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早上起來對家人說:“早上好。”晚上睡覺對家人道一聲:“晚安。”

外出或回到家,孩子要主動和家人打招呼,說一聲:“我回來了!”或“我要出去一會兒。”

晚飯要請長輩先坐,吃完飯要對家人說:“慢慢吃。”……

這些小的好習慣,您家孩子有嗎?

去年在重慶,一個小學給小朋友們發了一本《好習慣手冊》,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內容,並要求家長記錄下孩子們的實施情況,堅持21天,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很多家庭的孩子與家長一起堅持做,不知不覺過程中,家長們欣喜地發現了自家孩子身上的變化。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家長們說,學校要求孩子們在家每天要堅持做好十件事:

第一,按時睡覺;第二,早上起來要對家人說:“早上好”;晚上睡覺要對家人說:“晚安”;第三,外出或回家要主動打招呼,說:“我回來了”或“我要出去一會”;第四,吃飯前要勞動,吃飯時要請長輩先坐,吃飯完要說:“慢慢吃”;第五,父母下班要給父母接物品,並說:“辛苦了”;第六,每天要洗襪子;第七,每天衣服、襪子乾淨;第八,看書寫字前要洗手;第九,換洗衣服放固定位置,學會整理自己的衣櫃;第十,按時完成作業。

當看到孩子一天天形成好習慣,觸動最深的要算這些孩子的爸媽了,這段時間家長們在網上熱議著學校推出的《好習慣手冊》。“這些習慣看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簡單,其實很多我們自己都做得不行。”

很多家長都表示,學校推行的《好習慣手冊》讓他們受益匪淺,“這些條條既不‘高大上’,也便於理解仿效。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持之以恆。”

好習慣對孩子的人生格外重要

《好習慣手冊》改變了班風,帶動校園風氣好轉。這個措施的實施,讓學生們在每一個階段都能養成一些好習慣。這些良好的行為規範也在學校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學生們在這樣的校園文化中學習,在提升自己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培養了好的習慣,將會讓其受益終身。

其實,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相比成績來說,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更重要。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堅持讓他們每天都做一些事,那麼這樣日積月累地堅持下來,這些小事將成為孩子的行為習慣,好的行為習慣將會常伴在他們左右。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去培養

羅索說: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

那麼,哪些習慣是孩子從小就需要培養的?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呢?

從語言開始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

從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開始“瘋狂”地向生活的環境學習語言,大人們和他說什麼,大人們之間在說著什麼,他都不分好壞地全盤吸收。接著在牙牙學語之時,開始不斷練習之前學到、現在正不斷學習的各種詞語和句式。

一個孩子正是從“謝謝,請,對不起……”這些不起眼的日常詞語開始他的語言成長之路,如果父母平日說話就是溫和有禮貌,再加上日後親子閱讀裡多給孩子接觸詩歌、經典、文學作品等,那麼這個孩子的語言修為一定不會差。

好的語言才能慢慢發酵出說話和氣、舉止文雅的好氣質。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從進食培養孩子的規則習慣

進食是培養孩子規則習慣最重要的契機。

家長可以從細節做起:教孩子正確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動筷子後才能吃、吃飯時手扶著飯碗、嚥下嘴裡飯菜再說話、吃飯時不要吧唧嘴、喝湯時不要發出響聲、禁止用筷子敲打飯碗、不能隨便更換座位、不能將筷子插在盛著米飯的碗裡,以及吃完飯後碗裡要一乾二淨、添飯時不能說“要飯”或者“再要一碗”。

吃飯是一個孩子每天要經歷好幾次的事情,所以通過吃飯養成孩子的規則意識,這個契機非常重要。

與他人相處時培養孩子的社交習慣

現在的父母已經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合不合群?愛不愛跟小朋友玩?是不是樂意和別人分享?會不會欺負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負?……這些都是大多數父母關注的問題。

這時候父母的示範和引導又顯得特別重要的。你希望孩子是樂於跟別人交流,友好相處的,那麼首先父母也要做這樣的人,薰陶自己的孩子。並且創造機會,多帶孩子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不僅僅是同齡人。在相處中,引導孩子與別人友好相處、幫助別人、與別人分享、考慮別人的感受……

日子久了,這些好習慣內化在孩子心中,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個不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別人感受,善於溝通、善待別人的人。

