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近九成人能利用碎片時間 最常看新聞、聽音樂和看書

  • 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 點擊數:
  • 日期:18-06-05 09:12:54
近九成人能利用碎片时间 最常看新闻、听音乐和看书

資料圖。張瑤 攝

88.5%受訪者注意利用碎片時間

受訪者利用碎片時間常做的事是看新聞、聽音樂和看書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方便了人們充分利用碎片時間,等電梯、等公交和乘車時,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和平板電腦瀏覽新聞、玩遊戲和閱讀電子書等。碎片時間雖不起眼,但利用得好也會有很大收穫。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8.5%的受訪者注意利用碎片時間。受訪者利用碎片時間常做的事有看新聞、聽音樂和看書。利用好碎片時間,60.6%的受訪者覺得生活更加豐富充實,53.4%的受訪者覺得做事會更加有條不紊,從容不迫。

受訪者中,00後佔0.5%,90後佔30.1%,80後佔51.2%,70後佔14.2%,60後佔3.6% 。

在金融機構工作的楊祺,平時比較注意利用碎片時間,她經常在上下班路上看財經類新聞,或做工作規劃,把一天需要處理的任務列出來,“這樣在到達辦公室後,能更快投入到工作中”。

新媒體工作者葉婕(化名)說,自己的工作需要利用好碎片時間,她經常在等公交、坐地鐵的時候,瀏覽手機上的訂閱平臺,積累素材,“我還喜歡一邊收拾屋子,一邊看些談話類節目”。

調查顯示,88.5%的受訪者注意利用碎片時間,11.5%的受訪者不注意。看新聞資訊(49.3%)是受訪者利用碎片時間做得最多的事情,其他還有:聽音樂(45.2%)、看書(36.0%)、玩社交軟件(34.7%)、看劇(33.7%)、網購(20.6%)、玩遊戲(18.5%)、收拾歸納(16.4%)、背單詞或聽課學習(14.8%)以及運動(14.4%)等。

葉婕覺得自己把碎片時間利用得不錯:“我儘量把工作和興趣愛好協調好,需要集中精力的事情就在大塊時間裡完成,其他的就用碎片時間。比如我在工作間隙會做3分鐘燃脂操,順便就鍛鍊身體了。”

調查顯示,76.4%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碎片時間的利用效果好,21.6%的受訪者覺得不太好,1.9%的受訪者覺得非常不好。

劉夢恬在某電商平臺工作,她坦言自己不太會合理利用碎片時間。“我一度想利用坐公交時的碎片時間閱讀,為此還買了電子書閱讀器。可總是想刷下微博、看看朋友圈,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等打開電子書時,沒看幾頁就到站了”。

正在準備考研的孫默(化名)每天有很多10分鐘左右的碎片時間,她會用這些碎片時間背單詞或者複習歷年考研試題。不過,孫默發現有時可以利用的碎片時間比較短,很容易做一半就被打斷,不能完成想做的事情。

調查顯示,59.1%的受訪者覺得碎片時間做事沒法投入,50.3%的受訪者感覺時間太瑣碎利用不起來,41.6%的受訪者覺得自己意識不到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碎片時間,35.4%的受訪者坦言自己缺乏規劃時間的能力。

楊祺認為,一個人對碎片時間的利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時間管理能力。

調查顯示,利用好碎片時間,60.6%的受訪者覺得生活會更加豐富充實,53.4%的受訪者覺得做事會更加有條不紊,從容不迫,47.4%的受訪者覺得更能夠掌控生活節奏,31.8%的受訪者認為可以高效完成各種事項,28.1%的受訪者認為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

關於更好地利用碎片時間,調查中,60.3%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大事化小”,分步驟進行,50.6%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48.6%的受訪者建議養成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多做有意義的事情,44.7%的受訪者建議對碎片時間進行規劃,設定具體的工作。

孫默認為,利用好碎片時間,長期堅持下去會發現有很大收益。“現在大家對手機比較依賴,我覺得可以合理利用不同的App,幫助自己更好地規劃利用碎片時間,比如有適合閱讀新聞的,有適合學英語的”。

葉婕認為,要想利用好碎片時間,需要有整體的規劃,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完成,“有的人想在地鐵上看專業性很強的書,但環境比較嘈雜,可能效率不高,可以考慮看一些輕鬆的讀物”。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孫山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6月05日 07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