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杜蘭特總決賽被包夾2次,而庫裡被包夾超過了40次,這說明了什麼?

公子蔣球


一是因為身體條件的差異,庫裡比杜蘭特好包夾;二是因為騎士戰術就是庫裡和杜蘭特必須摁住一個,只能挑軟柿子來捏。其實總決賽杜蘭特被包夾2次,而庫裡被包夾40次並不能說明庫裡的威脅太大。對於騎士隊來說,他們深知杜蘭特比庫裡更難對付,但同時按住兩個人又不可能,所以他們只能挑軟柿子庫裡來包夾。

而且之前騎士隊在前幾次同勇士隊的總決賽中採用的策略就是包夾和拉開單打庫裡,一度還起到了不錯的效果,甚至還拿下了16年NBA總冠軍。庫裡礙於自己的身體素質不如杜蘭特出色,騎士隊可以瘋狂撕咬庫裡,讓他在攻防兩端失去作用。

選擇包夾庫裡絕對是騎士隊的戰術之一,他們一是在進攻端單打庫裡,摧毀庫裡的自信心;二是在防守中必要時刻採用包夾策略,讓庫裡及時出球,不給他進攻的機會。騎士隊以為這樣可以摧毀勇士隊的防線,但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

總決賽上只包夾了杜蘭特2次,那是因為騎士隊鋒線上沒有條件可以對杜蘭特進行包夾。詹姆斯專心進攻,只有格林一個人能跟杜蘭特對得上。你讓科沃爾,JR,樂福一類的球員去包夾杜蘭特,簡直就是送分去了,包夾還不如不包夾。

而庫裡就不同了,騎士隊希爾,JR身高臂展都可以和庫裡對得上,包夾庫裡對他們來說不成問題。庫裡就在總決賽上被包夾了多達40餘次,騎士隊的瘋狂包夾戰術,導致庫裡在G3過後滿身抓痕,膝蓋也開始流血。所以說,今年FMVP雖然給了杜蘭特,但庫裡對於勇士隊的作用也不小,僅次於杜蘭特,分散了騎士隊大量的防守。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籃視野


文 丨 根叔說個球


這個問題,其實16-17賽季的總決賽就有過答案。放在本賽季來說,常規賽階段,火箭、雷霆這些球隊的防守重心也都是放在庫裡身上。西決中,火箭在拆分勇士的進攻,沒有大量包夾是意料中的事,但騎士不一樣,他們對於庫裡的恐懼遠勝於火箭。

單單分析庫裡、杜蘭特所在進攻端影響力的不同就能看出端倪。

  • 庫裡:持球三分、持球突破、無球跑切空位、推轉換節奏、創造陣地空間、牽扯形成二次助攻。

  • 杜蘭特:持球無限單打王、終結利器、突破分球。

大體上,庫裡是這支勇士揮舞魔術棒的那個人,他兼具進攻破壞力和組織才能,球隊能在他的手中發揮出1+1>2的作用。而杜蘭特則是一個究極懲罰者,無差別錯位單打所向無敵,但你不能指望他成為指揮官。一方面這不是杜蘭特的風格,另一方面,無形中抑制了他在球隊的真正作用,變向削弱競爭力。

所以,夾擊庫裡就成為一種“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因為他不僅有武略,重要的是他的文韜。典型的畫面:杜蘭特把JR、希爾,甚至樂福、湯普森揉搓個遍,但騎士就是不上夾擊,最多隻是遇掩護後的大延阻,放任其得分。這邊的庫裡卻始終享受夾擊的待遇。16-17賽季的總決賽也同樣是如此。不是騎士不想兩頭兼顧,只是權衡之下的無奈之舉。

事實上,15-16賽季的總決賽,騎士就成功的用這一策略實現對庫裡的限制,最終得到總冠軍。但有了杜蘭特以後,庫裡與其相互呼應,加上騎士的攻防實力都有所下降,慣性的夾擊庫裡讓球隊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


