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哪些老演員的演技被高估了?又有哪些演員的演技被低估了?



我覺得張譯的演技是被低估了的。

分2個電影電視情節為大家講述

1.《親愛的》

在這部電影中張譯飾演一位丟了兒子的土豪父親,並組織起一個尋子團,我剛開始在看的時候覺得黃渤、趙薇是主演,張譯的戲份也並不太多,但只要鏡頭給了張譯,你的眼睛就全在他身上了,特別是在飯店吃飯那段,在談起兒子小寶走丟了的時候,整個人眼神、形態、心理、詮釋的非常好,據說那段唱詞還是他自己加的。

2.《士兵突擊》

張譯飾演的一位部隊的士官,因為部隊面臨改革轉型必須要退伍回家,於是他提出想去天安門看看,於是就有了這一幕


剛開始是笑著跟連長聊天,嘴裡嚼著奶糖,慢慢的情緒開始變化,當他哭出來的時候,奶糖掉從嘴裡掉到衣服上,這段沒有剪,我想當一個人在悲傷的時候,也是不會去把奶糖撿起來的,很真實很自然。具體說到哪位老演員演技被高估的話,我覺得就是孫海英

在《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演的真的是很不錯,那種正直、硬氣的軍人形象符合時代背景,也非常有時代魅力,可是,後來發現,大叔的每一部作品基本上都是一個腔調,沒有看到改變。


錘錘知道


說起楊新鳴,他也算是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了,楊新鳴1957年出生,他是話劇演員出身,快30歲才出演第一部電影《野山》。

雖然楊新鳴演技很不錯,但年輕時的楊新鳴卻並沒有在熒屏上大放異彩。雖然參加過春晚,也演了很多話劇、影視劇,但楊新鳴卻一直不溫不火。

2009年,年過半百的楊新鳴和徐崢、黃渤等人合作,出演了電影《無人區》中加油站老闆一角,《無人區》火爆大熒屏,楊新鳴也開始真正意義上在大熒屏上嶄露頭角。

近幾年來,楊新鳴甚至成了偶像劇的寵兒,先後出演了《相愛十年》、《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外科風雲》、《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等等情感、偶像劇,在這些劇中,楊新鳴精湛的演技也成了劇中的一大亮點,楊新鳴也越來越被人廣泛關注。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喜愛的演藝事業上,如今,楊新鳴的堅持也算得到了回報。

“努力”其實不應該是年輕人的專利,年近古稀的楊新鳴,為了演好《我不是藥神》中劉牧師這個角色,沒有一點英文基礎的他學會了說簡單的英文。

為了“角色”而努力,為了熱愛的事業而拼搏,楊新鳴,他才是很多人心裡真正的“偶像”!


影視口碑榜


在我印象中被高估的有這表演麼幾位,一直不喜歡他們的表演:

1.\t靳東

靳東的演技在當時《偽裝者》、《琅琊榜》大爆的時候被過分抬高了不少,一般的評論都在大吹特吹他的演技有多神,平心而論,《偽裝者》裡的大哥確實塑造的有血有肉,但後來靳東演了那麼多的都市愛情劇,什麼《我的前半生》、《戀愛先生》……才發現他的形象和演技一直都徘徊在“霸道總裁”這個人設上,不管演什麼都一股濃濃的“老子天下第一”的中二氣息。表情、動作、神情等等,基本都是一樣的,挑選的角色形象都非常單一,甚至連《鬼吹燈》裡的胡八一都被他演的像一個老幹部,可以說是個人的性格特點過於外露,以至於所有的角色都有一種相似的中年油膩感。


2.\t胡歌

胡歌的演技在《琅琊榜》之後的這兩年被莫名其妙地吹得很高,而且被他瘋狂的粉絲吹成了一個世外隱士的高雅形象,實在是感覺有點匪夷所思。從《仙劍奇俠傳》開始,他的演技就感覺特別稚嫩,在各種仙俠劇裡倒不覺得,但是一旦演了正劇,就感覺像是災難,感覺《琅琊榜》裡屬於被一幫老戲骨和導演調教地相對平穩,只要選擇不那麼外露的表演方式和人物性格,他演的還能說湊合看,但一旦是像《偽裝者》裡的明臺、《獵場》裡的鄭秋冬這樣的角色,稍微有點活潑的性格,就會被他演的特別過,感覺很不自然,當然了,他的粉絲很厲害,一般還不敢在公眾平臺上說他一點不好,要不然就會被圍攻,這樣他們的偶像演技就能更有提高了?

