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有些果樹要環割才能提高產量?

我叫羅小超


1,有資料顯示,樹木,根吸收的養份是通過“樹杆”向上輸送的,而樹冠通過光合後的養份是通過“樹皮”向根輸送的,一共兩個不同的通道。

2,本人親自實驗,葡萄高效繁殖法,在5~8月份,當年新生的葡萄藤已半“木質化”,選其中一枝條進行環割(10~20毫米一段的皮,完全剝離),然後用300克左右的溼泥土包住傷口,再用塑料袋包住泥土,2個月後傷口部位開始生根,當年秋天就可以剪下栽種,成活率100%,第二年掛果。

3,。剝了樹皮,可以阻止樹冠的營養傳向根部,提高產量,而傷口在一個月的生長過程中會自己癒合,但是剝皮的這一段大小非常關鍵(按樹種、年齡、大小,從幾毫米到十幾毫米之間),否則,後果就是100%死亡。


糖糖生活趣事


果樹環割是為了促進花芽的形成技術,也是對樹木生長調解的一種方式,通過環割(剝)確實能夠起到果樹高產豐產的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樹木都需要環割的。能夠環割的果樹一般都是針對旺樹與枝幹,生長虛弱的果樹與幼齡果樹是不建議環割的,否則,會有導致果樹整株枯死或死枝。

果樹環割的方法與意義

果樹環割就是把果樹的枝幹韌皮部皮層割上一圈,起到暫時中斷割口上下之間的有機營養的交換,從而可以有限度地提升果樹有機營養的水平,有利於促進果樹的花芽分化,並且減少了割口以下位置的營養成分供應。

環割也是有利有弊的,環割後的果樹不利於其根系的生長髮育,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影響果樹地表上面的生長,這樣控制了樹勢的生長,但有促進花芽分化的良好效果,環割還可以促進割口以下部位萌發新枝,弊端是不利於樹木的生長。

環割的時間和寬度

對於果樹環割除了對果樹長勢的選擇外,還需要注意環割時期選擇,通常應該在每年6月份前後半個月的時間進行為佳。如果是採取環剝技術,對剝口的寬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根據環剝枝幹的粗細,可以適當的增加剝口額寬度,最大的寬度不宜超過要環剝枝幹直徑的十分之一。

環剝後的防護

環剝時最好使用專用的工具,在作業前要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細菌的感染,對環剝(割)口要整齊,並且需要注意不要損傷到形成層。對環剝口的創面要做好適當的保護,防治腐爛病變,尤其是像元帥蘋果樹,環剝後可用塑料布包扎。

環割的位置

對果樹環割(剝)的位置應選擇在果樹枝幹接近基部的樹皮光滑的地方,但要避開在樹幹分叉的位置,至少要離開樹幹分叉位置5公分外進行環割。

對於果樹環割,要有較熟練的技術,對於需要作業的果樹要有區別對待進行,通過環割後,有效的調節了果樹的長勢,讓結果的果樹達到豐產的目的,提供果樹的經濟效益。

更多關於三農的文章,請點上面的“關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本欄目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

農大知事


環割(也叫開甲)是環繞植株樹幹,剝去一定寬度樹皮的做法。環割是提高果樹產量的重要手段。有的果樹如果不環割還會減產或絕產(像冬棗樹),我來說一下方法和作用。

因為我家種的是冬棗樹,所以用冬棗樹舉例。從盛果器開始,每年1到2次環割。

1第一次在6月份,棗樹盛花期進行。在距離地面10公分以上樹幹進行環割(40天左右甲口自然癒合),以後每年在刀口上部5公分依次進行,也可以在粗(2-3年枝,留細枝向根部送營養)的結果枝上環割。配合噴施赤黴素提高坐果率。

