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紅軍第一架飛機來的意外,用的驚奇

北伐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通過廣東航空學校選派人員到蘇聯學習航空來培養航空人才。人才還沒培養到位呢,第一架飛機就來了,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紅軍第一架飛機來的意外,用的驚奇 (紅軍第一架飛機“列寧”號)

根據地來了“不速之客”

1930年春,國民黨駐漢口航空第4隊飛行員龍文光駕駛一架美製“可塞”式輕型偵察/轟炸機,由武漢飛往河南開封執行通信聯絡任務,但在返航途中,因遇大霧迷航,再加上油料耗盡,被迫降落在鄂豫皖邊區宣化店(今湖北大悟縣)西南10公里陳家河的河灘上。當地紅軍赤衛隊繳獲了這架飛機,扣留了飛行員龍文光。鄂豫皖邊區政府得到報告後,立即指示當地紅軍要保證飛行員安全,保護好飛機,並設法把飛機和飛行員運送到根據地中心地區--鄂豫皖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新集(今河南省新縣)。

繳獲了國民黨軍的飛機,這對蘇區人民來說可是一件大事。過去都是眼看著國民黨飛機在根據地上空丟炸彈,這回卻把它繳獲了,大家高興地奔走相告,也不知道保密,很快就傳到國民黨那兒去了。3天后,國民黨指示河西姚昄一帶的地方武裝,分三路向保護飛機的紅軍赤衛隊發動進攻,企圖炸燬飛機,搶走飛行員。當地紅軍赤衛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打退了地方武裝的進攻,保護了飛機和飛行員。

幾天之後,在龍文光的配合下,紅軍赤衛隊把飛機拆卸,運到新集。鄂豫皖紅軍領導人、黃埔一期畢業的徐向前接見了龍文光,並鼓勵他參加紅軍,為人民做事。

龍文光1899年出生於四川崇慶縣,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後轉入廣東航校第二期學習飛行,1926年12月畢業。由於俄語好,曾在畢業典禮上為蘇聯教官做過翻譯,1927年他被廣東國民革命軍航空處選送到蘇聯航空學校學習飛行,畢業後回國,任國民黨空軍飛行員。由於在蘇聯學習過,對共產黨和紅軍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龍文光很快表示願意參加紅軍,不久便在鄂豫皖邊區紅軍司令部任參謀。為了表示新生,龍文光還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龍赤光,並多次給在漢口的妻子黃秋英寫信,勸她來蘇區工作。

紅軍第一架飛機來的意外,用的驚奇 (龍文光)

成立航空局千方百計買汽油

如何把拆卸的飛機重新組裝,真正能飛起來?為此,鄂豫皖邊區軍委向中共中央請求派懂航空機務的人來修理飛機。1931年春,曾在蘇聯航空學校學習過航空機務工程的錢鈞被分到鄂豫皖根據地工作。很快,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了航空局,任命龍文光為局長,錢鈞為政治委員。這是中共第一個航空機構。航空局其實就只有龍文光一個飛行員。他也是紅軍的第一個飛行員。

1931年4月,錢鈞、龍文光和紅軍裡幾個懂機械的人把飛機重新組裝修復好,塗上灰色的油漆。為紀念列寧,鄂豫皖邊區蘇維埃政府將這架飛機命名為“列寧”號。紅軍將“列寧”二字寫在機身側面,在機翼兩側下方各繪一顆紅五星。

為了“列寧”號起降方便,3個月後,航空局在其駐地新集修建了一個簡易機場。以後,又另外修建兩個簡易機場:一個在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兩縣交界處;另一個在安徽、湖北兩省交界處,即英山縣金家寨機場。這三處簡易機場就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造的航空設施。

飛機、飛行員和機場都有了,沒有汽油,飛機還是飛不起來。為了解決飛機的燃料問題,鄂豫皖邊區軍委想方設法到武漢購買了一些汽油,但數量畢竟有限。1931年3月,鄂豫皖紅軍在湖北孝感雙橋鎮的戰鬥中,俘虜了國民黨軍第34師師長嶽維峻。紅軍利用他女婿來根據地探望岳父的機會,讓其幫助購買汽油。為了保住岳父的性命,嶽維峻女婿先後從武漢運來不少罐裝汽油和其他物品。

