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为了打赢这场战“疫”,为了给全国各地赶来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本地众多国企派出精锐部队,为医疗队员提供周全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地铁集团、城投集团、地产集团等市属国企主持或参与建设了众多重点项目,湖北机场集团则守护着全国乃至全球援助武汉的空中通道。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身份:援汉医疗队背后的国企“大管家”。

机场集团:提前5天清理客房,让客房等人

“我们是2月21日到达天河机场空港商务酒店,到今天已经住了10天,一切感觉都挺好,大家沟通顺畅、齐心协力,有问题都能及时解决。”3月2日,甘肃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刘晓菊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介绍,他们整个医疗队一共有172人,目前在支援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

2月21日和23日,来自甘肃、宁夏、重庆、云南医疗队的489名医护人员,相继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并迅速入住机场空港商务酒店,其中141名医护人员在24日转入东航武汉公司出勤楼,机场集团每天24小时为分住南区、北区两个酒店的4支医疗队做好后勤保障。

在医疗队抵达的前5天,湖北机场集团就已提早谋划,空港商务酒店400间房全部清理完毕,随时做好援鄂医疗队的入住准备工作,做到房间等人,并第一时间成立“酒店监管专班”,制定《援汉医疗队食宿保障监管方案》。从布草配置,到区域消杀;从安装无感测温仪,到空调检测调试;从确保热水供应,到备足1000份盒饭,一桩桩事落实。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援汉医疗队有队员过生日,机场空港商务酒店特意准备了长寿面。通讯员魏巍供图)

“一天三餐都是酒店工作人员端上每一层楼,大家再自取。我们部分同事晚上会值夜班到凌晨三四点,酒店工作人员也会准备一些吃的。”刘晓菊介绍,他们每天工作在医院,回酒店后消杀工作要做好,酒店工作人员立刻按照他们的需求,在大门口配备了对他们进行全身消杀的人员和装备。

医疗队员来自四面八方,大家饮食习惯不同,有爱吃辛辣的、有喜食清淡的,有爱吃面食的、有爱吃米饭的。“我们最初是按湖北口味做饭,后来在与医疗队不断沟通后增多了面食供应,包子馒头、面条饺子比例不断增加。” 天河机场空港商务酒店负责人介绍,医护人员紧急出发没来得及带的东西,他们都一一帮忙反馈和解决,还给年轻的医护人员准备小零食,尽全力满足大家的需求。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机场空港商务酒店为援汉医护人员准备的“零食补给站”。通讯员魏巍供图)

地产集团:勇挑雷神山近8万平方米物管重担

为解决雷神山医院交付后的运营管理问题,武汉地产集团讲政治、顾大局,勇于担当、主动请战,攻克组织协调、人手紧缺、防疫管理、物资匮乏等难关,集结 400 余名精兵强将以及近百人的后备队伍,勇挑雷神山医院7.99万平方米的物业管理重担。

医院于2月8日开始分片区交付使用,集团雷神山医院物业指挥部妥善组织好支援雷神山医院的500名医护人员入驻,安排好早、中、晚全院8000余人份伙食配送,做好隔离病区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定时开展隔离病区强弱电、热水锅炉、生活区热水、空气能组、变配电系统、公共卫生间巡查维修;为医护人员采购搬送各类物资,为医院运行提供专业、高效服务。

东湖绿道项目经理冯泉主动请战,勇挑雷神山项目经理的工作重担。正月初二,这位2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施工现场带领着党员突击队,开始了昼夜不舍奋战。从最初的一小时落实一次工作进度,到去火神山、金银潭医院取经,再到生活上对员工无微不至的关照,这位大管家可谓操碎了心。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武汉地产集团东方物业进驻雷神山医院誓师大会。通讯员张汉云供图)

ICU重症监护病房,是雷神山医院“最危险的地方”,38岁的武汉人杨玲是ICU的保洁领队,也是ICU保洁团队中唯一的女性。她独自负责一间ICU病房和护士站共近400平方米区域内的清洁卫生、日常消毒、垃圾清运等各项保洁工作。 ICU病房垃圾产生速度太快,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就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她是临床护理科班出身,曾有过11年的护理经验,这些背景让她成了ICU保洁员的“老师”,几乎每天都在带新人,一方面手把手培训保洁工作流程和规范,另一方面还要做团队成员的心理建设。

垃圾转运组组长陈伟伟 ,拥有高度责任感,为确保30名垃圾转运员的个人防护安全和医疗废物转运工作的正常运行,他都会对新进员工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工作中他更是朝9晚7,身穿隔离服工作10小时。全程督导垃圾转运工作,为了更快地进行垃圾转运,他还不时进入病区污物暂存间,协助病区保洁人员处理医废垃圾,带领队伍每日转运医废垃圾1000余袋。

他们是地产集团物业人的缩影,在最危险的地方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服务,疫情不退、 地产人不退,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杨玲在ICU病房清理血迹。通讯员张汉云供图)

城投集团:援汉医护人员点赞“贴心的刘哥哥”

