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便宜車為什麼不能用全合成機油?

天賜淡淡的二



看了題主的問題描述,請原諒壹車熱評不厚道的笑叉了,題主的想法是好的,這讓我想起了馮小剛的電影《大腕》,最後在瘋人院裡有這麼一句臺詞:“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經濟型汽車不讓加全合成機油,有些人認為是出於汽車成本的考慮,發動機內部的零部件精密度會比較一般,縫隙會相對較大,而全合成機油的流動性比半合成機油更好,因此機油會更容易流回曲軸箱,不能給發動機提供相應的潤滑保護。

這個理由看似有點道理,但壹車熱評覺得有點扯!

汽車價格便宜≠發動機工藝不行



選擇合適機油的重要標準是什麼?

黏度!

全合成機油當然要比半合成機油提供更好的保護,而且它也是有不同等級黏度區分的。一般來說0W30、0W40、5W30、5W40這類黏度的機油,就足以滿足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和車輛使用。

只不過全合成機油的成本的確要比半合成機油貴不少,很多人很自然的就覺得沒必要花大成本去給便宜的汽車進行保養,但並不意味著全合成機油就不能用於便宜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全合成機油的保養公里數一般是在1萬起步,因此如果你平時不到1萬公里就喜歡保養汽車的話,使用全合成機油就比較浪費錢了。

至於為什麼加油工說加高標號汽油不划算,首先你得感謝這名誠實的加油工,沒有隻想賺你的錢,因為對方的確沒有騙你。


汽油標號的高與低區別在於辛烷值的不同,也就是汽油的抗爆性不同,高標號的汽油擁有更好的抗爆性。

加多少標號的汽油不是看你汽車的價格和自己的心情,看的是什麼?

發動機的壓縮比!


壓縮比越高,發動機的功率就越大,但穩定性則會相對較差,所以我們就需要使用抗爆性更好的汽油。而我們日常使用的經濟型家用車,發動機的壓縮比一般都不會太高。

那麼如果使用不適合自己發動機標號的汽油會怎樣呢?

理論上來說,動力會有那麼一點點提升,但實際上對於普通家用車來說,這點提升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只有那些有動力需求、玩改裝車的同學們,才會在這方面有所體驗,而普通車主覺得動力變好了,那真的只是一種心理暗示而已。

使用何種機油和汽油,汽車操作手冊上早已寫的很清楚,車主只需按照說明書操作即可。

最後問一句: “一忪一忪”是啥意思?

關注壹車熱評,這裡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汽車知識及推薦!


壹車熱評


這是一個很弱智的問題,

就像同樣是人,說長得醜的只能喝粥,吃海鮮會死一個道理!

平時工作基本都跟修配廠打交道,見過太多不懂換油的例子,我可以保守的說,國內百分之九九點九的車主都不懂機油,還有想當一大部分的路邊修配廠也不懂,!只從價格論高低,從不講性能差異在哪裡,很多都是瞎換的,加錯了也不影響你開,至於對發動機的傷害,短時間內根本看不出來!

所以如果你不懂機油,那就多看看保養手冊,按照保養手冊要求加真機油就行了!牌子隨意吧,但記住一分錢一分貨!


乀李公子


你好,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在黑龍江一家潤滑油廠工作6年多了,其次我在解答一下你的問題!

便宜車為什麼不能用合成油?這個問題可能就是錯誤的,誰說便宜車不能用合成油了,國家也沒有這種規定,買車的時候,所有車都會在使用手冊上標出應該用的潤滑油級別,但是最後都是寫某某級別或高於這種級別的潤滑油,所以車廠是聯繫大家用高級別的潤滑油的,只要潤滑油的粘度用對了,越高級別的潤滑油越好。

還有就要說說我們的國情問題,我國人口眾多,車輛也參差不齊,所以擁有較多級別潤滑油的存在,再加上國家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統一潤滑油的標準,用的大多數是指標比較低,十幾二十年前的的國家標準,來約束現在的潤滑油,所以大多數國內潤滑油廠商用的是國際標準,其中有美國石油協會API的標準和歐洲ACEA的標準,在不就是用企標,自己定一個標準,反正很少用國標的,因為太低了。再說過歐洲,歐洲是出一種高級潤滑油,國家就會強制廢除比這個級別低的潤滑油。這樣全國就會統一用一種或者兩種級別潤滑油,只要區分好粘度就可以。新的高級別潤滑油,尤其是全合成潤滑油,除了有潤滑功能的提升,更多的是環保效果的提升。因為國外很重視環保,所以必須強制廢除低級別潤滑油從而保護環境。中國就不會,因為中國車主就有一種自我定位,我幾萬的車不能用好潤滑油,其實就是自己交給身份,沒什麼不可以用的。只要選好粘度就可以了。

