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當別人損你時,怎麼用語言有力回擊?

秋十一1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劉玲:

當別人損你時,最有力的回擊就是微笑且淡定的面對他(記住表情很重要!):我知道了,謝謝你!

有時損你的人可能說的是真相,而你的朋友因為怕你傷心,所以不會告訴你真話,往往是討厭你的人告訴你,這是一次支持你成長的機會,所以要謝謝他;另外呢如果對方說的不是真相,更加無需放在心上,這不僅表現你的素養,也呈現了你的格局,因此化敵為友也說不一定。

能夠完美做到上述所說的:

第一你要有穩定的情緒;

為啥要穩定的情緒呢?是因為但凡損你的大都是那些情緒管理極差的人,他們因為自己不順不爽,所以把自己的不滿釋放在你身上,另外也有極其自卑的人,通過損你而達到增加自己自信的目的,此時如果你當真了發飆了,就真的輸了!所以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定期清理和疏導自己積壓的負面情緒,這樣即便遇到那些喜歡損人的人,你也會一笑而過。

第二你要能夠認識你自己;

為啥說認識自己很重要呢?那是因為當我們越是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和意識,就越不會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同時外界的反饋也正是應證了我們的弱小,需要我們繼續不斷通過努力學習以支持到自己更加的強大,另外別人的貶損也是一種變相的激勵,因為沒有人會踢一隻死狗,所以對方如此的“看的起”你,也是一件幸事,不是嗎?

強大的人從來不會在乎充滿惡意的人,因為不值得!所以漠視也是給對方最好的反饋。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我們在職場經常遇到這樣的人,說話直來直去不會拐彎,別人討厭什麼,他偏偏說什麼,別人忌諱什麼,他恰恰揭什麼,別人尷尬難堪,他卻樂此不疲。最可恨的是,批評或挖苦別人之前,他們還冠冕堂皇的說“我這人說話直,你不要介意啊”。讓人翻臉不是,接受也不是。翻臉吧,顯得自己修養不夠,忍受吧,這樣的人又不知進退,下次還會如此。

我們總是認為,不會說話的人是情商差。如果口無遮攔、無心之言還可以說是情商差一點。但是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對別人指手畫腳,甚至是批評、指責、取笑、嘲諷,那就不是情商差了,而是素質差,甚至可以說是人品差。

對人品差的人,不能一味忍讓。這些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你越是忍讓,他們越是得瑟。所以,該反擊了必須反擊。但是,畢竟大家是同事,天天在一起見面,如果關係搞得太僵,對自己也不利。所以,最好不要以硬對剛,一旦反目成仇,局面就不好收拾。聰明一點的話,要採取以柔克剛之策,讓他碰個軟釘子,然後就會知難而退。

什麼是以柔克剛呢?就像是綿裡藏針,他一拳打過來,一下打到了棉花上,剛要高興,沒想到你在棉花裡藏了一根針,突然紮了他一下。扎疼了以後,他就馬上把拳頭收了回去。因為有了教訓,以後再也不敢向你擼袖子伸拳頭了。比如當他說:“每次你都是最後一個,幹什麼都沒個利落勁,娘們唧唧的”。你可以笑呵呵的反擊:“我又不想當官,也不想在領導面前表現,著那麼大急幹什麼”。此話一語雙關,既維護了自己的面子,又暗諷了他的急功近利。

當然,別人批評自己,也不是什麼壞事。自己有沒有別人所指的毛病,還是要自我反思一下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不能完全把別人的指責或規勸看作是別有用心。

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大家交流。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分別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房開工作經歷中,以及派往海南博鰲論壇第八項,全國房地產開發論壇中,要求的對與會學員進行綜合管理能力測試,對我3次的測試結果,都是居於十字標的中心,稍偏感性一點點的位置。當然,我並沒有把這個結果上交,而是,偽造了另一個答案上交。

