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覺得唐朝女詩人薛濤是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詩意人生


薛濤是唐朝最著名的四大女詩人之一。有史書記載:薛濤“容姿既麗”、“通音律”、“善辨慧”、“工詩賦”。



薛濤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身世卻比較坎坷。幼年時父親做官,使得她飽讀詩書,衣食無憂。但後來父親因得罪權貴,被貶到四川,也就是巴蜀之地。從此生活變得顛沛流離。後來父親死後,她和母親非常貧困,不得不加入變成了營妓,但是因為他才貌雙全,所作詩非常清麗,所以當時與很多著名的詩人,比如說劉禹錫等交往。


直到後來,他42歲的時候,遇到了31歲的著名詩人元稹。兩人一見傾情,從此墮落了愛河。在元稹看來,薛濤就是最特別的存在;而在徐濤看來,元稹的俊朗與才氣也十分的吸引她。兩人一起遊覽在清暑之地。薛濤對元稹情深不愈。但是元稹後來奉命離開。薛濤終生等候。這段時光在薛濤來說,應該是最快樂的一段時間。


文心採露苑


薛濤是中唐時期著名的女詩人。她的一生,命運多舛,猶如被囚在金鳥籠中的孔雀,孤傲而寂寞。然而,她卻努力擺脫羈絆,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活出了自我,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和喜愛。



關於薛濤是個怎樣的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才貌方面:是個“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的美女。


薛濤姿容美豔,天生一個美人胚子。八、九歲時即知音律,能詩。


小時候,薛父為了考女兒的詩才,吟出“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薛濤張口就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真是對仗工整、構思巧妙,足見其才思敏捷,冰雪聰明。


除了詩才,其書法也了得,筆力峻激,毫無女子氣,堪稱一絕。



二、事業方面: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奇女子。


1.人人敬重的女校書


薛濤十多歲時,其父即去世,家道因此敗落。在她及笄之年,被西川節度使韋皋相中,加入樂籍(也就是賣藝不賣身的那種),召入幕府侍酒賦詩。


因為才華了得,漸漸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隨著接觸的增多,韋皋也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而薛濤寫起公文來亦是一絲不苟,認真細緻,文采斐然,極少有出差錯的。


韋皋在讚歎之餘,不忍心讓人才埋沒,有意上報朝廷奏請薛濤為校書郎。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能獲此殊榮。儘管後來因各種原因而沒能成功,卻贏得了人們“女校書”的尊稱。


因得罪權貴,曾兩度被罰松州邊地。這種境遇更讓薛濤領悟到:雖然自己無法掌控人生變故,但也要竭盡全力與命運抗爭。無媚氣、不屈服,方能活出真自我。


後來,新任節度使武元衡同情薛濤的境遇,為她脫了樂籍,讓她總算擁有了自由之身。


當新川主因為工作倍感焦頭爛額時,薛濤以詩相唱和。詩中沒有半點媚俗,只有對新任領導熱烈的歡迎和殷切的期盼,勉勵其蜀地山川錦繡,人傑地靈,只要治理得當,前景是相當美好的。不能不讓人對她高看一眼。


薛濤,從16歲入幕府,目睹了西川三十餘年的風雲變幻,一生經歷六代皇帝、十一任西川節度使。她在政治漩渦的裹挾下特立獨行,以自己的睿智和不卑不亢,贏得了歷屆府主、幕友的尊重。



2.是個慧心巧思的造紙高手。


薛濤在擺脫了樂伎這一身份後,居住在成都浣花溪旁。曾經的磨難,並不能消蝕她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天性。


因為不滿意當時的紙張,薛濤不斷試驗、折騰,以自己的慧心巧思研製出了新的制箋方法。她將紙張裁剪成合適寫詩的大小,並以芙蓉花為原料,增添花紋,獨創了造紙染色工藝。


傳說薛濤箋有十種顏色,五彩繽紛,一推向市場,立即受到熱捧。憑這一產業,她也讓自己活得更踏實,做到了經濟獨立。



三、愛情方面:是個願意為愛低到塵埃裡的女子。


因為特殊的際遇,讓薛濤蹉跎了歲月,沒能在最好的年齡婚戀。在她孤傲的外表下,其實潛藏著一顆驛動的心,渴望有人能走進她的內心世界。


在她四十多歲時,終於迎來了生命中唯一的一場戀愛,那就是與元稹的相遇。


其實,薛濤的美麗與才氣早已聲名遠播,入川任職的元稹才會慕名而來。而對於多情又有才、人還長得帥氣的元稹,薛濤同樣沒有免疫力。


這遲來的愛情如烈焰般,迅速點燃了薛濤的身心。短短几個月相處的日日夜夜,在薛濤心中是最美的時光。“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她多麼渴望日子能一直這麼過下去。



