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的去金融化:新技術賦能金融的新開始

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的去金融化:新技術賦能金融的新開始

前有京東金融,後有螞蟻金服,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去金融化正在成為一種主流。繼京東金融宣佈不再做金融之後,螞蟻金服近日也表示不再將重心放在“金融”上,而是將發展的重點放在金融相關的服務上。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去金融化,外界有過很多解讀。其中很多解讀是將互聯網金融的去金融化看作是金融監管政策使然。然而,我們並不能夠將政策層面的監管看作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去金融化的所有原因。

儘管有關金融科技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的討論依然在繼續,但是隨著以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巨頭公司不斷去金融化,金融科技最終成為科技公司的發展勢頭開始變得愈加明朗。討論金融科技公司去金融化的原因可以讓我們理順互聯網金融公司未來的發展道路,從而將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帶入到全新階段。

互聯網紅利的落幕成為金融科技轉型成為科技公司的關鍵。現在誰再說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似乎就代表著一種老套和俗氣,單單將自己和互聯網綁定在一起並不算是一個好的思路。在互聯網江湖當中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巨頭公司或許對於情勢的把握要比初入江湖的“小青年”老練得多。

他們的發展水平要比中小型的互聯網公司至少領先五到十年的時間,因此,他們所投身其中要做的必然是未來的發展潮流。當前的去金融化其實不是去金融化,而是去互聯網化。因為金融本身來講並沒有錯,錯誤的是我們將金融互聯網化所導致的監管不力,風險劇增以及由此而來的諸多痛點和弊病。所以,將互聯網應用在金融行業的身上僅僅只是提升了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而沒有給金融帶來本質改變,當金融機構無法承受這些改變的時候,互聯網便成為了一種雞肋。

不可忽視的是,當互聯網紅利落幕成為一種趨勢的當下,以區塊鏈、智能科技為代表的全新技術力量正在崛起。他們試圖通過對互聯網所建構的體制進行重新解構來找到破解當前困境的方式和方法。對於遭遇政策監管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講或許通過投身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探索能夠找到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比如,可以藉助大數據的手段來進行風控和徵信;比如,可以藉助智能科技的手段來強化對於項目風險控制的能力;比如,可以藉助雲計算來增加金融行業與外部行業之間的聯繫……通過新技術的底層應用來推動金融行業的變革,將自身變成是為金融行業轉型的支撐方和賦能者。

僅僅只是提供技術,而不參與金融行業的具體運作似乎是當下互聯網金融公司風險較小的一個行業。京東金融、螞蟻金服轉型成為技術公司,去做那些金融機構不願意做,又做不好的環節,不僅能夠發揮自身所長,而且能夠讓金融行業的運作重新迴歸到相對理性的發展階段,對於互聯網金融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來講則能夠實現兩者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互聯網金融公司不做金融,而是做技術,是迴歸本質。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巨頭回歸技術本身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隨著人們對於金融科技認識的逐步深入,特別是新科技應用在金融行業的不斷鋪展開來。金融科技或許將會演變成為一種新的技術,這些技術以金融的形態深入到了各個行業當中,不僅能夠給這些行業賦能,而且能夠將金融的屬性和功能進一步拓展。

孟永輝

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微信公眾號:menglaoshi007。i黑馬、創業邦、億歐網、投資界專欄作者。從事互聯網10年,長期關注互聯網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鈦媒體、創業邦、億歐網、i黑馬、網易、新浪、搜狐等網站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