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的人會噴低端BBA?


“噴”字的說法未免有點憤世嫉俗,但不得不承認有那麼一群人符合“噴”的基本特徵,而他們中大部分並不具備BBA的購買力。有句話說得好“當新品上市的時候,大部分人還停留在對比觀望的時候,有人早就成為那第一批擁有者開始享受了”。

消費市場本就“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根據每個人的購買力和需求不同,選擇自然大相徑庭。同樣的價格可以選擇BBA中入門車型,亦可以選擇一輛普通品牌的B級車,誠然B級車無論空間、舒適度、配置甚至用料皆在入門豪華品牌之上,但卻無法帶來車主身份階級的提升和行人的側目。以北美市場為例,寶馬3系3.49萬刀起售,而凱美瑞2.34萬刀的起售價足足低了1萬刀,1萬刀是價格因素,但具體區分消費者的離不開實際產品力,凱美瑞的消費者更加看中豐田標帶來的低故障率、高保值率還有大空間與乘坐舒適度,而3系的消費者更享受品牌帶來的附加值與其本身優秀的駕駛品質。

除了售價差異外,豪華品牌在日常保養維護方面的支出遠比普通品牌更大,上了年紀的高故障率與小毛病也是眾所周知的。當然了,擁有BBA的中產階級們是不會考慮這一點的,畢竟他們的用車週期要遠低於普通消費者。

世界那麼大,但處於金字塔頂端的豪華品牌只有BBA。這1萬刀差價的背後是需要科技力、技術和文化底蘊去支撐的,這就是為什麼一提起D級車標杆就會想到奔馳S級、寶馬7系以及奧迪A8,因為主流價值觀裡,人們認可它們是汽車領域的領頭羊,它們象徵著高貴、身份與豪華享受,懸掛同樣標誌的車型自然而然也擁有相對高階的出身和價值屬性,這就是豪華品牌存在的意義。(亞夫)


DearAuto


其實有這種看法的人很多,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不能代表所有的人。

我買現座駕的時候,看過奧迪Q3,覺得很小,使用起來不方便,Q5我都覺得小,後排和備箱不理想。後來就沒再看過BBA的低端。真是覺得好單薄,開出去會讓人笑話。個人認為:低端BBA適合20幾歲小夥子或小姑娘開。

如果純為了面子我是絕不會選奔馳C級車的,只會努努力買E260這種中檔車。不過BBA畢竟是高端車的代表,我見識過C200的性能,還是不錯的,尤其奔馳內飾無車能及。如果BMW的低端不是進口,我建議還是算了。看寶馬5的時候我被華晨的粗製濫造震驚了,檔把做的還沒凱越強呢!我覺得大街上開寶馬5的純粹是BMW這個牌子。沒了解過X1、X3,不知道是不是國產的。國產四個圈比國產寶馬強,一汽畢竟是大廠子,比華晨做事情認真。


apolloluna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一下子就把人從車輛工程學拉向了心理學。

最近天氣轉暖了,我跟小夥伴結伴著減肥。我倆打算買兩輛自行車去鍛鍊,但是就買什麼車出現了分歧。相同的預算,我看的是專業級的GIANT,他看的是入門級的SPECIALIZED。我吐槽他花四五千買個入門級閃電,他覺得反正也不是專業的,買個更高端的牌子哄自己開心沒毛病。於是我倆開開心心的各自下個訂單,我打算等車到了蹭他的入門級SPECIALIZED遛一遛。


講真,現在已經9012年了,自由選擇權居然還沒有被大眾接受反倒是讓人難以理解。所謂低端BBA,其實叫做入門級豪華車更中立一點,低端BBA一聽就是帶著有色眼鏡來的。經常聽到一種聲音:花20多萬買個入門的垃圾,這個錢可以買xx/xx/xx頂配。還不就是虛榮心作祟嘛!

可是,這有啥虛榮心啊!3系跟7系看不出來嘛?A3和A8不好辨認嗎?A級和S級一眼看不出來你打我行不!無非就是買了輛大家都知道多少錢的入門級豪華車,僅此而已。


有一部分的噴子大概是又垂涎BBA的車標,又覬覦車身的高性能高配置。但是什麼都想要的成年人啊,最後大都會發現自己真的好窮!只能主觀臆測那些買了入門級BBA的車主和自己一樣,對!他們一定是委曲求全,放棄了對車輛性能和配置的要求,才得以喜提BBA。


消費觀真的沒必要每個人都一樣,觀念這東西,當真是越豐富越有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才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的開放與自由。但不能否認的是,的確有一部分的消費者存在著跟風消費的現象,入門級的BBA並不貴,為了個車標,買!但是沒有想清楚後續的問題。


即使是入門級的BBA後續的保養維修成本也會大大超過了普通品牌,一個配件高出2倍價格是常有的事情。所謂的買車一時爽,修車火葬場的事情,在我開汽修店的那幾年也沒少見。所以小夥伴們要充分地考慮自己對於汽車外觀,動力,空間等一系列的需求,還要衡量未來的保養維修成本,理性買車~


馬頭人車庫


你說你20萬不到買了輛奧迪A3,然後拽的跟買了輛奧迪A8似的。所有BBA以下品牌的車輛在你眼裡都是垃圾,這種人難道不應該被噴?



