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國圍棋進入馬曉春時代為何哪麼短暫?

漢水白石言


如果說馬曉春是中國圍棋史上絕無僅有的天才算不上過分,他和棋聖聶衛平一起引領了國內圍棋的整個80年代,史稱“聶馬時代”,在聶衛平漸漸趨於平庸後,馬曉春獨自扛起了中國圍棋的大旗,在韓風肆虐的日子裡力扛“四大天王”,勇鬥日本六大超一流,並且在1995年達到個人職業生涯的巔峰。這一年,他一人獨取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兩項世界大賽冠軍,為落滿灰色的中國圍棋挽回了稍許顏面,應該說這個時候的馬曉春被國人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只可惜他的天敵也在這個時期浮出了水面。1992年,不到17歲的韓國神童李昌鎬在第三屆東洋證券杯五番棋決賽中後來居上,3:2力克林海峰後首次登上世界大賽冠軍的寶座,賽後林海峰的評價是:“他太冷靜了,已經完全成熟。官子除了小林光一棋聖能與他媲美之外又還有誰呢?”

事實證明了林海峰還是小瞧了李昌鎬的實力。相比於小林光一,馬曉春能從中日圍棋天元戰初期的贏一盤都極其困難到後期的強勢逆轉,他的棋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背後的自信都有了質的提升,比賽中也能經常看到他妙手頻發,“妖刀”之名絕無僥倖。

接下來讓人意料不到的是,這樣的馬曉春在李昌鎬面前居然不堪一擊,11年交鋒的記錄是一邊倒的6:25,其中有多局是官子階段被半目逆轉惜敗,兩冠後的6個世界亞軍中連續4個都是拜他所賜,李昌鎬成了馬曉春前進道路上名副其實的苦主。


必須提到的是,賽事舉辦方也為李昌鎬的勝利費了不少力氣。最典型的莫過於第三屆三星杯,當時狀態大熱的馬曉春連下兩城,距離登頂僅僅一步之遙,而舉辦方無故把比賽延期,接下來包括第三屆LG杯的決賽,馬曉春面對李昌鎬是不可思議的6連敗。

最後跟馬曉春的個性有關。馬曉春天賦有餘努力不夠,相比於韓國棋手的自律,這也幾乎是那個年代中國棋手的通病。另外隨著常昊領軍的七小龍的崛起,馬曉春開始逐漸退出世界圍棋大賽的舞臺。


怪獸小王




這是我的圍棋,當年我攢“鋼蹦兒”買的,我唯一的一付圍棋。(參考物價:一根冰棍兒5分錢,存一次自行車2分錢,街上的大碗兒茶2分錢。不過,我攢第一枚鋼蹦兒也不是衝著圍棋去的,從小學開始攢,攢到初中才花出去啊!)

當時我上初中,平時都是和同學下圍棋。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看“中日圍棋擂臺賽”直播的,這個比賽就是打擂臺,有點像現在的遊戲中過關一樣…比賽中一個過不去就換下一個接著過,往往是中方前面的人都失利了,最後出場的聶衛平上臺後,常常是連下數城戰勝日方最後一名棋手,使中方獲勝,因此聶衛平被稱為“聶旋風”。

但是,我印象中聶衛平沒拿過世界冠軍。國人第一個拿冠軍的好像就是馬曉春了。我記得馬曉春拿冠軍回國的時候,聶衛平還到機場接機。

後來,才知道那個時期我國的圍棋水平是比不上日韓的。

最後想說的一件事情是看劉小光的比賽,那次劉小光輸了,輸的主要原因是非要和對方較真兒,讓對方在棋牌某一個地方讓步低頭。過去N年,有一次看天元圍棋劉小光講解自己的一盤棋,開講前他說自己在日本因為是光頭,所以比賽前一天晚上,在街上被當成黑社會抓了起來,第二天快比賽了才放出來!

我恍然大悟…

我還喜歡聽“萬年老二”的俞斌講解,還有王汝男講解。

那時候比賽現場,兩張桌子,一個是選手比賽用的,另一個是裁判用的,中間一個裁判,裁判兩邊各一個計譜的小孩,記譜的小孩中常常有一個面孔——古力…

後記:這麼多年過去了,別人的水平都見漲,我始終保持自己的水平維持在“點三三”的狀態,哈哈!


