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養老金並軌後,所有繳納社保養老金都會按照工作年齡計發嗎?

tdjrx


養老金並軌,指的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和企業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目的在轉機制,並非降待遇。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而這些人員的養老金將會通過社保發放。



以前實行雙軌制,企業養老金和事業養老金採取不同的養老金制度,事業養老金比企業養老金高出三倍。

國家同時也改革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待遇計算方式,跟企業職工一樣,都是包括三種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實際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例如50歲,195個月,60歲139個月。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997年12月31日前的繳費年限×1%×本人全部平均工資繳費指數。


事業單位退休中工人的養老金組成。

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與企業退休人員相同。

過渡性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1%(2014年10月前的工作時間就是視同繳費時間)



除了三種養老金之外,事業單位還有一個職業年金,不過2018年2月1日,國家也頒佈實施了企業年金辦法,兩種標準費用是一樣的。

通過計算方法的一次,是我們的養老保險待遇實現並軌。保險待遇仍然採用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養老保險費用繳越多,待遇越高。

以前企業職工參加養老保險,大多數都是按最低繳費指數來繳費的,而是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來規範,他們繳費指數一般比較高,會超過社會指數,甚至達到社會平均繳費基數的1.5到2倍。

一般機關事業單位動輒都是三四十年工齡,所以我國暫時還不會按照工齡發放退休待遇的,不過同一條件下,工齡越長,待遇越高,還是肯定的。


食在安然


你好!養老金並軌後,所有繳鈉社保養老金都會按照工作年齡計發嗎?在回答你的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什麼是工齡?工作年齡,簡稱為工齡,即職工的工作年限,在一定程度上能表明求職者的工作技能、業務熟練度。但衡量養老保險參保時間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舉個案例: 老王有42年工齡,但只繳了25年養老保險費,而小王只有30年工齡,卻繳了30年的養老保險費。那一年兩個人同時退休,老王的養老金每月是3100元,而小王卻有3800元。老李知道後以為是社保局算錯了,說明明我的工齡比小王多了12年,為什麼他的養老金比我要多領700元?經過社保局工作人員的耐心解釋後老李終於知道了,小王僅管工齡比自己短了十幾年,可在同樣的繳費基數下,小王比自己多繳了5年的養老保險金,退休後領的養老金自然要比自己高。

2014年10月1日,國家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與企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並軌。養老金並軌後,有些人猜想為了縮小養老金的養老差距,可能會按工齡來發放養老金,10年工齡發1000元養老金、20年工齡發放2000元養老金,以次類推,工齡越長養老金就越高。我們不妨仔細想一想,如果真的按照工齡的長短來計算養老金的話,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那樣,不用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後領取的退休金比繳了養老保險費的企業職工還更高,這與並軌前又有什麼區別。如果退休職工養老金按照工齡發放,而不是按照繳費水平和繳費年限發放,那麼又如何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呢?如果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就越高,那麼誰還會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呢?如果大家都不繳納養老保險費,我們的養老保險基金就會越用越少。

現在退休職工拿到的養老金,基本都是現在工作的參保人繳納的保險費用。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從機關事業單位、到城鎮職工,從城鄉居民到私營企業,從靈活就業人員,到外企員工,養老金都是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為計算標準,而不是工齡。如果大家都不願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了,社保部門拿什麼給退休人員發養老金呢?

因此,養老金只能按繳費年限和繳費水平來發放,不會也不能按工齡發放。如果覺得我回答的問題對你有用,別忘了了點個贊。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葉公來幫忙


養老金並軌後,所有交納社保的養老金都按照工作年齡計發嗎?

重慶地區實施養老保險企業參保繳費是在1993年3月,在此之前企業是沒得繳納社保這一說的,都叫做工齡,之前連續的工作年限、下鄉、軍齡等都可按照規定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計算,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沒有繳費,但是還是視作繳納了養老保險,來和後面的實際繳費年限計算待遇。1993年3月後就開始繳費後,這時候繳納的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就叫做實際繳費年限。

個人的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可以累加在一起計算的,只要至少繳納15年就符合退休條件中的年限規定,其中實際繳費年限是不能低於5年的。哪怕你有15年的工齡,那麼也需要至少繳納5年才符合條件。當然要是像現在的年輕人都是93年之後參保繳費的,全部都是實際繳費年限,沒得工齡,那麼我們就至少繳納15年也符合條件。

養老金遵循的原則繳納得越多、繳納得越長領取的待遇就越高。這裡說的繳納得長就是指繳費年限多的意思,繳納得多就是指我們平時參保繳費的費用的多少,檔次的高低,這些都是影響今後養老金領取高低的重要因素。還和我們退休時候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有關係,經濟水平越高待遇相對而言也會提高的。

而以前說的工齡這個概念,在現在的養老保險計發體系中用的將會越來越少。工齡現在可以影響到你的退休金,但是已經不是計算養老保險待遇的唯一標準。現在的計算方式更加的公平和合理,等有工齡的這部分人群退休之後,那麼以後計算待遇都會直接參保你的繳費情況來計算,一切都是依照數據。


嘮嗑職場




別說並軌不併軌的,沒勁。工齡(也就是繳費年限)是計發退休養老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退休養老金高低取決於您每年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您每年的繳費工資基數與當地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相比,求出您每年的繳費工資指數。您歷年的繳費工資指數相加,除以您累計繳費年限,得出您的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到您退休時,取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乘以您的個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便是您的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您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1%

這是基礎養老金,還有個人帳戶養老金,您繳費基數高,劃入個人帳戶的金額也相應增加。

縱上所述,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決定您養老金水平的高低。



養老金並軌後,所有繳納社保養老金都會按照工作年齡計發嗎?2014年10月國家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和企業單位養老金實施並軌,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廠礦企業單位,退休養老金都由三部分構成,1,基礎養老金,2,個人帳戶養老金,3,過渡性養老金。