作用:暫時阻斷營養物質向下傳送,增加上部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

2第二次在8月下旬左右。樹勢弱的可不用第二次環割。一般只在主幹進行。

作用:使膨大期的養分更充足,果實長得更大,口感更好,增加產量。

環割只是果樹管理當中一個環節,提高果樹產量,其他環節的管理也很重要。




農村青年大朋


一般來說只要是速生樹、豐產樹、幼樹、初結果旺樹、徒長小年樹,長期花而不實或不開花的空懷樹,旺長不結果樹或少結果樹,應當進行環割,可以達到促進結果、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的目的。

關於果樹環割最佳時間,一般可在果樹的生長旺期進行。果樹冬季休眠期內不宜環割,傷口難癒合,易遭凍害;葡萄等容易產生傷流的果樹,在萌芽前不宜環割,以免造成枯枝死樹。

多年的管理實踐證明,環割和環剝是導致果樹腐爛病(主要是幹腐病和根腐病)的罪魁禍首,已經成為促花育果的老經驗和老辦法,勢將被淘汰。

有很多人只知道環割和環剝能夠促花育果,但並不明白為什麼環割和環剝能夠促花育果。關於種種疑問,總結為以下五點:

一、輸送到花芽和果實的營養,是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葉片是果樹的加工廠)轉換的二次營養即有機營養。

通過葉片轉換的有機營養才能夠促進花芽分化和育花成果。

二、促進果樹大量育花成果,主要是控制果樹的頂端優勢。

迫使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上刻芽和下刻芽,扭枝和拉梢,摘心和轉向,這些物理方法都完全可以做到控旺和促花。

三、環割和環剝其實不是控旺,而是揠苗助長,竭澤而漁,人為地破壞。

那為什麼環割和環剝能夠促花育果?根系吸收的無機營養從果樹木質部的導管輸送到葉片和枝梢,通過葉片的光合作用把無機營養轉換為有機營養,然後輸送到花芽和果實,消耗不完的有機營養由皮部的篩管下行到根系以促進果樹根系的生長和發育,這就是果樹的營養循環原理和“樹靠根長,根靠葉養”的道理。

環割和環剝之後,就是截流皮部篩管的有機營養不得使其下行,倒流回花芽和果實,二次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

四、環割和環剝為什麼不會造成冒條?

原因在於無機營養是用來長枝葉,有機營養是用來育花果的,所以環割和環剝後從皮部倒流的有機營養不會冒條,這與控旺沒有任何關係。

五、為什麼氮肥過高容易冒條?

因為氮肥是無機營養,主要是促長枝葉。無機營養不能夠提高果樹的抗病和抗逆能力,所以氮肥過高,樹勢虛旺,抗病和抗逆能力變差。

我管理的果園裡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植草,二是不允許環割和環剝,三是通風透光,四是土壤有機質含量高,五是達到樹形和樹勢的完全統一,杜絕腐爛病的發生。

如何控制果樹的頂端優勢,促進果樹大量育花成果呢?在進行四季修剪的基礎上,一是5下6上施高磷,二是刻芽、扭枝拉梢、摘心轉向,三是花前噴施硼和鋅。

拓展資料

一般認為在樹木主幹上環割,由於切斷了向下運輸有機養料的篩管,會引起根部飢餓而使樹木死亡,故有“樹怕剝皮”一說。但有些植物如梨、蘋果等果樹,以及杜仲、黃檗、厚朴等木本皮類藥用植物,進行環割剝皮再生試驗,獲得成功。

剝皮再生需要有適合的條件,如樹木枝葉必須繁茂,生長旺盛;剝皮時間應在形成層活動旺盛時期,剝皮後要保持空氣相對溼度在80%以上,還要有正確的剝皮方法,儘量使樹幹表面未成熟的木質部細胞不受或少受傷害等。剝皮再生成活的原理,主要是暴露面上未成熟的木質部細胞和少數殘留的形成層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很快恢復了分裂能力。

