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武漢因江而生,發源於陝西的漢江,在漢口匯入長江,將武漢分為三鎮。舊日的武漢曾生活過一個特殊的群體——擺渡人,他們連接著三鎮的物資來往,與江城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也有一群擺渡人,他們為武漢搭建起“毛細血管”,把全國馳援武漢的各類物資護送到需要的地方,同時為保障市民生活,還承擔起社區團購物資的配送,蘇寧物流的快遞司機張林,就是其中一位。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張林將蔬菜送到小區門口

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的蔬菜肉禽

2月28 日,早上八點,張林到公司換上防護服,一小時後,他準時出現在了洪山區白沙洲大市場。這裡是武漢最大的農貿市場,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貨車,都是來批量拉運豬肉、蔬菜等生活物資。

受疫情影響,武漢市民線上購買生鮮以及生活用品需求旺盛,線上訂單暴增給線下配送履約帶來巨大壓力,運力嚴重不足。武漢市相關政府部門,動員電商、超市、農業龍頭企業等,大力推進社區團購和集中配送工作。

蘇寧易購、家樂福、蘇寧小店積極響應,通過微信群發起社區拼團接龍,達到最低配送標準,自動成團,當日下單次日統一配送。配送任務則由像張林一樣的蘇寧物流快遞司機來完成。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張林今天要送完這一車蔬菜和肉禽

以前,張林是蘇寧物流的大件配送員,日常的工作是配送各類電器,還負責安裝。疫情爆發後,張林自願加入蘇寧物流組建的應急物資運輸隊,每天奔波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將各類物資送到指定地點。

“現在武漢很多超市還沒開門,小區封閉很多人兩三天才能出去一趟。這些封閉的小區裡家家戶戶總的吃呀喝呀,所以像豬肉、蔬菜這些就靠靠社區團購和批量配送。”

今天,張林的任務是將300多斤蔬菜,300多斤肉,30多份雞蛋送到東西湖區和江漢區的7個小區團長手中,再由他們分配到社區每家每戶。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等著張林取貨

從2月中旬開始,張林頻繁地奔波於白沙洲和武漢多個社區之間,將菜籃子搬到武漢人的家門口。“我一車貨,頂小麵包車四五車。拉這車貨就我一個人,要讓那些小麵包車來拉,得出來4個人。”

自己的車裝得多,張林很高興,但也意味著一個人要承擔多人的工作量,卸貨、清點、幫團長提貨……時間就在這細碎的活路中飛逝而過,送完這批團購物資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他還有一個任務,要趕到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將南京愛心人士捐贈的1000本圖書送給正在那裡隔離的患者。

忙碌的2月!80餘次緊急配送1萬+行駛里程

送完書,已是晚上7點多,往日此時,長江大橋上車水馬龍,有時候還會堵得水洩不通。但現在,每天都是從未有過的通暢,寬闊的江面上,倒映著兩岸的萬家燈火,江城依然是美麗的江城。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張林今年46歲,老家十堰,來武漢工作多年,張林與妻兒一起,早已融入這個城市,就像腳下的漢江水一樣。春節前,妻子帶著孩子提前回到老家,自己一人留守武漢,原本以為值完班,大年初一就能回去與家人團聚,沒想到,從2月4日開始就沒有停息過。

他清楚地記得,2月4日那天,他第一次出車正式開始為武漢各大醫院護送防疫物資,第一趟去的就是洪山體育館的方艙醫院。“體育館改造成醫院,需要的物資多得不得了,好多大車排著送。”張林回憶。

那時候的武漢,定點醫院就是火線。“領導和同事們很擔心,在我身邊盯著我穿好防護服,還幫我檢查了一遍,走的時候再三叮囑,千萬要小心,帶好口罩和手套,隨時消毒。”

“都是醫院急需的東西,送到時醫生護士都給我點贊,我還挺不好意思的,他們比我們更值得點贊。”

蘇寧物流“戰疫”擺渡人!每日集中配送超600斤蔬菜肉禽

元宵節張林和同事為武漢市中心醫院送冰箱

後來,協和醫院、第一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中法醫院等等武漢大大小小的醫院、隔離點,持續有物資需要第一時間送過去。

讓張林印象深刻的是,去火神山送冰櫃。兩個月前,知音湖邊上還是空地,大水坑多得很,就這幾天時間,這裡大變樣。張林載著三臺特殊的冰櫃來這裡時,被眼前井然有序的一切震驚了,每一處細節都做的很到位。所有的電線都匹配了相應的卡槽,非常規範。

“我這次送去的冰櫃是用來存放疫苗和藥品的,水劑很多,冰櫃要調水平,原本以為要調很久,沒想到地面做得非常平整,壓根不用調。10天就建好的火神山醫院,無論是工程質量、醫療設施都是槓槓的!”

整整2月,張林已經完成了超過80次的緊急配送任務,行駛里程超過1萬公里。

武漢的煙火氣正在慢慢恢復

對於天天在外奔走的張林來說,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3月,武漢大學的早櫻也開了。而讓張林高興的則是疫情好轉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

每天早晨,張林都會打開手機,在《武漢發佈》公號中看前一天的疫情防控進展,逐漸減少的數字,意味著“抗疫”已經取得重大勝利。

張林明白自己工作的意義所在,而且,在這近一個月中的所見所聞,也讓他更踏實更篤定:江城人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疫。

與他一起奔忙的,除了車隊30多位同事們,還有那些幫著裝貨卸貨的志願者,以及許許多多下沉到社區的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網格員…… 都在為解決最後100米配送努力著。

大家也都是特殊時期這個城市的擺渡人,因為,物資的順暢往來,生活必需品的及時供應,讓這個城市充滿煙火氣息,這是飽含希望的、健康的、溫熱的生活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