這裡說一說對勇士進攻的對策。

不論是夾擊還是無限換防,都沒有錯,已經有成功的範本可以作為參考。但實際上,想要贏下勇士,策略的正確性不代表有效。真正的,還是具體的執行和硬件配備。

夾擊庫裡,那麼:

——相對於庫裡的出球威脅,後續的輪轉非常重要。騎士就是因為這一點極度不足而被打穿。三分、傳切、無球擋拆,都非常重要。所以,這考驗的是防守方的團隊默契和意志力,你需要時刻保持專注,並有一個兼具大防小與護框能力的內線。之前的雷霆做到過這些。

無限換防,那麼:

——每個點都要有錯位防守能力,在切割勇士體系,迫使其進入肉搏單打時,除了每個點都要有足夠的防守能力外,還要注意對籃板球的保護。所以,這考驗的是防守方單點防守能力和堅毅程度,你可能在一些回合被打擊自信心,但你要持之以恆,並不斷給予消耗,直到勇士顯露疲態,就是你的機會。當然,這同時也考驗球員的體能、態度,以及,對血肉磨盤式比賽環境的適應程度。之前的火箭在西決第四、第五場時就成功了。

不過,這只是防守,只是贏球的一部分條件,你的進攻應對也同樣重要。這裡不再贅述。

總而言之,整個賽季看下來,只有火箭曾經威脅到勇士,至少保羅沒有受傷之前,他們已經讓勇士焦頭爛額的接招,沒有辦法打出屬於他們的節奏,最後不太優雅的姿態拿到勝利。某種意義上,這是火箭的成功,只不過差了點運氣,也差了點實力。

接下來,有誰能在勇士身上再一次獲得成就感呢?一切都要等休賽期的塵埃落定了。


關耳不正


有數據統計,在總決賽中杜蘭特被包夾防守2次,庫裡被包夾防守超過40次。這說明庫裡在勇士隊進攻中扮演的角色更重要,同時庫裡更容易被防守針對。

泰倫盧在總決賽中一直採用包夾庫裡,不包夾杜蘭特的策略是正確的。

庫裡是勇士隊的進攻核心

庫裡得分能力很強,尤其是他的得分爆炸能力比杜蘭特強。他的三分射程很遠,如果不包夾,庫裡三分一開,騎士隊三節被打花的可能性很大。

在杜蘭特沒來之前,庫裡就是勇士隊的進攻核心,他利用自己的牽引力給隊友創造空間,他的傳球能力也不錯。如果選擇包夾庫裡,勇士隊得分效率明顯下降,包夾首先是想造成失誤,然後是延誤傳球。

庫裡已經適應了包夾,減少失誤,但出球速度還是不夠快(因為身高劣勢),騎士隊可以及時補防。

包夾杜蘭特沒意義

之所以包夾庫裡是因為他身高1.91米,容易針對,同時他又是勇士隊進攻體系核心。

杜蘭特身高臂長,比庫裡高很多,所以面對包夾杜蘭特處理球更快。杜蘭特也是比較全面的球員,他運球能力好,視野開闊,總決賽場均7.5次助攻。

所以包夾杜蘭特得不償失,幾乎沒什麼效果。

雖然總決賽騎士隊被橫掃,但是前面三場比賽都是打得很激烈精彩的,都打到最後一節幾分鐘才分出勝負。泰倫盧整體策略沒錯,包夾庫裡。如果不包夾庫裡,勇士隊其他球員很容易就開了。

庫裡是勇士隊最核心的球員,杜蘭特是勇士隊進攻最大的核武器,庫裡的身高和作用使得他首當其衝被針對,可以說泰倫盧把庫裡的FMVP送給了杜蘭特!