感覺這兩年被吹上天的最誇張的就是這兩位了,其他的演員都還好,不過還有很多演員是被嚴重低估的,一直不算大紅的,比如像最近在綜藝上刷了一票存在感的週一圍、趙立新、郭京飛等等,他們都是圈內公認的演技咖,但一般出演的配角眾多,有一小搓影迷但沒有形成大面積粉絲潮,期待未來的爆發。


了不迪



再看老三國,水滸,可以看到那一輩的老演員一個表情都是戲,非常傳神到位,每個細節可以用心去詮釋,他們能夠表達出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心理活動!就像誰說的:只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所以老電視劇總是讓人回味無窮,觀眾總是反覆咀嚼還願意欣賞,因為可能每個小細節又能發現不一樣的精彩,這都是這些老一輩演員的用心演繹!

而當今很多演員就是為了片酬去的,敷衍小孩子,特別芒果臺出來的一些小鮮肉,那是在演戲嗎?痴呆的表情,油頭粉面,銀樣蠟槍頭,沒有拿的的作品!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新一代演員都是這樣,個人比較欣賞黃渤和湯唯!

黃渤是公認的演技好和情商高!從《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能把把新人物演繹的如此到位,沒有一定的基層經驗,沒有經歷過艱難的日子是很難把握的!黃渤就是一步步走過來,沒有帥氣的外表,甚至可以說很醜,但能夠把每個角色都詮釋的深入人心!《鬥牛》讓他拿到金馬影帝是對他演技的肯定,包括後來的《殺生》《無人區》也很有看點,當然也演了很多商業片,《尋龍訣》《西遊降魔》等等,但他用他的演技征服了觀眾,更用他的兢兢業業的職業態度做了很好的榜樣!對他很期待!


相比於黃渤,可能湯唯的爭議就多了!因為《色戒》被封殺,讓她經受很多人的不理解,但是她只是一個演員,只是根據導演的要求在詮釋角色!後來的《晚秋》把一個女人的心裡掙扎、糾結、無助、壓抑演繹的極其準確,真讓人拍案叫絕!後來的她感覺多了一些從容,看淡了娛樂圈的風風雨雨,一心用心的演繹好每個作品,《北京西雅圖》《黃金年代》,每個作品都可以看到她的態度和用心!而她很低調,沒有緋聞,結婚生子,在她應該完成的年齡裡都在進行,這才是完整的人生!她不是完美的,但她是淡然的,經歷過風風雨雨,卻多了一些沉穩的氣質!欣賞湯唯!


做人做事做演員都看你的態度,用心的態度肯定得到觀眾的尊重!可惜,老一輩的這種敬業態度在年輕人身上得不到傳承,這才是最可悲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


最高估的演員應該是劉曉慶,大家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劉在中國電影界名聲赫赫,大獎也拿了不少,但我們分析一下,那個年代,電視劇沒有,電影一年也就幾部,所以那個時期,新電影一上映,主要演員都會成為大家追逐喜愛的明星,如陳沖、張瑜、李秀明、龔雪等等,當然還有劉曉慶,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藝發展,中國的文藝界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好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優秀的影視演員星光燦爛,而同時隨著演員演技的不斷提高,很多八十年代的演員因演技沒有提高而大多遭淘汰,同樣劉的演技在新世紀以後就沒有再發光的時候,演技日落西山,如同樣飾演“紅樓夢”裡風姐一角色,但相比之下鄧婕的演技要高出她很多,“芙蓉鎮”裡的幾個演員一比,徐松子最好,姜文次之,而她演技最差,完全是在用演話劇的表情和動作去演電影的角色。所以反觀最近二十年裡,劉基本再沒獲過啥影視大獎,近幾年更是少在影視作品裡露臉,她不想演嗎?只是沒有著名導演看好她的演技罷了,問題這就來了,一般演員在此處境下也就默默退出影視舞臺好了,而天生就是愛出風頭,愛表現自己的劉豈能善感罷休 ,為顯示自己的存在,為博人眼球,利用一切機會炫耀,這恰恰是觀眾們最討厭,最反感的地方。