凌晨3时的武汉,城市还在沉睡中。洲际酒店西餐行政总厨刘媛师傅已经和小伙伴忙碌起来,热气腾腾的热干面、喷香的茶叶蛋、精致的黑米糕等,一份份暖心暖胃的早餐将在3个钟头后送到援汉军方医护人员的手中。

1月28日晚,武汉市城投集团接到解放军医护团队入住洲际酒店的接待任务后,集团党委高度重视,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国博中心组织召开洲际酒店服务保障工作调度会,制定服务保障方案,并每天轮流到国博中心检查督导洲际酒店入住解放军医护团队后的工作情况。

“全部房间已完成消毒!”“物资正在不断采购中!” “入住指南已经做好!”“中餐正在准备!”……集团紧急召回160余名一线服务人员及30多名管理人员,两天完成洲际酒店接待解放军医护团队的全部准备工作。2月1日起医疗团队入住酒店。

此次为医护人员提供餐食以中餐为主的盒饭,刘媛师傅带领由中、西厨人员组成的30人团队成为餐饮保障的主力军。考虑到医护人员天南地北的口味习惯,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兼顾口味,菜单花样不断翻新,有本地特色热干面,也有精美中式小点心,还有北方面食,刘师傅尝试将西式羊扒改为中式孜然口味,制作出草原风味的羊扒,大受医护人员欢迎,他们发朋友圈“给贴心的刘哥哥点个大大的赞”。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跨界”美食孜然羊排,被医护人员点赞。通讯员唐涛供图)

除了一日三餐,酒店还特意安排了夜宵,部分厨师一直坚守到凌晨2点半,让辛苦一天的医护人员,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饺子、炒面,卸下疲惫、补充能量,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孩子们的祝福,有来自团队的鼓舞,还有他们自创的诗歌……酒店团队将来自郑州援汉医疗队员的家人们传递来的温情照片,制作成电子海报,在酒店大堂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隔空向医护人员传递亲人的祝福和鼓舞。

考虑到医护人员每天穿戴防护服,头发过长既不利于打理,也不利于防疫消毒,酒店员工多方打听,联系到“理疫之帮”志愿团队,在酒店大堂搭起理发服务处,为医护人员免费理发。

“辛苦了,感谢对武汉的驰援!”这是酒店员工对医护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截至3月1日,洲际酒店在住军方医护人员417人,累计入住435人,使用房间11314间(次)。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爱心理发服务,守护天使造型。通讯员唐涛供图)

地铁集团:全副武装的一线医院“搬运工”

“10箱消毒柜,46箱酸辣粉,60箱关东煮,150箱酸奶,1000盒蒸煮饭盒,4000斤消毒水……”2月28日,武汉地铁集团主要负责人慰问在汉口医院执行后勤保障任务的地铁党员突击队,翻开他们的工作记录本,看到了这样的清单。

2月4日,地铁集团接到汉口医院的支援请求后,这支参与了7家方舱医院建设的“铁军”,立即从人防院、资源公司和运营公司抽调干部职工,组建了一支汉口医院党员突击队,承担帮厨备餐和物资搬运的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各类捐赠物资不断运到汉口医院,动辄成百上千份。每天数以吨计的物资,从货车上搬进医院各个房间,都要经过突击队员们的双手和肩膀。

一台厢式货车刚停稳,等候在医院大门口的队员们迅速就位。车上的猫着腰小心翼翼往下递,车下的高高举起双手接过来码到一边,经过1个多小时的流水作业,满满一车物资堆在路边像一大片矮墙。对照清单仔细清点并签字确认后,他们再一箱箱搬上推车,运回仓库,如此往返十数趟。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汉口医院里全副武装的地铁“搬运工”。通讯员袁永华供图)

有时推车不够用,他们就用病床,货物堆得太重,病床转向轮不灵活,他们就边推边用身体抵住,推车无法上楼,他们就手抬肩扛,把物资转运上去。

与此同时,他们还得穿戴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一天下来,脱下的医用手套能流出一串汗水,吃饭拿筷子的手有时会不自觉发抖。但面对医护人员的关切,或者接到一个任务时,他们的回答永远是“不累”“不麻烦”“没关系”“交给我”。

地铁集团下属资源公司总经理刘祥森介绍,突击队里还有部分厨师,负责汉口医院医护人员和援汉医疗队的中晚餐,每天切配炒制的盒饭超过2200份。为了让医护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想方设法,精心搭配,努力做出“花样”。

从钟南山院士团队捐赠的制氧呼吸机到浙江人疾驶千里送来的医用器械,还有市民自发捐赠的方便食品、蔬菜等……在转运这些物资时,地铁党员突击队员常常被物资背后的善举感动着,这也成为他们咬牙坚持的动力。

正如队员喻山所说:“我是武汉人,又是党员,如果现在不出把力,多年后再回忆起这段举国战‘疫’的岁月,一定会有遗憾。”(长江日报-长江网 记者文涛 吴秋娜 严珏 王谦 通讯员李文文)

“你保护武汉、我们照顾你”,援汉医疗队背后有群国企“大管家”

(图为推车不够,他们就用病床搬运物资。通讯员袁永华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