我在說說粘度,日系韓系車的軸瓦間隙比較小,所以用的都是小粘度的,美系的車因為馬力大,所以要用一些高粘度的,但千萬不要太高,現在的技術都很好了,粘度太大了,會是自己的油耗增加,動力減小,時間長了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壞。國產車還是用一些中等粘度的。畢竟技術不是很到位。還有就是車況和車齡比較大的,要用一些大粘度的油。補充一點,現在的車大多數不聯繫用太大粘度的潤滑油,沒有意義,現在的發動機都是為了省油,所以我推薦價格在20萬以內的新車,不論國產品牌還是合資車出廠就用全合成SM級別10W/30的潤滑油就完全可以。20萬以上的國產或者合資車就用全合成SN價格5W/30或者0W/30的潤滑油就完全可以,包括奔馳寶馬奧迪任何品牌都足夠用了。

最後我想在為國產潤滑油品牌說一句話,並不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是外國品牌潤滑油就一定好,首先那些外國品牌的潤滑油都是在國內調製的,而且是針對中國市場特製的,也就是降級降質量生產買給中國人。但是國產潤滑油廠用心負責的生產每一桶潤滑油,這樣為什麼不支持國產品牌,然後創造民族的潤滑油品牌呢!目前中國潤滑油市場,外國在中國品牌大約有10個,到佔中國銷量可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而中國品牌潤滑油大概有1000個,卻要搶那僅有的百分之二十。所以國人當自強,國貨也要當自強!希望大家多支持中國的潤滑油!最後為我的公司打一個廣告,我公司坐落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是黑龍江省規模最大,建廠最早的一家潤滑油企業,我們潤滑油的品牌叫海力潤滑油!無限動力,盡在海力!


楊帆84166823


低端車可以用合成機油,高端車不能用礦物質油

先說說什麼是礦物油、半合成油和全合成油?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礦物油:礦物油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潤滑油,礦物油的基礎油是原油提煉過程中在分餾出有用的輕物質(如航空用油、汽油等)之後剩下來殘留的塔底油再經提煉而成的產物。

半合成油:是使用半合成基礎油,三類基礎油調製而成的潤滑油,是在礦物油的基礎上經過加氫裂變技術提純後的產物,半合成油的純度非常接近全合成油,但其成本較礦物油略高;是礦物油向合成油的理想過渡產品。

全合成油:全合成油是來自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複雜的化學反應煉製成大分子組成的潤滑液。

如果你居住的環境之氣溫變化不大,你可以使用單一黏度的機油,比較便宜;假如你是住在四季氣溫有變化的地區,則必須選擇多重黏度的機油。配合不同環境選擇適當黏度的機油,是為了使你的引擎不至於在大冷天因機油太黏稠而運轉不良,或者在大熱天因機油太稀而使轉速過高。

常用:5W-30和10W-40.

10W-30:前面的10W表示低溫黏性指數。數值小則低溫黏性小,低溫啟動時較佳。後面的30表示高溫黏性指數。數值大則高溫性能較好。

長城以南: 10W-30和10W-40都能適用零下20°以上的溫度,止流點-25.7°

長城以北: 5W-30;但5W-30有高溫限制,適用在40攝氏度以下;止流點大約-35°

帶T字或TSI就建議用全合成機油。對渦輪增壓起到很好保護。

API是“美國石油工程學會”。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M這11種等級

API車用機油的級別分類標準

SA:適合老式引擎;淘汰

SB:適合老式引擎。淘汰

SC:適合1967年前之引擎。淘汰

SD:適合1971年前之引擎。淘汰

SE:適合1979年前之引擎。淘汰

SF:1980年以後汽油引擎。淘汰

SG:用於1989年以後車型之小客車,我國90年代初期常用機油。淘汰

SH:適合1996年前之引擎。於特定的c等級公佈之前仍有效。我國90年代初期常用機油。淘汰

SJ:APl於1996年開始使用,適合所有目前使用中的車用引擎。2000年後常用機油,接近淘汰

SL:適合所有正在使用中的汽車引擎,2010年後常用機油,

SN\\SM:最新汽車引擎

2010年前比國外大約晚5年左右,近幾年基本同步。SJ級以前基本屬於淘汰產品。

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機油粘度分類標準。採用的是粘度等級分類法,將潤滑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溫型、冬季用的低溫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

冬季用油有6種,夏季用油有4種,冬夏通用油有16種。

1.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0W、5W、10W、15W、20W、25W,符號W代表冬季,W前的數字越小,其低溫粘度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適用的最低氣溫越低;

2.夏季用油牌號分別為:20、30、40、50,數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適用的最高氣溫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號分別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數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數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適用的氣溫範圍越大。