因此,作為衡量依據的話,我有兩個獲知,1、關係大於能力的現實環境中,能力只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通常人們所說的品格和能力以品格第一,只是,強擼能力的藉口而已。2、冠冕堂皇的假面具,大量遮蓋了社會的現實,使得原有的社會是一片烏煙瘴氣,反而是小人得志和張牙舞爪的醜惡嘴臉。

最近,我常在悟空問答的回答後,看到些“爆粗口”損語,我本是不予理會,誰料想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追著來;所以,我殺死他們的心都有,也不知道,網平為什麼不對這些人進行制裁,或是取締他們的出現。若是幫人,為什麼不好言相告呢?一定要出口傷人幹什麼?是表示自己牛嗎?更可笑的是,自己沒搞清楚,反而張嘴就罵。
所以,我一是不會跟這樣的人有任何來往,從不!二是離這種小人遠遠的,惹不起,咱總能躲得起吧!心裡是很想抽他兩嘴巴子。所以,我選擇無語對待。就像觀看杜子健的視頻一樣,原本毫無瓜葛的我和他,我也是看完就走的過客而已,就因為他爆粗口,所以,我評價了“內容很棒,就是這粗口爆的真是……”

我的3商是0,就請大家關照了。也因為,真的患有“輕微腦震盪”,也不可能恢復,都從1997年到現在了,就怕吵架;所以,“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實在是讓大家感冒的,那就走吧,不要留下垃圾。”呵呵,同樣,我也會關注大家的。


章聖228


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無論是個人界限的設置不同,還是表達想法和感受的方式不同,都有可能使我們情緒不穩定,甚至動搖自信自尊。

如果我們能夠馬上反駁據理力爭,那麼就能夠維護內心價值感的穩定。但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這時他們會投鼠忌器,擔心自己這麼做了對方會生氣,進而覺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正是這種對於“他人否定自己”的恐懼,使得很多人無法張開嘴為自己辯護。殊不知,他內心激發的攻擊性被硬生生地掉轉了槍口,由外界轉而指向自己的內心,雖然維護了所謂的安全感,卻對自己更多了一重否定和貶低。長期這樣下去,人會慢慢開始變得自卑、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我們希望他人能夠喜歡自己,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能夠達成自我認同。

為了獲取別人的認可卻最終傷害了自己,這實在是得不償失。所以,當我們想要回擊他人時,首先需要拋棄掉那種“我如果出言維護自己,就會讓別人不喜歡我,那樣我就完了”的想法,代之以“也許別人會很不開心,但他本身有問題在先,我需要維護自己,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這樣的想法。

當內心開始認同這一點時,我們的言語才會開始有力。


如果我們想反駁他人,記住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並且不要急於去反駁,膚淺的反駁會讓自己的心更虛。

我們首先要仔細聽取並分析對方的邏輯,看看他到底對我們有怎樣的不滿。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想法並無問題,那只是對方從自己角度出發的一家之言,那麼我們可以直接表明這一態度,並讓對方選擇要不要繼續討論。

如果對方不依不撓並且想法確實有問題,那麼多說必然多錯,我們聽得越多,就越容易抓到對方邏輯上的漏洞。

如果對方氣急敗壞開始訴諸情緒甚至進行人身攻擊,那麼這時一聲冷笑加上一句:“你現在已經失去理智了,我覺得你需要控制好自己”就足以讓身邊的人感受到你的強大氣場——當然,也很有可能使對方惱羞成怒,徹底失去理智。

說這樣的話對於分清事情的是非對錯毫無意義,純粹是為了我們能夠釋放情緒,不成為對方負面情緒的受害者,但它對我們內心的平穩和價值感的維護是很有意義的。

我們越能真實順暢地表達自己,內心就會感覺自身越強大。只要確定我們的言行處於合理的界限內,大可不必對自己過多拘束。

佛祖尚且作獅子吼,更何況我們一介凡人?