只可惜,她愛錯了人,元稹原本是個花心大蘿蔔,他之所以靠近她,更多是出於獵豔心理。當他調離這個地方後,走得是那麼決絕,頭也不回。


薛濤一次次的等待,又一次的失望,她終於明白,愛情是等不來了。可是,聽聞元稹被貶謫時,她還是不計前嫌,寄之以詩,希望能給他些許撫慰。

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愛情,最容易讓人迷失自我,薛濤也不例外。


儘管古代才女也不少,但薛濤該是獨領風騷的一位,“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她將自己活成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薛濤名氣不是很響亮,卻是可以與卓文君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四川歷史上最著名的四位才女之一。

出生官宦,卻淪為樂籍

薛濤,長安人,出生官宦之家,父親薛鄖就在長安做官,學識淵博,從小薛濤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家裡就薛濤一個孩子,父親視她為掌上明珠,精心培養,教她讀書認字,寫詩。

薛濤很聰慧,8歲就能作詩,有一次父親薛鄖在庭院裡歇息,隨口吟了兩句詩,薛濤正好也在旁,隨口就續上了父親的詩。可惜好景不長,薛鄖得罪了當朝權貴從京城長安被貶謫到四川成都。沒過幾年父親因出使南詔國沾染惡性瘧疾-瘴癘而死,此時薛濤僅14歲。

好好的一個千金小姐,為了生活,不得已,憑藉自己“容姿既麗”和“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16歲加入樂籍,以聲色娛人,跟白居易,元稹素有往來。唐朝的文人官員素來附庸風雅,喜歡到這些娛樂場所跟既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吟詩作樂。

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中書令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知道薛濤的名氣,於是請薛濤參加酒宴,席中讓她隨性賦詩一首,薛濤不慌不忙,拿起紙筆隨即寫了一首詩

亂猿啼處訪高唐,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猶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這首詩讓薛濤聲名鵲起,很快薛濤就成為韋皋跟前的紅人,韋皋讓她做些文案工作,這些對於薛濤來說太簡單了,於是韋皋又讓她做校書郎,可是之前從沒有女子擔任過校書郎一職,於是沒有授予薛濤“校書郎”官銜,但工作照做不誤,所以後人還是稱她為“女校書”。

與詩人元稹的姐弟戀

元稹是唐朝有名風流才子,薛濤比他大了整整11歲,這個年齡差即便是放到現在也是不太被看到,更何況那時的他們呢。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31歲的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四川,他早就聽說了薛濤的名氣,到了四川后立馬約見薛濤,元稹外表俊朗,才情出色,又久經情場,見面後薛濤情不自禁的就愛上了元稹。後來元稹調離四川任職洛陽,兩人從此就分開了。

一開始兩人之間有書信往來述說相思之情,時間長了,元稹身邊當然就會有別的女子相伴,而薛濤始終對他戀戀不忘,為此寫出了千古名詩《春望詞》滿是淒涼與相思的孤獨感,無人述說。

元稹始終沒有回來找薛濤,可能他有很多理由,比如薛濤年紀比他大很多,又比如薛濤樂籍的身份對他仕途沒有任何的幫助,愛情的失敗對一個人的影響尤其是對女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薛濤脫了樂籍後一輩子都沒嫁人。

她脫下紅妝,換上道袍,離開了繁華喧鬧的浣花溪,移居到碧雞坊(今成都金絲街附近)度過了她的人生的最後時光。

結語

薛濤的一生跌宕起伏,從衣食無憂的官二代淪為靠出賣色藝為生的樂籍伶人,一生才華橫溢,曾靠自己的能力做到“校書郎”,因為守舊的朝廷制度,沒有實現她的女官生涯,跟元稹的愛情雖沒使她尋死覓活,卻也影響了她對愛情的嚮往,一輩子沒嫁人,所有的哀婉悽楚都寄託在詩詞裡。

她死的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為她親手題寫了墓誌銘,墓碑上寫著“西川女校書薛濤洪度之墓”。

我是【史料未及爾】,歡迎留言,討論,一起探討歷史人物,事件。

史料未及爾


薛濤(約768年____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女詩人,樂妓。與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戀愛期間,曾自己製作桃紅色小箋用來寫訂,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為唐朝四點女詩人。薛濤一生作詩五百餘首,多數散佚,現有九十餘首之《錦江集》傳世。

薛濤從小聰明伶俐,才思敏捷。八歲時,父親吟出“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隨口接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獲得一片讚許。由於父親病逝,十六歲的薛濤便加入樂籍,成為一名營妓。在此期間,她認識了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詩壇名家。

中書令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在一次酒席中,受韋皋之命,薛濤當場作詩《謁巫山廟》:“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此詩一出,薛濤名聲大震,後參與韋皋案牘工作,稱女校書。

之後,薛濤遇到了著名的詩人元稹,一位比她小十一歲風風流才子。二人情投意合,互訴衷腸,詩書唱和,不一而足。薛濤滿懷真情地寫下了《池上雙鳥》,而元稹也留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名篇佳作。只是好景不長,三個月後元稹調離西川,從此天各一方。

