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不發朋友圈呢?

手機用戶77198499147


昨天上街買東西,聽到一個大媽跟老闆嘮嗑:

老闆問“你家二兒子該結婚了吧?”

大媽說:“結啥呀,分了!”

老闆很奇怪:“前兩天我還看到他倆逛街好著呢,怎麼就分了?”

大媽說:“哎別提了,前兩天因為一點小事他倆拌了幾句嘴,這女孩子就發了個朋友圈,說什麼要分手不要我兒子這樣的男人啊怎麼怎麼的,我兒子看到了氣壞了,說什麼也不跟她在一起了,後來這女孩子後悔再來找,我兒子就是不同意了!”


買完東西,去超市玩,我婆婆遇到一個同事,又聊了幾句天:

同事說:“那個某某,又找了比自己大十幾歲,都七十了的一個老頭子,天天發朋友圈,什麼幸福滿滿,曬什麼三金,倆人還出去旅遊了呢!”

我婆婆說:“不會吧,她老公不是才死了沒多久?”

同事說:“是呀,還沒半年呢,你說其實這也沒啥,想談戀愛就談唄,不過這麼高調好嘛,畢竟還有孩子兒媳婦同時看著呢,都發在朋友圈了。”


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發朋友圈了,因為現在微信用的地方太多了,誰微信裡面沒有幾個微商,甚至是經常買東西的商家老闆,飯店老闆,並不是只有朋友才能看到你的朋友圈,什麼無關緊要的大人都能看到,畢竟不可能專門挑出來朋友和非朋友不是,這樣就讓人覺得隱私很容易暴露。

有的人呢,是有事沒事就像發個朋友圈,有點好事像炫耀一下,有點不好的事想吐槽一些,誰知道發者無意看者有心,不知道自己在背後怎麼被人議論,甚至就好像那個因為朋友圈分手的小姑娘一樣,她就是後悔也晚了。

而且,有時候發朋友圈,比如說家裡小孩子的照片啊,裡面可能包含有一定的個人信息,如果讓不法犯罪分子別有用心地利用,那麼就有可能帶來危險。

所以,很多人的朋友圈就設置成了三天內的內容可見,或者是壓根就關了朋友圈。

不得不說,朋友圈越來越沒意思了,一打開就是賣三無化妝品,雜牌紙尿褲,高仿假包包,無證美容師等等亂七八糟的內容,現在我也不看了,不得不說,關了朋友圈以後,清淨了許多,剩下時間來看看書追追劇,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前兩天刷屏的幫CTO老公找工作的文章,看的最令我心寒的倒不是雙方股份的糾紛,而是女主曬婚紗,曬車以及網上徵婚的信息,被“身邊人”從朋友圈截圖作為論據,吐槽該女多麼虛榮和敗家。

多麼可怕,朋友圈的前提不正是“朋友”圈麼,怎麼變味成扒皮的來源了,微信的強大之處也就是來源於比較私密的好友設定。不求能夠互相有什麼利益扶持,起碼別在風頭上出來踩一腳,出個氣吧。更何況,女主是否虛榮與老公的股份問題並不構成任何邏輯關係,這樣赤裸裸的道德批判,完全就是一副小人嘴臉,人性的陰暗,暴露無疑。

再進一步推測,當我們在分享我們的婚禮,蜜月,美食,寵物,寶寶的時候,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地為你感到開心和喜悅呢,你的生活到底過得怎樣,又和他們有多大關係?真正和你親密並且會為你感到由衷的開心的人,真的沒幾個。

所以我趕緊把關係親密的死黨加了個標籤和分組,以後私生活的分享,我只會在這個分組裡秀了。無關人士,就看看我光偉正的新聞資訊鏈接吧,或者傳遞一些對他人有幫助的文章和圖片,朋友圈被我分割成了“利他”和“利己”兩種動機的用法,那麼顯而易見,利他的動態,一定是比較少的,人的本性,做不到聖母心氾濫。

