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對於中印貿易的情況來看,存在哪些誤解?

從建國以來,我國就注重對於出口貿易的培養,目前已經和很多國家都建立了貿易關係。中印貿易也是我國備受關注的一場貿易情況,它每年能夠給國內創造很多的收益。對於這場貿易合作,有很多都存在幾點誤解,尤其是對於印方的人民來說,不過這都成為不了中印貿易不斷髮展的阻礙!

迷思之一:中國產品便宜

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中國約有30%的產品價格相對較低,但其餘產品是以普通的市場價進入印度的。我們比較了從中國進口產品和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產品的平均單位價值。我們列舉了一些以很大折扣進入印度的重要產品。

括號裡的數字是中國價格低於世界其他國家價格的幅度:殺蟲劑(88%),刺繡機(56.8%),齒輪箱(18.6%),優質有機化學藥品和藥品原料(20%-90%),尿素(15%),打印機(17%),洗衣機零部件(59%),石油焦(36%),冰箱(34%),太陽能電池58%

迷思之二:中國產品質量差對於中印貿易的情況來看,存在哪些誤解?

並非如此。數據顯示,中國生產的產品質量不一,目的是迎合各個層次的買家,而未必是因為該國缺乏專門技術。不過,中國的戰略產品質量很好,而且具有最新特點。例如,2013-2016年,中國提高了向印度出口的太陽能電池的質量,同時也提高了價格。

在此期間,中國太陽能電池的單位價格上升了68.7%。在此期間,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從6億美元增加到了28億美元。所以,中國不僅提高了單位價格,而且增加了出口和市場滲透率。目前,印度88%的太陽能電池來自中國。大多數電子產品的質量和單價也提高了。對於中印貿易的情況來看,存在哪些誤解?

迷思之三:中國在印度進口商品當中所佔份額高得驚人

並非如此。要理解這一點,讓我們把中國在印度全球進口當中所佔的份額與其他幾個國家進行比較。中國在印度全球進口當中所佔的份額為16.2%。日本、韓國和美國的數字分別為25.8%、21.4%和21.4%。因此,中國在印度全球進口當中所佔的份額並不令人擔憂。

其實不論這些數據被不被公佈,都不會影響到倆國的貿易來往,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在主張貿易往來,所以說中印貿易的情況必然不會被這些因素所左右。隨著我國貿易情況的不斷髮展,未來還會繼續和其他各國召開貿易合作,這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非常收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