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理解過去一輪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升值?

dongyangwoainisy


首先,並不是美元對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問題;實際上是美元整體走弱,而人民幣則相對比較穩定。所以你的問題應該是如何理解過去一輪“美元貶值”。

美元在過去的47年裡,貶值86%,而過去一年就貶值了15-20%。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元指數先是猛烈上漲,然後就後勁不足,持續下跌了近一年多。

相比較;人民幣對歐元,對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並沒有發生特別大的漲跌幅,總體上的匯率比較穩定。

1)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緊盯一攬子貨幣,而並非美元,同期的歐元英鎊日元均走上了升值通道。所以人民幣升值是情理之中的事;

2)增長差”:美國經濟增長已經接近“成熟”狀態,歐州日本還處在復甦的上半場,新興市場還處在增長期,從增長超預期的角度看,歐元區、亞洲區勝於美國;

3)“貨幣政策差”: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縮表預期充分,但對歐央行削減QE預期並不充分,同時,日本的加息預期也不明朗,歐央行的動向對歐元/美元匯率的影響要明顯大於美聯儲。

4)特朗普新政;特朗普的一系列新政,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降低了投資者對美元的信心,如中國近兩年來減持了1萬億美元的美債。

5)主動性貶值:美元貶值將會有利於出口,正好迎合了重振“美國製造”的口號,同樣也需要給資本市場降降溫,去去火;

6)內在美元高估:由於美國的製造業空心化,股市迭創新高。


以股易金




目前全球面臨的形勢可稱為“三高一低”。“三高”是指主要大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歷史最高、負債率歷史最高和美股、中國房地產等主要大國風險資產價格歷史最高。在“三高”的同時,VIX波動率指數處於低位,但受美國經濟強勢復甦和美聯儲加息可能超預期的影響,波動率在上升。

關於人民幣對於美元的匯率,怎樣理解過去的這一輪升值?首先,央行顯著收緊了對資本賬戶的管制,這一點非常有效。考慮到整個外匯儲備已經穩定,現在“走出去”戰略會圍繞“一帶一路”進行,這是“有放有收”。第二,它的定價機制變化了,央行不再通過逆週期調節對匯率進行調控。個人建議,人民幣匯率應穩定在6.4-6.6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不好。人民幣升值太多會引發資產泡沫,還會影響進出口,反過則有可能刺破現有泡沫。他認為,沒有必要維持一個特別強勢的人民幣匯率。目前,人民幣匯率振盪非常明顯,這是一件好事。


邵宇


人民幣2010年6月至2014年年初,從6.8附近一路升值至6的邊緣,一度有破6奔5的意思,隨後在14年到16年年底又一路貶值,再度回到6.9上沿,又有奔7的意思。兩個大週期之後,去年的6月份一直到現在人民幣重回升值走勢,目前兌美金匯率6.3附近,10個月時間升值了接近10%。

人民幣在16年11月起到當前,經歷了兩波升值週期,先看下自己截的圖形吧,這樣明白一些。下圖中清晰的畫出了人民幣升值的趨勢週期,16年年底到17年年中基本還算穩定,運行區間6.8-6.9,但17年6月底開始就啟動一波升值,9月底的時候,最低6.45隨後貶值一波,17年12月底後又開始一波升值,6.6附近開始,到目前的6.33。

貨幣強弱背後的支撐力量是國家經濟體量和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人民幣的升值走勢一方面跟中國經濟總量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增長有正相關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跟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的弱勢美元政策有關。

對於中國力量的上升帶來的人民幣升值影響,作為中國人,這個自不必做什麼解釋的。美國執行的弱勢美元政策,原因出於什麼呢?個人認為,一個是特朗普政府著重強調的美國再度強大,扭轉當前的貿易逆差,因為美元弱勢相對的貶值利於刺激出口;另一個就是特朗普的稅法改革和1.5萬億美金的基建計劃需求大量的美元迴流。只有讓美元的強勢地位不斷的下降,資金迴歸美國的理由才更加的充分,美金作為別國的籌碼才容易釋放出來。

圖形上可以看出,人民幣與美元的走勢幾乎是一個路子,美元指數一路走低,人民幣緊貼著美元升值,這種情況延續的概率很高。作為半業內人士,對於未來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個人仍然偏高,對於外貿企業來說,可能後市的風險更大,鎖匯的操作需要更加的頻繁和謹慎。


當世一板磚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首先對中國而言,本幣升值意味著購買力的增強,可以以更少的本幣獲得更多的進口商品,因此有利於進口,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直接的境外消費,如各種代購,出國旅遊,留學,買電飯鍋,馬桶蓋等。但是,本幣的升值也意味以本幣計價的商品需要更多的外幣來支付,因此會導致出口訂單的減少。而出口又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出口受到嚴重的衝擊,特別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如日本,韓國,中國等,因此會適當讓本幣貶值,以刺激出口。為什麼不是大幅貶值呢?因為那會引發惡性競爭性貶值,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戰爭,如一戰。反之,可以推出人民幣升值對美國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