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孩子喜歡搗蛋需要制止嗎?

茗惜521


要的。一般在心理學上,我們說搗蛋也是孩子孤僻心理的一種體現,其實愛搗蛋的孩子很可能只是想要求得你的關注,他們希望自己能被看見,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花時間多陪陪自己,如果沒有達成這個願望,他們的搗蛋行為就會變本加厲。

可能他們平日裡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就想通過搗蛋這個行為來吸引注意,家長意識到以後,要多花時間陪他,還可以和他一起玩一些小遊戲。增進親子關係。

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的嫉妒心太強,他看到有的人做的比自己好,就會用搗亂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了。這就是一種,我沒有你也別想有的心態。

當然,也可能是孩子的好奇心太重了,搗亂是他的一種學習,通過搗亂來認識事物的實質。或者是孩子的叛逆心理作怪,父母越不讓做的事情,他們就越要去做。

有時候,我們可以採取冷處理,這樣孩子自己也會覺得無趣,就停止自己的惡作劇了。如果看出是孩子的好奇心作怪,就千萬不要責罵他,應該保護他的好奇心,不然以後他就會變得畏畏縮縮,對什麼事物都失去了探索的慾望了。

記得朋友家的女兒因為好奇,給自己家的金魚吃了很多洗衣粉,她以為小魚吃了洗衣粉會突出更多的泡泡,朋友知道後,就沒有責怪她,而是給她講了一些相關的科普常識。

我們要正確認識孩子的這種行為,並耐心引導,這並不是什麼道德問題,但是也不要放任不管,畢竟也有可能因小失大。


壹父母


孩子都是在犯錯中認識規則的界線和學習的。我們口中的搗蛋其實是從大人的角度覺得孩子違反了規則,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通過孩子搗蛋的行為引導他們做對的事情。

當孩子搗蛋時,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也許是因為好奇;也許是孩子手眼協調能力不夠,導致出現了行為上無意識的偏差;或者是因為內心有壓力,找不到方法緩解……

在瞭解原因後,我們可能就不會那麼生氣地想制止孩子了。這時候再用合理的方式引導孩子,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是:重視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

我的建議是:

1.跟孩子坦白自己的內心情感。比如寶寶這麼做媽媽會覺得有點難過,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情緒,而不是一上來就一頓吼。

2.要表達對孩子付了責任的認可。讓孩子知道不管怎麼樣,媽媽都是愛你的,但是我們需要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起責任來。

3.引導孩子思考可以怎麼樣去補救。

4.和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孩子一起去解決問題,不要把責任全部推給孩子,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責怪他們。

5.和孩子一起復盤和討論這件事情。最後問問孩子的感覺如何,一起討論下整件事的過程,以及下次可以怎麼做。

我們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最重目的是想讓孩子懂得對事情負責任;所以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些鍛鍊孩子責任感的事情,比如做家務。

6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照顧自己開始,比如穿什麼、玩具玩完以後要收好等等。小學的孩子,可以參與到家務中來啦,比如洗碗、掃地這些。中學的孩子,完全可以做更復雜的家務了,比如過年過節的大清潔,佈置自己的房間等等等。

一步步地讓孩子擔起更多責任,從被幫助到自己有能力、自主地做事,這種成就感任何獎勵都無法替代的。而孩子總是在不停觀察,觀察環境和人物生態的關係和位置,並且學習做出調整。在孩子主動參與家庭日常勞動的過程中,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責任和角色。

不要只侷限於孩子搗蛋的行為,讓孩子意識到如何去做對的事情,學會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