退休後每月領的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社平工資X(1十養老指數)÷2X交費年限X1%。當地社平工資越高,養老金交費基數越高,養老指數也越,那麼,基礎養老金相應就高。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交費總額÷(男139,女195),養老保險年限越長,交費越多,個人帳戶儲存額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多。

過渡性養老金=全省上年社平工資x(96年以前視同工齡數)X1.3%,對於96年以前沒有交費,按視同工齡計算,工作年齡越大,時間越長,視同工齡也長,過渡性養老金基數就大。


志同道合179276449


養老金並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慢的超乎你想象。另外按照工作年齡發放養老金,也是一個不能太過於絕對的事情。

首先,養老金並軌問題。

2014年10月,國家推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拉開了機關事業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的序幕。

但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式,並不是立即縮小差距,而是在老辦法待遇計算基礎上進行適當增加,通過建立職業年金體系,維持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水平,來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社會化管理。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使用一種養老金計算方法,這要從一種角度上來講也實現了公平。

不過,事業單位由於多了一項職業年金制度,而企業普遍沒有建立相應的養老金補充方案,所以,事業單位養老金還是會比企業要高出1/2左右。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的過渡性養老金時間是從2014年10月往前計算,而企業人員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是從九五到九八年往前計算。相差了20年時間,真正普遍過渡性養老金沒有,大約需要2050年前後。

另外,還有一些企業繳費基數不真實和改革性補貼等原因,都是造成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難以並軌的深層次因素。所以 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短期內還是無法並軌的。

第二,關於按繳費年限或者工齡領取養老金的問題。

養老金是調節社會收入再分配的一項重要制度。最重要的是公平,縮小收入差距。

現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計算時,根據繳費基數將最低繳費基數和最高繳費基數待遇差距有五倍縮小至2.5倍。比如按照最低繳費基數60%繳費一年,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基礎養老金。按照300%繳費一年可以領取2%。

如果按照繳費年限,每年發放一定數額的養老金,這樣是絕對平均化的思路。但是對於大家養老保險交費的積極性會產生很大影響。現在已經是絕大多數職工都按照60%最低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了,這樣反而對養老保險基金造成很大壓力。靈活就業人員也沒有多少繳費的積極性了。這種方法不可持續,除非國家建立起絕對的居民收入監控體系。能夠知道每一個居民收入的多少,按照大家的收入收取社保稅,但是相應的收稅成本太高。而且絕大多數人也不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收入有多少,不露富這是我們的通病。

目前,我們國家有7.76億勞動力,真正交納社保的只有2.8億左右,大約只有1/3。大家都按照最低基數交納社保,這樣社保就失去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的功能了。由於大家都按照最低基數繳費,交的費用一樣,所以,就按繳費年限發的待遇一樣。比如我交費15年就發15份待遇,他交費40年就發40份待遇。社保的意義就不大了。

目前來看,按照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共同計算養老金是更為合理的方法,還有利於調動大家積極性,讓低收入群體佔高收入群體的一點兒便宜。


暖心人社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後,對於退休“中人”的視同繳費年限的確定是欠缺的。因為1976年10月是歷史轉折點。1976年10月前畢業的中學生每個人經歷不同,年齡最小的應該是1960年生人。這些人因經歷不同,國家已經對所有能視同工齡的經歷都給予了連續工齡的認同,並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在各個階段調整工資和工改過程中都加以照顧。現在還在職的和己退休的,在職時工資都含有這部分工資。在退休並軌繳費時就是用在職工資繳費的,所以繳費工資中本身就含有這種優惠。新辦法計算養老金應該充分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故對1960年及以前出生的“中人”養老金計算採取:老辦法待遇+個人賬戶養老金折算款+職業年金待遇折算款比較客觀公平,同等人群不致於差距過大,與相同資歷的“老人”的待遇也在可理解範圍。


鳴響77181294


並軌後,應該按工作年齡計發,因為在職時,事業單位的認為你是名牌大學,讀博等花去費用,時間。你在工作時該給你的,國家企業都給了你。退休了,不工作了,不管是誰,國家的公共資源誰也不要做老大,事業單位的也只能跟企業單位一樣,按工作年齡拿退休金,如果你認為你有能力享受更高的待遇,你可以另外去買保險公司產品去,沒有誰阻止你。


小蘇哥哥1


養老金並軌後,所有繳納社會保險養老金都會按照工作年齡計發嗎?

謝謝題主!

有關養老金的並軌問題,社會上還有不同的聲音,普遍認為事業單位的工資仍然比企業員工的工資要高的多,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所謂並軌是指過去事業單位的職工是不用繳納社保的,他們的退休工資全部是財政所資付的,那麼並軌後現在也同樣要繳納社保費了,僅僅是他們工資基數原先就高,所以他們計算方式就不好跟企業職工相比。

那麼對於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險,由於是採取的統籌資金,合理計算,按照工作年限,繳費基數,同時按照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而計算出每個人,每個月應該拿到多少退休金,所以說,並軌後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何更合理,更公平,怎麼樣縮小事業單位與企業職工的差距,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我覺著等到2060年企事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額度才能縮小差距的話,不縮也罷。因為到那個時侯企業人員早已麻木,已感覺為理所當然。現在退休的企業勞動者、技術、管理等人員,在參加工作時,響應了黨的號召,到艱苦的地方,到艱苦的崗位,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爭取去了企業工作,結果退休了才知道,養老金少了,還要繼續發揚不怕苦的革命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