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因為前兩天騎的里程多,屁屁己磨的提出嚴正抗議,所以第四天起的比較晚,太陽老高了才出發,沿著營口的濱海路慢慢前行。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營口西炮臺正門

第四天,營口---瓦房店,里程153公里。

營口位於遼河入海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作為海防要塞,洋務運動後清政府在遼河入海口東岸修築了一座炮臺,因炮臺位於營口西郊,故名為西炮臺。這裡既是北洋水師在遼東半島的重要海防要塞,也是東北地區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炮臺據稱是由著名愛國將領左寶貴督造,甲午戰爭爆發前的1888年竣工。西炮臺成軍之時共有210毫米後膛要塞炮2門,150毫米後膛炮4門,100毫米前裝炮4門,餘下是口徑小於100毫米大小不一的鐵炮、銅炮等共42門,當年清軍五百餘人在此駐防。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現代仿製的210毫米克虜伯海岸炮

營口西炮臺扼守著遼東半島咽喉,是大連旅順等軍港的側後屏障,因此甲午戰爭中成為侵華日軍登陸進攻的重要目標。駐守此地的清軍練軍營管帶喬幹臣率部奮起反擊,擊退了日軍,但後來日寇迂迴炮臺側後進攻,炮臺失守。堅固的炮臺和大炮也全部被日寇破壞。現在看到的大炮是2013年由北方工業公司製作的全重26噸的仿製品,解決了長久以來西炮臺有臺無炮的窘狀。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坡道盡頭就是主炮陣地

西炮臺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海防工事,經歷了從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抗日戰爭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等重要的歷史階段,素有“一座西炮臺,半部近代史”之稱。炮臺魂展覽,展示的正是西炮臺近代以來的風雨沉浮歷程。都說“落後就要捱打”,但在城堅炮利的西炮臺,我感到,炮利但無敢於亮劍的精神,也一樣會捱打,而且這可能才是大清軟弱捱打的主要原因吧!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西炮臺歷史陳列館

走出讓人心情沉重的西炮臺,繼續向南前進,在大清河畔,我們遇上了來自大石橋的幾名年輕騎友, 跟著充滿活力的他們,一起邊騎邊玩的穿過了蓋州的北海海洋公園。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路遇大石橋騎友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很會擺POSS的小騎友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北海海洋公園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北海紅海灘的石雕前現在還是一片泥沼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停車留連的太長,只能貪點晚趕夜路了

過鮁魚圈不吃鮁魚餃子太說不過去了,因此我們幾個找了一家餃子館,好好的慰勞了一下自己。鮁魚餃子名不虛傳,讓我們在這裡流連了太多的時間,所以雖然營口到瓦房店只有150公里路程,但連玩帶留連,到瓦房店時己是夜幕降臨了。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第四天行程及軌跡

第五天,瓦房店---大連,里程117公里。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路過關嚮應的家鄉

經過了遼河口灘塗200公里的頂風考驗,今天瓦房店到大連的這點距離簡直算不了什麼,很輕鬆的休閒騎,中午就已到大連市郊了。但進了市區後,我們原本放鬆騎行的心態卻一下子緊張起來,因為大連自行車道不多,很多路段自行車禁行,而人生地不熟的我們,騎起來如履薄冰。在狹窄的自行車上騎行,老擔心背後呼嘯而過的車輛突然襲擊,幸虧遇到了兩名大連騎友,一直帶我們到預定住宿的路口附近才掉頭回去,真讓人心裡熱呼呼的!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熱情的大連騎友

千里之行始於心——騎遊渤海灣歷程之營口(3)

第五天的行程及軌跡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