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楚國先祖為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為什麼楚國君王卻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建寧李俊陽


自問自答,拋磚引玉。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之間存在著鄙視鏈,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就是楚國了。回想下關於楚國和楚人的成語可見一斑,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畫蛇添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等無不是表現楚人愚蠢的。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原諸侯看不起楚國。

為什麼呢?

一、在周初分封制中地位不高。

武王伐紂定鼎天下,分封諸侯時周宗室姬姓諸侯分封最多、爵位也較高、封得的土地也比較好,其次也分封了開國功臣和商朝後裔等等。楚國先祖鬻熊是文王姬昌的火師,曾經“子事文王”多負辛勞,為此在周成王時期封了他的曾孫熊繹為子爵,封地五十里,居丹陽(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王紅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陽”位於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今河南省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

這次分封的檔次不高,爵位只有子爵,封地不過五十里並且在楚蠻之地。主要作用是成為周王室的南方藩籬,對南方蠻夷部落作戰還有就是進貢“包茅”。這在中原諸侯眼裡就是不折不扣的鄉下諸侯了,不被高看也屬正常。

二、楚國表現的領土野心。

戰國七雄有種說法,秦最強、齊最富、楚最大。當時七雄並立,楚國的地盤是最大的。從起初的封國五十里到後來的遼闊領土,楚國表現出了極強的擴張願望。

這裡既有“蓽露襤褸、以啟山林”的拓荒精神,也有問鼎中原的霸道。楚國強盛時期對外擴張,特別是對中原方面的擴張讓中原諸侯十分敵視,歷來中原霸主諸如齊桓公、晉文公都聯合諸侯進行對楚戰爭,以遏制楚國。中原諸國對楚國是又畏懼,又仇視。

三、獨特的楚文化

而長期對蠻族的戰爭及交流中,楚國的文化風格慢慢與變的與中原王國有些不同。中原諸侯以龍為尊,楚國卻崇拜神鳥鳳凰。中原流行現實主義的《詩經》,楚國人寫的卻是浪漫逸麗的詩篇《楚辭》。中原有高雅音樂《陽春白雪》,我楚國偏偏喜歡流行音樂《下里巴人》。諸如此類迥異,不一而足,更為重要的是在長期的對蠻夷戰爭中,楚國尚武的精神一直存續到了血脈之中,比較注重實力主義,這更讓中原那些維護分封制傳統的諸侯覺得野蠻。

在這種中原諸侯歧視自己的背景下,楚國人是什麼反應?

楚國人並不十分在意,楚國人對待中原王國看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是蠻夷這類事情居然是一種實用主義的觀點,他們偏向於承認並且利用蠻夷的身份擺脫了禮制的制約。

周夷王時楚國國君熊渠甚得江漢閒民和,乃興兵伐庸、楊蠆,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雖說“春秋無義戰”,不過中國人自古講究“師出有名”,而這種道義限制了強國對弱國的兼併,可以說是就是當時“國際輿論壓力”,而楚國沒有尊重這種虛禮的打算,他們用一種實用主義的觀點回答說:“我本蠻夷。”對啊,你不是說我是蠻夷,是鄉下諸侯麼?我就蠻夷給你看,說兼併你就兼併你,你不是天子是王爵麼?我就把我三個兒子都封王(楚國爵位只是子爵),你都說我是蠻夷了,我憑什麼跟你講道理。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基本都遵循著“不可取虛名而取實禍也”的實用主義。這跟“春秋大義”自然格格不入。楚國血勇明誠,勇於開拓,破壞了周朝的分封制體系,給予舊世界第一擊,自此進入到了大爭之世。


