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軍統刺殺六年未獲成功的石友三為何被活埋?

芳緋文學


石友三是一位倒戈將軍,早年屬於馮玉祥的西北軍,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曾經投靠過閻錫山、張學良、蔣介石、汪精衛和日本人。

抗戰全面爆發後,石友三在宋哲元的29軍擔任第181師師長。平津之戰後,以第181師為基礎組建了國民革命軍第69軍,隸屬於第10軍團,石友三任第69軍軍長。抗戰初期石友三被命令在敵後進行遊擊戰,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開始與中共合作。1939年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反共的高潮中,石友三參加了進攻八路軍第129師的作戰,但被八路軍打敗。

1940年石友三冀南戰鬥中遭到八路軍的毀滅性打擊,隨即投靠了日軍,並準備在聯合消滅八路軍後向日軍投降。石友三的結義兄弟、新編第6師師長高樹勳不願做漢奸,準備除掉石友三。高樹勳請石友三的老長官孫良誠以開會為名,邀請石友三前往濮陽,在會中將其綁架後用麻繩套住石友三的脖子活埋於黃河岸邊。就這樣倒戈將軍石友三就這樣死了。


歷史軍魂


關於跳樑小醜被活埋,大傢伙的注意力多在石友三的反覆無常,沒有底線上。

比起石友三有奶便是孃的醜陋,活埋這一敗類的高樹勳其實更值得咱們去了解。

聊高樹勳,從這樣一個角度或許更有意義:一說到石友三,咱們總是用不恥的心態去談論他那讓人感到眼花繚亂的背叛史,可以這麼說,在他那個時代,這傢伙幾乎把能背叛的人背叛完了,而且其中還多有回鍋肉式的反覆背叛。看這樣的醜陋經歷,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一個名聲早已臭完了的小丑,為什麼總能獲得在樑上跳來跳去的機會?既然都憎惡,都知道他一定會出爾反爾,可為什麼一個又一個的人物還總是給他機會?為什麼不抓住機會趁早結果了他?

答案只能有一個,紛爭亂世,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利益大於立場,現實大於正義!

石友三固然醜陋無比,那些容他醜陋的人物又何嘗不醜陋呢!

之所以說從這個角度看高樹勳有意義,意義就在於通過這個角度至少能說明高樹勳在某些時刻是一個立場大於利益,正義大於現實的人。

又或者說,這是一個在某些關鍵時刻願意為自己的立場而拿出勇氣的人。

其實,1945年10月30日,高樹勳率新八軍及河北民軍萬餘人在馬頭鎮正式宣佈起義,以通電形式向全國發出《停止內戰團結建國的起義宣言》,聲明脫離國民黨陣營,也很能說明這一點。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麼說有些絕對,高樹勳無論是活埋石友三還是通電起義,這中間還是有很多派系矛盾、現實紛爭在裡面的,怎麼就能說他是立場大於利益的人呢?

如果有這樣的質疑,那是因為沒搞清楚立場大於利益的真正涵義。

立場大於利益不代表只談立場不談利益。高樹勳可貴的地方就在於別人都在談利益的時候,他敢堅持自己的立場,並且是正義的立場。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正義立場,咱們才看到了石友三惡有惡報的下場。

抽象地說完高樹勳,咱們再來具體地說一說高樹勳。

高樹勳也算是馮玉祥西北軍的老班底,但骨子裡的秉性,他和馮玉祥以及馮玉祥手下那一幫沒節操的傢伙還是不同的,所以他在西北軍的位置不算太高。

從馮玉祥的貼身警衛起步,靠實打實的戰場賣力,由士兵累升到師長。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後,他曾短暫投靠蔣介石,1933年馮玉祥在張家口組織抗日同盟軍,他隨即迴歸馮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高樹勳出任河北省保安處副處長,河北省保安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六師後,高樹勳任第六師師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高樹勳的新六師被改編為國民黨十軍團第八軍,高樹勳任軍長,受石友三節制。

此時的石友三一方面暗通日本人,另一方面又和八路軍玩兩面三刀。抗戰之前石友三玩跳梁把戲,都是內鬥,不存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但到了國家民族危亡的時候,還這麼沒底線地玩,那就是大義淪喪了。