永l喜歡兵器和攝影


中國圍棋長期以來都有一種認知,那就是馬曉春天才橫溢,行棋天馬行空,綽號“妖刀”絕非浪的虛名。本人圍棋水準不高,充其量棋迷而已,對於馬曉春天才度不敢妄作斷言。但是棋迷的眼裡也許會給你帶出另一番天地。


聶衛平中日圍棋擂臺賽肆虐日本棋手的前三屆比賽,其實馬曉春也有著不錯的發揮,但是由於聶衛平那個時代戰績實在驕人,不誇張的說中國棋手其實都是他的陪襯。從1984年這一階段到首屆應氏杯決賽階段,堪稱聶衛平巔峰期。而到了1989年首屆應氏杯決賽1952年出生的聶衛平已經37歲了,雖然日本六超在這個年齡照樣生龍活虎,但考慮到聶衛平身體狀況,實則他已經走下坡路了。

另一邊呢,馬曉春是在1992年才逐漸確立自己國內棋壇新一哥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直到1994年聶衛平仍有一戰之力,甚至一度與馬曉春攜手殺進東洋證劵杯決賽,直到馬曉春捧起東洋證劵杯繼而斬獲富士通杯,馬曉春時代才堪堪宣告來臨。此時1964年出生的馬曉春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這段成長經歷中,先後經歷了聶衛平、趙治勳以及小林光一等苦手的蹂躪,最終破繭成蝶一飛沖天。但是與日本六超或者聶衛平們不同,馬曉春的登頂給人感覺是一個字——等!對,媳婦熬成婆,不是趕超了巔峰的強者,而是自然規律之下,眾多英雄時代落幕,他適逢其會接替而已。才華橫溢,一招一式充滿靈氣,這些都是馬曉春優點,對戰強敵也是韌性十足,但是聶衛平確實走下坡路,他這個老二扶正了。中國第一個與第二個圍棋世界冠軍的獲得者,馬曉春是創造了歷史,但是比之聶衛平當年他的影響力差遠了,而唯一能證明他能力的就是開創一個時代。

聶衛平是天才,日本六超也是天才,南朝鮮曹薰鉉還是天才,到了馬曉春依然是天才。天才何其多,誰也不服誰,這時候17歲的李昌鎬棋壇橫空出世,用一個個世界冠軍的記錄重新定義圍棋天才,包括年齡,包括與馬曉春截然相反的棋風棋路。但由此說李昌鎬就完完全全就是壓制馬曉春剋星,那也不盡然,實則馬曉春自身的心理出現了真正的變化。


從過去挑戰者到君臨天下的王者之一,突然遭遇乳臭未乾的李昌鎬挑戰,馬曉春初始是信心滿滿的。中國圍棋曾經流傳著這樣的話,馬曉春訓練中與刻苦二字絕緣,其中既有他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的性格有關,更有創意與靈感不是召之即來有關。何況靈光乍現更是可遇不可求,那種奇思妙想所成後的幸福感唯有當事人才能體會。而馬曉春對於自身有著無比強大的自信,這種自信與自尊生死相依不容任何人質疑。李昌鎬呢?與馬曉春相反,這位官子冠絕天下算路驚人,但這殺手鐧絕不單單是依靠靈光乍現為之,那是無數青春歲月伴隨死活題打磨出來,心無旁騖數十年如一日,僅憑此一點就不是普通人可以為之。棋風截然不同,性格迥異,棋力相當,那麼決定勝負的因素無外乎心理與際遇。


李昌鎬的師傅曹薰鉉是個天才,這不得不承認。李昌鎬就是在曹薰鉉蹂躪下成長,細論曹薰鉉與馬曉春的棋風有相似之處,都是詭異變幻潛藏飛刀,甚至曹薰鉉那種對勝負的執著會在關鍵時刻衍變出變種的殺招翻盤,足以令對手痛不欲生。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李昌鎬沒有變態狂暴,反而少年老成,只此一點馬曉春的得意技就只剩下棋盤上當時的爆破力,後續心理恐慌幾乎沒有。所以初始對陣,雖然互有勝負,但李昌鎬藉此進一步瞭解了馬曉春飄逸棋風,顯然做到了心中有數。反觀馬曉春,贏棋路數依舊,對手招法看似平淡無奇,勝負懸念卻貫穿始末難尋空暇,昏招?官子?棋風相剋?狀態不佳?答案太多,疑問太多,驚奇太多!當官子逆轉出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之時,李昌鎬的官子功夫已經成為恐怖的大殺器。這是一種媲美馬曉春棋才的自信,這是一種棋士的最高謀略的比拼——不戰而屈人之兵!