阿倫寫字的地方


勇士隊庫裡被包夾的次數遠遠比庫裡多,不是因為庫裡比杜蘭特厲害,而是因為策略上來講,這是對對手的更好的選擇。

首先,杜蘭特身高更高,如果包夾他,出球相對更容易一些。庫裡如果被包夾,身高的劣勢讓他出球沒有杜蘭特那麼自如。一般限制杜蘭特可以採取火箭隊健康時候的策略,那就是無限換防而不是包夾,用更多的人不同的身體去消耗他,當時火箭曾經用過阿里扎、巴莫特、塔克甚至保羅輪流去防守杜蘭特,就是讓他去面對不同的防守來對他進行最大限度的限制。

其次,庫裡是勇士隊的組織後衛,是進攻的組織者和發起者,如果包夾了他對於勇士的進攻肯定有很大的影響。在杜蘭特沒來之前,勇士的進攻就行雲流水,這和庫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勇士的招牌攻防轉換和傳切都是由庫裡發動的。包夾庫裡,在策略上也是相對而言對勇士進攻更好的限制和破壞。

杜蘭特的威脅已經可以從總決賽和之前的季後賽看得出來。首輪沒有庫裡的情況下,勇士曾經在湯普森帶領下贏過火箭,今年杜蘭特的帶領下贏了馬刺。而杜蘭特就算在對手嚴密防守下也有保證下限的輸出。

現在比較被認可、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排名是聯盟前兩人是詹姆斯和杜蘭特,庫裡也是很棒的球星,兩個人都是非常出色的球員,但是杜蘭特是以自己穩定的表現拿到FMVP的人,而不是因為被包夾的更少。


Nikki Zhang


騎士的戰術很明確:寧可被杜蘭特一個人打死也不能讓庫裡帶動勇士全隊!

總決賽的唯一懸念就是杜蘭特和庫裡誰能獲得最有價值球員,最終過山車般的表現讓庫裡再一次與這個獎項失之交臂,不過這可不能否定庫裡的價值,他依舊是勇士戰術的核心。

  • 勇士最可怕的是什麼?
都說勇士的瘋狂第三節可怕,其實不然。都說無解的杜蘭特可怕,其實不然。勇士最可怕的地方是戰術核心庫裡的瘋狂帶動了全隊的發揮,如果僅有杜蘭特的發揮,勇士可能是險勝。可是庫裡的瘋狂模式開啟後,比賽基本就是一波流。
  • 騎士戰術沒有問題

總決賽第三場杜蘭特狂砍43分13個籃板7次助攻並命中致命三分,賽後關於騎士不包夾杜蘭特的置疑也是漫天飛舞。騎士的戰術並沒有問題,他們就是秉承寧可被杜蘭特一個人打死也不能讓庫裡帶動勇士全隊的理念,只不過他們失敗了,最後時刻對庫裡的一絲鬆懈就讓庫裡命中一記三分,庫裡真的不能放。

  • 杜蘭特的FMVP實至名歸,庫裡的確有些冤枉。

杜蘭特的FMVP實至名歸,因為他的穩定和力挽狂瀾,而庫裡因為第三場比賽的低迷最終失去了競爭的資本,不過這並不能抹滅庫裡的作用,他也確實有些冤枉。

任何一支球隊碰到勇士都會採取這種策略,畢竟杜蘭特只能竭盡全力去幹擾而庫裡則更容易被限制,而干擾杜蘭特還可能被擊敗,但限制庫裡則有希望獲勝。


爽哥看球不任性


從個人進攻能力的全面性來看,確實很難有人可以和杜蘭特相比。一對一防守杜蘭特對任何人都幾乎得分如流水。

但是,庫裡擁有的是無法預測的得分爆發力。作為改變了整個聯盟的男人,你當他的得分能力和你鬧著玩的?