服從這樣的長官命令,那是要讓人戳脊梁骨的。

正因為如此,隨後的石友三其實已經陷入了很大的危機,有的部下不願當漢奸,有的部下不願打內戰,而高樹勳正是那兩者兼而有之的握有槍桿子的部下。

高樹勳意欲除掉石友三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1940年11月,石友三與日方開始商談投降條件。臧伯風、畢廣垣、高樹勳等部下感到形勢緊迫,於是決心除掉石友三。

就像這個問題提到的那樣,殺石友三並不容易。軍統第一殺手陳恭澍此前曾受命毒殺過石友三,但最後因為廚子給石友三端毒湯時太緊張,敗露了。

其實想也能想到,像石友三這種人,常年河邊走,為了不溼鞋,一定是格外在意自己小命的,輕易不會露出別人能下手的機會。

除非你能讓他想不到,難設防。

為了誘殺石友三,高樹勳正是利用了很能麻痺他的兩點擺下了一個鴻門宴。

哪兩點呢?

讓石友三信任的老長官孫良誠出面邀請,高樹勳以拜把子兄弟的名義擺場子,有什麼誤會、有什麼過節,當著老長官的面,喝頓冰釋前嫌的大酒。

民國時期,不少奸詐敗類都是死於這種場子。

有人說,大義上高樹勳無可厚非,江湖道義卻有些說不過去。

這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殺一個奸詐之人,扔掉本就不能再談的江湖道義可能是為數不多的下手機會。

有時候,滅小人非用小人的辦法不可。

再說,還有大義不拘小節一說墊著底呢!


黑句本


石友三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什麼叫“有奶便是娘”,一生中數次背主棄義,最終還是落得個被活埋的悲慘結局。

石友三,吉林省九臺市卡倫人,清朝末年曾參加過吳佩孚的新軍,後投奔馮玉祥。從馬伕累遷至師長,石友三頗受馮玉祥信任,和孫良誠、孫連仲、劉汝明、韓復榘等人同為馮玉祥的“十三太保”。

戰亂年代,手裡有人,有槍,就會成為各方勢力拉攏的香餑餑,而對於各方面的誘惑,石友三可以說是來者不拒,他先後投靠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韓復榘,日本人甚至還和共產黨有過短暫的合作,這一切都是為了保存實力。

1933年,石友三在日本支持下,出任國民政府冀北保安司令。淪為漢奸。

從九一八事變之後,戴笠及其領導的“特務處”(軍統的前身)就策劃過多次暗殺計劃,張敬堯、殷汝耕、石友三、王克敏等人都在戴笠的名單上,由於石友三為人頗為謹慎,刺殺計劃始終未能成功。

抗日戰爭爆發後,石友三一度脫離日本人,在敵後進行遊擊戰,但是隨著抗戰形勢的不斷變化,石友三又再次倒向日本人一方。

石友三的親日行為引起了手下軍官的不滿,石友三第六十九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及總參議畢廣垣聯合愛國將領高樹勳,設計擒住石友三,將其活埋於黃河岸邊。


一點點歷史


石友三(1891年—1940年),字漢章,吉林省九臺市卡倫人,倒戈將軍。石友三一生變化莫測,反覆無常,有奶便是孃的主。曾先後多次投靠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等人,後來又與日本人和中共合作,而又先後背叛,成了名副其實的“倒戈將軍”。 對我國的佛教事業,以及文物造成巨大的損害,登封少林寺被他幾乎焚燬殆盡,其一生殺人無數,罪大惡極,曾經活埋了很多人,最終自己卻被活埋。真是自造孽不可饒恕啊!


那麼曾經被軍統特務刺殺多年未遂的石友三為何會被活埋呢?

活埋石友三的人叫高樹勳,別名健侯,河北滄州市鹽山縣人,西北軍高級將領,著名愛國將領。


1898年8月6日高樹勳出生於河北省鹽山縣高金莊。兄弟姐妹7人,在兄弟3人中,他排行第二。出身行伍,因作戰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師長。因反對內戰,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鄲前線起義,在參加國民黨軍隊對蘇區的“圍剿”中,開始認識中國共產黨,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毅然脫離國民黨軍隊,到天津寓居。抗戰勝利後任新八軍軍長、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因反對內戰,中共中央號召國民黨軍隊以高樹勳部隊為榜樣,反對內戰,主張和平,在內戰戰場上舉行起義,加速瞭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高樹勳的新六師被改編為國民黨十軍團第八軍,高樹勳任軍長,受大當時被稱為馮玉祥“十三太保”之一的大漢奸石友三的節制。石友三與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拉上關係,藉助日本勢力,勾結失意的軍人政客,組織隊伍在冀東地區活動,為日本侵略軍開闢道路。