馬曉春的固然才華驚豔,面對厚勢為依託絕不冒進的李昌鎬,很難取得勝勢充其量只能算得上優勢,即使偶爾成竹在胸掌控大局,卻因為殺機太甚漏算增多,被對手生拉活扯扳回劣勢,又朝著官子階段大踏步前進。與其說馬曉春被李昌鎬剋死,實則不如說李昌鎬戰略上高出馬曉春不止一籌,而得意技只開花不結果,反被KO無疑使得馬曉春心底最驕傲的東西變成了最大的痛……


有人或許會問此前馬曉春屢戰屢敗小林光一,都能苦尋對策臥薪嚐膽突破瓶頸,遇到李昌鎬為什麼不能捲土重來?即使李昌鎬時代過去多年,試問能否找出這樣一位十年如一日的棋道苦行僧?即使後輩李世石算得上刻苦二字,但生活中也遠遠不是隻有圍棋。更關鍵的是李昌鎬生於1975年,與馬曉春爭霸之時棋道遠未達到日後境界,至此馬曉春從巔峰跌落,再難回覆。

綜上所述馬曉春憑什麼翻盤?拿什麼翻盤呢?如果沒有記錯,日本六超在棋士生涯末年不約而同都有有著大賽中“夕陽斜照”奇蹟之舉,馬曉春經此一劫之後,雖然也曾兩度殺入世界大賽決賽,可不復當年羽扇綸巾成竹在胸之態。富士通被劉昌赫擊敗,本土作戰春蘭杯先勝後敗不敵王立誠,至此以後妖刀世界圍棋大賽決賽再無影蹤。1995首奪東洋證劵杯,2000春蘭杯亞軍收場。五年時間馬曉春盛極而衰不得不令人感嘆世事無常。詭異的妖刀如羚羊掛角般劃出的印痕,勾勒出圍棋世界中唯有才情才能展現的喜與悲;平淡木訥演繹圍棋新天地的王者李昌鎬像霧像雨又像風,馬曉春是陪襯?兩種棋風,兩位棋士陪襯的永遠是成績,不滅的是棋道之巔永遠前進的棋士!

也許若干年後黑白野史一頁記載:立衝飛斷輕靈飄逸一子籠四方,獨闢蹊徑三十六計天馬行空;託壓扳曲春花秋實雙目耀八面,返璞歸真銖積寸累佛性禪心。也許,這次的答案帶了太多太多對圍棋的感情,但那個時代我會永遠記得,無論聶衛平與馬曉春,小林光一武宮正樹或者是曹薰鉉師徒,謝謝你們伴我走進黑白的世界


老成都好吃嘴


馬曉春,1964年出生,曾創下中國圍棋名人戰13連霸紀錄,1982年一1992年與聶衛平共同開創了聶馬時代,1992年開始,馬曉春集名人、新體育杯及棋王於一身,中國圍棋開始進入了馬曉春時代。1995年馬曉春連續獲得東洋證券杯,富士通杯兩項世界冠軍,達到了個人職業圍棋的顛峰。1996年一2000年,馬曉春共獲得六項世界亞軍,國內成績,雖然逐漸失去了等級分第一和眾多頭銜,但名人頭街仍連霸至2001年。總得來說馬曉春時代並不是很短暫,雖然95年後,沒有獲得世界冠軍,但外戰成績仍然要好與其它人,等級分第一的常昊,同時期僅獲得三個亞軍,這一時期,中國圍棋被韓國壓治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以李昌鎬為首的圍棋四大天王太過強大,而中方馬曉春一人略現勢孤力單。假如當時馬曉春運氣在好些(世界大賽上幾個半目負),韓國人少些盤外招(三星推延比賽時間事件),棋聖聶衛平職業顛峰再延長些,小將常昊再成熟些,鈍刀錢宇平身體再健康些,或許馬曉春能多得幾個世界冠軍,馬曉春時代也一定能多輝煌幾年吧。



古巷琴音


馬曉春當然是個圍棋天才,1995年他連續在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盃賽中奪冠,這也是當年決出的僅有兩個世界圍棋冠軍。

但馬曉春的兩個世界冠軍都是從前輩棋手那裡奪得的,東洋證券杯決賽3比1勝聶衛平九段,富士通杯決賽1比0勝小林光一九段,兩位前輩均大他12歲,相差一代人。因此,馬曉春戰勝他們奪冠,為時代更迭的必然過程。

同時,也不能不說的是,當時韓國第一高手李昌鎬在這兩項賽事中均被老牌超一流棋手淘汰出局,東洋證券杯他不敵聶衛平九段,富士通杯敗給小林光一九段,都沒有與馬曉春正面交過手。