作者簡介:曹懷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諮詢實踐超千小時,主擅領域包括婚戀情感、人際交往、兩性心理、人生規劃、家庭關係等。自2011年開通新浪微博以來,粉絲六萬多人,堅持定期回覆私信,無私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諮詢,諮詢解答超千萬字。《婚姻與家庭》雜誌特邀專家,多家媒體簽約撰稿人。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新浪微博、知乎、頭條號)。

心理諮詢師曹懷寧


對於這種情況,我直接教你個公式!假設你做了一件事A,然後對方拿著這個A來說事,說你這個A做得不好,一頓冷嘲熱諷,相反認為A的反面或者事件B是有價值的。 這個時候,你在回應對方的時候,基本的說話公式就是:

❶ 引入一個全新的做事標準C

❷ 告訴對方做出A決定是符合C標準的

❸ 如果B事件違背C標準,就指出B的不足

對於這個公式的具體應用,我給你舉個視頻案例:

視頻地址:https://v.qq.com/x/page/o0553yhwwo7.html

一、事件背景

萬達的王健林在前幾年收購了一支歐洲頂級足球俱樂部,後來恆大的許家印就發表觀點說「去歐洲買支頂級俱樂部是沒什麼意義的,有那個錢還不如在國內自己打造一支頂級的俱樂部」。

二、大白分析

在這個案例中,許家印就間接地對王健林傳遞了一個「貶A褒B」的信息。對於這個信息,王健林的做法就是引入了一個C標準——是否有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他的邏輯推理過程是:

去國外收購足球隊有沒有意義,主要就看是否有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如果有助於整體足球發展,收購就是有意義的;如果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錢,玩土豪那一套,對中國足球沒有發展,那就沒意義。

對於他人的頗具進攻性的觀點,王健林就是通過我以上說的那個「引入C標準」的方法,輕而易舉地就把對手的攻擊給化解了。大白在多個場合當中看過王健林的發言,其實這人的思維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錯,我就是那個喜歡說大白話的PPT演講教練大白,其他事情我可能不擅長,但教你做好PPT演講,我還是十拿九穩的。我的微信公眾號是「跟大白學PPT演講」,如果你想做出好看的PPT,想帶著PPT去拿下各式各樣的公開演講,別害羞,直接通過微信公眾號大膽地來找我。


跟大白學PPT演講



漢語語言是一個非常具有邏輯色彩的語種,善於運用就可以達到無懈可擊!同樣的語言不同的語境語氣和表達就會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效果!那些經常性或慣於損人的人個人認為其實是很好對付的!他們或以偏概全或囿於一己之私在大眾場合在世人面前是很難站住腳和佔住理的!只要你能抓住對方語言表達上的漏洞或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自以為是或只代表個別人少數人利益的錯誤做法,是非常容易不攻自破的!下面我教大家幾種反戈一擊的方法!



(一)順水推舟法。假使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那麼就順著他的觀點往下演繹,只要他有漏洞肯定推演出來的結論就是錯誤的!錯誤的結論證明他觀點的謬誤,他的胡噴亂咬不攻自破!比如那個在高鐵上吃麵的問題!我們不是說那個男的在高鐵上吃麵不對關鍵是吃東西也要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是針對吃麵者說的!而對於罵人者也應提出批評:你看不慣可以不看聽不慣可以不聽聞不慣可以不聞!一直巴掌拍不響,兩隻巴掌都有過各打五十大板,這樣就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而偏向任何一方的說辭都會遭到對方的反駁和亂噴!



(二)漏洞戳穿法。有的人說話不經大腦,憑個人感覺憑個人好惡憑個人私利這都是站不住腳佔不住理的,在他攻擊別人的語言中一定會漏洞百出,只要我們能發現和抓住其中的三兩處漏洞(邏輯不通、語法錯誤、推理謬誤、結論偏執的地方)就可以把對方的偽善真惡!假對真錯!指正出來他就會變得無話可說!


