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哪些因素會引發溼疹發病?

懟誒


中國藥科大學 翟子剛教授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到了。春暖花開,萬物復甦,脫去了冬天厚重的棉襖,終於可以愉快的玩耍了,但是你的卻被過敏苦苦折磨?春季是皮膚過敏的高峰期,很多人的皮膚會在這個季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溼疹就是春季皮膚常見的問題之一,很多患者對溼疹的症狀不是太清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溼疹的症狀圖片。哪些因素會引發溼疹發病?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按疾病程度劃分

1. 急性溼疹

急性表現為陰囊表皮可見針頭大小的,成群的丘疹和水皰,邊緣呈瀰漫性。繼續發展時,水皰有時融合形成較大的皰,皰破裂後形成糜爛面,有滲液,漿液乾燥後形成痂,陰囊紅腫,有繼發感染時則有膿液流出,之後炎症逐漸減輕,紅腫漸消,分泌物減少,丘疹和皰疹不再發生,糜爛癒合。但有部分病人由於搔抓皮膚顯著浸潤變厚,形成或多或少的苔蘚樣變,則急性溼疹已向慢性溼疹轉化。

2. 慢性溼疹

慢性溼疹根據臨床表現分為乾燥型和潮溼型兩種。潮溼型整個陰囊腫脹突出,有輕度糜爛、溢液、結痂和顯著浸潤、肥厚,皺紋深闊,稍發亮,色素加深,陰囊比正常顯著增大,由於嚴重瘙癢間有累累抓痕。另一種為乾燥型,水腫變厚不如前者突出,有薄痂和鱗屑,呈灰色,由於浸潤變厚,間有裂隙,可有不規則的色素消失。

3. 亞急性溼疹

急性溼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亞急性由急性病變拖延4周以上,以一種皮損遷延不愈而演變成亞急性,糜爛、滲出較急性期減輕,皮膚輕度增厚。 亞急性溼疹為介於急性與慢性溼疹間的階段,常由於急性溼疹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使病程遷延所致。皮損較急性溼疹輕,以丘疹、結痂、鱗屑為主,僅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

按特點劃分

1. 脂溢型溼疹

脂溢型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 滲出型

滲出型溼疹多見於3~6月肥胖的嬰兒。先出現於頭面部。除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面頰可見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基底浮腫,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因抓癢常見出血,有黃棕色軟痂皮。剝去痂皮後露出鮮紅色溼爛面,呈顆粒狀,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時治療,可向軀幹,四肢及全身蔓延,並可以繼發感染。

3. 乾燥型

乾燥型溼疹多見於6個月~1歲小兒,或在急性亞急性期以後。皮膚表現為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伸側面。往往合併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按部位劃分

1. 耳部溼疹

耳部溼疹慣發在耳後皺襞處,中醫稱旋耳瘡。皮損呈紅斑、糜爛、滲出少許、結痂及皸裂。多對稱分佈、癢感較著、易併發感染。以兒童患者佔多數。

2. 手部溼疹

手部溼疹的最大特點是易受氣侯影響,多見冬天加重,而夏季緩解。常常侵犯指背,皮損表現浸潤增厚較明顯,可伴皸裂及脫屑。奇癢難名,往往因洗滌劑等刺激而招致病情惡化。

3. 小腿溼疹

小腿溼疹臨床較為常見,好發生在脛部內、外側面,分佈對稱,皮疹表現與急性或慢性溼疹相同。某些患者併發靜脈曲張,多在小腿下三分之一處,患處因血液迴流障礙,可引起慢性瘀血,局部色素沉著頗著,有的還可發生貴瘍。

4. 女陰或陰囊溼疹

女陰或陰囊溼疹多發生於女陰或陰囊部位,皮損呈紅斑、糜爛及滲出,也可出現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明顯,該部溼疹、由於神經分佈豐富故自覺奇癢難忍。

5. 乳房溼疹

乳房溼疹多見於女性,常在哺乳期易患此病。好發於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往往雙側同時受累。皮疹呈紅斑、浸潤、糜爛、滲出及結痂,有時伴皸裂。自覺癢甚,且有輕度痛感。若停止哺乳,症狀可迅速改善,直至獲痊癒。

6. 肛門溼疹

肛門溼疹病發於肛門處,亦可涉及附近皮膚,皮損常為浸潤肥厚,溼潤或少許滲出,也能引起皸裂,劇癢。

溼疹用什麼藥膏效果最好?

目前治療溼疹的方法有很多,食療、按摩、針灸、內服和外敷。輕度溼疹患者可以藉助食療、按摩等方法來緩解瘙癢症狀。如果溼疹較為嚴重的話,建議藉助藥物來進行治療。西藥都含有激素,患者長期使用,容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中醫療法歷史悠久、標本兼治、使用簡單,患者可以選擇使用中藥藥膏來治療,不含激素,使用後對皮膚沒有刺激,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中藥藥膏中的代表——中玉溼夫寧,治療溼疹、蕁麻疹、皮炎、牛皮癬這類皮膚病最具權威。根據患者購買使用反饋情況,95%以上的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癒,並且不易復發,復購率很高。因其清熱解毒、祛火、治療溼疹的功效,患者們自主傳播其口碑。因為此方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傳統中醫文化,所以在網上也是可以找到的。

此方為何有這麼好的效果?