1996年,李昌鎬與馬曉春交手的機會來了。巧的是,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決賽都在他們兩人之間展開,馬曉春分別以1比3和0比1落敗,讓出了兩個世界冠軍。其中東洋證券杯第三局是兩人比拼功力的經典之局,通盤都在比內功,場面顯得沉悶,馬曉春有意在李昌鎬最擅長的領域與他較量一番,從結果來看,這種策略頗不明智,李昌鎬以他無敵的官子功夫取勝,以此擊垮了馬曉春的信心。

棋界自此進入李昌鎬時代,如果馬曉春是那種愈挫愈奮型的棋手,像李昌鎬的師父曹薰鉉那樣,即使拼到白了頭也不服輸,或許還能與李昌鎬相爭數年,但馬曉春屬於那種靠天吃飯的棋手,不屑於也不願意花苦功夫,這也註定了他的自信耗盡之時,才華也跟著快速走到終點。


天涯棋人


1995年,是我國圍棋值得驕傲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國棋手馬曉春九段打破日韓多年壟斷,連奪東洋證劵杯與富士通杯兩項國際大賽冠軍,結束了“圍棋發源地從未獲得過圍棋世界冠軍”的尷尬歷史。使世界圍棋真正意義上進入“三足鼎立”時期。馬曉春也因此取代聶衛平成為我國圍棋新一代的領軍人物。當時甚至有人預言,世界棋壇將迎來“馬曉春時代”。

馬曉春

似乎好運在1995年已全部用完,1996年至1999年四年間,馬曉春又先後六次進入國際大賽決賽,但六次都屈居亞軍,在未獲得過一次冠軍。隨著常昊等新秀的崛起,進入本世紀後,馬曉春也和當年的聶衛平一樣,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馬曉春生於1964年,從小就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圍棋天賦,被譽為我國的“圍棋神童”,19歲就晉升為九段棋手,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九段,他棋風輕靈飄逸,極具觀賞性,人稱“妖刀” 、“棋仙”,也許有人認為他的巔峰期太短暫,以他的天賦完全可以一統世界棋壇,甚至還有人把這些歸咎於他的不努力、不自律。我認為這類評論對於他是不公正的。在那段中國圍棋長期被日韓壓制時期,馬曉春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對抗韓國四大天王與日本六大超一流,兩冠六亞雖有遺憾,但也為在“三足鼎立”格局中處於弱勢的中國圍棋挽回了些許顏面。我們不能苛求馬曉春去完成他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國演義》中,周瑜有一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用這句話來形容馬曉春再合適不過了,在他的圍棋生涯中,有三個人對他影響巨大,這三人就是聶衛平、小林光一、李昌鎬。他們是擋在馬曉春面前的三座大山。

上世紀八十年代,聶衛平是我國圍棋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尤其是他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的優異表現,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圍棋熱,使他成為全國棋迷心目中的“抗日英雄” ,當時年輕的馬曉春在他面前尚顯稚嫩,無力撼動他在我國棋壇的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馬曉春在同聶衛平的交手中不斷成長進步,由負多勝少到旗鼓相當,在八十年代中後期至九十年代進入聶馬爭雄時代,1995年兩人在東洋證劵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中會師決賽。這是馬曉春首次進入國際大賽決賽,而聶衛平已是第三次,前兩次都屈居亞軍。結果馬曉春 3:1戰勝聶衛平奪冠,成為我國圍棋第一個世界冠軍,從此馬曉春取代聶衛平成為中國圍棋第一人。

聶衛平

1989年馬曉春戰勝劉小光奪得國內圍棋名人戰冠軍。1989年至1991年在與日本圍棋名人小林光一進行的三屆中日名人對抗賽中,馬曉春以三個 0:2失利。小林光一當時曾發出:“絕不讓馬曉春贏第一盤” 的豪言,馬曉春雖屢戰屢敗但毫不氣餒,不斷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終於在1992年贏了小林第一盤,並在之後與小林的對局中佔據優勢。使小林以“兩人下的太多”為由高掛免戰牌,在1995年富士通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中,兩人在決賽中再次相遇,馬曉春戰勝小林奪得個人第二座冠軍獎盃。達到自己職業生涯的頂峰。

小林光一

就在全國棋迷對馬曉春寄予厚望,期待他再接再勵,帶領中國圍棋登上世界之巔時,一位韓國青年李昌鎬打破了馬曉春與棋迷們的夢想,1996年的東洋證劵杯與富士通杯決賽中李昌鎬兩次戰勝馬曉春奪得冠軍,世界圍棋進入到馬李爭鋒時代。之後李昌鎬便一騎絕塵,每年至少獲得兩次國際大賽冠軍。在1998年三星杯、1999年LG杯決賽中又兩次戰勝馬曉春,在與馬曉春的四次決賽中保持不敗 ,開創了世界圍棋的“李昌鎬時代” 。