原諒我又拿奧迪A3舉例。上次我舉例說奧迪A3不能叫豪車,只能連豪華品牌汽車,已經有人問我是不是很A3有仇。其實主要原因是奧迪A3在豪華品牌入門車型裡銷量最大,更有代表性。



當然文章一開頭講的這種人畢竟是極少數。不過有句老話說得好:一顆老鼠屎,帶壞一鍋粥。

現在是網絡時代,任何的一點小問題,經過網絡的發酵之後,最後這個問題都會被扣到整個群體的頭上。



實際上豪華品牌入門車型(低端BBA表述不合適)自然有其存在的意義。每個人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車,有什麼問題呢?



事實上,這個社會還不至於都在“噴”豪華品牌入門車型。只是這部分人的嗓門比較大,讓人感覺四周都環繞著這種聲音罷了。



最後要說的是,即便人家買了輛奧迪A3,然後覺得全天下BBA以下的車都是垃圾,那也是人家自己的認知問題。有那功夫噴他,不如努力搬磚買輛保時捷卡宴壓壓驚。


車無定論


這兩年汽車市場競爭激烈,中低端家用車不僅是日系、德系、美系三足鼎立,國產品牌也成了不可忽視的力量,而高端豪華品牌為了擴張市場、豐富車型增加贏利點也推出了很多入門級豪車,最知名的就是奧迪A3跟寶馬1系。

買低端豪車很掉檔次?大多數車迷對於這種級別的BBA都不屑一顧,二十萬買臺三缸發動機?買寶馬居然沒有雞腿檔把?二十萬買臺跟高爾夫同款變速器的車子?二十萬的車子後排還不如飛度?這種質疑聲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可事實呢?從目前的銷量來看,寶馬、奧迪正在悶聲發大財!

拿上個月的寶馬1系來舉例,單月銷量超過2200臺,其中大部分都是118i(1.5T三缸)車型,佔據華晨寶馬總體銷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同級別的奧迪A3,單月銷量超過4800臺,跟別克君越、凱迪拉克ATSL、日產天籟等車型只有一步之遙,嘴上說著不能買,身體卻非常誠實!

在寶馬118i上市之初,外界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一臺1.5T三缸的寶馬也會有人喜歡?但事實證明買的人真不少,運動版外觀還有寶馬最著名的埃斯托藍,天使眼大燈、雙腎格柵一點不少,車內還有8.8英寸顯示屏,標配了8AT變速箱,說得連小編都有些心動了。

相比於寶馬1系,奧迪A3的銷量更高,車身外觀更具有家族式氣質,當然價格也要比寶馬便宜。

奧迪A3在發動機方面要比寶馬靠譜,全系都是四缸發動機,銷量比較好的是1.4T車型,定位跟1.4T的邁騰差不多。

奧迪A3在內飾設計上也有很多家族語言,儀表盤、中控屏、空調出風口、扶手檔把跟方向盤都是如此,但車子的缺點就是配置不高,動力也沒有同級別的普通品牌車型強勁。

有二十萬的購車預算,有些車迷喜歡本田、豐田、大眾、別克,也有很迷喜歡追求這些豪華品牌,其實從車企的角度來講,自身品牌價值本來就高,願意自降身份生產低端車型已經非常難得了,減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從車主個人角度來講,買車是自己的意願,有2.0T不選偏偏喜歡1.4T,那都是自己的選擇。

以前聽一位寶馬銷售說過一句話:你買臺寶馬118,別人都說你買的是寶馬,你買臺本田雅閣頂配,本田都說你買的是本田,這就是品牌的影響力,我竟無言以對。

看著寶馬、奧迪在悶聲發大財,不知道奔馳會不會考慮也推出一款奔馳低端車呢?


車解讀


我個人並不是很喜歡“低端bba”這個稱謂,我更喜歡叫做“入門級豪華車”。



噴子的世界,我們正常人永遠不懂,有的人就是為了噴而噴,無需過多介意。至於他們為什麼喜歡噴“入門級bba”,我認為無外乎兩點。



一、人紅是非多。奔馳寶馬奧迪,對中國百姓的殺傷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很多潛在的汽車消費者對之趨之若鶩。在此,我們要承認一點,即便是入門級的bba,它也是bba。隨著價格等不斷下探,很多人花費十幾萬就可以享受到豪車待遇,因此銷量還是相當不錯的。至於有的人噴的什麼高爾夫換殼的A3,三缸機的X1……其實大多都是人云亦云,紙上談兵。總認為自己看的透,看的穿,總以為眾人皆醉我獨醒。消費者不是傻子,尤其是花費十幾二十萬購車者很多都是人精,他們大多經過了深思熟慮。