石友三與日偽軍勾結,臭名昭著,受到了民眾的聲討,其部下也對他十分不滿。師長米文和、張雨亭等不願當漢奸,準備伺機除去石友三。高樹勳當時也在馮玉祥部下為官,同在西北軍效命,因不願進攻八路軍,石友三便挑動日軍襲擊高部。這樣,石、高之間的矛盾就進一步加深了。石友三第六十九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及總參議畢廣垣,利用這些矛盾,與高樹勳策劃,尋機殺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1940年11月,石友三與日方開始商談投降條件。臧伯風、畢廣垣、高樹勳等感到形勢緊迫,決心趕快下手。他們請出原西北軍將領、時任魯西行署主任兼遊擊主任的孫良誠,由他出面請石友三到高樹勳部面談,說是要消除兩人的隔閡。石友三見是老長官出面邀請,礙於面子也只好答應,於是石友三帶著一個連的騎兵,隨孫良誠來到高樹勳部駐地河南濮陽柳下屯。高樹勳率旅長以上軍官將石友三請進了會議室。不一會兒,高樹勳的勤務兵進來對高樹勳說:“太太有事相請。”高樹勳借理由即離開房間而去。就在這時,4名衛兵從天而降進入會議室,迅速將石友三架走。石友三還沒有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就被當場拿下。孫良誠這時才知受了利用,但已無可奈何,只得獨自離去。當天夜裡,高樹勳命士兵將石友三活埋於黃河岸邊。



至此罪大惡極的石友三就這樣被高樹勳給活埋了,一生樹敵無數,殺人如麻,臨了還落得個被人活埋的下場,真是罪有應得註定會是這個結局。


任馳贏天下


石友三為人,機變狡詐,作惡多端,愛好用活埋做刑罰,曾在包頭半年活埋500多人,人稱“活閻王”。一生反覆無常,翻臉無情,先後投靠又背叛馮玉祥、閻錫山、唐生智、蔣介石、張學良、汪精衛、日本人,甚至中國共產黨。



石友三最大的罪孽是在1928年火燒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剎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石友三這個大壞蛋,給中國歷史和佛教事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蔣介石後來遊覽少林寺,氣得大罵:“石友三太壞了。”

1940年,石友三與日偽勾結,不願意賣國求榮的部下將領高樹勳,發動政變,最後用石友三最喜歡的方式——活埋,懲罰了這個漢奸敗類。


高樹勳是一個愛國軍人。石友三幾次命他與共產黨作戰,高樹勳都不予理睬。石友三想投靠日本人,受到高樹勳的強烈反對,並多次勸石友三不要做這些自掘墳墓,出賣祖宗的事情。石友三死不悔改,高樹勳就成了石友三投敵的絆腳石。

石友三對高樹勳是又恨又怕,既然無法拉他下水,就想借日本人手消滅高樹勳。於是暗中設計,把高樹勳的新動態告訴日本人。

一次高樹勳接到戰區電報,讓他與石友三、孫良誠一起去河南周口運軍餉彈藥,回程路上,高樹勳派出的一個旅,遭到日軍伏擊,損失慘重。而石友三與孫良誠的部隊卻安然無恙。高樹勳意識到是石友三出賣自己。

石友三奸詐歹毒的行為,讓高樹勳認識到石友三投敵已無法避免。同時軍統收到石友三即將投敵的密報,蔣介石大怒,給高樹勳下達除去石友三的指令。高樹勳聯合孫良誠、臧伯風與畢廣垣,策劃暗殺石友三,為國家除此大獠。

孫良誠是石友三老上司,他以為石友三和高樹勳講和為名,邀請石友三到高樹勳部面談,石友三中計前往。到高樹勳駐地即被武裝扣押,當晚被活埋於黃河岸邊。這個兇殘無恥的漢奸,被以自己最喜歡用的方式處死,真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而參與處死石友三的四人,孫良誠最後投降汪偽政府,做了大漢奸。抗戰勝利後被蔣介石收編,1949年向解放軍投誠,後被捕,獄中病逝。畢廣垣後來也投敵成為漢奸,抗戰勝利投降蔣介石,1949年逃亡臺灣。高樹勳在1945年邯鄲起義,是國民黨最早起義的高級將領。是一面國民黨官兵反對內戰的旗幟,為國家民族解放發揮了重大作用。曾出任新中國河北省政府副省長、國防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臧伯風下落不詳,但他是蔣介石派在石友三手下臥底。