失戀之後,薛濤便一身道袍,青燈孤守。淡出紅塵,孤獨終老。


綺閣書生


唐朝女詩人薛濤(約768~832年),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現存詩90餘首,收於《錦江集》。

縱觀薛濤的一生,雖不像魚玄機(與丫鬟爭風吃醋,謀殺丫鬟而被斬首)那樣結局慘烈,但也是悲劇的一生。

薛濤原本出生於官宦家庭,從小詩詞天賦極高,七八歲時就能與父親對詩,脫口而出。後來父親因得罪當朝權貴被貶到四川,不久後父親病死,全家陷入困頓。不得已之下,薛濤入了樂籍,做了營妓。這年她才16歲。“營妓”據網上解釋就是慰勞軍士的女人,與日本侵華時期搞的那個差不多,可見她當時的命運有多悲慘。

好在她的出眾的容貌和出色的才情使她名聲大震,吸引了一大批詩人才子,後來節度使韋皋看上了她,讓她在酒宴上賦詩助興,她表現也很不錯。從此,薛濤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韋皋甚至向唐德宗擬奏授她為秘書省校書郎官銜,卻因她的女人身份而未能實現,從此人們稱薛濤為“女校書”。

盛名之下,薛濤不免有些飄飄然,當時很多官員想巴結韋皋,就走薛濤的後門,薛濤對於禮物來者不拒,雖然後來都上交給了韋皋,但也觸怒了韋皋。韋皋將其發配松州以示懲罰。

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薛濤內心十分恐懼,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寫下了動人的《十離曲》,韋皋看到後受了感動,把她又召回了成都。回到成都後不久,薛濤脫了樂籍,獨自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居住,這年她剛好20歲。

在她31歲的時候,大詩人元稹走入了她的心房。薛濤壓抑多久的激情被點燃,兩個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那段時光,是薛濤最快樂的日子,遲來的愛情讓她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幸福。

但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在相處三個月後,元稹調任他處了,薛濤十分想念他,就製作桃紅色的小箋來寫詩,後人仿製,人稱“薛濤箋”。

情詩一封封寄出去,但是元稹是個極為理智的人,知道自己比薛濤小10歲,兩人在一起不合適,在加上薛濤是低賤的營妓出生,對自己的仕途也不利,於是疏遠了她。

薛濤也能理解元稹,於是脫下鍾愛的紅裙,換上道袍移居到碧雞坊過上隱居的生活,終生未嫁。從此看來,薛濤也是個理智的人,她在愛情受挫後,並沒有像魚玄機那樣墮落放蕩,變成淫女而招致殺生之禍。像她這樣一位有容貌有才華的女子,墮入營妓,後因世俗的眼光,失去了愛情,也可以說是封建時代造成的悲劇吧。

薛濤詩作欣賞

發配松州時所作《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

聞說邊城苦,

而今到始知。

羞將門下曲,

唱與隴頭兒。

表達了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

《十離》中的《鸚鵡離籠》

隴西獨自一孤身,

飛去飛來上錦茵。

都緣出語無方便,

不得籠中再喚人。

《十離》中的《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

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汙珊瑚枕,

不得梁間更壘巢。

《十離》中的《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

常搖朱尾弄銀鉤。

無端擺斷芙蓉朵,

不得清波更一遊。


萌叔觀世界


一、

集美貌和才華於一身的女子,是什麼樣的?

論美貌,她迷倒了9任四川省長兼軍區司令;

論才華,《全唐詩》中收錄了她90多首詩;

論能力,她能在四川省長府裡處理一切公文;

論交際,她和元稹、白居易、裴度、李德裕都有交往;

論書法,她的行書模仿王羲之,筆力峻激;

論貢獻,她發明了中國第一張彩色紙箋;

論地位,後世有人把她與杜甫並列;

論影響,她生活過的地方仍然被成都人民完善保存。

薛濤,就是這個風一般的女子。

二、

768年,薛濤出生在長安的士紳家庭。他的父親薛隕是個正科級的機關幹部,在長安,如果一磚頭砸倒10個幹部的話,其中有9個就是正科級。

雖然級別不高,又沒有兒子,但是薛隕特別寶貝這個閨女,從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希望她能夠不做籠中的金絲雀,即便生活在小縣城,也能夠在柴米油鹽中發現詩和遠方。

那年夏天,薛濤已經8歲了。

她正在院子裡思考著“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樣的人生哲理,父親在旁邊吃著西瓜、扣著腳丫,大嘴裡“吧唧吧唧”的響聲,吸引著薛濤直流口水。

突然,薛隕站起來大喊: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等了幾分鐘,薛隕垂頭喪氣的坐下:“日了狗,說好的詩興大發呢,怎麼接不下去了。”

旁邊的薛濤鄙視的看著老爸:“給我吃西瓜,我就幫你接詩。”

薛隕趕緊把一大盆西瓜遞給閨女,指望著她幫自己圓場子。薛濤笑嘻嘻的拿著西瓜,張口就來:

”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好詩,太棒了。

薛隕剛誇完,就琢磨出味道來:“一個小姑娘家,張口就是‘迎來送往’的句子,這特麼叫怎麼回事嘛。”

三、

薛隕雖然官不大,但是喜歡打嘴炮。

今天打報告說:“事情不能這麼幹......”