今天就給大家例舉今年總決賽。

G1 29+6+9 5記三分

G2 33+7+8 9記三分破紀錄

G3 11+5+6 玄學人品守恆

G4 37+6+4 7記三分

杜蘭特和詹姆斯,是全場穩定輸出。但是,真正可以瞬間撕裂騎士防守的,是庫裡。


你當沒人試過包夾杜蘭特?火箭騎士都試過啊,但無一例外就是庫裡打開了,三節花。

這麼說,現在的勇士,杜蘭特是下限,庫裡是上限。

庫裡對於勇士真正的作用絕對不是數據可以體現出來的。今年總決賽表現的格外突出。這一點別反駁,仔細看比賽。

庫裡,可以用非常短的時間改變比賽節奏。但同時,他也依賴於比賽的節奏和手感,這就是很多人黑庫裡打不了逆風球的原因。

你忘了被庫裡402記三分支配的恐懼了嗎?

最後,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包夾限制住庫裡,讓杜蘭特打,可能最後杜蘭特天神下凡奪命三分,也可能贏下比賽。有大概百分之五十概率贏球。

但如果不限制庫裡,那麼祝你好運能撐過第三節。贏得概率幾乎為零。

哦對了,你別忘了還有個佛祖等著普度眾生呢。例如第三場那種兩個人都失準的次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所以,包夾庫裡而非杜蘭特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就像防守騎士,只要射手群不開,詹姆斯一個人砍得再多比賽也難贏一樣的。就是騎士這一群,不如庫裡一個罷了。

毒舌侃球:用最犀利的文字,給你最棒的文章,帶你深入探索籃球世界。

毒舌侃球


這個問題很簡單啊,騎士玩命包夾庫裡,而放開杜蘭特,其目的就是情願放杜蘭特投2分,也不讓庫裡浪起來,庫裡三分球一浪起來,得分就嘩啦啦,勇士可能很快帶走比賽,騎士輸球就是頃刻之間的事。

第二,庫裡是勇士的靈魂,是勇士的組織者、領導者,把庫裡壓住、遏制、打趴下,就等於擊垮了勇士,所謂打蛇打七寸,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庫裡個子矮小,包夾他容易封住庫裡的傳球路線和投籃路線,包夾的效率會高一些,而包夾長胳膊長腿的杜蘭特,是封不住他的傳球路線和出手的,所以在騎士防守力量不足的形勢下,放鬆杜蘭特,嚴庫裡是正確的方法。

可是,科爾老奸巨猾,他讓杜蘭特投球和助攻相結合,這樣是給騎士傷口上撒鹽,使得騎士防守更是捉襟見肘、束手無策,紛紛敗下陣來,0比4繳械投降!


閒人侃籃球


首先,包夾杜蘭特沒有意義,3分,中投,突破樣樣拿手,最主要的是他的身高帶來的傳球視野,一旦出現包夾,隨時可以給空位傳球,沒有視野死角。

而且哪怕進行包夾,也很難阻止身高臂長的杜蘭特強行出手,所以包夾杜蘭特等於自己投降。

而庫裡的得分手段相對單一,幾乎只有三分與突破上籃,但身材單薄,核心力量對抗差,而突破速度又不快爆發力又不足。最主要的是一旦被包夾就會出現傳球視野不足,傳球威脅大減。

所以騎士敢於包夾庫裡,實際效果也非常出色。

說白了也不過就是杜蘭特與庫裡天賦的差距,騎士抓住庫裡的弱點進行包夾,是戰術的一種。

而所謂的包夾杜蘭特本身就是錯誤的比賽方式,整個總決期間,僅發生的數次包夾杜蘭特,幾乎都無功而返,反而還給了勇士很多空位三分的機會,所以這種戰術自然不會在比賽中發生。


月靈王


阿杜開了還能堅持的最後!大家五五開!萬一庫裡帶節奏了,就不光是比賽要花了,更重要的是對自己隊伍內在自信的提升,以及對對手隊伍的內心深處的打擊,會產生自我的否定和對固有籃球理念的懷疑,以至於產生迷茫,慌亂,失誤,氣急敗壞!不知所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