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發表高質量SCI論文的15條法則

發表高質量SCI論文的15條法則

一般來說,SC英文論文寫作與英文水平的關係不大,寫作是一件需要不斷學習和鍛鍊的過程,並非英語好就能寫出高質量的SCI論文文章,雖然追求高影響因子是很多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還是要立足基礎,然後才能寫出高分的優質論文。以下,就是一些關於高質量寫作的法則:

1.立足於創新:新概念、新方法(技術)、新資料、新發現、新理論。“新”是一篇好論文的靈魂。論文寫作前,找到發表點,必須做到自己能夠說服自己,這篇文章是值的去發表的,哪怕閃光點不是很突出,通過多看文獻、多分析試驗數據,找到可以讓同行感興趣的閃光點:新方法、新規律、新認識。

2. 導師的選取很重要,導師水平的高低,要求不同,對你的影響都會很大。

3. 閱讀大量的文獻(這個是必需的,熟練自己的大腦,鍛鍊自己的思維,增長自己的見識很有好處)。當然這涉及文獻的範圍問題,不能跨度太大,最好先在某一個比較小的領域,由點到面。畢竟當初自己的思想也好,基礎也好還不具大家水平。

4. 認真寫作,儘量完美的提交初稿,讓編輯和審稿人能夠知道你是在做一個嚴謹的研究。寫作三份之一的時間,修改三份之一的時間,投稿三份之一的時間。

5. 認真修改語言,建議一定自己突破,不能每篇論文都請別人去修改,多看,並參考他人的語言經驗 , 發給國外同行再修飾潤色,這樣減少了中國式英語,避免了投稿後審稿者無法理解你的文章內容。

6.關於語態,要儘可能使用被動態。比如要這樣寫: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這種被動態論文中常見,而如果寫成“We carried out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cations of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這種主動態無論從語法上還是其他方面來說都正確,但就是不適用於科學論文中。因為科學論文講究的是科學性,往往從客觀的角度去描述。

7.字體,表格的標準化很重要,審稿者和投稿編輯是不會花時間給你改這些東西的,他一個E-Mail說那裡不行你就得改。

8. 文獻。凡是引用他人的觀點、事實、數據,均須註明出處;用endnote對文獻格式進行編輯,這看你準備發到那個雜誌,參考一下他們的格式編輯就行。

9. 一切準備好之後,發給國外同行審閱,順便問一下發哪些雜誌較好,這可能是量體裁衣吧,不要盲目投稿,提高投稿命中率。

10. 寫好前言,特別是寫好文獻綜述。前言主要是簡單地交代一下該研究的過去歷史、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這一部分以1-3段為宜,不能太長。

11.資料來源和觀測方法要準確詳細地交待清楚。

12.寄回修改稿時,對審稿人所提的意見是如何修改的,要一一說明;當時審稿人要求補充必要數據,但當時國內實驗室條件不能沒有該設備,雖然該設備在國外非常普遍,經過溝通,可以通過。

13.大膽向SCI刊物投稿,不要怕退稿。

14.敢於向權威刊物投稿:不少雜誌歡迎來自中國的成果;國外審稿人的意見頗多真知灼見,即使退稿,對你也有很大啟發;檔次越高的刊物,審稿人的水平越高,有新意的成果越不會被埋沒;可以不花代價得到與世界級學者進行學術對話的難得機會。

15. 一次被拒並不能說明你論文一點價值就沒有,只是因為各個雜誌的發表要求不同,對論文的創新、寫作、格式等等的要求不同,你可以選擇投往其他雜誌。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發表高質量SCI論文的15條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