剝皮再生可用於皮類藥材的生長,在果樹栽培上,環割原理亦有應用。如在開花期,適當環割枝幹,可暫時阻礙有機物質向下輸送,增加傷口上部養分積累。

總結

建議大家環割的時候,謹慎行事,留生命線不割斷。畢竟安全第一,不能一味追求產量。適當的環割果樹,確實有利於大幅高產優產,環割的時候希望大家一步一步地有序進行,千萬別急功近利。細心做好這一步工作,我們離好的收成就又近了一點!希望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出彩的老虎


環割是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實品質的一種措施。果樹實施環割、環剝技術,其原理是暫時阻礙光合作用生產的有機物向地下部分運轉,使營養集中在枝、芽上積累,促進花芽形成,提高花質,減少落花落果;使幼樹營養生長週期縮短,提早結果,使旺長、空懷樹增加產量。

一般認為在樹木主幹上環割,由於切斷了向下運輸有機養料的篩管,會引起根部飢餓而使樹木死亡,故有“樹怕剝皮”一說。但有些植物如梨、蘋果、柑桔類、李、板栗、棗、楊梅等多年生果樹上等果樹,環剝獲得成功。

果樹環剝的條件

1.果樹條件:具體要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因素以及不同的品種、樹齡、樹勢等情況而定,速生樹、豐產樹、幼樹、初結果旺樹、徒長小年樹,長期花而不實或不開花的空懷樹,旺長不結果樹或少結果樹,即適用於肥水充足、管理水平高,綠葉層厚、葉片濃綠等特別旺盛的木本果樹和藤本果樹中的青壯樹或壯旺幼年齡樹應當進行環割。

2.時間條件:一般可在果樹的生長旺期進行,會在保果、促花這兩個節點,如在開花期,適當環割枝幹,可暫時阻礙有機物質向下輸送,增加傷口上部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果實品質。

果樹環割方法

所謂環割:是用利刀或環割器切斷果樹主幹或主枝基部皮層(至韌皮部,不傷木質部)一圈或幾圈(間距1釐米左右)。一般選擇5-10釐米粗的主枝或骨幹枝,用薄且鋒利的小刀在環割部位作環狀切割,環割兩切口應當對齊不可錯位,確保皮層被切斷,通常割1-3圈,深度至韌皮但不傷木質部位,割縫寬約1.5毫米左右最佳。

環割再生管理

剝皮後要保持空氣相對溼度在80%以上,若割後傷口恢復慢,樹勢受損嚴重的可用咪鮮胺處理傷口,再用電工膠布包紮,創造暗環境來刺激愈傷組織的形成。若環割後兩日內遇大雨,應及時在割口處塗上一些波爾多液、退菌特、託布津等藥液,並用塑料薄膜包紮環割口,防止病菌侵染和雨水進入傷口,造成形成層死亡,影響傷口癒合。每隔5日要檢查一次傷口處,發現有害蟲啃食愈傷組織時,應及時消滅。在一定條件下,環割口大約在1個月左右,就基本上建立起樹皮的雛形。

總的來說,對果樹實施環割,是促進果樹營養生理平衡、調控樹勢,使果樹連年多開花、多坐果、保花保果壯果、預防裂果以及實現高產、穩產、優產的一種有效手段,能夠讓果園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浙江綠農


果樹的環割,拉枝歸根揭底來講其實就是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在果樹營養生長旺盛時,就會長出很多徒長枝,樹的營養都用來長個了,果實得不到營養的供應會落果。在日常中,最常見的是柿子樹,經常滿樹花苞,開花後落一地,然後沒了,樹上除了樹葉什麼也沒剩下,樹是一年比一年大,柿子一個也沒有。

想吃柿子怎麼辦,給它來一刀。在樹幹上用刀砍傷一圈,(現在有環剝器操作很方便了)。讓流向樹根的營養迴流,

,從而達到控制長勢的目的,花就可以保住了,保住了花也就保住了果。

這種環割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棗樹,桃樹,核桃樹等果樹上,用來促花壯果。


彭城梨哥


對於樹勢旺盛瘋長不易坐果的果樹,在樹幹環剝可控制樹勢,減少水分向上輸送,控制樹上枝葉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供給樹根,促使花芽分化提高授粉率,易坐果。

