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20年前接收到的銀河系異常信號源被確定:太空中的納米鑽石

20年前接收到的銀河系異常信號源被確定:太空中的納米鑽石

原行星盤周圍的納米鑽石

致力於探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大爆炸的古老餘燼)的天文學家,在大約20年前首次於銀河系中發現了一種奇怪的信號。它被稱為“異常微波輻射”(AME),天文學家一直對它的來源感到困惑。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奇怪的微波光線是由微小的旋轉顆粒造成的。但是這些納米粒子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仍然是一個謎。

最近,天文學家使用了綠岸射電望遠鏡和澳大利亞望遠鏡緻密陣列來探測14個年輕的恆星系統。他們從其中三個發現了異常微波輻射,這三個恆星系統分別是V892 Tau、HD 97048和MWC 297。

20年前接收到的銀河系異常信號源被確定:太空中的納米鑽石

異常微波輻射

這篇論文的合著者,也是綠岸天文臺的天文學家David Frayer表示,這是首次明確探測到來自原行星盤的異常微波發射。從這三個明確有異常微波輻射的系統中發出的紅外信號,與納米級鑽石發出的信號完全吻合。

在此之前,科學家認為一種被稱為多環芳烴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異常微波輻射的來源。這些分子在整個宇宙中都很豐富,並且有獨特的紅外特徵。但是科學家卻在沒有異常微波輻射信號的系統中發現了多環芳烴。

威爾士卡迪夫大學的天文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Jane Greaves表示,他們消除了所有其他原因,現在可以自信地說,能夠產生這種微波輝光的最佳候選者是在這些新形成的恆星周圍的納米金剛石。

20年前接收到的銀河系異常信號源被確定:太空中的納米鑽石

納米鑽石很可能造成了異常微波輻射

統計建模也印證了該研究團隊的結論。Frayer表示,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異常微波輻射和紅外納米鑽石信號之間的聯繫是偶然的幾率只有萬分之一。

研究小組推測,圍繞著某些年輕恆星周圍的大量納米鑽石會發出怪異的信號。甚至在落到地球上的隕石中,也能找到這些微型金剛石。這一意想不到的結果揭示了早期恆星系的化學特徵,有助於我們揭開太陽系的形成之謎。

該論文的另一名合著者Brian Mason表示,這意味著天文學家現在可以更好地模擬來自我們星系的前景微波光,為了深入研究宇宙大爆炸的餘輝必須要排除它們。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本週的《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