將迫擊炮彈綁在飛機上

1931年7月初,鄂豫皖軍事委員會委員(1931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陳昌浩要到英山執行任務,準備搭乘“列寧”號飛機穿越國民黨控制區到金家寨機場降落。同時,紅軍也準備通過這次飛行到國民黨控制的固始、潢川一帶執行偵察任務。陳昌浩還擔心龍文光不可靠,駕駛飛機在白區降落,就帶上手槍、手榴彈,準備必要時,逼他聽從指揮。

從新集到金家寨的航程只有100多公里,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但由於新修的金家寨機場雨後泥濘,飛機無法降落。於是,“列寧”號改變航向飛往固始、潢川一帶執行偵察和撒傳單任務。此舉在國民黨軍隊中引起不小的恐慌。

9月,龍文光駕駛“列寧”號到華中重鎮武漢散發傳單,引起國民黨當局極大不安。國民黨的《掃蕩報》對“列寧”號的出現大為震驚,刊登過這樣一條消息:“共軍飛機連日騷擾潢川、漢口,我方幸無傷亡,現有關軍方已通令各地嚴加防範”。

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率部圍攻黃安縣,國民黨雜牌部隊第69師師長趙冠英率部萬餘人固守黃安,等待麻城、黃陂等地的國民黨軍前來救援。11月10日,黃安戰役打響了,經過十多天的戰鬥,紅軍全部肅清了城外圍的8個獨立據點,把縣城緊緊圍困起來。黃安城守軍多次尋機突圍,都被紅軍圍城部隊打了回去。

一個多月的圍困,使國民黨軍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困境,紅四方面軍總部決定發動總攻,並調“列寧”號配合作戰。12月21日,徐向前、陳昌浩等總部領導和龍文光一起來到城南的一個高地上,勘察了黃安城的地形,國民黨軍第69師司令部位置,以及城內敵兵力部署,並確定了轟炸方案,同時通知參加黃安戰役的紅軍地面部隊,“列寧”號飛機要來黃安作戰,各部隊不要發生誤會。

紅軍把“列寧”號加裝了掛彈架,將迫擊炮彈捆綁起來掛在飛機上作為航空炸彈。12月22日,龍文光駕駛著“列寧”號出現在黃安上空時,紅軍地面部隊振奮不已,高興地向天空上扔帽子,有的人竟跟著飛機跑起來。國民黨軍看到“列寧”號飛機在黃安城上空盤旋,開始時以為是自己的飛機空投物資來了,都紛紛跑出工事,準備搶東西,毫無戒備,當遭到轟炸時,才知是紅軍的飛機,嚇得倉惶逃命。

趙冠英見部隊待援無望,又遭飛機轟炸,軍心動盪,隨決定棄城逃跑,同時,還以“官升一級,兵升一官”為誘餌,糾集力量組成了“敢死隊”突圍。而他本人則化裝逃跑,但最後還是被紅軍活捉。此役奪取了黃安城,使黃安、麻城、黃陂、孝感等縣根據地連成一片。龍文光駕駛著“列寧”號飛機與紅軍指戰員一起創造了首次空地配合作戰。

拆散埋入大別山

1932年7月,蔣介石對鄂豫皖地區發動第4次大規模“圍剿”,紅四方面軍被迫向西戰略轉移,無法將“列寧”號轉移,不得不把它拆散埋入大別山山溝裡。

紅四方面軍反“圍剿”失敗後,龍文光與主力部隊失去了聯繫,回到漢口家中,不幸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他的同學毛邦初等人聯名保釋,請求國民黨政府赦免他一死,但都未能獲准。1933年,龍文光以“帶機投匪”罪被國民黨殺害,同年底,被中共蘇區追認為革命烈士。

1951年9月,當年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時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的王樹聲來到大別山,當地群眾將“列寧”號飛機部件挖了出來交給國家。但由於時間太久,飛機已無法復原。飛機部件也因當時人們缺乏對文物價值的認識而未能妥善保管。“列寧”號僅剩一塊蒙布存放在湖北博物館。空軍航空博物館成立後,按1:1比例複製了一架“列寧”號原機,供人們參觀,成為永久的回憶和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