建寧李俊陽


這還不能怨楚人狂妄不懂規矩。早在西伯侯時楚人的首領鬻熊就站隊到西伯侯那邊去了,而且因為是上古火神祝融的後代擔任了周人的火師。周武王滅商興周分封諸侯沒有楚人什麼事兒,一直到周成王長大親政後封楚人首領繹熊為子爵,封地丹陽50裡。繹熊正式成為了諸侯國君,按照周禮的規定定期朝貢周天子,可是從來沒有得到過諸侯國君應有的禮遇和待遇,周天子大宴諸侯時沒有繹熊的座位,繹熊是在殿外看守用於禮儀的火堆。這分明是鄙視南方的楚人,依“周禮”,繹熊盡到了人臣之禮,而周天子待臣下之禮太欠缺了。繹熊死後,楚人對朝見周天子就沒那麼熱情了,而且認清了中原諸侯國對楚人的不認可和鄙視,何必還把周天子當回事兒呢?而且楚國當時弱小,楚人生活艱難,繹熊朝見周天子的貢品曾經只有桃木弓箭和縮酒的包茅,寒酸的很。指望不上週天子,求人不如求己,要過好日子還是靠自己,周天子跟“周禮”哪兒涼快滾哪兒去。楚國在南方開疆拓土,兼併大大小小的方國部落,隨著版圖的逐漸擴大人口不斷增長楚國成了南方大國。長期不朝貢周天子,文化語言服飾風俗習慣跟中原差別越來越大。依周禮,遵周禮為夏,不遵周禮為夷。即使後來的楚國國君熊渠不說自己是“蠻夷”,在周天子和中原諸侯國的骨子裡看楚國就是“蠻夷”


立志成蟲


楚人以蠻夷自稱,在《史記》裡有兩次,表面上是氣話,實際上隱藏了鮮為人知的歷史背景。楚人嚴格說是夏人,與周人並不是一條脈絡。根據清華簡《楚居》,楚人在江漢地區被殷商長期壓迫打擊,而後在殷商中後期投機聯姻盤庚之子,忽然發展壯大。在武王伐紂的前夜,楚人又投機周文王,對殷商反戈一擊,最終成為南方的大贏家。但周人僅封了楚人一個“子男”之國,與諸蠻夷等同,這就引發了楚人的強烈不滿。


一、江漢及以西地區鮮為人知的古史

從商朝以來,中原文明對南方地區的統治就形成了一種強藩模式,例如《史記·殷本紀》記載“鄂侯”是紂王的三公之一,鄂地即位於江漢地區,是殷人控制南方的重要諸侯。鄂侯的主要敵人並非只是蠻族,實際還包括了逃亡的夏人。有一些證據表明:商湯滅夏之後,夏人及其南方盟友在江漢及以西地區持續抵抗殷商擴張。這個抵抗集團的形成,又極大提升了江漢地區甚至巴蜀地區的文明水平,三星堆或許就與此有關,只是證據尚不多。毫無疑問的是,楚人就是這個抵抗集團的主要骨幹之一。

《史記·殷本紀》: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紂。九侯女不憙淫,紂怒,殺之,而醢九侯。鄂侯爭之彊,辨之疾,並脯鄂侯

近年來,隨著清華簡《楚居》的發佈,這段歷史才稍微清晰起來。對比《史記·楚世家》可以清楚看到,作為軒轅黃帝直系後裔,楚人祖先“陸終六子”在夏代是地位很高的貴族,其中最著名的是昆吾氏。商湯滅夏時,重點打擊了武力頗為強大的昆吾氏,稍後又逼迫彭祖氏投誠。楚人的祖先“季連氏”在當時那個歷史關口顯然站錯了隊列。根據清華簡《楚居》的簡單描述,夏滅之後,季連氏大概在江漢一帶流離失所,以至於司馬遷說道“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直到盤庚時期,季連氏嫁一女給盤庚之子,才結束了長期的流亡抵抗生活,定居於“京宗”,從此開枝散葉。

《清華簡·楚居》:季連初降於隈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茲律相,詈遊四方,季連聞其有娉,從,及之盤,爰生盈伯、遠仲,毓徜徉,先處於京宗。《史記·楚世家》: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琇姓,楚其後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楚人在這個期間到底經歷了什麼?答案還是很明顯的,他們是夏人貴族,在陸終六子之中可能不夠強大,但應該不會混得很差。在夏商易代之際,他們沒有像彭祖氏一樣投誠,於是被商朝長期追擊打壓,流亡到了江漢地區,過著一種朝不保夕的生活,以至於連家族譜系都丟失了。到了商朝中後期,盤庚遷殷之後,楚人才搭上了殷商的大腿。但他們對殷商的效忠也是假的,到了周人崛起的時代,季連氏的君長鬻熊投機周文王成功,成了伐紂聯軍的重要人物之一,按照楚王熊通自己的話來說,其先祖鬻熊是“文王之師也”,在伐紂行動中顯然有重大功勳,才會得到周王室的正式分封,那麼具體的功勞會是什麼呢?