看完了你應該明白你的愛車加什麼機油合適了吧,


汽車維修一線


呵呵,我是做汽車潤滑油代理的,據我觀察,其實很多修理廠和快修保養店的師傅對機油都不太懂,汽車保養手冊上會寫有你需要的機油級別和粘度,
這是機油級別的圖

這個是粘度的圖

汽車在十萬公里以上就要增加級別和粘度,因為發動機有所磨損,

通常情況下,我們是日韓選擇稀一點的機油,歐美國產選擇稠粘度的,這個適應大多數車

渦輪增壓的也就是加T的,必然推薦全合成,價格會貴一點,不同級別的油基礎油和添加劑不一樣,一分錢一分貨,不過美嘉殼的假貨很多,畢竟是大牌。

在說下黃殼紅殼和嘉護是礦物油,藍殼和磁護是合成油,極護和灰殼是全合成,別給我說藍殼和磁護升級成全合成,這個自己百度搜索相關資料查詢。便宜車可以用全合成,反正我不推薦,太浪費啦,用一般的合成油就行


莫名


眾所周知,全合成機油,要比半合成機油和礦物質機油好,而無論是潤滑油的性能、清汙能力,還是使用壽命,都有著很大的優勢。不過網上有很多人都這麼認為“10萬以下的車,沒必要用全合成機油”。

有時候4s店和修理廠的人這麼說,便宜的車用全合成機油浪費,因為全合成機油比較稀,經濟型轎車的發動機精度不高,工藝也不精細,間隙較大,發動機的密封很容易出問題,反而容易造成機件損壞。因此經濟型車輛並不適用全合成機油,甚至有可能毀車。真的嗎?

乍一聽上去,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全合成機油比較稀”?簡直是莫名其妙!

合成機油比礦物質油看起來稀的原因

礦物質油有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油,也即是合成機油是從礦物質油裡分離的,所以合成機油相對的密度就要小於礦物質油,自然看起來就要稀疏一點。

但是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粘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粘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這就好像,一個是穿著高級羽絨保暖,而另一個則是披著三層棉被保暖,道理是一樣的。

機油的粘稠度與什麼有關?

機油的粘稠度與SAE等級標號有關。SAE是英文“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的縮寫。

例如:SAE15W-40、SAE5W-40,“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數字越小說明機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環境溫度越低,在冷啟動時對發動機的保護能力越好;“W”後面的數字則是機油耐高溫性的指標,表示100℃時的粘度,數字越大粘度越高,在高溫下對發動機的保護性能越好。

所以在日常車輛保養時,應該根據不同季節,或者不同地域氣候選用不同標號的機油。或者,可以選擇一些0W40、5W30標號的四季機油,冬天零下三十到三十五度都沒有問題。

那麼為什麼有人說,經濟型車輛不能用全合成機油呢?

既然全合成機油這麼好,為什麼還有人說不適用經濟性車輛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全合成機油的性能更好,使得發動機噪音更低、磨損更低,當然換油週期就更低,那麼,你到4S店維修店“光顧”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比如原先礦物油是5000公里一換油,而使用全合成機油後,可能就會延後到1萬公里換一次,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由此而知,全合成機油相比於礦物油還是有優勢的,發動機90%的磨損都發生在發動機啟動時候,所以一定要選好合適的機油,否則就會讓你的車提前壽終正寢。

全合成潤滑油好在哪裡?

相較於礦物油和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分子排列整齊,抵抗外來"變化"的能力更強,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粘度變化的能力也要比礦物油和半合成油優秀得多,其具體可以歸結為:

具有卓越的總體性能,改善了燃油經濟性,具有卓越的低溫性能,可在起動時實現快速的發動機保護作用,卓越的抗氧化性和熱穩定性適合於高溫和苛刻條件下使用,優異的抗磨性,減摩劑配方延長髮動機各部件的使用壽命,長期使用清淨積碳保持發動機清潔,延長換油期。
想了解更多汽車問題,可以加我關注

60秒懂車


誰說便宜的車不能夠使用全合成機油的?磚家嗎?

要知道我們汽車發動機的組成,不管是便宜的車還是高端的車,它的材質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現在幾萬塊錢的國產車,也用到了全鋁合金的發動機總成

那麼好一點的車,發動機也是一樣用一樣材質所組成的,只是發動機的加工精細程度不一樣,技術不一樣,好一點的車只是加了更多的系統,在發動機上更加完善發動機的性能,想要更大的提高發動機的性能而已!