大地滋潤


被高估的演員其實是非常多的。

第一、靳東。在《偽裝者》中靳東表現很出彩。我都誤以為他演技很好。但是後來看了《歡樂頌》和《我的前半生》突然發現,他的表演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尤其後兩部,就跟演了一個角色似的。演員有風格化表演,但細微之處的變化就會帶來不同的變化。比如張嘉譯,大量電視劇霸屏。可你就不會覺得是演了一個角色。



第二、胡歌。胡歌其實也是被高估了。他的表演其實除了《琅琊榜》之外,基本都有一種稚嫩氣。很像剛入行的那種感覺。但奇怪的是《琅琊榜》是真好。他可能不是每個角色都能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感覺。



第三、蔣欣。很多人認為能夠大喜大悲就是演技好。其實看了《演員的誕生》章子怡的表演,就會發現並不是那種激烈情緒的才好。而是不動聲色,情緒又飽滿到剛剛好。否則非常重口味。如果都演成怨婦好像不能算演技。我覺得她還不如楊紫。



被低估的也很多,都是沒紅的。

第一、藍盈瑩。也是《演員的誕生》我認為她應該拿冠軍。就是最後一場也是她的表現最好。就是那種恰到好處的演繹,只是最後一場戲份沒有拿冠軍的週一圍多。



第二、馬思純。我覺得她是文藝片最佳女主角人選。從外形氣質到演技都沒有什麼可挑剔的,奇怪的是作品不多。都不知道製片人和導演們在想什麼?這麼好的一個苗子卻機會很少。



第三、配角演員好的就太多了。比如於和偉、黃志忠、張國強等等。


國病


演技被高估:

靳東---這人就愛裝,沒什麼內涵。也沒什麼智商,演技都是一種硬凹的感覺

李勤勤--一個沒什麼腦子的女人,也只適合那種胡咧咧的婦女角色

王姬--王姬老師為人低調,人品沒有大問題。但是演技真的不能算多好,她演什麼角色都有一股提不起勁來的感覺,就是覺得虛得慌,錯愛如此,大風歌也如此。

趙立新---就新神鵰裡的洪七公 奇怪的她裡的父親 真的沒有什麼高水平,就算演技過得去,可是都這年紀了,再過不去就不好意思了。

還有胡歌---不是一部琅琊榜 就演技好了,他其實在琅琊榜裡有些表情都能看出來不太自然---有人誤會了,我說不自然是想給胡歌留點面子,直白點就是繃不住笑了。同理還有孫儷,

甄嬛傳好,是劇本,鄭小龍的眼光,團隊製作 化妝等等,她的演技貢獻很小--而且還是在鄭導調教之下來說的

劉濤--就歡樂頌裡的女精英演的那樣,太刻意了。

演技不錯的,可能被低估了,可能沒有

陳潔---就天仙配裡的張巧嘴,橋隆飆裡的狄月清,靈魂擺渡裡的冥王阿茶---這姑娘無論是演心機惡毒女,還是膽小善良,嬌俏可愛,女王霸氣,嫵媚妖嬈都是演的是那麼回事。就是我感覺最近在霍思燕的再見老婆大人裡的小三角色有點退步,可能劇本爛,角色沒有挑戰性。

蔣欣---我不喜歡她的沒腦子的性格。但是得承認 演技在年輕一輩裡不錯,危情杜鵑裡的偏執,活潑的仙女綠兒,甄嬛傳裡的霸氣華妃都是樣是樣的

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他媽那位演員---演技很優秀,大家都看出來了,就是人不太火。接電話那個表情,哭訴,不忍,愧疚都表現出來了

楊冪--別驚訝,我覺得一個好的演員演戲就該跟吃菜一樣,有味道。不管你覺得楊冪是炒作啦,不專心啦。你都必須承認一點,她演的角色真的有那麼一股味道。就同樣的三生三世--電視劇和電影的逼格,背景,製作差了多少?可是你絕對更喜歡楊冪的姑姑,因為這角色有味道,未必就多好。包括翻譯官,你再怎麼覺得片爛,楊冪出現的時候你都會很容易被角色抓住吸引。這就是有天賦,很聰明,懂得利用肢體語言 表情 神態 語氣來詮釋角色。

