚瓦建造,從用材上也能看出這些房主人的財力。院子基本都是坐北朝南,從有無二層窗戶就能分辨得出是窯洞還是樓房。如果是窯洞,那窯洞就特別高大寬敞,整個高度要和二層樓保持平齊。全部的四合窯院外觀裝飾也是極其精美,在各處細節上顯示主人的精神追求和財富實力。比如門樓、門墩石、窗口、壓窗石等處的磚木石雕裝飾精美,“福祿壽”的字形變體圖案特別多,就連山牆屋簷下的博風板端頭都雕有圖案,這倒是別處古民居少見的。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二樓上精美的隔扇以及過樑石雕刻。

這裡的居民還似乎特別喜歡拱券形,門框上部、窗戶上部,大都做成弧形拱券,券邊或雕成蓮花瓣、或雕成竹節,弧形內部正中,有方形磚雕,或瑞獸,或是“福祿壽”的單字。最別緻的是有一家的壓窗石圖案,為中間一個“壽”字,兩側飾以“卍”字不到頭圖案,寓意萬壽無邊。其他各種瑞獸珍禽祥草圖案也都是常見的麒麟、仙鶴、菊花、荷花之類,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精美的拱券型窗戶及其上的磚雕。

西嶺村古時候在交通要道邊上,車馬來往頻繁,能夠有實力建造如此高檔次大規模的磚瓦房的自然比較富庶,除了房屋都是青磚瓦房二層樓外,大門兩側的上馬石、馬槽還保留了不少。牆上的拴馬石也是別具一格,有的鼓出來呈環狀;有的和牆面平齊,鑿成拴馬鼻;有的就是幾個鐵環。這些拴馬石能佐證西嶺村當時的繁盛。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壓窗石壽字石雕。

在走訪中胡哥發現,西嶺村的部分明清老房子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商業開發。村幹部介紹說,早在2010年,村裡就開始對村子的古道、古民居進行保護和開發。幾處明清民居在專家的指導下,修繕、改造成了農家樂客棧或者餐館,比如“古道人家”、“三孔窯”、“老房子”等,這對於保護歷史遺存是一個可採取的好方法。

明清時商賈雲集地,留下成片百年四合院,如今成了特色農家樂

昔日富商門前的青石路面依然完好。

在這裡感受著數百年民居的古樸精美,品味著農家野味的山野氣息,是不是有一種穿越的幻覺呢?


喜歡胡哥文章的請加關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