鐵馬冰河戍輪臺


民國時期,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據地稱王的梟雄,出現了很多抗日救國的英雄,與此同時出現更多的還是狗熊,石友三就是這樣的一個狗熊。

石友三這個人追逐利益而生,他是馮玉祥的西北軍出身,在馮玉祥的手下他一步步建立功績,一步步上升,最後成為了馮玉祥西北軍中的十三太保之一,但與此同時,他也繼承了馮玉祥身上非常光榮的傳統,他在馮玉祥手下多年的時間裡,學到了馮玉祥反覆無常的精髓。



石友三的人生髮跡史就是一個投靠背叛史,在馮玉祥還沒有完全失去所有權勢的時候,石友三就曾經因為利益的問題,背叛過兩次馮玉祥。

當中原大戰爆發後,石友三更是徹底脫離了馮玉祥的控制,展開了他後半生複雜曲折的投降背叛史。

石友三反覆無常的性格雖然是從馮玉祥那裡繼承而來的,但是在有一點上,馮玉祥卻比他強上很多的,那就是馮玉祥不會投靠日本人,馮玉祥在個人小節上雖然有很多為我們所不齒的行為,但在面對日本人的時候,馮玉祥卻保持了一箇中國人應有的骨氣,保持了一箇中國人應有的脊樑,這是石友三不如馮玉祥的地方。


石友三的首次投靠日本人

1931年,當時的右友三已經被收編成了張學良手下的軍事高官,後來在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成的挑撥下,他反叛了張學良,帶兵響應了蔣介石的頭號大敵汪精衛,跟蔣介石和張學良做對了起來。

雖然當時汪精衛還沒有成為漢奸,但卻與蔣介石有很深的仇怨,石友三這次可是捅了馬蜂窩,憤怒之極的張學良和蔣介石出兵剿滅了石友三的部隊,石友三在失去自己的部隊之後,他在山東躲了一陣子。



沒多久,九一八事變就爆發了,張學良丟掉了他的老本營,日本人的勢力在中國一度空前強大了起來。

正是藉著這個歷史時機,石友三投靠了日本人,蔣介石當時雖然明面上不敢和日本人動手,但是他卻對投靠日本的漢奸有著非常強烈的恨意,在蔣介石的指派下,戴笠派出了手下的特工對石友三進行了刺殺。

特務處刺殺石友三(特務處是軍統的前身)

戴笠想刺殺石友三的時候,石友三正躲在天津的日租界裡面,受到了日本人的保護,以當時蔣介石對日本人的忌憚,強攻日租界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戴笠將這個任務委任給了當時軍統的第一殺手陳恭澍,讓他去執行刺殺石友三的任務,在陳恭澍的遙控操作下,刺殺石友三的任務就展開了。

特務處通過暗中的大量努力,策反說服了石友三七名侍衛中的兩名侍衛,但是因為石友三非常注重自己的小命,根本不會讓侍衛們接近自己的房間,所以這兩名侍衛在沒有辦法下,又說服了一名廚子加入了刺殺陣營中。

具體的行動方案是這樣的,廚子會在給石友三所喝的湯水中加入特務處提供的烈性毒藥,在經過廚子的攪拌之後,加了毒藥的湯水就會呈給石友三,如果操作成功,那麼刺殺石友三的行動將會完美告成。

但是想象很美好,現實卻讓人失望萬分,因為廚子在給石友三呈湯水的時候太過於緊張,被非常警覺的石友三看破,最終在石友三的命令下,這位廚子被抓獲了起來,兩名侍衛中有一名侍衛被看破了端倪,也被抓了起來。

這一次刺殺行動就此徹底的告吹了,刺殺石友三也成為了特務處中非常常見的失敗任務,雖然後來的特務處也一直致力於刺殺石友三,但是自從上次的刺殺行動被石友三看破後,石友三就越發的警覺了起來,所以接下來特務處的刺殺行動無一例外都成為了泡影,失敗了。

