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當年敗北微信的米聊,是否捲土重來

在微博上沉寂大半年之久的"米聊",突然於日前發聲,為"5月31日小米深圳發佈會"造勢。這倒引發了大眾的猜測:米聊會不會藉此迴歸?在小米新品發佈會上,小米推出了 MIUI10、小米8、小米電視、小米手環3等產品。不過雷軍在演講中沒有提到米聊"復活"的話題。這個在移動IM領域搶到先手,卻完敗於微信之手的應用,從最初作為小米鐵人三項之一的明星產品,再到後來雷軍在公開場合甚少提及,逐步在小米生態體系中被邊緣化。此時復活,無非是奔著東山再起而來。但當初幹不過尚在雛形的微信,現在就更難了,米聊的迴歸演變成一場垂死掙扎,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當年敗北微信的米聊,是否捲土重來

2010年10月19日,一款基於手機通信錄的社交軟件,可在本地通訊錄上直接建立與聯繫人的連接,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免費短信聊天的kik Messager出現在蘋果和安卓的應用商店。嗅覺靈敏的互聯網人開始意識到移動IM的發展潛力。剛成立不久準備以互聯網手機身份大幹一場的小米科技便組織了一場大討論,討論的重點不是移動IM做與不做的問題,而是新軟件應該如何定位。當年12月,黃江吉帶隊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便發佈了中國第一款模仿 Kik 的產品,即為米聊。

當年敗北微信的米聊,是否捲土重來

社交產品上,業內都知道騰訊的厲害。凡是正面交鋒的,都以落敗告終。米聊也是如此。得益於騰訊積累的8億QQ用戶關係鏈,另一方面多年沉澱下來的社交基因,也讓騰訊對於微信的定位一直很明確,從而少走了太多彎路。在米聊還在糾結是堅持做熟人社區還是加入尋找附近的人等陌生人交友功能的時候,微信已然推出了附近、搖一搖、漂流瓶等一系列交友功能。黃江吉所主導的米聊團隊早期也是做了很多創新,也敢於創新,但畢竟缺乏經驗、試錯太多。時間差的優勢沒能延續半年,便蕩然無存。

米聊仍然一步步從主流視線滑出。倒是以陌生人社交起家的陌陌,硬是在微信之外殺出一篇天地。時至今日,不乏有挑事的米粉常以米聊先行問世為依據,說微信抄襲米聊的,除了換來騰訊公關總監一句"呵呵",也是自討沒趣。有業內人士認為,或許時機成熟的時候,雷軍還會拿起米聊的武器對抗騰訊。等小米依靠硬件和 MIUI 構建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可與騰訊叫板的時候,雷軍或會再發力米聊。米粉們已經表現出非常期待,都做好準備迎接米聊了,但雷軍千萬要擦亮眼睛,羅永浩的例子非常鮮明的擺在那裡。錘粉一個個都叫著要為羅永浩的情懷買單,但有多少人真正掏錢買錘子手機的,市場是再清楚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