比如好一點的發動機有些裝配了高壓燃油分層噴射、可變進氣歧管技術,可變氣門升程、可變排量機油泵、二次燃油噴射、平衡軸、等等

不管多高端的車,那麼它的發動機都是一樣的,是金屬材質製作的,那麼對於我們機油來說它可不認你是什麼高端車,豪華車還是低端車

機油的作用都是給我們發動機提供潤滑,冷卻,密封,防鏽、減震

我九年前在4s店當實習生的時候,我師傅的奇瑞QQ車每次加的都是400多的嘉實多磁護!後來他更換氣門室蓋墊拆開蓋子之後,發動機內部乾乾淨淨的,除了顏色變成金黃色之外,其他的就跟新的沒什麼差別

所以不管好車或者便宜的入門級家用轎車,都是可以使用更貴的全合成機油的


汽車風雲榜


有誰規定便宜的汽車不能用全合成機油呢?能用不能用,合適不適合用,是兩個概念,因為便宜的車用普通的半合成機油就可以,所以說沒有必要加更貴的全合成機油,僅此而已,並不是因為便宜的車就不能用全合成的機油!

機油分為三種,分別是礦物質油,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一般的礦物質油是5000公里更換一次,半合成機油可以7500公里更換一次,而全合成機油呢,一般的是1萬公里更換一次,在這裡注意一下機油,如果打開在用的話是有保質期的,一般超過六個月或者是一年的話就需要更換,這個是根據機油的不同,更換的時間也不同。


那麼全合成機油最好的地方是在哪裡呢?我們首先說一下發動機能啟動時發動機的磨損,主要的是冷啟動的磨損,如果是用全合成的機油可能在形成油膜速度方面更快一些,而且抗剪切力更好一些,適合一些渦輪增壓的發動機,因為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發動機的氣缸以及零部件承受的壓力更大,需要潤滑效果更好的機油。



這樣來看的話,便宜的車也可以使用全合成的機油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只不過一般的機油就能滿足條件,為什麼還要花費更多的錢呢?


最後關於機油的選擇,全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和礦物質汽油的選擇固然重要,機油的粘度指標也很重要,但是最主要的就是要買到真的機油,無論是什麼牌子,只要是機油能夠保證的話,潤滑效果都不會太差,能滿足一般發動機的需求。


66號車坊


一般便宜的車子是不會使用全合成機油的,當然原因不是不能用,而是沒有太多的必要,只是不夠經濟實惠而已。


經常聽到有朋友會說,買車容易養車難。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有什麼難度,汽車的維護保養還是非常簡單的。只是汽車使用成本並不低,保險、油錢、維護保養、還有不期而至刮蹭等等。因此很多朋友過了首保以後會直接脫保,為的就是經濟實惠。

同樣便宜一點的或者是相對普通一些的車子也就沒有太多使用全合成機油的必要了,主要是出於經濟因素的考慮。就像是屌絲小編吃泡麵,為什麼非要加個腸呢?以本田飛度保養為例,使用0W-20的礦物油即可,價格在170左右,半合成機油綠桶機油價格250左右,而全合成機油已經超過400大洋了。170塊錢即可滿足需求,幹嘛花400塊呢?



機油分為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一般日系車使用礦物油或者半合成機油即可。而德系車多要求使用全合成機油。這也是日系車維護保養成本低的一個原因,深層來說與加工精度和技術有關。並且日系車對汽油的標杆要求也要偏低一些,而德系車也要偏高一些的,其中大眾渦輪增壓車型均要求使用95汽油的。


無論是那種機油,都說需要定期更換的。礦物油5000公里或者半年進行一次保養,半合成機油在800-10000公里或者一年進行保養,全合成機油在10000-150000公里或者一年到一年半進行一次保養,需要注意的時間和里程是都是以找到者為準。具體何時保養,使用什麼機油,這個廠家會有明確說明,根據要求操作即可。


小強說說車


我的車是2011年的起亞賽拉圖,目前看是典型的便宜車一類。因為第一次保養是免費,所以我去了4S店,看到機油桶上標註起亞專用,維修工又說不出機油是哪個品牌,美其名曰是“專供”,油品質量可想而知!恰好我的朋友在本地區做嘉實多代理,能從他那裡可以批發價拿貨,所以我一直用嘉實多磁護,這麼多年過去沒有換過其他品牌的機油。全合成機油是8000—10000公里更換機油,普通機油必須5000公里更換機油,仔細算算我的車用全合成機油一年換一次就夠了,普通機油一年兩次,和下來費用基本相當。這幾年用嘉實多磁護後發動機聲音很好,動力充沛。尤其在北方冬季只用一次馬達就打火,好處相當明顯。所以說便宜車不能用全合成機油是偽命題,只不過是用車保養的理念問題,用便宜的機油當時看似省點錢,其實發動機心臟有毛病了。我覺得如果自己買的新車又不打算短期賣掉,建議用好的品牌的全合成機油。車也像孩子一樣,平時你對它好就對你好,不會關鍵時刻掉鏈子!個人用車感受,非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