《尚書·牧誓》記載了南方地區眾多蠻族加入伐紂聯軍,如庸,蜀、髳、微、彭、濮人是可以考證的長江沿線民族。他們為什麼會加入周人聯軍呢?這恐怕就是楚人的功勞了。須知,楚人出身軒轅帝系,在夏代又是貴族。商滅夏之後,他們還很可能與流放南巢的夏桀(今本竹書紀年)一道,在江漢地區共同抵抗殷商在南方的擴張態勢,積累了很多聲望。當武王伐紂之時,楚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殷商王室的姻親!甚至可以說,楚人在殷商後期已經統治集團的成員之一了,對江漢地區的影響力自然是極大的。因此,鬻熊才有能力把江漢蠻族組織起來,與周人秘密結盟,共同討伐殷商。

《尚書·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鄧、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史記·楚世家》: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

楚人為什麼以姻親身份反對紂王?其動機很難完全弄清楚。大概只能推測與紂王的帝國主義政策有關。但這種投機也引發了後果,那就是庸、髳、微、彭、濮人等族群也獲得了周王室的名義分封或者公開保護,在兩週時期就成為楚人的攔路石,引發了楚人強烈的、持久的不滿情緒。實際上,南方地區被周王室分割了,楚人的地位不見得比在殷商時期更重要,這就引發了極為嚴重的政治後果。


二、楚人是諸夏火併的始作俑者

楚人第一次自稱蠻夷,是周夷王時期(前895-前880年在位),當時還是西周。從《楚世家》關於此事的記載可以看到,楚人在江漢地區確實具有領袖地位,其君主熊渠乘著北方多事之時,興兵討伐庸、楊粵,甚至打到了極為重要的戰略支點“鄂”地。庸人,是一百多年前共同參加伐紂的盟友之一,也是楚人自季連氏以來就長期共同生活的鄰居之一,但因為庸地在江漢地區的戰略位置太過重要,所以楚人就強行兼併了。熊渠悍然不顧,僭越天子之權分封三子。

《史記·楚世家》:熊渠生子三年。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及周厲王之時,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楚人第二次自稱蠻夷同樣是兼併,而且更加惡劣。因為楚人這次討伐的是隨國,且自封王爵之尊。隨國是侯爵,是周王室在南方的重要姬姓諸侯,相當於殷商後期的鄂侯,是象徵著周王室在南方的統治權威的。楚人卻悍然不顧,脅迫隨人幫自己去王室討要尊號,甚至還想躍馬中原、尊王討逆。被王室拒絕後,楚人便擅自稱王,又強行吞併了濮人之地。濮人,也是參加牧野之戰的南方蠻族之一,就這麼被佔領了。

《史記·楚世家》:(楚武王)十五年,楚伐隨。是也。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楚人何以自稱蠻夷?答案實際上就在上述分析之中。其理由可能有二:一是不滿伐紂成功之後的分封。按照楚人自己的說法,先祖鬻熊是伐紂的核心人物之一,但他“蚤終”,死得太早了,周成王分封時估計已經不在世,所以楚人就吃了虧,功勞與回報不相稱,“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僅僅只得到一個子男之爵。眾所周知,按照《春秋公羊傳》的憲法性義理,夷狄的最高爵位是“子爵”,這就意味著:周王室並沒有把楚人看成自己人,楚人跟庸、濮、羌、微、彭這類族群沒有多少區別;二是對周天子分封或保護庸人、濮人極為不滿,這些族群最初是自己的治下之民,現在卻是一字並肩,楚人無法接受這種安排。


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直接引發了最深刻的政治危機:強藩兼併、諸夏內訌。從各種史料都可以看到,楚人兼併土地和族群是毫不含糊的,從周夷王開始直到戰國後期,楚人一直都在兼併,完全放棄了周天子給他們的任務——撫有蠻夷,以屬諸夏,原因就是楚人對周天子的分封體系,保有持久而強烈的不滿情緒。(完)


《左傳·襄公十三年》:秋,楚共王卒。子囊謀諡。大夫曰:“君有命矣。”子囊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毀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徵南海,以屬諸夏,而知其過,可不謂共乎?請諡之‘共’。”大夫從之。

