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重型戰機優勢那麼大,輕型戰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stanleywang06


當然有必要。即使是美國這麼闊,也不可能說是隻買F-15,不買F-16。

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買武器時會永遠覺得錢不夠用。重型戰機誰都喜歡,問題是貴啊,買一架重型戰鬥機能買幾架輕型戰鬥機。如果買得起,肯定優先買重型戰鬥機,但現實的世界是錢沒有夠用的時候,所以還得買點輕型戰鬥機湊數。

圖一:這不是殲十,有同學認識麼?這可是非常優秀的一款輕型戰鬥機。

二是在同代技術條件下,輕型戰鬥機不見得一定比重型戰鬥機差,在個別方面,輕型戰鬥機是優於重型戰鬥機的,在大多數情況下,輕型戰鬥機能幹重型戰鬥機的活。這裡咱們講講經典的F-16。大家都知道,F-16是戰機黑手黨的傑作,目的是打造一種超級空中格鬥機,在近距狗鬥中戰翻蘇聯,包括美國自己任何一型戰鬥機。

圖二:還是這架飛機,注意機頭下的進氣道,跟殲十可不一樣。

F-16的設計非常精巧,機身輕小發動機推力強大,在狗鬥中能擊敗F-15,也能擊敗F-14,這兩型重型戰鬥機在狗鬥中對上F-16佔不到什麼便宜,更小的F-16更靈活,轉彎和滾轉更快。後來F-16戰力更強大,能發射中距空空導彈,能掛GPS重磅炸彈,還能發射魚叉反艦導彈。

圖三:梟龍算是一型比較成功的出口型輕型戰鬥機。

這樣的F-16已經是全能選手了,以色列甚至拿它去炸燬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在實戰中,美國和以色列都是拿重型的F-15,掛滿空空導彈護航,讓輕型的F-16去掛炸彈洗地。這是因為重型戰鬥機的雷達更強大,電子對抗設備也更強大,中遠距空戰有優勢。

米格29這樣的飛機,對於小國算是中型戰機,對於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強國,算是輕型戰機。蘇聯當時在軍費上非常捨得花錢,但是也不可能全用昂貴的蘇27來裝備。米格29主要裝備蘇聯前線航空兵,飛機小些維護簡單,敵機到來時能率先升空反擊。


厲兵


輕型戰鬥機唯一的優勢就便宜,如果完全不差錢,全部裝備雙發重型戰鬥機是空軍最為喜聞樂見的。

美國空軍當初對F15是極其滿意的,但作為重型戰機,F15太貴了,國會掌管預算的老爺們不樂意,逼著美國空軍再買一款單發的輕型戰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16。F16的誕生就是為了便宜,只不過美國的航空底蘊過於深厚,把F16設計得非常優秀,反倒讓這款被嘲諷為:廉價的國會老爺機,名揚天下。

重型戰機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戰鬥中兩臺發動機爆發的動力更強勁,機動性更好,可以安裝更大功率的雷達。在方方面面都是碾壓輕型戰機的。

而且重型戰機採用雙發動機,在安全性上也是要高於輕型戰機。

去年我們犧牲的女飛行員,就是因為發動機空中停車,在跳傘的時候頭部受到撞擊。當時她駕駛的是單發的殲10,發動機停了就是束手無策,只能選擇跳傘。如果她當時駕駛的殲11,那就是什麼事都沒有。一臺發動機空中停車,完全可以靠另一臺的動力回到機場。

所以說與輕型戰機相比,重型戰機擁有的是絕對優勢。在作戰效能上,兩者差了很大一個臺階。如果資金允許,還是要儘量的裝備重型戰機。比如說我們裝備1000架殲20,那戰力就不是300架殲20+700架殲31能比的。裝備1000架殲20也不過1000億美元,用15年完成,每年66億美元。如果還認為貴的話,請參考一下甲午戰爭。這錢要是都敢省,那是瘋了。

但問題裡提到米格29、蘇30是個例外。蘇聯/俄羅斯的空軍體制比較特殊,他戰機種類的劃分跟西方不同。

美國是空軍制勝論,蘇俄是陸軍制勝論。美國的主要打擊力量的空軍,而蘇俄是把他陸軍的鋼鐵洪流當做主要突擊力量的。

蘇俄的空軍實際上分兩部分:國土防空和前線支援。

他的重型戰機如:蘇27、蘇35、米格31實際上是屬於國土防空軍,用來防禦的。用重型、大航程的戰機在龐大的國土上空巡邏。

而真正放在前線進行突擊的,恰恰是腿短的米格29。

蘇俄的作戰思路是用陸軍進行進攻,然後米格29在陸軍的頭上進行支援。在這樣的思路上,米格29的很多所謂的缺點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比如最為人所詬病的腿短。米格29的作戰半徑達到了驚人的600公里。正常來講一架戰機的作戰半徑怎麼也得1000公里,殲20是2500公里。但考慮蘇俄的打法,米格29只是負責陸軍上空的安全,這600公里就沒毛病。