明天發論文說:“那件事都是誰誰搞砸了...”

過兩天直接在大會上開噴:“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這樣的基層幹部,哪個領導能受的了他?終於有一天,他的領導告訴他:“四川那地方不錯,組織決定派你去四川吃火鍋、喂熊貓。”

薛隕只能帶著全家老小,出發前往四川。可是吃慣了油潑面,突然讓他吃麻辣火鍋,身體就發出了抗議。組織還嫌不過癮,突擊派他出使南詔。

得了,過橋米線更吃不慣,還沒回來,就掛了。

這一年,薛濤14歲。

家裡沒了頂樑柱,母女倆的生活一下子就垮了。看著母親以淚洗面、精打細算的樣子,薛濤決定:“我要進軍娛樂圈,用自己的才藝養活母親。”

她立刻報名參加了“大唐女聲”的選秀比賽,經過海選、複賽,一路闖入決賽,拿到了”大唐女聲“年度總冠軍。在領獎臺上,薛濤含淚哭訴:“我有一個不幸的家庭,父親生病去世,母親以幫人洗衣服為生......”

絕美的面孔、驚世的才華、悽慘的身世,很快激起廣大油膩中年男人的憐憫之心,他們瘋狂為薛濤點贊、投票。

一顆耀眼的明星,在大唐的西南冉冉升起。

四、

在薛濤的粉絲中,韋皋的身份地位最高。他原本就是中書令,又被派到四川擔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成為“使相”,妥妥的西南一把手。

有一次,韋皋請了名流權貴舉辦Party,當然少不了當紅明星的助興。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韋皋哈著酒氣,請紅透半邊天的薛濤賦詩一首,以助大家的酒興。

畢竟大家都是文化人,總不能學鴻門宴來個“項莊舞劍”吧,太俗氣,有辱斯文。

薛濤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提筆就寫:

亂猿啼處訪高唐,一路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聲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陽臺下,雨雨雲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明明是一個混演藝圈的女子,偏偏寫出“哭襄王、楚國亡”這樣憂國憂民的詩句,頗有大丈夫之風。

韋皋頓時覺得,她跟其他女子不一樣,說出了那句改變薛濤一生的話:“Come On,我包養你。”

五、

第二天,唐朝的報紙就發出頭版頭條:《嚴重違紀,節度使包養女明星》。

可韋皋手裡有兵有錢,朝中有人撐腰,根本不在乎坊間風評。他反而大大方方的帶薛濤出席各種場合:

都江堰修繕工程的剪裁,他們盛裝出席;

成都麻辣火鍋節,二人共吃一碗底料;

大熊貓生出了寶寶,他們領養了一隻回家。

韋皋不僅僅帶著薛濤遊山玩水,還讓他當了自己的辦公室主任,凡是來往公文、上級精神,必須要薛主任過目,才能送達韋皋。

在唐朝,除了武則天時代,還沒有哪個女子能夠進入政治場。

可薛濤做到了,她在擔任辦公室主任期間,親自起草了無數公文、傳達了無數的精神,不但富有文采,而且條理清晰、思路明確。

如果加以培養鍛鍊,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韋皋突發奇想:“這可是唐朝,風氣很開放噠。”第二天他就向朝廷報告,請求授予薛濤”校書郎“的職務。

這雖然是個副科級的虛職,但卻是擔任宰相的必經之路,可見“校書郎”的重要性。

韋皋瘋了,朝廷可沒瘋:“不允許,再敢BB就派檢查組去查你。”

給薛濤求取官職的事情雖然泡湯,但大家都知道了薛濤的才能,就給她起了個外號:女校書。

整個四川,都知道韋皋和薛濤的親密關係。從此,官場、商界、黑道流傳著一句話:“要想富,找薛濤。”

四川的大大小小幹部,都在私下裡找薛濤送禮,希望她能在韋相公面前多多美言幾句。西南資產過億的商人們,將海外代購全包了,把最新款的LV、GUCCI全部買回來送給薛濤,只希望能多接幾個工程。

黑道大哥們就不用說了,本身就不乾淨,還不巴結好了?