此方是河南省中醫院創始人之一李中玉教授50年優秀方劑之一。李老先生曾於60年代末,拜師於全國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八卦中醫外科”第五代傳人李道州先生,得其真傳。其主編的《中醫外科病診治彩色圖譜》曾獲得"1999年國家中醫藥基礎研究"二等獎。主編《乳腺增生病中西醫診治全書》,由中國中醫出版社出版發行並重印。

張八卦中醫外科始於清代乾隆年間,至今已近三百年曆史,歷經八代傳承,在全國享有盛譽,於2011年被列為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李老先生多個配方榮膺河南省非遺名方,其中就有以上配方。出於對患者的負責,李老先生嚴格篩選符合國家規定的藥廠後,親自從原料上把控,精選大量天然中藥材生物萃取提煉,最終才允流通市場。現已榮膺“2017河南省品牌百強”。

此方能透過皮膚到達深處,讓血液循環變得更快,進而從根本上達到到治療效果,純天然草本生物分子,從細節深處破壞病毒細胞壁。有效為患者朋友們解決了溼疹、蕁麻疹、皮炎瘙癢等皮膚病的困擾。

溼疹平時注意護理是關鍵

1. 洗澡時少用鹼性大的肥皂等清潔用品,少搓澡,搓出的白泥對皮膚具有保護作用。同時,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沐浴液,尤其是乾性皮膚儘量選擇滋養型沐浴露,不使用控油型。

2. 洗澡不要太勤,每週1到2次剛好,同時洗澡水不要太熱,一般保持在40攝氏度,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即可。洗完澡後5分鐘可適當塗抹些護膚保溼品。

3. 多喝水補充水分,不吃辛辣食物,少喝酒;適當補充維生素,多吃雞蛋黃、胡蘿蔔、綠葉蔬菜、水果,適當吃一些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的食品。

4. 保持房間的溫度與溼度,室內溫度不要太高、必要時使用加溼器或種一些花草來增加溼度。

5. 部分自身存在敏感性膚質的患者,在患溼疹期間還要格外注意做好預防過敏措施;否則,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就會加重溼疹病情的發展。

溼疹比較頑固,治療要及時,不能盲目的亂用藥,聽信偏方,這樣會導致病情的加重,給患者的身心都造成嚴重的傷害。同時還要注意溼疹的護理要點,合理飲食。


不錯的小日子


春季是個溼疹高發的季節,不少人都受到溼疹的困擾。可是原因呢?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

花粉?空氣?某種食物?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嚴重的溼疹癢得人睡不著,那種生不如死的痛苦,非經歷者不能言。

好吧,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也曾經飽受溼疹的困擾。還是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談談吧。

在經歷了口服西藥抗過敏、注射抗過敏藥、口服中藥、放血療法之後,實話實說,我也不知最後到底是什麼方法治好了我的溼疹。但個人和身邊人反覆探討,結論卻是一個:所有的溼疹,無論任何誘因,身體的免疫力下降了,才是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

身體的免疫力好像一道屏障,把溼氣、風邪等牢牢地關在身體外面。當免疫力下降時,身體這道防盜門就再也擋不住了,由此引發了溼疹。

這時,如果正好碰到花粉,或者吃了所謂的發物,就更加誘發它,類似於火上澆油。

因此,溼疹最好的治療方法還是要提高免疫力,同時做到以下幾點:

一、少吃所謂的發物,如牛、羊肉等。

二、儘量不要喝牛奶(少數人可能特異蛋白過敏)。

三、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

您有什麼好的方法和經驗嗎?歡迎交流和探討!

我是“健康醫學百科”,請點擊右上角紅色字關注我!


健康醫學百科


近年來溼疹呈上升趨勢,但可發溼疹的因素比較複雜,有時在臨床上也很難找到病因。故溼疹的治療也多為對症治療,不管溼疹的發病原因在複雜,也下外乎兩個誘因,內因和外因,有內在因子與外界因子的相互作用才可以引發溼疹。

外在因素小常是多方面的,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係,特別是日光、紫外線、寒冷、炎熱、多汗、搔抓、摩擦、以及各種動物毛、植物、化學物質等,還有些生活用品如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均可繡發溼疹。

內在因素也特別多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道功能障礙、精神緊張、失眠、過勞、情緒變化等精神改變、感染灶、新陳代謝障礙和內分泌失調、均可產生或加重溼疹的病情。

總之誘發溼疹的因素特別多,在臨床上也很難找出病因。


apple醫生


我們會患的皮膚疾病有很多,而其中很容易出現的一種就是溼疹。在我們身邊就存在著很多溼疹患者,但是他們對為什麼會患病卻是一點都不清楚。那麼,溼疹是由怎樣的原因而引起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成都軍大醫院皮膚科專家介紹,溼疹是一種遲發性的變態反應,它和人們的易過敏體質有關,所以常常可以通過遺傳來影響到後代健康,這一點希望能讓大家引起重視。該疾病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劇癢無比,常常讓人們都要抓狂,而為了能夠儘早遠離該疾病就要弄清它的病因,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溼疹是由怎樣的原因而引起的?

