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鎮上5位患者往返做透析18名班車司機減免車費

每週,老杜要往返鎮上和縣城三次,因為身患尿毒症,他必須去醫院接受透析治療。老杜今年49歲,巴中市通江縣至誠鎮人。老杜說,包括他在內,鎮上目前共5名尿毒症患者,每週往返縣城與鎮上之間,他們已經跟跑這條農村客運線路的18名班車司機十分熟絡,因為從2016年5月開始,經營該線路車隊的18名司機集體決定,對進城透析的幾名尿毒症病人給予少收取車費的特殊待遇。

镇上5位患者往返做透析18名班车司机减免车费

這趟特殊的客運班車,讓幾位病人覺得很溫暖。

他們進城車費優惠

5月29日下午,49歲的老杜從通江新區醫院走出來,徑直去了車站。他必須趕上最後一班車,回到至誠鎮上。這段40公里的路程,老杜每週要往返三次,去醫院接受4個小時的透析治療。這條線路的18名班車司機,對老杜已經非常熟悉,他們能準確叫出老杜的名字。司機們的熱心,讓老杜有些慚愧,因為部分司機的名字,他還不能準確叫出來。

上車後,乘客開始陸續掏錢交車費。從縣城到鎮上的正常車費是15元,但老杜例外,他只給了司機10元,司機接過錢揣進兜裡,沒有說什麼,這已是兩人間的一種默契。

老杜享受的這種“特殊待遇”,是從2016年5月開始的。經營通江縣城到至誠鎮這條農村客運線路的車隊隊長路華順說,少收像老杜這樣尿毒症患者的車費,是車隊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路華順今年50歲,他在這條線路上跑了20多年,不少至誠鎮片區的居民都坐過他的車。2016年春節後開始,路華順注意到,老杜隔三差五坐他的車,一早進城,中午或下午時分回鎮上,閒聊中得知,老杜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家裡經濟條件並不好。

“每週都要跑幾趟縣城去透析,這個車費也遭不住嘛。”路華順說,當時至誠鎮到通江縣城的道路因修路,所有車輛需要繞道行駛,單邊車費就是25元。對於往返的交通費,老杜也考慮過,2015年,他曾在通江縣城租房透析,一年房租2000多元,但平時一切生活開銷都靠買,老杜覺得不划算,索性回到鎮上,住在一親戚家閒置的房子裡,生活成本低一些,他沒打算回村裡的老房子,因為到鎮上趕車要走1個小時路程。

路華順琢磨,自己或許可以為老杜做點什麼。他跟車隊另外17名司機說了老杜的情況,建議只要老杜乘車,就少收取一些車費。最終,大家同意,少收10元車費,不只是老杜,另外4名經常進城透析治療的尿毒症患者也如此。2017年下半年,至誠鎮到通江縣城的老路恢復通行,票價回落到15元。不過,老杜等5名尿毒症患者的“特殊待遇”並未停止,他們仍享受比其他乘客少給5元車費的“特殊待遇”。

隊長通知司機退費

“這點錢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算不了什麼,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很感動了。”老杜至今記得,第一次給他減免車費的,正是車隊隊長路華順,當時原本25元車費,只收取了他10元。當路華順告訴他,今後乘車隊的車都會減免車費的時候,老杜有些不知所措。因為車隊18名司機並非全都認識老杜等5名尿毒症患者,路華順還特別提醒老杜,如果乘坐車隊其他司機的車,只要給司機說一下自己的情況就可以。

“畢竟人家開車,也要賺錢養家。”最初的時候,老杜並不好意思主動開口減免車費,只要乘坐其他不認識他的司機的車,他仍會老老實實給25元,下午回到鎮上,路華順得知情況後,才又通知其他司機,將多收的車費退還給他。老杜說,“現在所有司機都認識我了,都有一種默契了,很謝謝他們。”

另外4名享受車隊特殊待遇的尿毒症患者,老杜只和阿勇比較熟,因為兩個人常乘同一趟車去醫院透析,下午一同坐車回鎮上。老杜是2012年被查出患尿毒症的,他當時正在上海一個建築工地上打工,有一天突然覺得雙腿無力,最後去醫院,被診斷為尿毒症。老杜給自己算了一筆賬:自己現在每週進城透析三次,一年下來,自己可以在車費上節約1500元左右,“這筆錢已經可以讓我多透析幾次了。”

路華順說,對幾名尿毒症患者少收的這部分車費,由車隊18名司機平攤虧損。路華順說,收入也分淡季和旺季,每月實際收入3000元左右,“要說幫多大的忙,也不是,只能說針對幾名透析病人,我們18名司機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幫一點是一點。”

據《成都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