石友三背叛日本人後,再度投靠日本人

石友三投靠日本人後,被蔣介石和張學良除掉的部隊又重新發展強大了起來,憑藉著重新發展出來的部隊,石友三的人生又發生了幾次轉變。

石友三後來重新被蔣介石用重金收服,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被派駐在華北地區展開了抗日遊擊行動,但是石友三並沒有丟掉他反覆無常的本性,他為了保證自己的勢力,跟當時在華北的紅色力量暗通了起來。


然後又在蔣介石繼續增加籌碼的情況下,石友三跟紅色力量反目成仇了,因為石友三的背叛,導致了他的部隊在後面被紅色力量所摧毀,這一次的打擊對石友三來說非常嚴重,他的部隊發生了很大的折損,所以最終走投無路的他又投靠了日本人。

在石友三這樣的人眼裡,成為漢奸並不是什麼羞恥,這對他來說與背叛其他人一樣,為了利益,石友三可不會在乎什麼立場。

在蔣介石的重重壓迫下,石友三的結拜兄弟高樹勳除掉了石友三

石友三再度成為漢奸的消息使蔣介石徹底憤怒了起來,他當即下了命令,讓當時正在兼任第一戰區總司令的衛立煌除掉石友三,然後命令又被衛立煌下達給了石友三的結拜兄弟、當時的國民黨軍官高樹勳。

在高樹勳的左思右想下,都沒能想到一個除掉石友三的方法,他想邀請石友三趕赴自己開設的宴會,但都被對他懷有戒意的石友三拒絕了,沒辦法之下的高樹勳只能求助了孫良誠。

這孫良誠是石友三和高樹勳在馮玉祥手下時的老長官,在石友三的心中有著很特殊的地位,所以在孫良誠的邀請下,石友三帶著一支衛隊來到了高樹勳的部隊中赴宴。



(孫良誠)

孫良誠當時不知道高樹勳要除掉石友三的想法,所以當高樹勳制服石友三的衛隊,然後拿下石友三的時候,孫良誠是很驚愕的,但是在高樹勳對他曉之以大義後,他才認可了高樹勳的行為。

在石友三被抓後,他並沒有馬上的被處死,他被關押在了一間瓦房裡面,此人的求生慾望非常強烈,他彷彿老鼠精下凡一般,竟在短時間內挖出了一條地道,逃了出去,但是在後來卻又被高樹勳帶著手下追上了,在高樹勳的命令下,石友三被活埋在了一片幽暗的森林裡。


活埋這樣的行為雖然在很多時候是殘忍的,但是對於石友三這樣的漢奸來說,我卻覺得是非常令人解氣、令人贊同的處置方法。

論高樹勳面對石友三時的小節和大義

有必要說一下,我在別的地方看到有人討伐高樹勳,說他不顧兄弟間的結拜感情而行如此不道德的行為,他們甚至覺得高樹勳的行為是可恥的,是違反了最基本道義的。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思想到底是怎樣的,也不知道他們懷的是什麼居心,在我看來,懷有這些看法的人明顯並不懂得民族大義是什麼。

在真正的民族大義面前,再大的兄弟感情都無法掩蓋背叛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罪惡,當石友三選擇背叛國家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和所有的道義背道而馳了起來,我覺得高樹勳的選擇是正確的,在真正的大義面前,他放棄了不痛不癢的小節,除掉了石友三。

雖然這裡面有著蔣介石自上而下的壓迫,但是這個行為卻不會因此變味,這件事情還是值得我們認可的,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我覺得高樹勳的行為都是值得我們讚揚的義舉,我們不應該以不著邊的小節去否認他崇高的行為。

所以說石友三之所以會被活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背叛了整個民族,當他背叛一個人、兩個人、甚至十幾個人的時候,他都是可以被原諒的,但如果他背叛了民族、背叛了國家,那他就勢必會遭受到整個國家的討伐,石友三是許多漢奸中運氣比較不好的,所以他就成為了被殺的那隻猴,展示給了所有暗中觀望的雞看,我始終覺得面對漢奸無論什麼樣的懲罰都是正確的,高樹勳活埋石友三的行為同樣要受到我們的肯定。


孤客生


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石友三是見風使舵,左右逢源,先後投靠過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與張學良,混的是風生水起,八面玲瓏。