薛濤仗著自己跟韋皋的關係,對這些賄賂來著不拒。金錢、房子、奢侈品,薛濤收了好幾個火車皮。雖然她收賄賂、收名牌、收房子,但她知道:自己是個好姑娘。

因為她把這些東西全部上繳國庫,沒有給自己留一分錢。

天下去哪找這麼明事理的姑娘,簡直堪稱”唐朝好小三。“

六、

薛濤不愛錢,但是很享受俯視這個世界的感覺。

一個小官吏的女兒、淪落為藝妓,雖然名揚天下,每天都能上頭版頭條,但畢竟是上不得檯面的玩物。

現在不同了:“我掌控著節度使府的一切,西南的一切指令都由我的手裡發出,之前看不起我的人,全都像哈巴狗一樣跪舔。”

薛濤很享受這種生活。

但是她忘記了:這所有的一切,全都是韋皋為她帶來的。一旦韋皋對她不滿意,隨時可以收回她所擁有的一切。這也是古往今來所有“小三”的命運。

薛濤在西南地區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這嚴重的影響了韋皋的名聲:包女明星、貪汙受賄、女子亂政......朝廷裡的政敵不禁要問一句:“韋大爺,你想吃花生米嗎?”

韋皋畢竟是成熟的政治家,對薛濤的不成熟很不滿意。

為了提高她的藝術修養,韋皋決定派她到松州去體驗生活。松州地處川藏交界處,現在都是欠發達地區,何況在“安史之亂”後的唐朝。

走在泥濘的小路上,聽著耳旁猿猴“哇哇”的叫聲,薛濤的心頭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聞道邊城苦,而今到始知。

卻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黠虎猶遵命,烽煙直北愁。

卻教嚴譴妾,不敢向松州。

七、

她終於明白了:之前的自己不過是沐猴而冠罷了。

能不能回到成都,就看韋皋的心情了。薛濤在路上的小茅舍裡,給韋皋寫了一封信,準確的說,是十首詩。因為每首詩裡都有“離”字,所以又叫《十離詩》。

《犬離主》

馴撫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汙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鏡離臺》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

為遭無限塵矇蔽,不得華堂上玉臺。

在寫給韋皋的詩中,薛濤完全將自己比作附庸的工具,應該全心全意的伺候主人,現在惹的主人不開心了,全是臣妾的錯啊。

八、

畢竟“一日夫妻百日恩”,何況還不止一日呢。韋皋看到這封信,心軟的像海浪衝過的沙灘。原本只是想懲罰她一下,既然知道錯了,就回來吧。

你想讓我來,我就得來?你想讓我走,我就得走?

老孃還不伺候了。

一個人要活成想要的樣子,必須靠自己。

回到成都後,薛濤用自己賺的錢給自己贖身,從此退出娛樂圈,也不再參與任何外部事物,全心全意經營自己的小生活。

她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買了一個院子,並且在院子裡種滿了枇杷樹,從此洗淨鉛華,成為穿麻布裙、戴遮陽帽、滿口“歲月靜好”的文藝女青年。

搞文藝,需要錢;要吃飯,需要錢。既然想要“歲月靜好”,就必須實現經濟獨立。

當時的浣花溪邊,有很多造紙作坊。在這條“造紙一條街”上,每家每戶都是熟練工,生產著自古相傳的大紙張。

薛濤是個姑娘啊,看著那麼大的紙就滲得慌,那感覺就像萌妹子看見泰森一類的肌肉猛男,絕對不是滿心的喜歡,而是避而遠之。

何況,薛濤喜歡寫小詩,寫在大紙上,有一大半都是空白的,太浪費木材資源。

“那我就自己造紙,我為自己帶鹽。”

薛濤聘請周圍的熟練工到自己的作坊裡,又給大紙徹底減肥,縮小了一大半,成為16開的小紙。再用熱辣的紅色把小紙染紅,將芙蓉花的汁液蒸發,在紙上沾滿香味。

方便、美麗、香氣撲鼻,這樣的小紙很快風靡市場,薛濤成為成都的“造紙天后”,人民群眾也把這種喜聞樂見的小紙稱作“薛濤箋。”

而造紙用的水井,也被稱為“薛濤井”,

用這口井水釀造的酒,也叫“薛濤酒。”

你看看,薛濤用一張紙帶動了多少周邊產業,不僅僅自己發家創業,還造福後世。

美麗的女子會被人記住,但是堅強的女子令人敬重。當一個女子既美麗又堅強時,她將無望而不勝。

九、

薛濤憑藉努力證明了自己:不依靠男人也能活的很好、很精彩。

在晚唐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薛濤硬生生把自己打造成一張靚麗的名片。這個美麗的人形名片有多靚麗,看看她交往的人就知道了。

韋皋卸任後,高崇文接任劍南西川節度使。高崇文剛到成都,就代表政府去看望薛濤,等到高崇文平定動亂、軍功卓著時,薛濤寫詩慶賀他為國建功、威信彰顯。

驚看天地白荒荒,瞥見青山舊夕陽。

始信大威能照映,由來日月借生光。

看看人家嘴巴多甜,日月都得藉助高崇文才能發光發熱呢,你們能曬太陽,都是沾高老闆的光。

高崇文卸任後,武元衡來了,照樣被薛濤的魅力吸引,經常邀請她去府裡喝喝茶、聊聊天、談談人生理想。

有一次,武元衡在一場party上下令撤去燈火,讓明亮的月光照進大堂,那一刻放佛人間仙境一般。

看到“使相”大人如此豪爽雅緻,薛濤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落日重城夕霧收,玳筵雕俎薦諸侯。

