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張曉彤:中醫能否活下去值得深思

中醫還能否活下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大家聽完我的報告後,會得出各自的結論。

1.什麼是活,什麼是死?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作為一個人,心不跳就死了。現在被西方科學攪得有點亂,什麼腦死亡,這個死亡,那個死亡的。最近有個傳說,說一個賣蛇的人,把蛇頭砍下來,20分鐘以後蛇頭跳起來咬傷了人。這怎麼解釋呢?死活真的很難判斷嗎?

什麼是活,什麼是死?中醫在這個問題上更亂。其實,中醫的生命與人的生命是一樣的,人若心不跳,神不在,就死了,因為心主神明。人死的概念和活的概念同他的學歷有關係嗎?沒有;同他的地位有關係嗎?沒有;同他的歷史有關嗎?沒有;同他的貢獻有關係嗎?沒有;與他的錢財有關係嗎?也沒有。

那麼中醫的心是什麼,什麼是中醫的心跳?很多同志講中醫死不了,有悠久的歷史,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做了無數的好事,造福中華民族,保障了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這麼好的東西,怎麼會死呢。現在還有人用實例來說明,我國有多少中醫人才、多少中醫大學、每年培養多少畢業生,在多少個國家開展了中醫,中醫怎麼能死呢?

我認為中醫的死或活的關鍵問題並不在這裡。在與中醫老專家探討中,發現中醫的命、中醫的心跳只在於兩個字“民意”,有民意則存,無民意則亡。中醫若心不跳了,則必死無疑。

張曉彤:中醫能否活下去值得深思

作為中醫工作者,首先的一條就是要看清中醫今天所處的地位,所面臨的局面,別像阿Q似的,不能面對現實。在面對中醫的死或活的問題上,中醫生存的依據是什麼,心跳是什麼?值得深思。歷史上,中醫從來沒有出現過今天這種局面:老百姓開始不相信中醫了。這在中醫發展史上是空前的。

為什麼幾千年來中醫不斷髮展?為什麼近百年屢遭廢黜卻屹然不倒?原因在於中醫有療效,中醫能治病,在於有相當一部分老中醫在臨床上有相當大的影響,老百姓相信中醫。現在老百姓在醫院裡碰到的,有多一半都是隻會寫論文、只會答題而不會看病的假專家、假大夫,其療效之差,直接影響了中醫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必然使不相信中醫者越來越多。

其實,現在社會上反對中醫的人,都不懂中醫嗎?真的沒認識到中醫的優勢嗎?當然不是。他們真的就以為一個馬兜鈴酸事件能把西醫、西藥的毒副作用頂回去嗎?他們不至於無知到這種地步吧,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反應停導致畸形兒,四環素牙、鏈黴素耳聾、激素導致股骨頭壞死……如要細數西藥的毒副作用,簡直不勝枚舉。美國自己都承認醫源性疾病和藥源性疾病已上升到導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反對中醫的人明明知道這些,為什麼還裝傻。在於有“機”可乘。這個機是什麼,值得我們每一箇中醫工作者深思。

湖北中醫藥學會會長李今庸老先生不久前來北京,我問他:“湖北好的中醫還有多少?”他說:“還有幾十個吧”。我說您的標準是不是太高了?我說三條標準:第一條能用望聞問切診斷,第二條能辨證處方,第三條在臨床上有一定療效,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基本上還算箇中醫,有多少?李老說有200多人。湖北省有6000多萬人口啊!二三十萬人中才有一名中醫。

2.什麼原因導致了中醫目前這種局面?

我與費老(費開揚)探討過這個問題,費老講了一句話:“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導致中醫目前這種局面的,不是外因,而是內因。不是因為先長了蟲,我們的米麵不能吃了,而是先腐了,才生蟲。

中醫腐在哪裡?我認為腐在走上了一條西化的不歸之路。中醫的西化表現在醫、教、研、藥的各個方面。

先看醫療,“SARS”來了,開的是抗病毒的方子,說其中一味藥——貫仲是抗病毒的。全世界有眾多專家、最先進的設備、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沒有研究出抗病毒的藥來。嘿,中醫卻先出來了。

這是中醫嗎?中醫治“SARS”是這個原理嗎?當然不是。中醫什麼時候說過中藥可以抗菌殺毒?中醫就是調節人體內的條件,調節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通過人體內的平衡,使病菌、病毒無 法在體內生存和繁殖。

什麼時候中藥造成過病毒變異?沒有。為什麼?中藥不殺病毒,只是調整條件達到和平共處。中醫西化的例子太多了,某中醫權威說中醫是多靶點的,這聽起來多好,中藥一下可以把所有的病都治好。這還是中醫理論嗎?中醫講究的是病機,就一個靶點,“夫百病皆生於風寒暑溼燥火,以之化之變也。”針對病機,一槍中的。

什麼“西醫診斷、中醫治療”,現在滿天下都這麼喊,真對嗎?上次我在中醫大學講課,我說你把大禮堂全部擺滿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你來測張三、李四誰生氣了?這測得出來嗎?不能。但中醫一號脈不就知道了嗎?可是到了今天中醫自己也喊起“西醫診斷、中醫治療”來了,中醫西化到了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地步,自己開始刨自己的根了。