1930年,馮玉祥與閻錫山聯合反蔣,石友三作為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率部進攻隴海線。9月18日,張學良通電擁蔣,東北軍揮師入關。石友三臨陣倒戈,投入蔣介石的懷抱,馮、閻大敗,因作戰有功,石友三被蔣介石任命為13路軍總指揮,擁有六七萬人馬。

石友三不單是個有奶便是孃的貨色,更是一個野心家,他不滿於13路軍總指揮這個官銜,欲窺視整個華北的領導權。在張學成的撮合下,他接受汪精衛武漢國民政府的任命,出兵反對張學良,隨即,被張學良與蔣介石南北夾擊,全軍覆沒。


1932年,石友三秘密前往天津,與日本大特務土肥原賢二接洽,在日本人支持下,在河北收攏殘兵敗將,出任冀北保安總司令。當時,蔣介石忙著進攻井岡山蘇區,對石友三隻能聽之任之。

抗戰全面爆發後,石友三任第十集團軍總司令,編再宋哲元麾下。石友三名義上抗戰的隊伍,暗中卻和日本人眉來眼去,狼狽為奸。

1940年,他偷偷投靠日軍,並與開封日軍鑑定互不侵犯協議,為公開投降日軍做積極準備。蔣介石聞訊後,大怒,命令戴笠除掉石友三。戴笠派出軍統第一殺手陳公澍前往策劃刺殺石友三,不想被老奸巨猾石友三識破,陳公澍狼狽逃回。

蔣介石不甘心就這樣放過石友三,電令衛立煌在石友三沒有投向日本人之前,一定要設法除掉石友三。

衛立煌把這個重任交給新八軍軍長高樹勳。高樹勳與石友三同是馮玉祥舊部,倆人還是拜把子兄弟。新八軍名義上受石友三節制,但他根本調動不了新八軍。高樹勳對石友三與日本人暗中苟合早就深惡痛絕,因此,對石友三根本不屑一顧。尤其是石友三命令新八軍攻擊八路軍,高樹勳是堅決抵制。石友三便懷恨在心,暗中勾結日軍襲擊了新八軍。倆人之間的對立就越發尖銳了。

接到衛立煌的密令後,高樹勳就與部下策劃如何除掉石友三。最後決定讓石友三老長官孫良誠出面,以調和倆人的矛盾為由,將石友三誘騙到新八軍駐地濮陽,然後來個甕中捉鱉。

石友三早就想和高樹勳拉好關係,以便在投降日本人時撈取更多資本。接到老長官孫良誠邀請後,就馬不停蹄帶領一個連的衛隊趕往濮陽。殊不知,這是一條黃泉路,有去無回。

石友三到了濮陽後,高樹勳親率團以上軍官迎候在營外。見面後哥長哥短叫的別提多親切了,石友三倒覺得有愧疚,後悔自己不該叫日軍突襲新八軍。

高樹勳在軍部大帳中置了一桌豐盛的宴席,親自斟酒為石友三接風洗塵。石友三帶的一個連的衛隊,自然也不能虧待,高樹勳讓屬下領他們到軍部旁的兵營裡好吃好喝好招待,實際上是衛隊剛進去,就被埋伏兵營裡的軍隊繳械了。

酒宴吃了不到一半,就有衛兵進來報告高樹勳說:夫人請你過去。高樹勳不好意思向石友三拱拱手就出去了。高樹勳離開不一會兒,就進來四個彪形大漢,石友三還沒明白過來,四個大漢就來到他身邊,二話不說,就把他架出去。

為防止夜長夢多,高樹勳當晚就讓人用麻繩套住石友三的脖子,活埋於黃河岸邊。

自古漢奸難有好下場,敵我雙方都會對這種賣主求榮的行為嗤之以鼻。石友三就以這樣方式,結束了他可恥的一生。這就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卿卿性命。


洛水清風


石友三,著名漢奸,倒戈將軍。石友三的一生投機鑽營,反覆無常,曾經先後投奔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日本人和中共,但無一例外全都背叛了。他更是因為投靠日本人成為漢奸而被千夫所指,可以說他是一個毫無底線,毫無品質,毫無民族尊嚴的偽軍人。然而就這樣一個人不得不說他運氣還是挺好的,當年戴笠派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恭澎去刺殺他,石友三都死裡逃生。但正所謂“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這個臭名昭著的倒戈將軍最終還是得到了自己應有的下場——活埋。