從自己穿衣開始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應該從小培養的行為習慣。

現在家庭的父母,有時會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孩子小的時候覺得他們太小了,長大一些了,又心疼孩子忙著學習沒時間,生活上這些看似小事都處處代勞,這樣孩子就一再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自然難以培養起自立的品格。

其實家長不要以為這些生活瑣事不值一提,孩子自立的意識正是從穿衣、穿鞋穿襪開始的;責任感正是從幫助爸爸媽媽洗碗掃地抹桌開始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從自主自己的生活開始的;自信正是從輕鬆掌控自己的生活開始的。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會慢慢看到驚喜。

從飲食和作息開始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

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作息習慣。

好身體是一切的關鍵,這一點越來越得到現代人的認同。

幼兒時期的作息習慣對過渡到小學階段特別重要。當孩子從小就習慣了按時按點地做每一件事:起床、吃飯、喝奶、上幼兒園、運動、閱讀等,到了上小學時才能自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更加有規律地進行娛樂和學習,達到兩者的平衡。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從鼓勵孩子多活動培養他的運動習慣

生命在於運動。若該動不讓動,上學必多動;學前任其活動,動夠上學不動。其實運動協調能力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智力。

你也許想不到,有些小學生跑步姿勢不夠協調、易摔、不會跳繩、唱歌跑調、發言口吃、字寫得不好看、看上去聰明學習成績卻不如意,其實都和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缺乏、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當度過了幼兒時期,運動習慣更多地是幫助一個人強身健體、心情愉悅,擁有積極樂觀的好心態。

從閱讀開始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習慣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認同學習應該是一件終身的事情。終身學習的基礎就是要有閱讀習慣,自發地從各種書籍裡汲取營養。

現在的童書市場比以前繁榮很多,各種好書層出不窮,親子閱讀的理念也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得到很多父母的贊同,不少父母已經開始在育兒之路上踐行起來。

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起閱讀的習慣,會比成年後再來培養容易的多,也會在無功利性的閱讀中更加發現閱讀的樂趣。當一件事是有樂趣的,那麼離習慣就不遠了。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好習慣,對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格外重要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特別重要的事。那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做家長和老師的具體應該做些什麼呢?

前不久,北京市教委發佈了《北京市中小學養成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包括學生良好習慣培養計劃、教師育人能力提升計劃等五部分內容,針對不同學段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分別提出行為習慣養成學段重點目標。

中教君覺得,北京市教委的這個行動計劃,可以給不同階段的孩子老師爸媽作參考。

針對小學1-2年級的孩子們

1.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

升降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初步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外出、回家主動與家人打招呼

外出與回家時主動與家人打招呼;見到師長同學,使用文明禮貌用語主動問好;不說謊。

3. 按時上學

按時上學,積極學習遵守校規、班規和家規;公共場合能夠自覺遵守公共秩序,購物、乘車自覺排隊。

4. 養成讀書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大膽發言,努力按時、按要求完成作業;樂於探索求知,養成讀書習慣。

5.早睡早起

初步養成早睡早起習慣,講究衛生,衣著乾淨整潔,學會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齊。

6. 樂觀向上

讀、寫、坐、立、行姿勢正確;飲食衛生,認真學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樂觀向上;有一定的安全自護意識。

7.用餐不剩飯和菜

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愛惜學習和生活用品;水龍頭隨手關緊,不用燈時隨手熄滅,用餐不剩飯和菜。

8. 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

初步瞭解社會;學會承擔必要的班級勞動;嘗試體驗公益勞動,瞭解志願者和志願精神的內容。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針對小學3-4年級的孩子們

1.會唱國歌

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脫帽、肅立,少先隊員行隊禮,會唱國歌,聲音宏亮,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

2. 說話和氣、耐心傾聽

關心父母健康,聽從父母教導;禮貌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相幫助,文明交往;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好;說話和氣、耐心傾聽,衣著得體,舉止文明。

3. 遵守交通規則

學會用班規、校規解決小糾紛;遵守規則,活動有秩序;遵守交通標誌、標線和信號燈。

4. 獨立完成作業

課前做好準備,上課認真聽講,細心觀察,勇於提問,按要求獨立完成作業;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一定自主閱讀能力。

5.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按時作息,合理飲食;愛惜、保護環境衛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 懂得生命的寶貴

