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父親生前希望和母親同葬,母親卻表達自己百年後不願葬回原藉,應如何妥善安置?

凌晨新語


父母后事,是子女的大事,理解你的難處和糾結心理。

剛好前些日子我讀過尤鳳偉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魂歸故里》,寫的也是老人去世把墳安在哪裡的事情,是他的小姨,也算是她的養母,先後嫁給兩個男人,大家都傾向於讓老人葬到第一個男人身邊。可老人誰也不想,就想回老家,回到父母的墳前。尤鳳偉和老人的子女在經歷過多次的思想鬥爭和協調之後,最後還是尊重了老人的遺願。

這個故事雖然和你母親不同,但我想從這件事上你不妨站在母親的角度來想一想,建議還是尊重母親的願望比較好。

你的母親一生都不會原諒爺爺奶奶,可見你爺爺奶奶當年做的確實也夠過份的,母親既然不願再入此門就不要難為她了,老人都有一個觀點,死後如果葬在哪個地方,將永世不得翻身。

我在想,你是否也可以考慮徵求母親意見,將她未來百年之後葬到外公外婆墳前呢?


元芳有看法


我媽說孩子在哪裡,家就在那裡,她說死後只想離我們近點,想就近買個公墓。

我父親百年之後,大約肯定是要歸家和爺爺奶奶安葬在一起。

我們明確表示,滿足母親的心願,爺爺奶奶有自己的子女關愛,我母親也有。至於孝不孝的罵名,捆綁不住我們對母親的心。何必為了虛無的名聲冷了母子一世的情。父親如果不同意,百年後留在我們身邊,就回家歸葬祖墳。

除此外,一些所謂的宗族禮法,令人生厭,很多時候,沒有親情,只有掠奪!敬而遠之,再遠之!


寂寂空山新雨後


前兩天被娃子奶奶和姑姑侮辱,因為我們是兩個女兒,就逼著我們領養一個孤兒私生子。還罵我七個月的二女兒。一輩子不能原諒她們。幸好孩兒爹站在我們這邊。昨天跟他說,我明兒死了也不會去他老家,我要跟我父母待在一起。


霽月清風煙雨任平生


我認為應該聽母親的,她生前為孩子在婆家受了那麼多公公婆婆的氣,難道死了都不得解脫嗎?

你母親不想和父親同葬,是沒原諒他。你父親沒考慮母親的感受吧。

我一直以為這只是個故事,沒想到是真事。

因為你父親對母親好,所以他們過了一輩子。也因為你父親的愚孝,讓母親受了許多的委屈。在妻子和親人之間,你父親選擇了他的親人。

他們過了幾十年,你母親卻不願合葬,那是涼了心了。


一個幸福的80後女人


一般而論,傳統的人身權包括身體權、健康權、名譽權等等,這都好理解,但廣義來說,安葬權、悼念權也屬於人身權的範疇。全國已發生多起相關案例,如死者墓碑刻字故意不寫某子引起的墓碑署名訴訟。安葬權的行使主體通常是死者近親屬,他們有權利(同時也是義務)辦理喪葬事宜。但對本人安葬權的行使主體不應排除死者本人,就是死者生前有權決定自己的安葬人、安葬地點、葬禮是否舉辦及參加人,其近親屬應當遵守,即他人負有不得侵害義務的一般人身權屬性。

綜上,結論是:安葬地點當遵守題主其母遺囑。結題,供參考。


探路者ooo


這真是個難題,父親生前希望能和母親同葬於故鄉,而母親因為曾受過祖父母的虐待不願回故鄉,這可苦了孝順的孩子們,母親百年之後怎麼辦?遵照父親的遺願母親不願意:聽母親的又違背了父親的遺願。我建議你們還是聽母親的吧 ,畢竟母親當年在故鄉曾受到過傷害,百年之後不願意面對你們的祖父祖母,如果你父親地下有知的話,他會同意你們的抉擇,你們每年祭拜父母也方便。


平紅靜


我爺爺和我奶奶吵了一輩子,我爺爺在我8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從我記事起我奶奶就經常罵我爺爺,爺爺死的前三年中風癱瘓在床,我奶奶就罵的更多了,大意是我爺爺拖累了她,怎麼還不死之類的。我也不知道他們之間為什麼有那麼大的仇。前年我奶奶去世前再三給我爸和我叔說死了一定不要和我爺爺埋在一起,不想活著的時候吵,去地底下了還吵。我奶奶去世後我爸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商量了後最終決定還是把我奶奶和我爺爺埋一起了。


櫻花草


我認為應聽母親的,拋開上輩人的恩怨,父親的遺願是希望母親百年後與他合葬於老家,說明他也知道他無權安排他人的後事(哪怕是妻子),所以他只是對母親提出建議而不是安排,母親不接受此建議,對自己的後事有自己的安排,當然要聽母親的。


走貓步的陽光1


這其實沒什麼太為難的。如果二老意見一致當然好,如果二老意見相左,那麼他們可以決定自己葬在哪裡。既然你們尊重父親願望讓他迴歸原籍,也應該尊重母親關於自己的決定,否則是不是父母尊卑有別的嫌疑?


手機用戶68063610393


我的想法跟你母親是一樣的,你父親一家是極度自私的,希望你遵從你母親的心願,活著就受盡你父親一家的欺負,死後你還想她不得安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