(三)高位取捨法。在一時確定不了對方的觀點是否存在偽善真惡、假對真錯時,我們就看它是不是違反倫理綱常違反道德法律違反群眾意願違反大多數人的利益,違反了他就是錯誤的?我們就可以現在大眾的立場上給以鞭笞和針砭,讓其低頭服法低頭認錯,因為他代表的個別人少數人的利益而你代表的是普羅大眾,不由得他不服不認輸,這樣你就是最終的贏家!(由於時間篇幅所限就總結到這裡,歡迎大家補充交流溝通!)


冀之筆


當別人損你時,怎麼用語言有力回擊?


先得看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是平時性子急燥的人還是冷靜的人;所說的是有違原則的事情,還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是有意的挑釁還是無意的誤會。搞清楚狀況再採取措施進行不同的對待。


1、遇到有違原則的事情被別人損時


調整心態,控制情緒有力回擊。實在有辱人格的言論,要就事論事,對別人正色直言:"不要人格侮辱"!


嚴正警告的同時,自己不要人身攻擊,應以事實說話,不胡攪蠻纏,以正視聽。


不涉及原則性的道聽途說,嘴巴生在別人身上,隨人道短長。


誰不是當著人說人,揹著人被人說,"好你三千,友我八百",隨他去吧。


不跟觀念不同的人爭論。觀念不同,你說的他聽不懂,他說的你不以為然。



如果不想生氣,就放棄抵抗,超然世外,不用自取其辱。


若自己有錯在先,就虛心接受,大大方方告訴別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謙遜與虛心,正是你有涵養與品格高尚的體現。


尊重自己,不要跟不明智的人一般見識,以免有損形象。


注意自己的高風亮節,做一個品德高尚之人。


"強大的人從來不會在乎充滿惡意的人,因為不值得!所以漠視也是給對方最好的反饋。"


2、看別人是有意損人,還是無意而為


如果是碰上有意找茬的人,要保持良好心態,不生氣,展示紳士風度,決不口出惡言。


當別人損你時,最有力的回擊就是微笑且淡定的面對著他說:我知道了,謝謝你!


如果是無意的以忍為主,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你的禮貌和剋制,會讓對方找不到理由繼續下去。


對胡攪蠻纏,無理取鬧的人,敬而遠之。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人,進行適當回擊是應該的,但作為一個明理的人,要有自己的度,給人退路,也是給自己退路。



千萬不要為"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的面子問題而爭吵。


告訴自己:要面子的人是無能的人,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人。


絕不要為了面子去跟人爭長短,如果你是有教養的人,一旦你開始跟人爭,你在氣勢也許佔了上風,在人格上卻矮了三分。


3、對性子急燥的人


性子急的人沒有太多的壞心眼,但是容易因誤會引起憤怒,說話沒有分寸。以德報怨,先讓他發洩一下情緒。


等他說得差不多了,問問他:你說累了沒有?再說明情況,以後自然煙消雲散,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好好說話!懟回去自己愉快了,不見得對方就愉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也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解決問題。


記得有人因為懷疑別人背後說她壞話(這是她的觀念問題)。


她當面損別人時,人家回敬她:"你有什麼根據?沒有就不用亂說。


不然,誰都可以亂想,別人也可以這樣說你,不是嗎?