二、柿子逮軟的捏。他們噴不起A8A6噴不起X5X3,那就噴下x1、a3吧。這是一種扭曲病態的心理在作祟。是病得治。


最後我想說,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車,沒有最好的車,開自己的車,讓別人說去吧


車水馬龍不見君


為了滿足大家追求豪車的夢想,現在的BBA價格一直在下探,20萬即可買奧迪A3、寶馬一系等。個人覺得這些低端BBA品牌溢價太厲害了,雖然能夠滿足很多消費者的虛榮心,但是論性價比和使用性還是有一些不足的。

就拿緊湊型車奧迪A3來說吧,和高爾夫同樣的發動機變速箱賣20萬,個人覺得還不如買雅閣邁騰等中級車來的實在。雖然能夠給你帶來面子,但是實用性不足,空間小,保養貴等,這是大家噴低端BBA的原因。



入門級別的BBA能夠讓預算有限而又喜歡BBA的朋友實現夢想,但是也樣忍受其性價比低,維護保養貴,空間小,溢價高等不足。如果大家喜歡BBA,那麼可以再加一點錢上A4,3系等,血統更加純正一些。或者花同樣的錢可以選擇更高大一個級別的邁騰、雅閣、凱美瑞等。
大家是如何看待低端BBA的呢?歡迎留言發表您的觀點,謝謝。更多用車知識問題記得點擊關注小強說說車謝謝。感謝大家的瀏覽,評論,點贊,指正,謝謝!


小強說說車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小編個人認為噴的人大多數是沒有車或者車沒有低端bba貴的,請注意小編說的是大多數,並沒有說全部。

我們都知道低端寶馬118i用的是三缸發動機,丐版a3乾式雙離合,丐版奔馳a 級外觀奇醜,空間奇小,他們認為這些車的價格與配置不匹配,只值一個車標的錢,買的人基本都在打腫臉充胖子,沒錢還裝比,這種人有,也確實很多。



但還有一種人也可能知識為了圓夢,但經濟有限,只能購買低端bba圓一個夢想,藍天白雲夢,奧迪雙鑽我的夥伴。再低端也是奧迪寶馬奔馳,價格也足夠購買一輛普通品牌b級車了。



小編認為無論是哪種人,我們都沒必要去噴,因為別人也沒有用你的錢去買車,買車的錢都是人家自己辛苦賺來的,別人買什麼那都是別人的自由,沒有必要去抨擊,也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擺正觀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一號車評人


所有的東西往往得不到的人才認為他最不重要,得不到的人才會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關於這個話題也是一樣,有好多的人噴低端的BBA,你比如說寶馬的1系,奔馳的a級,奧迪的a3等等。

比如說大家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話題,那人窮裝逼買一個1繫有什麼用?空間又小,價格又貴,又沒有性價比,買個奧迪a3就覺得還不如買個高爾夫,只是買個logo買個標誌等等。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這樣的,你比如說奔馳的a級奧迪a3這樣的車型,她比較適合的就是女生開,空間也沒有那麼的在乎,而且就喜歡這樣更加小巧的車型。

而且你比如奧迪a3和高爾夫,他雖然說有些動力總成是一樣的,但是一些做工用料細節方面的調校肯定是有所差別的,不然為什麼不賣一樣的價格呢?僅僅多一個標誌嗎?我看是未必。

比如1.4T EA211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變速器的配置也是完全相同的,主要差別就在後懸掛的配置上。這幾年汽車的懸掛系統這個配置逐漸的成為消費者買車也在考慮的一大重要參數,它主要關係到以後駕駛車輛,坐車的,整體舒適度。



再比如有好多的人拿邁騰和奧迪a4相比覺得買個奧迪a4不如買一個邁騰從發動機的佈置方式以及引以為傲的quttra四驅系統等等,他們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具體就不再展開了,以前的悟空問答也詳細的說過。

所以我覺得買車都是自己的喜好,對於那些喜歡小型車或者是說要求品牌價值預算又有限的人,買一個豪華品牌的低端車型又怎麼樣呢?瘦死的駱駝比馬比馬大,也比買普通車型好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66號車坊


我覺得,這類人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

BBA作為中國豪華品牌的三大巨頭,發展到如今,入門價格已經拉到歷史低位,十幾萬就能擁有一臺,這讓很多喜歡豪華品牌的消費者有了擁有該品牌的機會。

凡事出現必有其規律,凡是車必有購買之人。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車輛,不管他喜歡的原因是什麼,既然人家選擇了這輛車,就說明這輛車有能夠吸引他的地方。

只要人家有錢買,不偷不搶的,有什麼好噴的?或許有些自認為懂車的人會說,哎呀懂車的人都不會買這個車,說出這種話的人,恰恰才是最不懂車的。

你怎麼知道,這臺車是不是人家家裡眾多車輛中的一輛?你怎麼知道,人家就是喜歡豪華品牌的品質呢?你怎麼知道,人家就是喜歡小資情調,買臺小點的好操作的車呢?

再說那些噴子,這些一味找茬的噴子,但凡看到點不滿意的事,都能噴出驚天浪花,都能說出亂七八糟的一二三四五。而在現實中,可能是個連車都沒有的屌絲,說不定等他有錢了,屁顛屁顛的就選BBA的入門車了。



所以,不論買什麼車都是人家的自由。

千金難買我願意,只要我喜歡,關你何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