在教育上呢?每年中醫院校畢業的95%學生不從事中醫,而轉行幹其他的。在剩下的5%中有90%作為醫藥代表。

現在中醫大學本碩連讀7年,上了四年了還沒有見過《黃帝內經》。我父親崔月犁在世的時候對中醫教育的判斷仍然準確:中醫大學培養的學生是“兩個中專生”。現代中醫就是這麼教育的,也是這麼西化的。李今庸老先生有一個判斷就是:“培養中醫掘墓人”。現在喊中醫西化的、現代化的、標準化的人都是中醫的畢業生,都是中醫圈裡的人在折騰,外面就一兩人而已。

在科研上呢?解放以來,國家也投了不少錢,但絕大多數“科研”都是屬於追蹤西醫,驗明中醫,搞中藥成份提取,沒有幾個真正按中醫的理論搞研究的。就像陸廣莘教授說的,是“研究中醫”,而不是中醫科研。

幾十年來,不僅見不到如金元四大家似的繼往開來者,也沒見到如吳鞠通、葉天士、薛生白、王夢英那樣依中醫理論研究溫病式的科學創新者。都在那裡喊與時俱進,實際上卻是“與西俱進”,在人家的碗裡討飯吃。

鄧老(鄧鐵濤)對中醫藥的西化歸納為“自我從屬”。就是從屬於西方、從屬於洋人。跟在洋人後面,邯鄲學步,別人的沒學會,自己原來的也忘了,最後只好爬著回家。我看這是對我們中醫走上西化不歸之路的最形象、最貼切的比喻。

除中醫自身西化外,還有一種勢力推動中醫西化。幫你的是西方國家,西方拿出大筆的錢來宣傳中醫的西化,只有中醫中藥滅亡了,西藥才能成為霸主。不斷地製造事端,如馬兜鈴酸事件、大黃事件,等等。中醫用藥有自己的規律和理論,講得十分清楚和精確,憑什麼中醫用藥得聽西方的,符合西方的標準呢?在人體生命科學高峰上,中醫已經攀登到半山腰了,而西醫還才到山腳。他們非但不虛心向我們學習,反倒要把我們也拉下去,這不是霸權是什麼?

3.中醫還能活下去嗎?

中醫和人一樣,一定會經歷生長壯老已的過程,這是必然的。任何科學都不可能逃脫這個命運。中醫應該什麼時候消亡?我認為當生命科學發展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時,當出現一種能更貼近於生命科學規律,能更深刻地揭示生命現象時,中醫會自然而然地被取代,這就是中醫的壽終正寢。

但是,現在遠不是這種情形,西方醫學對生命的認識,遠比中醫要落後得多。中醫科學儘管已歷幾千年,仍然充滿生機,發展前景極為寬廣,應該說是正當壯年。如果現在消亡,那是夭折,是令人痛心疾首的英年早逝。如今對中醫的民意,已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空前衰落的民意,正是中醫空前衰敗的真實反映。

那麼中醫還能活下去嗎?我認為要活下去,要改變斷代30年的局面,至少要做到兩條:

第一條,所有的中醫要爭當鐵桿中醫。中醫就是中醫,踏踏實實地下苦功,把中醫的東西學到手就已經很好了。中醫有的是本事,能夠治療各種急慢性疾病,鐵桿中醫是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根本。有鐵桿中醫,就有中醫療效。提高中醫療效,恢復中醫聲譽,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別的路可走。當前局面使中醫難以參加到大的傳染病的治療當中去。如果還不能把中醫挽救起來,再遇到像“SARS”這種大的傳染病的時候,還能拿什麼來抵禦它們呢?

第二條,全民教育。在普及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普及中醫藥知識,讓老百姓做一個成熟的就醫者,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儘量減少醫患信息不對稱的差距,別盲目追隨西醫的診斷和治療,更不會去找假醫和騙子,做到有病不要亂投醫。做好全民教育就能留住中醫的根,有了老百姓的相信就有了中醫的不斷髮展。

我想,中醫是否還能活下去的問題大家已有自己的答案了。這兩條達不到,我看中醫是死定了。就是辦到了,中醫的復興也要有三、五十年的努力。鄧鐵濤鄧老說他們是“一代完人”,這代人一死,中醫就完了。

前些日子焦樹德焦老說,我原來以為我一死中醫就完了,現在看來可能我比中醫活得長些。老一代中醫大家沒有必要聳人聽聞,這是他們的真實感受,也是他們的切膚之痛,在說這番話時,他們的心在流淚,在流血!讓我們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再努一把力,救救中醫吧!

張曉彤:中醫能否活下去值得深思

作者簡介:張曉彤,原衛生部部長崔月犁之子,北京崔月犁傳統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平心堂中醫門診部創始人。系崔月犁(1920年-1998年,原名張廣胤,河北省深縣人,1982年4月任衛生部部長、黨組書記,兼任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副主任)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