歷史咖啡


首先說明一點,祖先的榮耀並不代表你的榮耀,這是鐵律,古今皆然。

西周和春秋戰國的歷史幾乎就是貴族的歷史,各國的國君,誰家還沒個好祖宗,在那個時代,有姓的都是貴族,而這些古姓基本脫胎於三皇五帝時期。大家都是三皇五帝的苗裔,難道就能心平氣和地坐在一起談古論今、平等待人?顯然不可能。

楚國起始

周朝的鄙視鏈不是根據血緣來分的,而是看地域,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為先賢伯益,伯益乃顓頊後代,卻因為封在西陲之地,風俗近於戎狄,所以被中原列國是為戎狄,不與之盟。楚國也一樣。

楚人之遠祖為顓頊,顓頊之後數代,出了一個季連,他就是楚人的祖先,姓羋。季連的後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居留中原地區,另一部分則久居南方,也就是中原人眼中的蠻夷之地。

幾百年後,到了商朝末年,南方一部出了一個叫鬻熊(yù xióng)的人。鬻熊投奔周文王,併成為周文王的火師(祭祀時持火之人),他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非常恭敬忠誠。

武王伐紂以後,周朝開始取商朝而代之。到周成王時期,進一步推行分封制,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楚始建國,封地位於丹陽,僅五十里。

楚人有脾氣

經過數百年的雜居,楚國與中原已經相去甚遠,衣冠服飾大有不同,禮儀講究更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所謂沐猴而冠,直到秦末,依然有人對楚人(項羽)報以嘲笑。

楚國獨特的文化和近於蠻夷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狹小的國土和孱弱的國力,使得楚國在列國中很不受待見,成為眾人皆嘲的鄉下人。

人,如果被集體排斥,一般會分成兩種,一是認為自己錯了,拼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去掉自己的不同,試圖融入集體,如果熱臉貼了冷屁股,那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好。二是認為自己做得很好,是這幫傻X看不出來。

楚人是這兩種的集合,總體來說,但第二種更多,楚人當然也仰慕中原,試圖加入,可他們並不妄自菲薄,絕不會輕易否定自己,如果發現融不進去,那好,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走。

楚國最開始的封地很小,而且應該處於周朝的南部,是跟周圍眾多效果一樣,作為南部藩籬存在的,但楚人不甘心,剽悍的他們不甘心淪為配角。楚國的君王們定下了基本國策,既無力北上,那就先南下,拿下那些無主之地或者從蠻夷手中奪取土地。

楚人於是渡過丹江進入了漢水流域,然後向長江中上游的兩岸發展,其勢直至湘鄂渝廣大地區。

叫囂周朝

到周夷王時期,楚國國力與建國時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並且楚國迎來了第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熊渠,幸運的是,他的能力跟他的野心相襯。

熊渠趁當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的機會,起兵作亂,佔據鄂地,並大聲喊出:“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隨後熊渠分封自已的三個兒子熊康、熊紅、熊執疵為句亶王、鄂王和越章王,大有欲與天子分庭抗禮之態勢。

周厲王上臺後,西周窮極國力四處征討,熊渠行事才有所收斂。

周幽王死於犬戎動亂後,西周滅亡,春秋畫卷緩緩展開。

春秋初期有三位小霸,分別是鄭莊公、齊僖公和楚武王。其中楚武王熊通,不是實力最強的,但卻是膽最肥的,鄭莊公射了周桓王一箭,事後也要假惺惺地請罪,而楚武王則明目張膽地要求周天子加位封王。

當得到否定答覆時,楚武王怒氣沖天,大叫道:“王不加位,我自尊耳!”然後就自立為王。

楚武王以後,楚國接連十個君王,全都致力於開疆拓土,至於目標,小部分是蠻夷,大部分則是同為周朝封國的鄰國,作為春秋滅國最多的諸侯,楚國在近兩百年時間內攻滅了隨國、鄧國、英國、江國、六國、蓼國等40多個國家,佔了春秋諸侯國的三分之一。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還敢於詢問九鼎!

