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夫妻溝通的層次

夫妻溝通的層次

今天,我們一起分析夫妻溝通的五個層次,這可以幫助我們在跟別人的交流過程中識別所處的溝通層次;而當我們瞭解了這些層次之後,才會有意識地把和配偶的交流提到更高的層次,婚姻的親密感也會由此而加強。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打招呼——“我很好,你呢?”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一個層次的溝通都是表面的,人們每天互相說一些客套話,表達一種善意和禮貌。我們說話的時候不假思索,這些話雖然只是例行公事卻說著順嘴,因為我們已經說過成百上千遍,將來還會不斷重複。它們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很少或者根本不去思考這些話的意義。通常人們只對非常在意的話加以思考,而有些話是脫口而出的,比如“一路順風”、“我愛你”、“保重”、“回頭見”、“晚安”、“多加小心”等等。以上這些,和其他很多習慣性的問候語,是第一層次的溝通,是溝通的初級臺階。

對於某些夫妻來說,開始這個層次的交流也是一個進步,因為他們雖然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卻彼此一句話也沒有。即使一句“早上好”,也能讓對方感到溫暖。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二個層次:做報告——“講講情況如何就行了。”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二個層次的對話僅僅涉及事實和情況:人物、經過、時間、地點。人們交換各自的所見所聞,在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卻不分享對事件的感受。比如一位妻子說:“我今天早上和米拉通了電話,她說保羅已經病了6天了,醫生建議他這個星期五去醫院做個檢查。”丈夫的反應是:“哦。”妻子繼續說:“米拉說,保羅好久以前就說自己總是腰痛,最近嚴重了,不得不臥床休息,可是休息了6天也沒見好。”聽了這話,丈夫還是說:“哦。”然後,妻子可能繼續報告更多的情況,也可能換了話題。又或者丈夫轉移了話題,問:“孩子們把狗找回來了嗎?”妻子回答說:“找回來了。一個鄰居不知道狗是我們的,把它鎖在自家後院了。今天下午,孩子們聽到了狗叫聲,才把它救了回來。”

在這個層次上,人們僅僅交流事情本身,不涉及自己,也不問及別人。對於所談論的事實,我們不發表看法、不分享感受,對於所聽到的,也不做出反應、不加評論。

有很多夫妻的婚姻僅靠這樣的溝通維繫著。他們維持著日常生活必須的信息溝通,但是他們的關係也就到此為止了。有些經常在這個層面溝通的夫妻,以為他們之間的溝通很不錯,但其實靠這個層面的溝通,夫妻很難建立思想上、靈魂上或者身體上的親密感。

第三個層次:思想對話——“你知道我怎麼想嗎?”

第三個層次的溝通超越了事實本身。在這個層面,人們開始分享對事件的看法、給出解釋或做出判斷,並邀請對方參與自己對事物產生看法的過程。例如:“我覺得,我們可以用退稅的錢買一第三個層次的溝通超越了事實本身。在這個層面,人們開始分享對事件的看法、給出解釋或做出判斷,並邀請對方參與自己對事物產生看法的過程。例如:“我覺得,我們可以用退稅的錢買一通常,進行這個層面的溝通時,人們會很關注別人的反應。

如果對方的反應是肯定的,他們會繼續分享下去,並詢問對方的看法;但如果觀察到消極的言語和麵部表情(比如皺眉、眯眼睛、打哈欠、橫眉冷對等等),他們可能會很快結束這個話題,退到一個安全的話題中去。很多夫妻極少進行第三個層面上的溝通,因為他們不喜歡自己的看法受到挑戰或者被盤問,這樣會讓他們覺得不安。於是他們退回到第一個或者第二個層次,至於上升到第四個層次,可能永遠做不到。

第四個層次:情感對話——“讓我告訴你我的感受。”

他在第四個層次,人們交流情緒,分享對事情的感受。“我覺得受傷/失望/生氣/開心/傷心/興奮/無聊/不被愛/很浪漫/很孤單……”

這些是人們在這個層次的交流中常用的詞彙,都是描述感覺的。對大部分人來說,表達情緒比說明自己的想法要困難得多,因為情緒通常是比較個人化的。我們常常在一群人中自由分享自己的思想,卻不表達我們對這些人的感受如何。事實上,我們講出來的看法經常掩蓋內心的感受。例如一位丈夫嘴上對妻子說“我覺得牧師今天的講道太長了”,而心裡其實可能在生牧師的氣,因為牧師的講道讓他覺得自己很失敗、很內疚;他的情緒其實跟時間沒有關係,而是跟講道內容有關。從溝通的第三層次到第四層次是一個很大的跨越。我向你分享我的感覺,但你並不喜歡我所說的,你可能會覺得受傷害或是失望,甚至很生氣。那麼接下來,我可能無法面對你的反對和憤怒,再下一次可能就不樂意分享自己的感覺了。在這個層次溝通時,人們要冒很大的風險,但也有機會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很多夫妻在這個層次上的交流並不多,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感覺不被接納。一個妻子對丈夫說:“最近一段時間我覺得很抑鬱。”對此丈夫答道:“抑鬱?你看看你有這麼多東西,你有什麼好抑鬱的?”基本上這個話題到此就結束了,他的妻子也許從此再也不願意再跟丈夫說自己的感覺了。當我們壓抑情感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只好讓我們的伴侶去猜測我們心裡的真正感受。

要想使溝通更順暢,我們必須知道,即使面對同一件事,每個人的感覺也不盡相同。聽了同一個講道,有的人覺得備受鼓舞,有的人卻覺得備受打擊。我們必須給予他人自由,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感受,當別人分享他們感受的時候,願意去理解和傾聽。如果夫妻可以像這樣彼此接納,就會在這個層次上有越來越多的分享,兩人之間的親密感也會隨之越來越深。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五個層次: 關愛的、真實的對話——“讓我們

坦誠相見。”

夫妻溝通的層次

第五個層次是溝通的最高境界,我們可以在這個層次上建立更深的親密關係,擁有更加健康的婚姻。我們可以用愛心說誠實話,這個層次的溝通讓我們可以互相坦誠,卻不論斷,互相敞開,卻不施壓,允許對方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這個層次的溝通不是要譴責對方,而是要理解配偶的想法和感覺,因此雖然彼此不同,卻仍然可以一起成長。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層次的溝通聽起來很容易。讓我來告訴你,其實它並不容易。如果你覺得它不可能實現,我來告訴你,它是可以實現的。雖然很多夫妻在這個層次上的溝通少之又少,但是,越來越多的夫妻發現,在上帝的幫助下,這種關愛敞開的溝通,會帶領他們的婚姻獲得更深的合一和親密感。我們要有一個接納的態度,並且創造一個讓雙方都覺得安全的氛圍,在這個氛圍裡,可以彼此誠實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因為我們知道即使在意見不同的時候對方仍然會努力理解你。我們也會真誠地相信對方看重我們,如果我們尋求幫助,他們會鼎力相助,而不會強迫我們接受他們的想法和感覺。

有一些夫妻可能會問:“我們應不應該把所有的想法和感覺都告訴對方呢?”答案是不應該。前些年,有一些心理學家開始推崇完全的敞開,他們鼓勵夫妻分享所有的想法和感覺,以為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親密感。這種做法流行的時間並不長,更可悲的是,很多婚姻都因為相信這種做法而走到分裂的邊緣。

夫妻溝通的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