蘇俄的主要作戰準備就是歐洲方向,尤其是在米格29誕生的時期,蘇軍實際上是駐紮在德國的,他面前只剩下半個歐洲,根本沒多少剩下多少戰略縱深,坦克集群撒歡衝幾天就到海邊了。米格29作為前線戰鬥機,跟上裝甲集團,並負責其上空的安全,還是完全勝任的。米格29實際上是陸軍閃擊戰、大縱深突擊的一部分,跟F16、F15、蘇30這些戰機根本就不是一個性質,也沒有可比性。

米格29的主要目標是:A10、阿帕奇。而米格29打這哥倆還是玩一樣。米格29空中機動非常優秀,空中格鬥也完全不虛F16、F15。

米格29就是為了護航陸軍誕生的,它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妥。只不過現在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一步步壓縮到家門口,與冷戰時期駐紮在德國不能比,北約已經蠶食到東歐,深厚的戰略空間大大拉長。俄羅斯的那種大陸軍裝甲集團突擊的思路肯定是不靈了。米格29的不受待見,實際上是蘇俄陸軍的衰落。


銳度何老師


隨著世界航空技術的發展,中型甚至重型戰機成為了各國空軍重點發展的機型,而曾經也引來一陣發展潮流的輕型戰鬥機似乎將要慢慢的退出舞臺,那麼重型戰機對比輕型戰機都有哪些優勢呢?輕型機到現在還有存在的必要麼?

首先,重型機對比輕型機的優勢在於大噸位,這意味著重型機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以及燃料,在執行打擊任務時就擁有更強的攻擊能力和作戰半徑,滯空時間也能更久,而較大的機身就意味著重型機在平臺層面擁有更多的改進空間以及改裝潛力,但是相對的,重型機的製造、使用、維護成本也是高昂的,輕型機的誕生也正是出於節約資金的考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早期的F15和F16,美軍最早研發F16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得到一款廉價的、視距內狗鬥能力強大的輕型飛機來與重型的F15形成高低搭配。

這個思路在當時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包括米格29、JAS39、殲10、LCA等一眾輕型飛機都差不多實在這個想法下的產物,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除了那個難產的LCA,剩下的輕型機都在後續的改裝中越來越重,達到了中型機的噸位,這說到底,就是戰爭模式轉變帶來的影響,現代空戰是超視距空戰,最初希望小巧靈活在纏鬥中發揮優勢的輕型戰鬥機作用以及不大,而想要跟得上時代,就要安裝性能更好的雷達和發動機麼,在這種情況下,輕型機的存在就顯得尷尬了。

但是也不是就說明輕型機完全沒有用了,對於一些買不起中/重型機的國家來說,輕型機依然是必需品,順帶一提,美國也有著新一代新型機的研發計劃,只不過該型飛機主要是用來負責低烈度戰爭下的對地攻擊,以及巡邏偵查任務,畢竟在這種戰況下出動F16或者F35還是太過於“奢侈”了。


雙馬尾班長


重型戰機優勢那麼大,輕型戰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其實,有關輕型與重型兩種體量的戰鬥機之間的糾葛和重型機應不應該完全取代輕型機的話題可以算得上是月經話題了。可以說,這個話題的爭論性還是比較強的。至於最後的答案,我想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的戰鬥機型號構成已經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我們先以規模和實力都稱得上世界第一的美國空軍為例,截止2016年,除去A-10這類專用的攻擊機,其三代+四代戰鬥機規模已經達到了總計1700架的水平。而這裡面,作為輕型機的F-16就擁有著接近1000架的規模,而作為重型戰鬥機的F-15、F-22系列總計才650架左右。可以說,作為輕型機的F-16這一個系列就撐起了美國空軍的“半邊天”。


我們都知道,重型機在航程作戰半徑、載荷、航電配置、超視距攻擊能力上都相比輕型機有著比較大的優勢。那麼強如美國空軍這種,為什麼不乾脆全面重型戰鬥機話,而依舊讓輕型機佔據了其空中力量的大半數規模來維持現在這種“輕重搭配”的格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直白點說那就是“錢”的問題,切確的說就是成本與性能之間的平衡。