有生活安全常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具有初步的安全自護能力,懂得生命的寶貴。

7. 學會垃圾分類

主動學習勞動技能;合理使用零花錢,節約用水、用電,愛惜糧食;保護環境,學會垃圾分類,善待動物、愛護植物。

8. 樂於助人

關心學校、社會,積極承擔班級勞動;瞭解志願者服務內容,熱情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樂於助人,具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針對小學5-6年級的孩子們

1. 崇敬英雄模範

尊重國旗、國徽、國歌等國家標誌,瞭解國家安全基礎知識,喜歡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物,崇敬英雄模範,學習榜樣。

2. 主動與父母交流

主動與父母交流,禮貌回答問話;理解和正確對待師長的教誨,知錯就改;尊重同學,與同學真誠合作、互助;對待客人友善得體,熱情大方。

3. 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

遵守交通法規,在公共場所不擁擠;參觀、出遊守規則、講秩序,文明觀賽;根據師長要求,合理控制使用手機及上網時間,健康使用互聯網。

4.樂於科學探索

學習目標明確,態度端正,計劃性強;能夠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愛好廣泛,樂於科學探索,積極發表見解。

5. 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飲食起居有良好習慣,注重個人和公共衛生;做事有計劃、講效率;具備生活自理能力。

6. 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合理飲食;養成鍛鍊習慣,培養運動興趣;珍愛生命,遇到困難和挫折積極面對,自信、有毅力;具有一定的自護、自救能力。

7.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

積極承擔家務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自覺節約資源,倡導綠色健康生活,熱愛和尊重大自然。

8. 熱心公益

熱心公益,初步具有擔當意識和勞動能力;積極參與孝親、尊師、敬老、愛幼、助殘等志願服務,樂於承擔班級、校園、家庭、社區義務勞動任務,具有社會責任感。

針對升入初中的孩子們

1. 關心時事政治

瞭解黨史國情,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關心時事政治。

2. 尊重他人隱私

體諒父母辛苦,主動與父母溝通;與人交往熱情大方得體,平等寬容,尊重他人隱私。

3. 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自覺遵守維護社會道德規範、公共秩序和法規;愛護公共設施;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守時守信;文明上網。

4. 學用結合

學會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不斷提高學習效率;有興趣特長;樂於實踐,嘗試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做到學用結合。

5. 穿戴得體

合理飲食,科學安排作息,注意勞逸結合;穿戴整潔、得體、端莊;保持居住環境整潔;能夠管理好個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

6.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客觀認識自己,懂得接納、欣賞他人;形成自主鍛鍊身體的習慣,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重視安全防範;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7. 生活不攀比

消費適度,生活不攀比;節約資源,綠色出行;愛護公共財物,維護環境衛生;具有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8. 掌握一定勞動技能

勇於擔當,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良好勞動習慣;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學會誠實勞動;主動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針對已經是高中生的大孩子們

1. 熟知黨史國情

熟知黨史國情,掌握國家安全基礎知識,積極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具有愛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樹立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志向。

2. 自覺為父母分憂

感恩父母,自覺為父母分憂;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注重儀容儀表,保持良好形象。

3. 注重信息安全

遵紀守法,積極履行公民義務和權利;力所能及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自覺遵守網絡倫理道德,注重信息安全。

4. 跨學科學習能力

形成跨學科學習、可持續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能反思、總結、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面對問題能辯證分析、獨立思考,做出理性判斷。

5. 健康的審美情趣

生活方式健康陽光,能夠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

6. 根據自身潛質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

掌握適合自身的運動方法和技能,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具有明確的目標和堅韌樂觀的品質,能夠根據自身個性和潛質選擇適合的發展方向;拒絕菸酒,遠離毒品。

7. 瞭解可持續發展的知識

積極瞭解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不斷提高多角度分析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能力,關注可持續發展實際問題;能初步提出創新性方案解決實際問題。

8. 較強的動手能力

社會責任感強,掌握比較豐富的勞動知識和比較嫻熟的勞動技能;深度參與社會勞動,勞動感受深刻;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以強烈的主人翁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參與志願服務,助人為樂、服務社會。

習慣造就孩子一生|先談習慣,後談成績!這個學校的做法亮了!

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很大,一定程度上說,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從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家長和老師有責任幫助孩子從小培養好的習慣,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