這是對現實和人性的妥協,也是無奈,為了避免被不喜歡的人曲解,嫉妒,反感,就少招搖一些,言多必失,謹言慎行總是好的。


彈球小姐Lydia


我老公從來不發朋友圈,他是一個理工男,工作也是開發軟件,做設計,弄圖之類的,他一般看的都是新聞,國家大事之類的東西,我問他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他說,生活是自己的,好壞都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沒有必要讓別人知道,而且發朋友圈比較浪費時間,有那個時間他還不如看看新聞,做做運動,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做出的事情和思維方式也盡不相同



婉婷流浪者


之前,在一些搞笑視頻裡看到,一個女生要發一個和幾個朋友吃火鍋喝酒的照片。然後回想起,自己母親說她不要老是吃火鍋。還有之前,另一個朋友約她吃火鍋,她說她身體不舒服給拒絕了。自己怕去跟老闆見客戶要喝酒什麼的,就說自己酒精過敏。這樣一想,於是她生氣的把手機扔一邊不發了。

其實不是不想發了,而是因為覺得好麻煩所有才不發的。比如說我自己,喜歡看動漫,之前會發一下自己喜歡的某個動漫人物。總有人會說,都多大了還看動畫片。一開始還和他們爭辯,後來實在太無語了,於是就不發了。還有因為一些劇突然覺得男主好帥,發幾個朋友圈配上男主帥帥的圖。總有不知道的親戚會覺得我有男朋友了[微笑]又要解釋好久。偶爾生病想吐槽一些負能量。我的母親總是會說,別什麼都在網上說。說那些沒有用的幹嘛[微笑]#情感寫作小能手#

誰不想有好玩的事和大家分享,有好看的風景也一起分享,但總是會有人覺得你在炫耀。總有人和你不在一個頻道。而且出於禮貌還要一一解答。久而久之真的就不會再想發朋友圈了





雪夜聽雨


以前很喜歡發朋友圈,包括之前的QQ空間。

但現在已經很少發朋友圈了,基本上都不發了,朋友圈也設置了三天權限。

因為有的時候回頭翻翻自己發過的東西,會突然間發現自己好幼稚,屁大點事搞得大家都知道,當時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想法,然後就把東西全部刪掉了。

很多時候,你發個朋友圈只想發洩一下,結果跑出來一大堆人來問你怎麼了,你也不得不一一回復別人,我沒事哈,謝謝關心,為了避免同個朋友圈的人看到一樣的回覆,還要盡力每個人的回覆都不一樣,心更累了......

這樣重複幾次以後,漸漸的就覺得沒有發朋友圈的必要了,心情有波動的時候就找個朋友出來聊聊天,喝喝酒,吹吹牛,或者就是自己一個人消化。

同時也很害怕自己很好的朋友變成了朋友圈之交。

所以現在有事情只會找上三兩朋友聊天喝酒吹牛,不髮圈。

但是我是很喜歡看別人的朋友圈,然後隨手點一個贊,正能量也好,負能量也罷,都是別人的生活,看客是最沒有心理壓力的。


穀風小道


朋友圈是一片小天地,記錄自己,也接納別人。有的人不愛發朋友圈,只默默瀏覽,偶爾點贊,不願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社交軟件上;不喜歡發朋友圈的人都有什麼樣的心態呢?微信里加的人都是後來工作遇到的,因為不想加到qq就智能加微信了,而且他們都是用微信啊,是不是發個微信過來給你佈置一個任務啥的。萬一我想吐槽一下老闆,總不能發朋友圈吧,肯定是發空間啊,有的時候遇到第一次見到的人,總會被要求加微信,我跟他們又不熟,微信上多是一些半熟不熟的,同事,老闆,爸媽親戚啥的,發一下朋友圈還得考慮影響,還得塑造一個積極陽光的形象。用微信完全是工作需要,有的時候要看一下同行業的公眾號發了啥,好積攢素材,用一下掃一掃功能,基本不怎麼用其他的。我連qq動態都不發,我為什麼要發朋友圈,好累,,有的時候看到他們同一條動態,空間發一次,朋友圈發一次,微博發一次,我也是醉了!以前想發動態和朋友圈是希望那個人可以看到然後評論我,我們可以互動,現在沒有了期待,,不知道發什麼,總想發點有意思的,可是你覺得有意思,可能別人並不覺得,再者就是沒有遇到有意思的事.