誠然,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樣,重型機在各項指標與性能上確實比輕型機要強,然而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對比輕型機,重型機在單價、單位飛行成本、可維護性上卻擁有著不小的劣勢。


先不提單價的對比,畢竟大多數人都能明白,正常水平下量產的重型戰鬥機的採購價格肯定是高於單發輕型戰鬥機的。我們首先看單位飛行成本;

其實早在2016年,美國的著名媒體福布斯雜誌就公佈了一篇報道,報道中所引用的一張列表中涵蓋了美國海/空軍現役大多數戰鬥機的單位飛行成本,其中F-22戰鬥機以33538美元的單位飛行成本位居榜首。也就是通俗的講,這架戰機飛一個小時,就要耗費3.4萬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21萬元,可以說是非常的昂貴了。而F-15這類重型戰鬥機也以2.3萬美元的單位飛行成本緊跟其後,作為輕型機的F-16,其單位飛行成本為0.8萬美元,僅為F-15戰鬥機的1/3。

我們知道,對於一架飛機來講,上天飛行一次,最大的成本還是來自於航空燃油的消耗這個大頭,這也是為什麼上圖列表中F-22、F-15這類重型雙發戰鬥機的飛行成本要比F-16這類輕型單發戰鬥機要高一個檔次的主要原因,畢竟兩個發動機的耗油必然要比單發要高很多,成本自然而然也會高很多。


而除了單位飛行成本這方面的因素外,重型機在可維護性上也比輕型機的要求高很多,諸如飛行1小時後所需的維護小時數、對地勤維護人員數量的要求等。而這些也直接影響到了一款戰機的妥善率、再次出動時間等重要戰術指標。比如在美國空軍中,作為輕型機的F-16系列,整體妥善率可達70%以上,而F-15家族因為維護要求高的原因,整體妥善率只有66%的水平。從這點上看,F-16這種輕型戰鬥機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


也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大空軍強國才會選擇這種“高低搭配”與“輕重搭配”的組合。畢竟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時期的武裝力量建設,都是必須算經濟賬的,如果以此為立足點看的話,全重型戰鬥機空軍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美好,而“高低搭配”與“輕重搭配”無疑是成本與性能之間的最佳平衡。


中外艦聞


當然有必要,重型戰機雖然性能優秀,但是畢竟成本更高,而且很多時候的作戰任務讓輕型戰機做照樣能夠出色完成。



比如美國的F15和F16戰機,可以說是最為著名的輕重戰機搭配了。F15戰機是美國空軍當時率先研發的第三代戰機,包括電子設備、武器裝備、機動性能等都堪稱優秀,但是背後就是過高的成本,即使是美國空軍也承擔不起這種戰機的龐大支出。



於是美軍就搞了F16這款戰機,其屬於輕型戰機,本身屬於對F15戰機的一個補充。但是這並不代表F16屬於低端戰機,由於其性價比非常好,所以被很多國家買來裝備,成了其主力戰機。而美國至今也沒有放棄這款戰機,對其不斷進行改進,已經屬於多用途戰機了,F15能幹的事,其基本也能做。



而美國海軍也是如此。F14可以說是一款經典戰機,其主要用於攔截敵方戰機,保護艦隊安全。但是價格過於昂貴,不方便全面裝備。所以美國海軍又搞了F18戰機,和F14搭配使用。後來美軍認為F14已經不適合新的作戰需要了,便將其淘汰,而F18反而成了美海軍很長時間內的主力艦載機。




戰壕


回答是肯定的,非常有必要!

輕型戰機指的是一般採用一臺發動機,體積重量都比較小,載彈量也小一些,航程也比重型戰機短一些的相對廉價一些的戰機。而重型戰機則相反,大多采用雙發動機,體積重量大,載彈量航程也大,由於空間比較大,可以裝更多更大的設備,價格相對輕型戰機昂貴,裝備數量也比輕型戰機少,是國家的高精尖戰機。

為什麼要採購兩種輕重戰機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使用成本,我們知道重型戰機昂貴,使用成本也高,起碼兩臺發動機要比一臺發動機耗油,維護成本也比輕型戰機高,更別提最先進的隱身戰機了,而輕型戰機呢,使用成本低,採購成本也低,美國空軍的詞叫“高低搭配”,原來是指F-15,F-16這對搭檔,現在指F-22和F-35這對搭檔,美國人算得很精明,F-22採購價格高達2.28億美元(2016財年美元幣值計算),F-35是0.99億美元,便宜一半多,使用成本上,過去2年來,F-22的每飛行小時運行成本(OCPFH)平均為5.71萬美元,F-35A則為3.16萬美元。