因令朗月當庭燎,不使珠簾下玉鉤。

如果你以為薛濤只為高官顯貴唱讚歌,那就大錯特錯了,薛濤憑藉自己的才華,在大唐的詩壇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她用自己做的“薛濤箋”與眾多大咖唱和,一方面為自己的造紙事業做廣告,另一方面使自己的詩文傳遍天下。

當時的詩人,寫詩之後第一個想給皇帝看,第二個就是想給薛濤看。如果能被薛大咖點贊、轉發,粉絲必定蹭蹭的往上漲。

憑著這樣的詩壇地位,薛濤與白居易、劉禹錫、杜牧、劉建等等大咖,都成為好朋友。他們互相點贊、吹捧、一起漲粉絲,一幅喜大普奔的和諧畫面。

大詩人白居易就對薛濤念念不忘,偶爾會弱弱的問一句:“濤,約嗎?”

峨眉山勢接雲霓,欲逐劉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風猶隔武陵溪。

薛濤一個大嘴巴子扇過去:“約你大爺。”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白居易。

十、

薛濤拒絕了白居易,但徹底愛上了元稹。

809年,31歲的元稹奉命出使四川。還沒進入四川地界呢,就發信息給薛濤:“梓州,長虹大飯店,508號房。”薛濤看到信息,立馬穿上最漂亮的裙子、畫最美的妝,坐火車從成都直奔梓州。

好吧,白居易早已哭暈在廁所裡。

42歲的薛濤,感覺自己重新回到了18歲。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激情告訴她:“這個男人,就是我夢寐以求的伴侶。”從長虹大飯店出來後,她就寫下了愛的宣言。

雙棲綠池上,朝去暮還飛。

更憶將雛日,同心蓮葉間。

嘖嘖嘖,“同心蓮葉間”,真是一幅少女嬌羞狀。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知道:“約X,從來都是一場遊戲。”薛濤和元稹,就是唐朝版約X。

元稹只不過是來四川出差罷了,終有一天會回到中原,追尋他的前途,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大自己11歲的女人,流連在四川盆地呢?

薛濤沒想到,這份感情的期限只有3個月。

在送元稹上火車的時候,薛濤輕聲的說:“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買幾個橘子。”元稹低下頭,輕輕的嘟囔:“日了狗。”

在送走元稹後,薛濤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

花開不同賞,花悲不同落。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多麼想和你靜靜的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可你一走就沒有音訊,我不知怎麼才能看到你。

芙蓉新落蜀山秋,錦字開緘到是愁。

閨閣不知戎馬事,月高還上望夫樓。

每到明月高懸的夜晚,薛濤就登上望夫樓,踮起腳尖往北方看,希望能看到她的情郎。但是,她總是一次次的失望,終於明白:“我們早已分手,又何必念念不忘。”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十一、

薛濤是想過嫁給元稹的,可元稹是個多情種子,他怎麼會被薛濤牽絆?薛濤在經歷了相愛、相思、相望後,終於下定決心斬斷情思。

這也是她與別的女子不同的地方:“永遠做自己,不作任何人的附庸。”

自小流落風塵、出入將門相府、見慣世間繁華、嚐遍人生苦澀,薛濤真的累了。

她把浣花溪邊的院子賣了,在碧雞坊附近築起一座“吟詩樓”。她脫下大紅色的長裙,換上素雅的道袍,從此每日讀書、寫字,與詩文為伴。

每當有一首新詩醞釀而成,她就親手寫到素雅的小箋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不小心,薛濤又成了唐朝最牛的女書法家。

她的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一筆一畫都如刀槍劍戟一般硬氣,就像她的性格,從來容不得半點馬虎。

漸漸的,薛濤老了。

當年紅透半邊天的美少女,當年橫行錦官城的女校書,當年詩文傳天下的薛大咖,如今成了一名慈祥的老太太。

在聽聞李德裕建“籌邊樓”安定了西川動亂後,依然激動的寫詩激勵將士們奮勇前進。

平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

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

十二、

如此奇女子,千古難得一見。

以至於王建評價她:有才華的女子多如牛毛,但誰都比不上薛濤。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而她當年的住所,早已被後人開闢為望江樓。那裡有一幅楹聯,將她與詩聖杜甫相提並論:

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

大江橫曲檻,佔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

她不爭搶、不貪婪、不抱怨,將一把爛牌打出了最美的結局。

只要用心做自己,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薛濤,用她的才情和智慧,溫暖了晚唐的天空。