當時石友三的結拜兄弟,也是他的手下新八軍軍長高樹勳因為不願意破壞抗戰大局,進攻八路軍,使得石友三心生怨恨,於是石友三便挑撥日本人襲擊高部,兩人之間的矛盾直接激化。於是高樹勳秉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順便考慮到“為國鋤奸”的崇高使命,就聯合石友三的第69軍政治部主任臧伯風和總參議畢廣垣尋跡除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1940年11月份,這時候的石友三投日決心以下,何時投日已經只是時間問題,高樹勳三人決定趁早下手,否則石友三去了日本人那邊就不好下手了。他們請出了原西北軍將領,時任魯西行署主任孫良誠,讓他出面請石友三到高樹勳部面談,以期“消除兩人的隔閡”,石友三看到是孫良誠出馬,不能不給面子,表示同意。


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便去了高樹勳的駐地,這個石友三也不傻他還特地帶了一個連的騎兵保護他。到了以後,高樹勳率旅長以上軍官迎接石友三,並在會議室一起談笑風生,共敘往事,談到一半的以後有人進來對高樹勳說他家裡出事了,高樹勳馬上離開了會議室。緊接著,四名衛兵進入會議室將石友三抓捕,當晚高樹勳就讓人把石友三埋在了黃河岸邊。

石友三的一生投機鑽營,最後卻被自己的結拜兄弟給了結了,充分的印證了那句話“叛人者,人恆叛之”,所以一個人立於天地一定要“仁義禮智信”俱全,缺一不可。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道理就是要永遠忠於中國共產黨,石友三背叛共產黨,結果就死了。


是阿維啊


石友三是屬地鼠的,專業打洞,一生埋人無數。

有人問他為什麼喜歡活埋人?他說:節約子彈。其實不然,對於石友三這種惡棍級的軍閥來說,殺人是一項遊戲,他想通過殺人來追求快感。

槍殺只能圖一時之快,彈殼落地,便是死一般的沉寂與孤獨。

活埋就不一樣了。可以想象,把痛恨的人丟在坑裡,一鍬一鍬的覆上土,然後踩在埋他的土上,聽著他低啞的嘶嚎,一秒一秒的感知他的死亡,那一刻,是不是覺得自己就像個閻王呢?

有趣的是,這個埋人無數的“石閻王”,最終卻被下屬給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簡單的探探究竟。大家都知道,中華民國就是一部軍閥史。亂世英雄出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

石友三起初只是個小角色,幸運的是他投在了當時同樣是小角色的馮玉祥門下,做了時任馮營長的馬伕。

隨後短短十三年的時間裡,馮玉祥一路從營長幹到師長,直至西北軍總司令;石友三就一路從馬伕升至連長,直到升任師長、軍長,成了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從馮、石二人的經歷可以看出,民國給了屌絲們很好的創業機會,只要你有能耐,在民國那樣一個亂世裡是,是很容易翻身的。同時也說明,馮玉祥是石友三創業路上的大恩人。

但對於石友三這樣的人來說,恩情算個粑粑,利益才是饅頭。

在隨後的十幾年裡,石友三曾三次背叛馮玉祥。他先後投過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日本人等等很多人,投誰叛誰,這真正是一個給錢便是爹的混蛋。

連著名的“民族英雄”張學良都對石友三大失所望,張英雄不禁嘆道:“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吃人,本性難移啊!”但不管怎麼貶低,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石友三是一個能力非常突出的干將,不然,那麼些大佬也不會極力拉攏他。

民國軍閥眾多,毫無疑問,石友三是眾多軍閥裡最渣的那一個。火燒少林寺不說,反覆倒戈叛變也不說,但管日本人叫爸爸做漢奸就該被殺100遍了。

石友三不甘寂寞,九一八事變後,他就跟日本人勾搭上了。

1932年,石友三在日本特務湊開一保護下秘密潛往天津,積極參加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組織的漢奸政府,配合日軍對華北的侵略,

此後不久,大漢奸張敬堯在北平六國飯店被刺殺,於是石友三馬上接任,成了漢奸頭子。

當石友三開始大肆活動時,蔣介石就親自下了制裁令。隨即,戴老闆下了江湖追殺令,特派軍統第一殺手“辣手書生”陳恭澍去做了石友三。

石友三為人謹慎詭秘,狡兔三窟,在天津等地有多處住處,幾個老婆都分開住,他的常住地天津日租界有日本憲兵保護,有多重警衛,還深宅大院,地處僻靜,與左鄰右舍形同隔絕。想行刺,門都沒有。