大家可以想象我國殲-20和殲-10C使用成本,採購成本的對比。

雖然重型戰機各種貴,但其作戰效能也比輕型戰機高很多,美空軍作戰司令部前司令邁克·霍斯提吉曾指出,可能需要8架F-35戰機才能完成2架F-22戰機即可追擊的目標。基本上,重型戰機都是如此,所以我國在選擇航母艦載機時,寧可要重型的殲-15,也不要輕型機,一個頂好幾個。

那麼輕型機的作用在哪兒呢?便宜啊,很多戰場並用不著重型機,輕型戰機完全可以執行好任務,這時候就沒必要動用重型戰機了,比如在某戰區各節點巡邏待命,就可以儘量使用輕型機去執行,現代輕型戰機作戰能力也非常厲害,比如我國的殲-10C,搭載主動相控陣雷達,光電系統,機翼及機身上多達11個掛點,可以掛載7噸彈藥,包括中距攔截導彈,短距格鬥導彈,精確制導炸彈,滑翔小直徑炸彈等等,作戰半徑達1200公里以上,比起很多以前的重型機都厲害很多,一般的任務難道也要殲-20,殲-16去完成嗎?當然不需要。

另外,輕型戰機可以大量採購,對於一些國家來說,比如巴基斯坦,它的預想作戰範圍並不大,輕型戰機的航程和戰鬥力可以滿足需要,那麼它就可以採購大量的輕型戰機,像現代化的F-16,JF-17就是它的主力,數量夠也保證了巴基斯坦的空中優勢。(N)


聯合防務


重型戰機優勢很大,主要是在於單機優勢較大。相比同等級同時期的中型、輕型戰機,重型機航程遠,機電能力強,掛載大,甚至機動性也要好,這麼一想中型機有點慘啊。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中美俄還是歐陸強國都在空軍的建設上採用輕重結合,或者以中型通用機為主的結構。

實際上,很多國家,包括某些老牌工業國家甚至是五常都沒有重型機(對,就是你,丟人的英gay蘭和法蘭西),這些國家使用的戰機都是中型和輕型的。對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來說,如果不是擴張型的國防策略,如果不是擁有廣闊的國土提供的戰略縱深,是沒有必要發展重型機的。中型制空戰機和地面防空設施足夠保證一個國家的領空不被戳成篩子,而輕型機所能客串的攻擊機的角色能夠儘可能的遲緩敵人的進攻勢頭,然後晚點投降。。。。。。

這就要提到我們之前說的一個問題了,就是為什麼對於這些“小國”沒有發展重型機的必要。重型機的成本其實要遠大於我們印象中的形象的。以美國的F-15為例,上個世紀80年代幣值約為5000萬美元一架,什麼概念,核算到今天的幣值約為1.5億美元左右。(實際上遠不止這個價)

然後看看歐洲颱風,雖然颱風的價格水漲船高,但是價格也是8000萬美元左右,稍微換算一下大概是重型機的一半。

在維護方面也是存在著相同的問題的。單位飛行時間重型機的維護成本遠高於中型機,而大修間隔也是中型機比重型機高一個等級。

在作戰效率方面,同等價格的中型和輕型機的對地打擊效率和對空打擊效率並不比重型機差,反而在靈活性上要高出不少。以梟龍和蘇-30MKI相比,梟龍的單次對地打擊載荷最大為3.8噸,掛點為7個。蘇-30MKI的單次對地打擊載荷為8噸,12個掛點,約為2倍。然而在價格上,梟龍一架是1600萬,蘇-30MKI是1億美元。蘇-30MKI是梟龍的6倍多,雖然帳不能這麼算,但是對於效果來說,帳就是得這麼算。

也就是說:中型機和輕型機在研發成本,單位採購成本,維護成本,作戰效費比上都要高於重型機。與其說是是重型機優勢大,不如說是重型機只有幾個國家玩得起,世界上大多數主流國家還是在使用輕型、中型多用途戰鬥機。

所以不是輕型機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是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輕型機仍舊是主力,而且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絕對的主力。能夠玩得起重型機的國家真的不多。