"然後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離開是非之地。


結果失去了吵架對手的她,被晾在一邊,只能在房外摔東西洩憤。



還可以用"最大的蔑視是沉默"!用眼睛盯著他,此時無聲勝有聲。


得理讓三分,"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理,體現的是你的風度和品位。


不要跟別人爭,跟別人爭只會降低自己的格調。


也不要跟自己爭,為難自己就會失去平衡的心態。


人不要絕對化,不要走極端。


"冤家宜解不宜結",山不轉水轉,弄得別人不舒服自己也不會舒服。


好身體是養出來的,壞身體是氣出來的。


望你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情舒暢比什麼都重要。


有書課堂


中國人一向是比較重視面子的,有時這就是代表個人的尊嚴了。你的同事指出你的毛病,一般來說或許是有利於你自身的完善和進步。從你說話的語氣上,實際上你在一定程度上也認同他的觀點。同時也看得出你為人還是憨厚老實的了,所以,你只是在說同事說話直,而沒有給予更多的人身攻擊。俗話說得好: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一個人如果不分場合地被人說多了,面子都被丟盡了,那再好的朋友都有可能做不成。從這個意義上面子就是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並且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所以,如果就事論事來表述他在這件事的不同觀點倒也罷了,要是由此上升到人身攻擊的話,我認為是需要回擊的。

針對這種同事,或許他可能是一片好心,我們在心領這片好心的前提下,可以告訴對方自己內心的感受。告訴自己非常不喜歡這種方式來表達他的善意,可以告訴對方自己喜歡的方式有哪些,讓對方能夠明白到自己也是有行為失妥之處這還是比較委婉的。因為你知道對方是一片善意,所以不忍心傷害彼此自己的關係。當對方能夠明白到你的感受時,一個真正善意的人也會知道以後去改進的。

而對於那些可能帶有幸災樂禍甚至故意行為的同事,你可以直接叫他閉嘴。這是最直接了當的方式了,簡單明瞭。你可以告訴對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所採取相對應的行為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讓對方可以不認同自己的行為觀點,但是請尊重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代表著對方自己的文化素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從而也讓對方懂得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性的,這份尊嚴也是不容侮辱的。


鵜鶘心理


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正如你描述的那樣,你的同事說話很直,他總是指責你的毛病,各種說你的不是。雖然你覺得自己沒有做的不好,但是對方卻對你指指點點。當然,我不太清楚你的同事平時都是私下才這樣堆積指責還是在公共場合,經常當著其他同事甚至是領導的面去指責你。如果是後者,我覺得你同事做的確實蠻過分的。

不過我相信只要是人和人在一起工作、接觸,產生人際互動和交流,那麼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我們首先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我們在生活中對別人保持一顆友善的心,真誠待人,我相信如果我們自己可以做到這個程度會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集大程度的避免矛盾和衝突。但是即便我們做的再好,也不排除有挑事或者對方故意的找茬,也許就像你描述的同事的那樣。但是我不覺得直接懟他或者想用什麼言語去回應對方是最好的辦法。因為與小人的爭鬥都不會有太好的人結果,但是如果你只是置之不理也許又會加重對方的程度。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於你同事的交往中表明自己的態度,可以私下和他主動溝通,如果他不是有意的那這種溝通就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以後的衝突。如果他就是故意的,那麼你就可以強硬回擊,告訴他你有自己的原則,不要一再跨過你的界限。我相信這樣,既可以維護同事關係又能幫你解決問題。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當年,我愛寫文章到報社發表,一些人嫉妒我,總是想找我的毛病嘲笑我,有一天,他們聽說我一回家就被父親趕著去做小工,我若看書就被父親罵我作書呆子,所以平常在家很少看書,於是有同學就找一些古文來問我: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這段話是誰寫的?它的題目是什麼?出自那本書?它的意思是什麼?”

我知道,這是《古文觀止》裡面的《陳情表》,它的意思是說: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離開她。。。。。

我故意說:我不知道。

他們又問: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這首詩是誰寫的?它的題目是什麼?出自那本書?“

這是唐詩三百首裡李白寫的《怨情》。我故意說:我不知道。這時,他們就得意的指教我說:“你這也不知,那也不曉,你寫什麼文章,什麼詩”

我說:我是天才,是專門寫給別人看的,而那些不是天才的人,天天背別人的詩文也是寫不出來的。

我這樣說得也夠狠的,人應該謙虛低調,但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人,進行適當回擊也是應該的,但也要有一定的限度,留給人退路也是留給自己退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