至於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的楚國,純粹是在啃老本,雖然楚國在七雄中最大,但最後還是被這幫蛀蟲啃完了。

被罵慘

楚國被人罵原因不少,一是楚國出身蠻夷,上面說了,中原人瞧不起楚人,但卻被楚人稱霸中原,感覺很打臉,就只能訴諸文字。

二是楚國侵略性極強,中原人罵就罵唄,我默默吞併,在滅隨國時還蹦出一句“我蠻夷也”的滅國理由,這簡直沒有理由,這讓中原人感到恐懼。


平沙趣說歷史


還記得那個楚莊王嗎?平王東遷以後,周氏益衰,諸侯日強。位居南方的楚地,經過數十代人篳路藍縷的積累,漸漸成了楚地之霸主。可是在中原王朝眼裡,楚國終究是不毛之地,即便他們再強大,也都不值一提。

在這種情況下,楚國君臣不得不為自己的榮譽而戰、為自己的尊嚴而戰!他們不斷地上書周王,欲求提高爵位,以便能夠在諸多諸侯王裡有幾分面子。

每一次到周王城,不僅無功而返,甚至還遭受羞辱。無奈之下,他們只能以自嘲解脫:我蠻夷也,要他們的封號幹嘛?

到了楚莊王時期,時局發生了變化。楚國守著銅礦,青銅製造業非常發達;在彼時,青銅就是戰略物資,誰掌握了青銅,便掌握了話語權。

腰桿兒挺直的楚莊王再一次來到周王城,這一次可不是來祈求爵位的,而是來討要的。

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

楚莊王不可謂不霸氣,直接把話給挑明瞭:你們不要欺人太甚,老子把楚國兵器尖尖給化成銅水,也能造出九鼎來。你們再不給我爵位,老子可就要發兵啦!

別看楚莊王已經如此霸氣了,周王並沒有給他面子,而是找個人把他打發走了。楚王雖然已經雄霸天下,仍舊像個二百五一樣,被中原王朝把他的尊嚴按在地上摩擦。

既然中原王朝一直不承認楚國的地位,為什麼他們還是死乞白賴的要求周王呢?周王為什麼堅持不給他爵位呢?

楚國的出身不好,額,豈止是不好,簡直就是太低下。雖然楚國的貴族自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卻是帝高陽最差的苗裔,甚至根本就是個下人。

史記記載:鬻熊子事文王。

什麼意思呢?楚國的祖先鬻熊侍奉周文王,就像兒子侍奉親爹一樣。鬻熊原本的身份,乃是文王的火師,說白了就是燒火的。有沒有想起《西遊記》小鑽風燒火啊?燒火燒的好,是真的可以封王的。

鬻熊的燒火本事是從哪裡學來的呢?他們的祖先乃是祝融,祝融是火神嘛!說白了,他們家歷代都是燒火的,周天子能瞧得起他們?沒一腳踢開就不錯了。

周文王能瞧得起燒火的,是因為文王乃是聖人,聖人能容天下所不容。後代的周天子瞧不起他們,乃是周禮所致:和蠻夷之地的人交朋友,跌份兒。

楚國的歷代國王對於周天子,打是不敢打,罵又不能罵,最後只能自嘲化解尷尬。


祗樹


現在網上的楚國蠻夷吹已經喪心病狂了,實際上楚國一直殫心竭慮想要融入中原文化圈。歷史上,楚國說過兩次“我蠻夷也”,但是其核心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以蠻夷自居,而是一種賭氣的話,根子上是表達對周王室分封楚國先祖為子爵的不滿,想要官的迫切心理。

第一次是周夷王時期,當時周王室衰弱,楚國元首熊渠一邊自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一邊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封王,表達了那種,你們不是不帶我玩嗎,那我就自己關起門玩自己的,那種傲嬌的心態。不過後來周王室雄起之後,楚國馬上就低下了頭。

第二次是楚武王熊通當政時期,楚國打隨國,隨國派使者說,你們丫有病吧,沒事打仗玩?楚國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意思是讓隨國去和周王室穿個話,再不升官,我就要來打你啦。周王室根本不理他這茬,熊通很生氣,乾脆就自己稱王了。

楚國的兩次僭越實際反應出,楚國對自己中原血統和華夏別支的認同,以及這種血統和自豪感得不到其他人認同後的憤恨和破罐子破摔的心態。老子祖先服侍周王,憑什麼才給個子爵?就算不給個公,好歹補個侯啊?你不給,媽的那我就自己來!