戲說歷史君


薛濤,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 16歲入樂籍,20歲脫樂籍,終身未嫁。後人將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流傳至今詩作有90餘首,收於《錦江集》。


薛濤“天賦異稟。八歲那年,父親薛勳有感而發作詩一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頭都沒抬,隨口續上了父親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薛鄖為人正直,敢怒敢言。由於直言不諱,得罪了當朝權貴而被貶謫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長安搬到了遙遠的成都。沒過多久,父親去世,只剩下薛濤和母親相依為命。不得已,在16歲那年,入樂籍,成為了一名營妓。




薛濤才華橫溢。薛濤應韋皋之邀即席賦詩,從容地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韋皋看罷,拍案叫絕。隨後,韋皋擬奏請唐德宗授薛濤以秘書省校書郎官銜,為薛濤申請作“校書郎”。但礙於她女子的身份,沒有得到批准。因此也就有了“女校書”之稱。


薛濤清高剛烈。摯愛元稹,但礙於年齡和自己樂籍的出身,會影響心上人的仕途,很坦然,從此她脫下了極為喜愛的紅裙,換上了一襲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從熾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但她的內心卻堅守著一方淨地。

這,就是薛濤!一個至情之深、率真灑脫的才女!


煙月紅庭


薛濤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又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一個才華和美貌並存的女子。

年少成名:8歲嬌俏能成詩

一日,驕陽午後,父親薛鄖閒坐庭中,對著井邊的梧桐樹吟詩:
“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
八歲的薛濤在旁,隨口應聲而接:
“枝迎南北鳥,時送往來風。”

出語不凡,父親欣喜萬分,然而細品卻有異常:迎南北鳥,送往來風,豈不是風塵?

不想一語成讖,註定了她的一生基調。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

半生浮沉:26載樂籍生涯

出身書香世家的薛濤因家庭變故,近於生計16歲就加入“樂籍”委身為官伎。因喜好詩詞,通音律精琴藝,書法造詣頗深,再加上她長得天香國色,故而聲名遠播。之後26年裡,薛濤先後與韋皋、元稹有過美好的戀情傳為佳話,據說交往盛密的有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劉禹錫、張籍等,彼此詩文酬唱相和,風雅得緊,因此留下了不少詩作,算是高規格的文學沙龍。

晚年清寂:棄風塵伴青燈

等不到情郎歸,薛濤竟淡出塵世,一襲道袍,築吟詩樓,度過了人生最後的時光。

那最後的時光必是清冷的,但也必是安靜祥和的。

一世繁華,落盡風煙,滿腹詩情終究只是小女子的心思,沒有家國之大愛,沒有亂世之漂泊,雖在風塵終也有所寄,或許也正是特殊的人生經歷讓她顯得與眾不同。

@珞歷,願一路有你相伴。


珞歷


貞元元年,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在酒宴上,韋皋讓已有詩名的薛濤賦詩一首。 薛濤接過紙筆,揮毫潑墨: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韋皋閱後,又驚又嘆,如此手筆哪有半點脂粉氣息,真掃眉才子! 有了韋皋的賞識,薛濤聲名鵲起,樓頭酒宴都薛姑娘的份。

在接觸過程中,韋皋對薛濤越熟悉,也越來越欣賞,他甚至讓她去處理他的公務,薛濤也能輕鬆勝任。 韋皋也是個妙人,一天他突發奇想,“誒,為她謀個正經工作如何?” 比如向朝廷打個報告,申請一下校書郎這個職務。

校書郎這個職務品階雖低,門檻卻高,歷來只有進士出身才能擔任,諸如白居易、王昌齡等人都是從這個職位做起。這個職務也從未有女子擔任過,因不合禮制,只得作罷,但女校書這個名頭卻是傳開了。

可見,薛濤確實是聰穎、極富才情的女子。

這段時間的薛濤自然是風光得意的,她傍上的是一方權貴,她交往的是文化名流,就連當地官員求見韋皋也走的是薛濤的門路。 她似乎忘了她是誰。 書上記載她“性亦狂逸”,當地官員賄賂禮品,她一向來者不拒。

日子久了,搞得韋皋名聲很不好聽,這點輿論壓力韋皋當然能壓下去,但是他還是不爽呀! 我找你來是伺候我的,又不是給我惹麻煩的,一怒之下將她發配松州自省。

在前往松州的路上,看著那荒郊野外渺無人煙、想著那松州窮僻之地無親無故,薛濤又氣又悔。 不過她還有筆,她還會寫,她很是悲慼的寫下了著名的《十離詩》:

其一: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其二: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其三: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其四:鸚鵡離籠 隴西獨處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裀; 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更換 ......