有的人喜歡發朋友圈,並非無所事事,也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希望在以後想起從前的時候,可以翻一翻朋友圈,回憶那些曾經。愛發朋友圈的人,原來都是這樣的人。

熱愛生活的人朋友圈的功能除了社交,最基本最重要的還是記錄,記錄自己的生活,記錄有意義的點滴。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數時候並非為了得到誰的點贊和評論,而是為了自己有份寄託。把去過的城市,走過的地方,拍下照片紀念留存;把看過的好文,感同身受的字句,轉發到朋友圈,記錄自己此刻的心情。


北愛婚姻諮詢


因為微信朋友並非都是關係很好而加的。比方有個做微商的,跟他關係本來很一般,有一次聊天時提到一個群,我想加那個群,不知群號,他說他幫我加,就用我手機輸了,誰知他在幫我加上群后。立即把他微信也加上了。我也沒好意思刪除他。一次不故意把發給家人的話發到朋友圈裡,被他看到了,她把我發的話傳給別人。

所以,我猜有些人是希望有個自由的個人空間,不希望影響自己的生活。


風追葉


一個人發朋友圈的習慣,能夠反映出他的性格和特點。

喜歡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生活的女人,大多熱愛生活,性格比較開朗外向。

而那些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其實身上也有很多優點,細細體會,你就會知道。

1有主見,不盲從

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大多個性獨立,有很強的原則和主見,做事情不會盲從,也不會跟風,而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每一個選擇。

這樣的女人,情商比較高,思考問題也比較周到全面,比較務實,不會情緒化。

遇到開心的事情,會犒勞一下自己,但不會去朋友圈分享,更不屑曬九宮格,弄得人盡皆知。

遇到難過的事情,寧可自己一個人消化,找別的方式發洩,不會到朋友圈裡去求安慰,不希望用負能量影響和打擾別人。

這一類女人,心智成熟,內心比較強大,懂得隱藏自己情緒,不太會暴露自己的喜怒哀樂。

尤其是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深刻的明白,人的悲喜是不相通的,一切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所以,在她們的朋友圈裡,沒有發表牢騷,沒有記錄心情,沒有各種自拍,更沒有生活瑣碎。

或許在別人眼中,她們有些高冷,很少發朋友圈,但是她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做,更不指望別人能理解。

因為她們很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不願受人左右。

2個性低調,不喜歡炫耀

有人說,低調是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高調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生活裡。

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通常性格沉穩內斂,為人處世比較低調,不虛榮,不喜歡炫耀和張揚。

她們基本不發朋友圈,或是很少發朋友圈,因為對於她們來說,自己的幸福,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

真正有意義的東西,記在心裡就好,自己擁有的東西,默默珍藏就好,沒必要故意曬出來刷存在感,更沒必要跟別人攀比。

正如亦舒所說: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麼書,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只有心底充滿自信和底氣的人,才能做到低調,並且安於低調。

在收斂鋒芒中,掌控自己,掌控生活,然後不緊不慢,活得優雅從容。

生活是自己的,過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別人怎麼看,其實她們並不在意。

只要自己活得開心,發不發朋友圈,又有什麼關係?