這種傲嬌的心態糾纏了楚國很久很久,一直到戰國時期,大家都不甩周王,自己稱王了,這種心態才平和下來,算是被中原接納了。


玩懷舊


楚國有個從蠻夷到華夏變化的過程。儘管根據後世記載,楚國先祖鬻熊是周文王的火師,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於楚。但楚和周的關係一直比較鬆散,沒有受到周朝禮樂文化太多影響。所以西周熊渠子的時候,公然反對周王室,一口氣封了三個兒子為王,“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這和當時東夷、南夷反周是一致的,可以看出當時楚國還沒有諡號。

直到春秋初年,厲王、武王開始使用諡號,這是對周文化進一步接受,但武王還自稱“我蠻夷也”。隨著楚國和中原的進一步交通,其華夏化程度也越來越多。楚成王時期設置的“司馬”就是周朝官職。而春秋中期令尹子囊稱楚國“撫有蠻夷,奄徵南海,以屬諸夏”,雖然仍然不臣服於周,但分明是已經以華夏自居了。

戰國時期,儘管孟子還稱過楚國人為“南蠻”,但實際上,戰國七雄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華夏文化圈了。這也是後來秦國統一的基礎。

至於所謂的顓頊高陽之後,首先這未必是實錄,可能是春秋戰國楚國發達之後,為了攀附華夏的說法,類似的是東夷、南夷也都成了少昊、皋陶之後,甚至匈奴、越都成了大禹之後。其次,就算楚人真的是出自中原,但實際上西周時期南遷也已經蠻夷化了,類似的是西周分封的吳國。蠻夷其實更多是文化概念,和王族中原血統並不衝突。


林屋公子


這個問題,司馬遷公公可能要背點鍋。關於楚國以蠻夷自居的說辭,在《史記·楚世家》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熊渠時代,按照《史記》描述的背景是在周夷王時代,周朝控制力下降,熊渠便聲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然後給三個兒子封王,後來因為懼怕殘暴的周厲王,三子的王號去除。第二次則是到了楚武王三十五年,楚國攻打隨國的時候,隨國聲稱自己無罪,楚國回應道:“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熊渠封三子為王這事兒,發生年代太早,西周時期,除了《史記》記載熊渠的言論,其他資料沒有。楚武王三十五年相當於魯桓公六年,《左傳》中記載了一些關於楚武王征服隨國的信息。在魯桓公六年條下記錄了楚武王與隨人交戰的情況,雙方的對話中也沒有提到楚國以蠻夷自居,而且這次楚隨之戰,楚國還沒佔到足夠的便宜,試圖用疑兵之計在隨國君臣之間製造矛盾,為之後找機會滅隨奠定基礎。也沒提到隨國派人請求王室允許楚國稱王的事兒。由此看來所謂楚國自稱“我蠻夷也”多半是司馬遷的想當然,寫起來方便順手,大家也覺得楚國就那麼流氓霸道,但當時那個話未必是這麼講的。


大意覺迷


道理很簡單,因為華夏文明,從來不是以血統論,而是以文化論。一個國家,不管你血統出身是華夏還是蠻夷,只要你接收華夏文化,遵循華夏的禮儀規範,那你就是華夏。反之,即使你血統出身是華夏,但你不遵循規範,那你就是蠻夷。

楚國雖然是顓頊之後,血統屬於華夏,但他們搬遷到江漢地區數百年,周圍蠻夷環繞,行事也是蠻夷的做派,很多地方違背華夏禮儀,因此不管是自己定位還是中原各國,都看他們是蠻夷。與子類似的還有吳國,吳國太伯本是周文王的伯父,但他們也是遠播化外,遂成蠻夷。

相反,東晉時代的前燕、前秦,雖然是少數民族血統,但在整體國家建設上向華夏文明融合,因此基本可以認為是華夏系統內的割據政權。


天外村藥房


楚國發跡於漢水,兩漢亦發跡於漢水。

秦統一天下滅了楚文化,楚人劉邦又復興了楚文化,確立了道家,東皇太一神,鳳圖騰等文化。

楚和商一樣都是以鳥為圖騰,都屬於東夷人後裔。

這是文化傳承。

炎黃子孫傳說,從現在的基因圖譜來看東亞人和東南亞人血緣關係確實很近,系出同源。

但創造華夏文化,創造炎黃傳說的周王室沒有證據表明是o系,更可能是外來q系人群。

所以蠻夷說也可能是周人征服了商等東夷人土地後,創造出來了的分化原住民的策略。

因為周以前從未有蠻夷之說。商經常西征羌人,而周也是西邊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