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18年養豬趨勢會有什麼變化?

xhide


2018年生豬業格局,我想從兩個方面來談一下。

一、今年生豬價格

現在(3月下旬),生豬價格回落連跌,整合多家券商機構調研結果,可以預判今年上半年生豬疫病情況流行可能性不大,同時雖然豬價下跌,但養殖戶中去產能力度並不大,而目前,中大型養殖場擴張產能的釋放仍在持續進行中,因此上半年豬價有可能走出一條“探底”之路。

農業部已經給出了2018年2月大宗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月報,根據月報,2月份由於生豬價格跌幅明顯,玉米價格回升,生豬養殖效益下滑,生豬養殖盈利水平明顯下降。月報預測,3月底豬肉價格尤其是生豬價格跌勢將會趨緩,但總體下跌的走勢難改,很可能會一直持續至5、6月份。

二、生豬養殖區域調整

由於環保等政策,生豬產能的由南向北轉移比較明顯,且已有大型養殖集團產能瞄準東北、內蒙等玉米主產區。

2014年以來,由《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關於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佈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及新環保法牽頭,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中下游、長江中下游等地開展了大規模的豬場清拆行動,大大削減了南方養豬大省的豬場數量。

農業部印發的《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則將東北4省(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定位為生豬養殖“加快發展區”,國家鼓勵龍頭企業在這裡建立生產和加工基地,預計年均增長1%-2%,將成為我國豬肉產量增加的主要區域。


戴西南


這個問題提的好,下面答主就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2018年養豬盈利水平會繼續下降,但整體上還能維持微利,水平高的養豬人仍然會有一定的利潤,不過保本點在7元/斤以上的養豬人賠錢的概率很大。

2、行業的規模化水平會更高。2016年大舉佈局養豬業的企業,其產能會在2018年有較明顯釋放。溫氏集團的生豬出欄數量會超過2200萬頭,牧原股份的生豬出欄數量也有很大可能超過1000萬頭,正大、正邦、大北農、天邦、新希望六和、禾豐等企業的生豬出欄數量在2018年也會出現明顯的新高度。

3、環保治理力度會進一步加大。新的生態監管機構2018年就要上路,新機構上任可就不是三把火了,大家不要有僥倖心理,認為環保治理2017年結束後就告一段落。

4、食品安全對生豬業的深度影響將會浮現。預計國家的食品安全戰略在2018年就會出臺,養豬人要密切關注,食品安全對養豬業的影響要遠遠超過環保。

希望上面的分享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畜牧大集網


2018年的養豬趨勢如何變化?養豬戶們又該如何應對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未來的養殖業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據統計,全國生豬年出欄量約7億頭,但是行業排名前十的企業年出欄總共不超過5000萬頭,佔比不足10%。而在美國生豬規模養殖企業的佔比達到一半以上,歐洲屠宰行業集中度也較高。行業集中度高意味著國外養殖業不僅規模大,自動化和機械化應用程度都比較高,規模化養殖有利於育種、防疫、人工授精、飼養管理等更專業化,提升養殖效率,降低成本。進口豬肉價格為什麼可以做到4元一斤,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

隨著我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數量不斷增加,進口肉能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進入內陸市場,也就是說,未來一旦豬肉價格飆升,短時間內就可以大幅提高進口量,雖然進口豬肉保證了供給,平抑了豬價,但是不可避免會衝擊國內的市場。從這一點看,提高國內行業集中度,降低養殖成本才是王道。

今年鬧得轟轟烈烈的養殖行業環保拆遷,令不少中小養殖戶退出了養殖舞臺,從某方面上來講,這加快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根據發改委規定,新建規模養豬場環保投入比重佔總投資的40%以上,投資運營成本大大提高了養殖業的入業門檻。不得不說,這些規定對規模型養殖企業是一大利好政策,大型企業資金雄厚,每年也可以享受很多補貼,環保方案成熟,設備完善,再加上帶動了經濟和增加了稅收,於是形成了“馬太效應”,受到地方的歡迎。

未來養殖業發展趨勢,除了資源向規模性養殖企業聚集,在全國戰略規劃上也形成了“南豬北養”的格局。《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全國劃分為四大區域。重點發展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7省(區、市)。潛力增長區為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雲南、貴州。而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以及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南方水網地區已成為約束髮展區域。目前大型養殖企業已展開向北佈局的腳步。據瞭解,目前已有30多家大型畜牧產業項目在黑龍江、內蒙古等地佈局。如溫氏股份、大北農、牧原股份、金新農、天邦、正邦等企業都已重資投入。

雖然規模化養殖場藉助資金優勢和完善的環保設施佔據了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的資金不充足的中小養殖戶要被“踢出局”,相反養殖散戶由於周邊有種植區域,只要改變養殖方式,採用家庭農場等種養結合模式,把汙染物變成可利用的肥料和能源,就能佔據一定的市場空間,養殖業環保整治讓種養結合成為趨勢,也是轉型的必然選擇!農村養殖戶要未雨綢繆,適時轉型才能有出路!


農家營


由於去年生豬行情大好,很多人賺了一大筆錢,大量的養殖戶開始加入養豬大軍,但是由於我國生豬產業在升級轉型,加上養殖業環保壓力的增加,今年下半年以來生豬行情一直不好。雖然今年的玉米價格相比往年教低,但有一路走高的勢頭。加上今年進口魚粉從10000左右漲至13000左右,還在持續上漲;玉米麩從650漲至現在1000,還在持續上漲;小蘇打從1600漲至2100;磷酸氫鈣從1600漲至2100,還在持續上漲;進口肉骨粉從4200漲至5000,貨源稀少還在上漲,所以小編預測,2018年我們的玉米價格也會持續上漲,這樣,養殖胡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縮小。所以廣大養殖戶也要做好心裡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