此外,石友三家裡一般不見訪客,他還很少外出,即使外出,身邊的隨從也只是在車開出去後才能知道他要去哪。這一切,都給刺殺帶來巨大的困難。

後來,陳恭澍買通了石友三的廚師,想用投毒的方案解決他。沒想到,廚師心理素質太差,暴露了。此後,再想刺殺就更難了。

但中國熱血男兒多的是,想殺石友三這種人渣的豈止軍統一家。

1940年7月,石友三與日偽軍勾結,企圖竄回冀南繼續做他的土皇帝。

但我們中華軍人大多還是愛國的,石友三部上層軍官,真心實意跟著他投靠日軍的只有極少數,石友三投日,讓他眾叛親離。

對於石友三與日軍的來往,新八軍軍長高樹勳表示堅決反對,他曾多次好言相勸石友三,不要這樣自掘墳墓,幹有辱祖宗的事。

但石友三根本不聽高樹勳忠言諫告,他一心想把整個集團軍拉過去,企圖在日軍面前獲得更高的利益籌碼。

於是,高樹勳與石友三政見不合,各懷心事。

這個時候,石、高二人的老領導、高樹勳的老鄉孫良成出面,約二人當面談一下。孫良成有威信,都答應面談。

1940年12月1日早晨8點左右,石友三、孫良誠和黃廣源等,帶騎兵一連到達高樹勳的軍部所在地柳下屯。高樹勳率旅長以上官員迎接石友三等人入寨。

隨後,聽他們在會議室談笑風生。會畢,開飯之際,高樹勳藉機離開,突然衝進來四個手槍兵,將石友三按在桌子上給逮了。

當夜,石友三就被綁到了早已挖好的土坑邊。石友三見事不妙,破口大罵,說高樹勳反目無情。

高樹勳哈哈大笑說:“不是我殺是天殺,不是天殺是地殺,不是地殺是蔣殺,一報還一報,罪有應得。你助紂為虐,出賣我中華民族,活埋了多少好人,今天讓你也嚐嚐活埋的滋味吧!”

隨後一聲令下,士兵將石友三推入坑中,緊接著黃土撲面而下。


作惡多端的大叛徒、禍國殃民的大漢奸、火燒少林的大混賬,在慘叫聲中結束了他49年的生命。

最後,我們來簡單的認識一下高樹勳,他出身行伍,早年投在西北軍馮玉祥部,因作戰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師長。

後因反對內戰,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鄲前線起義,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第一位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他是我黨號召國民黨軍隊起義的榜樣。

所以說啊,做人一定要認清形勢,要順勢而為。俗話說得好:做對事,贏一次;跟對人,贏一生。


南宮尋歡


石友三被活埋的過程很簡單,石友三人生的過程卻無比複雜,他的倒戈次數在民國史上基本無人能比。且聽本人慢慢道來。

石友三,字漢章,吉林九臺(今長春市九臺區)人,本為馮玉祥部一馬伕,由於驍勇善戰被馮玉祥賞識,在馮部一路升至師長,成為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1926年,馮玉祥在吳佩孚和張作霖的夾擊下內外交困,石友三一腳踹開老主子,毫不猶豫的投靠了閻錫山,拉開了他倒戈的序幕。後來馮玉祥“五原誓師”時,石友三看老主子勢大扭頭又投靠了馮玉祥。石友三就是這樣朝秦暮楚,誰勢力大他就投靠誰,誰給的好處多他就跟誰混,此後又先後投靠過蔣介石、唐生智、閻錫山、張學良、汪精衛、韓復榘甚至我黨,期間更是反覆背叛,叛完再投靠,永保富貴和軍隊。

1940年,石友三投靠日本人,徹底走向了不歸路。軍統隨即展開鋤奸行動,據鋤奸行動的指揮者軍統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恭澍回憶,當時由於執行行動的特工太過緊張被石友三看出破綻,石友三逃過一劫。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對石友三的漢奸行為極度不恥的結拜兄弟高樹勳擺下鴻門宴,於宴會中抓獲石友三並將其活埋。石友三就這樣走完了自己複雜且可恥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