在這十首詩裡,她把自己比作離開主人的犬、離開手的筆、離開廄的馬、離開籠子的鸚鵡、離開巢穴的燕、離開手掌的明珠、離開池塘的魚、離開臂膀的鷹、離開亭臺的竹和離開臺面的鏡。

她深刻的檢討了自己的錯誤:

作為犬,卻咬著親情客;

作為筆,卻用久鋒頭盡;

作為馬,卻驚貌郎君墜;

作為鸚鵡,卻出語無方便;

作為燕子,卻銜泥穢香枕;

作為明珠,卻白璧有微瑕;

作為魚,卻擺斷芙蓉朵;

作為鷹,卻竄向青雲外;

作為竹,卻春筍鑽牆破;

作為鏡,卻無限塵矇蔽。 在這十組詩裡,她完全認清並承認了自己的角色,依附者。

這些詩詞表達的是一個恃寵生嬌如今後悔不迭的依附者在向主人搖尾乞憐的情景。一個心高氣傲才華橫溢的女人作出這樣的表態與妥協,那是怎樣的屈辱啊。而 面對這樣的哀慼可人的表態,韋皋當然選擇了原諒。 好了,犯了錯的小寵物,既然知道錯了就回來吧,來,給主人摸摸。 這就是一個依附者要承受的無奈與痛苦。

所以說到底,也是個可憐人。

她是有才人,是聰靈人,亦是可憐人。 她得到過聲名,卻為聲名所累;她得到過愛情,如果那也算作愛情。她就像她幼時所吟的詩一樣,迎南送北,變換枝頭,可憐可嘆。


春風浩瀚147371275


貞元元年,韋皋出任劍南節度使。在酒宴上,韋皋讓已有詩名的薛濤賦詩一首。 薛濤接過紙筆,揮毫潑墨:

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雲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鬥畫眉長。

韋皋閱後,又驚又嘆,如此手筆哪有半點脂粉氣息,真掃眉才子! 有了韋皋的賞識,薛濤聲名鵲起,樓頭酒宴都薛姑娘的份。

在接觸過程中,韋皋對薛濤越熟悉,也越來越欣賞,他甚至讓她去處理他的公務,薛濤也能輕鬆勝任。 韋皋也是個妙人,一天他突發奇想,“誒,為她謀個正經工作如何?” 比如向朝廷打個報告,申請一下校書郎這個職務。

校書郎這個職務品階雖低,門檻卻高,歷來只有進士出身才能擔任,諸如白居易、王昌齡等人都是從這個職位做起。這個職務也從未有女子擔任過,因不合禮制,只得作罷,但女校書這個名頭卻是傳開了。

可見,薛濤確實是聰穎、極富才情的女子。

這段時間的薛濤自然是風光得意的,她傍上的是一方權貴,她交往的是文化名流,就連當地官員求見韋皋也走的是薛濤的門路。 她似乎忘了她是誰。 書上記載她“性亦狂逸”,當地官員賄賂禮品,她一向來者不拒。

日子久了,搞得韋皋名聲很不好聽,這點輿論壓力韋皋當然能壓下去,但是他還是不爽呀! 我找你來是伺候我的,又不是給我惹麻煩的,一怒之下將她發配松州自省。

在前往松州的路上,看著那荒郊野外渺無人煙、想著那松州窮僻之地無親無故,薛濤又氣又悔。 不過她還有筆,她還會寫,她很是悲慼的寫下了著名的《十離詩》:

其一: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 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其二: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其三: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其四:鸚鵡離籠 隴西獨處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裀; 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更換 ......

在這十首詩裡,她把自己比作離開主人的犬、離開手的筆、離開廄的馬、離開籠子的鸚鵡、離開巢穴的燕、離開手掌的明珠、離開池塘的魚、離開臂膀的鷹、離開亭臺的竹和離開臺面的鏡。

她深刻的檢討了自己的錯誤:

作為犬,卻咬著親情客;

作為筆,卻用久鋒頭盡;

作為馬,卻驚貌郎君墜;

作為鸚鵡,卻出語無方便;

作為燕子,卻銜泥穢香枕;

作為明珠,卻白璧有微瑕;

作為魚,卻擺斷芙蓉朵;

作為鷹,卻竄向青雲外;

作為竹,卻春筍鑽牆破;

作為鏡,卻無限塵矇蔽。 在這十組詩裡,她完全認清並承認了自己的角色,依附者。

這些詩詞表達的是一個恃寵生嬌如今後悔不迭的依附者在向主人搖尾乞憐的情景。一個心高氣傲才華橫溢的女人作出這樣的表態與妥協,那是怎樣的屈辱啊。而 面對這樣的哀慼可人的表態,韋皋當然選擇了原諒。 好了,犯了錯的小寵物,既然知道錯了就回來吧,來,給主人摸摸。 這就是一個依附者要承受的無奈與痛苦。

所以說到底,也是個可憐人。

她是有才人,是聰靈人,亦是可憐人。 她得到過聲名,卻為聲名所累;她得到過愛情,如果那也算作愛情。她就像她幼時所吟的詩一樣,迎南送北,變換枝頭,可憐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