利刃-AL


利刃號


不說輕型戰鬥機沒用了,相反作用沒有任何降低,也沒有停止發展,只不過在技術發展趨勢為戰機大型化,還是按以前的標準來評價一款戰機是否為輕型機,其實現在的標準不一樣。

象颱風,陣風等戰機其實就是輕型機的,它們的空重只有10億多,比F35還要輕許多,現代戰機的輕重只是一個相對而言,F35就是一款輕型機,它是相對於F22。戰鬥機在設計時,考慮的是作戰需求,出於各種不同的目標,最終才形成了一款戰機的技戰術指標,這個本質上沒有什麼輕型機不好的說法。超視距空戰是否可以一統天下,還是一個疑問,至少現代五代機依然把格鬥列為重要性能來考慮。

輕型戰機相對於重型機,在航程與載彈量等方面確實不如。但是從這點說,輕型化戰鬥機必然完蛋,那就是太想當然了。重型機更適合於遠程作戰,但是防禦作戰,尤其是要地制空作戰中,它的大航程顯不出來,大載彈量也沒有意義。

輕型戰機的優點在於,它往往更便宜,可以大量列裝。象F16早年的設計就是,因為F15太貴了,只有質量,沒有數量,這才有F16的設計,實際上,各國空軍列裝的輕型戰機數量相當大。

現代戰爭講的是作戰體系,單機性能在體系之中發揮的作用並不大,象不久前的敘利亞衝突中,老舊的俄式防空系統擊落了不少巡航導彈,這個就是體系的力量。作戰任務又是多種多樣的,單純以重輕型來分,這個太過簡單了,許多時候並不是非重型機不可。


南國軍情


當然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還很重要。重型戰機體積和載彈量大、航程遠,但是它的價格也更高。雖然輕型戰鬥機體積和載彈量將相對較小、航程較短。但是它價格便宜啊。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玩得起重型戰鬥機的。而且一些國土防禦面積較小、國力不是很強,資金很充裕的的國家。他對重型戰鬥機的需求不是很大。而且也沒有那個資金承擔能力。但是他們卻需要大量的飛機用來作戰。這時候輕型戰鬥機成為他們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梟龍戰鬥機。巴基斯坦空軍也曾經是表示,梟龍戰鬥機並不是最好的飛機,但是卻是他們最需要的飛機。量大自產讓他們擁有獨立的國防體系。

重型戰鬥機主要以空戰型戰鬥機為主。而輕型戰鬥機除兼顧空戰以外還可以實行對地面作戰任務。就是重型戰鬥機負責區域防空,輕型戰鬥機掛載對地攻擊武器,進行地面清剿行動。如果用戰鬥機對付敵方直升機,那戰鬥機將佔壓倒性的優勢。在低空領域輕型戰鬥機的機動性更為突出。低空突防能力較強。


除此之外輕型戰鬥機還兼顧者培訓飛行員的責任。飛行員在熟悉教練機之後,對掛著武器的飛機進行飛行訓練更能更快適應戰鬥機。因為重型戰鬥機的數量相對於較少,發動機壽命就在那裡,如果每個飛行員都開著重型戰鬥機去磨練的話,那對發動機壽命的消耗過於巨大。所以更換髮動機的錢就消耗也更多。所以用輕型戰鬥機磨練更加省錢。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輕型戰機存在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在超視距空戰大行其道的今天,重型戰機的確在載荷量和航程上有其優勢存在,但輕型戰機也並非是一無是處,否則老美的F-16也不會一路升級到Block70這個版本。

目前世界上是沒有哪個國家以單一的重型戰機為本國空軍的作戰機型的,雖然大家都想這麼做,但就算富如山姆大叔也負擔不起這個費用。重型戰機不僅造價高昂,維護費用也高的驚人,而輕型戰機與之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造價低廉,易於量產,一旦墜毀,損失比起重型戰鬥機來說要小的多,因此各國都會裝備大量的輕型戰機來作為空軍的主力。截至2010年,美國F-16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400多架,而F-15的數量則只有其一半不到,可以說F-16才是目前美國空軍中的主力戰機。


至於題主所說的超視距空戰下,輕型戰機航程和載彈量不足這個問題,其實輕型戰機發展到現在在很多方面已經完全不遜色與重型戰機了,就以F-16而言,若是掛上副油箱的話,其續航能力也是挺可觀的,而且掛載能力(勝過蘇-27)和電子設備等方面也都不差。如果是防禦作戰的話,重型戰鬥機的很多優勢根本無法提現,在這種情況下,反而是輕型戰機的表現往往會優於重型戰鬥機。

目前一些小國家的空軍使用的也都是輕型戰鬥機,重型戰鬥機畢竟只是大國的玩具,不是誰都與資格用的。因此輕型戰機還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否則這些小國家空軍用什麼呢?總不見得開著武裝直升機去打空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