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 ——《三禮義宗》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每年的公曆12月21至23日的某一天,太陽到達黃經270°,此時北半球迎來了最長的冬天,這一天便是冬至。

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朗讀者:陳曉楠)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九九八十一天後可寒盡春來。這便是全國流傳極廣的民俗“數九九”。最有意思的要屬這條順口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 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數九九的諺語和順口溜不僅是人們對氣候的經驗總結,也是人們在嚴冬時節對春天的一種企盼。

同時,人們還會繪製九九消寒圖,圖案形式多樣,以素梅為主。每過一天,就給一片花瓣塗上顏色,塗滿整幅畫時,冬天就過去了。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說的是北方,“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則說的是南方。在山東滕州,則會喝羊肉湯,滋補養生。在長沙,冬至會開始做黴豆腐,俗稱“貓乳”。在蘇州,人們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浙江嘉興仍然傳承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下班後,記得給家人煮上餃子或湯圓,一起過一個溫暖的夜晚。

今天,你吃餃子還是湯圓? (單選)
0人
0%
餃子!
0人
0%
湯圓!
0人
0%
都不吃!
0人
0%
都吃!
<button>投票/<button>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話節氣|冬至的傳統和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