3喜歡清靜自在的生活

對於很多不愛發朋友圈的女人來說,微信只是方便了和家人朋友同事之間的交流,至於自己個人的生活,她們並不喜歡被人指手畫腳,打擾到自己的清靜。

這樣的女人,性情淡雅,不愛湊熱鬧,喜歡遠離喧囂,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待著,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

對她們而言,如果發一條朋友圈,要精心準備素材,費盡腦汁想文案,還得考慮分組屏蔽一些人,最後還要被人評頭論足,弄得這麼費勁麻煩,又何必要發呢?

為了獲得朋友的點贊,為了無關痛癢的評論,而浪費自己時間和精力,其實這樣做的意義並不大。

有什麼事情就直接溝通,不需要發到朋友圈裡,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下了班,就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被任何人打擾。

她們喜歡將生活和工作區分開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拋開煩惱,放鬆心情,然後靜靜地聆聽自己的心聲,思考未來的人生。

她們明白,倘若在嘈雜紛亂的生活中沉淪太久,就會錯失身邊的美好,也會漸漸迷失自己。

所以,與其讓自己這麼累,不如活得簡簡單單,落得清靜自在。

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小確幸,這樣輕鬆自在的感覺,比獲得別人的關注,更加讓她們歡愉。

其實發不發朋友圈,都只是個人的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分享或不分享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每一天你都能過得開心,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超級好爸爸


有些人什麼都喜歡發,有些偶爾冒個泡,還有基本不發的,看個人習慣吧。朋友圈之前都流行點贊啥的,現在都習慣了,點贊都懶得點。漸漸的明白了很多東西不需要那幾張照片來表達,以前覺得越多的贊和評論就開心。現在打開朋友圈有好多人都設置三天可見。以前裡面全都是好友,後來又加了很多陌生人。再加上朋友圈如果發點敏感的話又怕別人對號入座。微信好友越來越多,真正能談心的又有幾個?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發朋友圈,把真心話放在心裡。我們都學會了沉默,大家都帶著面具卻忘了最初的自己。



雨落傾城夏末涼


為什麼不喜歡發朋友圈,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確實沒時間

發個朋友圈不過時幾分鐘的事兒,甚至拍張照片傳上去就發完一條,怎麼就沒時間了?

發朋友圈的耗時,遠不止構思、編輯朋友圈內容的時間,還包括後續關注朋友圈點贊、評論的時間,還有瀏覽別人朋友圈的時間。

可能你發朋友圈的時間是1分鐘,刷朋友圈的時間可能需要10分鐘。

且,有些人確實沒時間,上班工作,下班加班,陪家人孩子的時間都無比珍貴,還要花時間經營朋友圈?

攀比心作怪

近年來,有人專門幫你設計朋友圈,怎麼個設計法?

你只需要花幾十元,就可以定製世界風景地、打卡聖地的照片,該產業的背後是什麼?背後就是人們日益膨脹的攀比心。

你的同學朋友不知道你什麼情況麼?或者你家人不知道麼?說到頭,你騙得了別人,騙得了自己麼?

正是因為有攀比心在作怪,很多人已經懶的刷朋友圈了。

微友多人雜

微信越來越普及,這是好事。但現在有些單位都在微信上建群了,出去見客戶,本就是客氣一下,那加個微信吧。這種"微友",大多不會有下次溝通,也就是大家說的"殭屍好友"。

而且微信好友裡,有家人、同學、朋友圈、同事、玩伴等等,有時候你發個東西不想讓TA看到,或者只想讓誰誰誰看到,你還得小心的分組,累不累?

功能越強大,玩法越花樣,反而越累。

眾口恐難調

有人發朋友圈不管別人怎麼想,美的醜的,樂觀的消極的,想發什麼發什麼,這種人反而輕鬆。

但大多數人還是會在意誰給我點讚了,誰評論啥了。

你發個精美的早餐,都會有人說你顯擺;

你深夜下班發個"辛苦了",都會有人說你矯情。

甚至你都有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說錯了?

你沒錯!

你永遠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也沒必要滿足所有人。

總結:

漸漸有點本末倒置的傾向,迴歸生活,迴歸自己,才是自己最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