1、遺傳因素

因為溼疹常常是由於過敏性體質所導致的,所以很多專家都認為該疾病和遺傳因素有關聯。因為本身就容易過敏,遭遇了外界的刺激後就會出現過敏反應,體現出溼疹。真菌、細菌感染等都是常見的致敏因素。

2、外界刺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因素都可能是溼疹的誘發原因。比如紫外線、陽光、動物皮毛、化學物品、植物、化學物品、人造纖維、肥皂或是化妝品等等,包括天氣過於寒冷、炎熱、乾燥或是劇烈搔抓,都可能是導致溼疹的原因。

3、內在因素

除了以上的兩個因素之外,如果人們長期失眠、過於勞累、精神過於緊張或是精神遭到了重大打擊之後也很容易出現溼疹,此外,如果患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失調等等,也可能會因為內外作用而導致溼疹。

相信你你在看完以上介紹後,對於溼疹的誘發原因已經比較清楚了。成都軍大醫院提醒,希望大家在瞭解了它的病因之後,能夠有針對性的做好預防工作。即使是患病,也能夠找準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樣才能早點康復。


哎柚5


溼疹的發生首先有個人先天體質的原因,以及飲食、居住環境等原因導致體內有風熱溼邪。

先天體質:遺傳因素。

飲食方面:過多的吃燥熱,葷腥,辛辣刺激食物傷害脾胃,以至於溼氣困住脾,溼停留體內,且鬱而生熱。

環境方面:久居潮溼環境,或者經常淋雨,浸泡水中,內外相感而溼氣長期停留體內。

溼氣停留體內阻礙陽氣運動鬱而生熱,或者內外溼邪相搏,變成溼熱。

溼熱蘊積肌肉皮膚之中不能透出而生溼疹。

一般表現為皮膚髮紅髮癢,出成片小水泡,抓撓後滲水浸染蔓延到其餘部位。

這種情況下,需要清熱祛溼,涼血解毒,平肝熄風。

如果身體長期溼熱,還可能導致脾虛血燥。

患處皮膚粗糙且厚,發癢,抓撓結痂後皮膚會留下色素沉澱。

這種情況下,需要健脾祛溼,滋陰養血。


醫書老師


1、環境因素:近年來很多研究證實患有溼疹與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範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溼疹的影響更加密切。

2、感染因素:某些溼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黴、分枝孢黴、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黴、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黴等。

3、飲食因素: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檸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反應,從而導致溼疹的原因產生。


用戶99292827773


溼疹大多來自內因,內分泌失調然後免疫力下降然後身體毒素排不出去,精神上的壓抑焦慮緊張最重要的失眠,外面的潮溼悶熱,還有遺傳,這些都是溼疹的病因,不過提高免疫力的最好辦法就是好好睡覺生活有規律,其餘的全部都是瞎扯,


蓮花水臺


溼疹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皮膚疾病,很多患者在溼疹治療好後,過一段時間又復發了。那是有什麼因素導致溼疹發病呢?

首先,溼疹在的原因一般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大部分患者都是外因因素導致的溼疹。有的人皮膚角質層過薄,抵禦外界的刺激能力沒有這麼強大,在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了比較強烈的太陽光線或者穿著的衣物質檢不合格就有可能損害到皮膚,進而引起比較強烈的溼疹。有的人還會對空氣當中的花粉,或者貓毛狗毛等動物毛髮過敏,就會通過呼吸道引發面部的過敏反應。

除了外因外,還有引發溼疹發作的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過敏源、以及身體內的神經因素、內分泌因素、代謝能力、胃腸功能因素等等。代謝功能失調、消化道功能和腸胃功能出現障礙,腸道出現寄生蟲以及體內出現感染病灶等,這些都是引起溼疹發作的內在原因。另外,患者對各種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還會受到生理或病理的影響而增強。

溼疹屬於五大易遺傳性疾病,如若不及時治療,父母可能也會遺傳給小孩子。溼疹可發生於任何部位,常見於面部、耳後、四肢屈側、乳房、手部、陰囊等處,對稱分佈。根據皮損特點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溼疹。三者並無明顯界限,可以相互轉變。在感官上,溼疹會讓患者癢疼難忍,長期如此,會使人精神狀態低下、煩躁。因為瘙癢的關係,患者會忍不住去抓去撓,導致留下溼疹傷疤,難以去除。

所以一旦出現溼疹,患者需要馬上去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會引起溼疹的因素,減少再次復發溼疹的幾率。

從事中醫外科臨床、教學、科研二十餘年,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各種疑難皮膚病,尤其擅長治療溼疹,蕁麻疹,銀屑病,帶狀皰疹,皮膚瘙癢症等。


醫聯媒體


這是9年前不知給什麼蟲子咬到,現在變成這樣,要用什麼藥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