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5月15日晚,海南省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自5月16日(今天)0時起在全省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範圍為小型、微型載客汽車。與此同時,從8月1日0時起,新能源小客車增量指標通過排號方式取得,其它小客車增量指標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至此,海南省也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莊、貴陽之後,第9個限購地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南限購併非針對某個省內單一城市,而是覆蓋全省範圍。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據介紹,5月16日零時至7月31日24時期間,海南全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暫停受理小客車的註冊登記、轉移登記及遷入變更登記申請,5月16日0時前已正式受理但未辦結的可繼續辦理。調控相關規定和實施細則在徵求各方面意見後公佈實行。

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朱華友表示,為加快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在海南的推廣應用,逐步停止銷售燃油汽車,2018年5月16日零時起,海南省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

此前業界曾有分析認為,此舉只是在公共交通、政府用車等領域率先推進,在示範效應下,再逐步轉向控制私人購車。這種判斷的主要理由是海南的私家車保有量在全國屬於較為靠後的幾個省份之一——海南汽車保有量目前約為100萬輛,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海南私車普及不足百戶家庭20臺,並且有人認為海南“限購”是“盲目趕時髦”。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很顯然,這一判斷低估了國家對做出海南再次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的戰略部署、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決心和力度。根據新的改革目標,海南被賦予了四大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並且提出了12個方面、46條具體舉措來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

其實,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就曾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島嶼經濟”分論壇上首次公佈了海南將於2030年前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根據規劃,到2020年底,海南省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萬輛以上,建設充電樁2.8萬個以上。2018年海南將實現新能源汽車佔新增和更換公交車的比例不低於70%,公共機構新增或更換車輛原則上採用新能源汽車。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而根據4月15日新華社受權發佈的《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探索共享經濟發展新模式,在出行、教育、職業培訓等領域開展試點示範。科學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汽車,在海南島逐步禁止銷售燃油汽車。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海南新能源車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海南的小客車銷量達到每年11萬輛的規模,如果按照未來500萬輛的保有量的規模去考慮,銷量甚至可以達到年均50萬輛。相對於目前年均10萬輛的乘用車銷售規模,未來其新能源車銷售必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考慮到北京上海等限購城市的新能源車,目前每個城市每年的銷量也就是6萬輛的規模,未來幾年的海南省的新能源銷量,可能是絕大部分限購城市的新能源車銷量的總和。”崔東樹認為,海南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本次)限購對新能源車的全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其實,與較低的人均汽車保有量相比,海南省在治理擁堵、節能減排等方面並非毫無需求。根據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阿里雲發佈的《2017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汽車保有量剛破70萬大關的海南省會海口市(2017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77.25萬輛,比上年增長13.9%,其中私人汽車68.69萬輛,增長13.1%)就高居第十五名。有分析認為,近年來隨著海口市規模擴大、人口持續增加、經濟不斷髮展,機動化快速發展,交通發展模式(尤其是公共交通發展)相對滯後,導致“交通擁堵”這種城市病也日益嚴重。

與此同時,海南省省長沈曉明也曾表示,(海南)之所以推新能源汽車普及方案,是因為意識到海南在綠色發展當中的責任,希望能為全球的島嶼經濟體在推行綠色能源方面作出示範,具體實施步驟是政府機關用車先行,第二步是公用事業用車,比如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等,第三步才是私人汽車。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而從海南省的接連“出招”來看,打造新能源“樣板島”並非說說而已。

剛進入5月份,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加快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在2017年-2020年新增和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分別達到60%、70%、80%、90%;城市物流配送、郵政用車每年新增和更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低於50%;分時租賃汽車新增和更換全部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或混合動力車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海南也有生產基地的海馬汽車早在多年前就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並於2013年就投放了280輛普力馬純電動汽車至海南出租車市場,但並沒能在這個“自家後院”佔得太多優勢。隨著三亞市率先引入新能源汽車運營“分時租賃”公司,康迪、北汽新能源趁勢入駐,其中康迪一度成為海南省銷量最高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2018年1月18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平臺輕享出行在三亞舉行儀式,宣佈正式進入海南市場,並投放了100輛電動小車LITE、100輛小型電動SUV EX260。除此之外,輕享出行還計劃在海南投入5000輛各種車型,用數量“碾壓”競爭對手。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就在4月份,海南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威馬汽車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島內外遊客自駕遊推出新能源汽車旅遊租賃業務,計劃三年內在海南全省投放約2000輛新能源汽車,2018年下半年將投放首批500輛車。雙方還將引入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建立海南新能源汽車旅遊租賃生態圈。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指出,“海南島很特殊,不同於北上廣深的分時租賃大都是一兩個小時,在海南旅遊點之間距離比較遠,用戶用車時間相對比較長;同時這個島是國際生態島,綠色出行特別重要。”此外,他也認為海南也非常適合自動駕駛等方面的測試。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而在公共出行領域,“全球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比亞迪也來勢洶洶。2017年12月26日,60輛比亞迪C8純電動客車(中標金額5760萬元)正式上線運營,成為三亞市城際旅遊公交線路的一部分。而在此前的11月份,三亞公交集團已投放了28輛比亞迪e3純電動車,用於微公交運營。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共享汽車可作為在私家車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有效途徑之一,不僅能讓更多普通消費者近距離接觸和體驗新能源汽車,而且還能成為綠色旅遊產業發展壯大的推動力之一。雖然新能源汽車想要取得消費者的認可尚需時日,但海南如果接下來能採取較為開放和積極的態度,或有望使得當地新能源汽車發展迎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甚至成為我國其他地區大力發展和建設綠色、低碳城市提供參考和借鑑,同時也為全球島嶼經濟體在推行綠色能源方面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海南省累計建成分散式充電樁2881個(其中公共充電樁2323個),到2020年底的目標是建設充電樁2.8萬個以上。由於海南島相對較為封閉,其公共充電樁的建設工作的開展將更加方便,規劃也能相對更加合理,避免現在已經存在的結構性過剩等問題。

海南省作為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此番大刀闊斧地推廣新能源汽車,既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同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無疑將成為眾多省市的表率。

海南率先停售燃油車 打造“國際新能源島”是動真格的嗎?

正如海南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周軍平所言,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就是要解決好保護和發展的關係,真正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道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海南實踐證明,發展不一定導致生態環境質量的下降,甚至會讓我們的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