注意:環剝寬度0.5cm,用溼土塗抹環剝圈,防治蟲害,易利樹幹癒合,5—7天癒合最好,比如棗樹環剝後坐果多,但是如果癒合過晚,樹根吸收的營養水分供不上樹枝果實生長的需求,反而造成落果,樹勢衰竭。還可以對部分結果枝環割,環割一刀就行,癒合快,不傷樹幹,跟環剝起到的作用是一樣的。





360德行天下


果樹環割是為了促進花芽的形成技術,也是對樹木生長調解的一種方式,通過環割(剝)確實能夠起到果樹高產豐產的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樹木都需要環割的。能夠環割的果樹一般都是針對旺樹與枝幹,生長虛弱的果樹與幼齡果樹是不建議環割的,否則,會有導致果樹整株枯死或死枝。

果樹環割的方法與意義

果樹環割就是把果樹的枝幹韌皮部皮層割上一圈,起到暫時中斷割口上下之間的有機營養的交換,從而可以有限度地提升果樹有機營養的水平,有利於促進果樹的花芽分化,並且減少了割口以下位置的營養成分供應。

環割也是有利有弊的,環割後的果樹不利於其根系的生長髮育,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影響果樹地表上面的生長,這樣控制了樹勢的生長,但有促進花芽分化的良好效果,環割還可以促進割口以下部位萌發新枝,弊端是不利於樹木的生長。

環割的時間和寬度

對於果樹環割除了對果樹長勢的選擇外,還需要注意環割時期選擇,通常應該在每年6月份前後半個月的時間進行為佳。如果是採取環剝技術,對剝口的寬度要控制在4毫米左右,根據環剝枝幹的粗細,可以適當的增加剝口額寬度,最大的寬度不宜超過要環剝枝幹直徑的十分之一。

環剝後的防護

環剝時最好使用專用的工具,在作業前要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細菌的感染,對環剝(割)口要整齊,並且需要注意不要損傷到形成層。對環剝口的創面要做好適當的保護,防治腐爛病變,尤其是像元帥蘋果樹,環剝後可用塑料布包扎。

環割的位置

對果樹環割(剝)的位置應選擇在果樹枝幹接近基部的樹皮光滑的地方,但要避開在樹幹分叉的位置,至少要離開樹幹分叉位置5公分外進行環割。

對於果樹環割,要有較熟練的技術,對於需要作業的果樹要有區別對待進行,通過環割後,有效的調節了果樹的長勢,讓結果的果樹達到豐產的目的,提供果樹的經濟效益


洛陽啊輝


果樹木質部是往樹的其他部位輸送營養的,樹皮中的篩管是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迴流給樹根部的通道,果農進行環割,是增加了環割部位前端枝組的碳氮比和赤黴素濃度,赤黴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使枝組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換,有利於花芽分化。而環割的傷口,通常癒合期在十幾天到一個月左右。而且,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運送到樹根後,是起與土壤中元素結合使樹根部能夠更好的吸收營養的作用,就算是環剝掉皮質,只要不傷及木質部,不影響樹體向上營養運輸通道,樹也不會死亡,只是樹勢由於碳水化合物不足營養吸收減慢,樹勢衰弱而已。


小可愛韓子騫


不少果農只知道環割,但不知道其中原理。果農都知道樹芯有一條軟組織,叫營養輔送導管。它的作用是根部所吸收的營養,通過導管輔送樹冠的各個枝條,然後通過葉綠素的分化,在樹冠上用不完營養要通過樹皮迴流到根部。通過環割後,把迴流營養阻斷在樹的上部。根部所吸收的營養,只能上而不能下。樹冠儲存了大量的營養,能促使花芽的形成,就能提高坐率,大大提高果子品質和產量,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