李昌鎬

馬曉春能在失敗中不斷總結積累最終戰勝聶衛平、小林光一兩位強大對手,為何始終拿李昌鎬束手無策呢?這個李昌鎬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李昌鎬生於1975年,人稱“石佛”、“少年姜太公”、“外星棋手”,除圍棋外沒什麼愛好,平時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心理素質極佳。他最可怕之處就是在比賽中如同一臺計算機,幾乎不犯任何錯誤,使對手無機可乘。早在1992年他17歲時就奪得東洋證劵 杯冠軍,成為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1996年他又在兩次大賽中戰勝馬曉春奪得冠軍,之後就把各大國際比賽冠軍拿了個遍。到2007年共奪得驚人的18次世界冠軍,1992年至2003年11年間國際大賽決賽 保持不敗 。他的這些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

馬曉春能通過不斷努力翻越聶衛平與小林兩座大山,是依靠年輕人的衝擊力與不服輸的精神,當時他還很年輕,相對於比自己大十幾歲的聶與小林,他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當翻過這兩座大山時他已年過三十,雖達到職業巔峰期但提升空間已非常有限。此時比他小11歲且少年老成的李昌鎬橫空出世,馬曉春在年齡與精力等方面都不佔優勢,而且還存在棋風相剋因素。就如同當年聶衛平與小林最終無力抵擋他的衝擊一樣,此時的他面對李昌鎬的衝擊也已力不從心,雖也不斷進行調整與改變但收效甚微。這就是他在與李昌鎬世界圍棋第一人的爭奪中敗下陣來,沒能更進一步的主要原因。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現實,尤其是圍棋這種需要精密計算的腦力比賽項目,隨著它的不斷髮展進步,對於棋手年齡與精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決定勝負的關鍵已不是經驗。聶衛平等老一輩棋手們普遍在40歲後開始走下坡路,馬曉春40歲後就很少參加國際 比賽。李昌鎬32歲後再未獲得過一次世界冠軍,之後的李世石、古力都是年少成名,但30歲後就被更年輕棋手們超越。瞭解了這些後,我們還能苛求當年的馬曉春在年過30後還能統治世界棋壇嗎?


ZYY720605


今年距離馬曉春兩奪世界冠軍已經有23年了,現在曾經的觀眾老了,馬曉春也老了。當年其貌不揚的馬曉春成名讓人感覺,大智慧的人必須要其貌不揚。馬曉春穿上西裝打上領帶,也讓人覺得有些滑稽,他是不是要演喜劇的。當時馬曉春的成功,是中國棋手的翻身仗,此前我們一直被韓國旗手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想到的是,馬曉春居然是“曇花一現”。關於馬曉春為何成為曇花?很多人有這樣的觀點,馬曉春的性格問題,他不願意和人交流,也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當自己的棋力到了一定高度後,就沒有辦法再提高。其實,馬曉春的“曇花一現”是他奪得兩個世界冠軍之後,再也沒有拿到世界冠軍,他在國內棋手的等級分國內第一一直到2002年。從1995到2002年,馬曉春是國內第一時間保持了7年,這也是可以的。此後,馬曉春還擔任了中國圍棋隊教練組的組長,重點培養年輕棋手。


球哄哄


陳祖德、聶衛平、馬曉春都是為中國圍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應該大大的點贊!王汝南重用馬曉春當組長(其實就是總教練)進行體制改革,很快就改變了被韓國圍棋壓制的局面,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連續獲得世界冠軍。後來俞斌擔任總教練,繼承改革成果,繼續保持長盛不衰,至今仍然保持對韓國圍棋的優勢。


liehu101


短暫也是春秋。何況不是曇花。難忘1995。在聶衛平錯失首屆應氏杯、韓國曹李師徒崛起、日本“六超”餘威猶在的情勢下,天才馬曉春為中國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而且梅開兩枝。“破冰”真給力!在國內,則是聶馬爭鋒好長一陣子。聶棋聖的歷史地位是中日擂臺賽的史詩級表現,“馬小飛”則是“名人”十幾連霸,更是中國世冠的開局者。輝煌如此,夫復何求!🍃🍂


微風夜未寒


自聶衛平任總練間,圍棋 限於停滯婁戰婁敗,後馬小執政大膽改革,一掃往日頹摯抹新人 ,並說出豪言壯語一二年內拿一個世界冠軍,馬未失言,果照連獲世冠正當馬小乘勝追擊,一場突如其來的選舉,將馬小拿下,讓人心涼,不然將更加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