富大龍---走西口滿坉 神探狄仁傑,大秦帝國 太低調了

還有前面有人說的 李佳航


影評聊齋


個人認為被高估的有一個演員“週一圍”,最近因為“演員的誕生”火起來的,主要是這個歌演員總是流露出盲目的自信,看過其最近演過的幾部戲,整個表演的過程似乎很“話劇範”、很“專業範”,但是個人看上去不是很舒適,在我眼裡也許是用力過猛了,可能是他太在意別人對他演技的認可吧,所以顯得表演很不自然,沒有生活。



陳道明也算是演技被高估了吧,因為媒體把他過於神化了,而實際情況是從作品上看並沒有那麼誇張,並不是覺得他演技不好,而是覺得外界傳得有點誇張了。

被低估的演員有哪些呢?


何冰,最近幾年作品可能比較少,但是演過的每個作品都是比較有味道的,都帶有很多個人風格。


姜武,姜文的弟弟,可能是哥哥的名氣太大了,姜武的給人的感覺是有點憨厚又比較有男人味,有點類似香港演員劉青雲的感覺,塑造的每個角色都非常成功。

也許都是個人的喜好吧。


叉門


演技是一種,很玄的東西。一個戲劇片段拿出來,不一定只有一種演法,因為每個人面對事件發生的反應並不相同,一個演員不按照你個人內心的想法去演,那可能是另一種理解,你不能說他演錯了,或者演技太差。

而一個人的演技,不管好還是差,最主要還是要跟著戲走的。有些人用心塑造角色,但總是遇不到好的能讓人引起關注的影視劇,觀眾根本就看不到他,因此他的演技就無從談起。而我們評論一個人演技高,主要是他出演的作品受到關注,箇中演員的表現就開始被大家評頭論足。

而這時候最容易成者王侯敗者賊,好的影視劇中幾乎找不到差表演,差的影視劇中所有人包括老戲骨也都是爛的。

各舉例說明。就說2018年的《我不是藥神》,這部片子是當年的口碑之作,一直以來的好演員徐崢和王硯輝等人的表現不用多說,名不見經傳的黃毛扮演者章宇也脫穎而出,就連此前備受爭議的《愛情公寓》表演者王傳君,也被發現散發出光芒。王傳君的很多表演非常準確感人,很難讓人把他在《愛情公寓》中的表現聯繫起來。能說王傳君的演技忽然提升嗎?這個因素應該是有的,但不同的影視劇決定了他的演法是不一樣的。

葛優算是老戲骨了,不僅出演過很多喜劇,一些悲劇比如《活著》,他一落淚感動了很多觀眾。而就是這樣的演技高的好演員,在2019賀歲檔中出演《斷片之險途奪寶》,全片幾無亮點,拖累葛優這樣的影帝也難以散發光芒。

2018年12月份參加一場頒獎禮,以演技高著稱的青年演員任素汐拿獎,主持人問你出演的片子沒有爛片,以後能保證嗎?任素汐說,作為演員我們能決定電影的部分其實很小,我只能盡我自己的努力,但至於全片最終是不是爛片,其實很難確定。

前幾天參加鼓樓西朗讀會,姚晨在朗讀之後說了幾句。她說專業演員演戲,最早是靠真情實感去體會,去表演,多年之後就更多依賴經驗和技術,今後她寧願笨一點,找回初心去表演。

不管怎樣,希望好演員的春天早點到來。


鄭捕頭


演技高的定義是什麼,我認為是可以勝任任何角色,可以演皇帝大臣老百姓,可以演經理員工董事長,那才是牛演員。大部分情況演員的性格特點剛好和人物重合,那麼他拍的戲就給人印象深刻,這可能就是成名作,被一戰封神。所以再拍很多戲的時候,你會覺得千篇一律,人物沒有突破。舉個栗子

王凱的大江大河和琅琊榜,雖然人物身份不同,但是性格定位都有點木訥固執堅持,這是他擅長的地方,也是他性格定位,

趙達的大江大河和精絕古城,兩個人物差距很大,但是他演成了一個形式,精絕古城中的話嘮太容易跳戲,

陳道明一貫的神秘感,在我的前半生中的店長超凡脫俗,不會一點人情世故,好尷尬

於和偉,很多電視劇目光都不敢直視鏡頭,不知道什麼表達方法。

有些人,趕上了適合的角色出名了,正常。能勝任很多角色,並演得深入人心,這才是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