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鑽空子!中超新式轉會“破解”新政,足協又被打臉?

去年底,足協方面出臺了相關新政,包括內外限薪在內的多條規定出臺,意在通過此種方式國內聯賽的轉會和球員管理更加規範化,新政出臺後立即見到了效果,與以往相比,本次冬窗未見大手筆的外援轉會交易,並未出現動輒千萬歐元身價的外援,取而代之的是名氣不大但實用的外援。

钻空子!中超新式转会“破解”新政,足协又被打脸?

相對於外援轉會,內援方面的影響也有,國腳級球員並不多,更多的還是像恆大的曾誠、郜林、馮瀟霆這樣的前國腳,在恆大主動放行的前提下,三人均找到了理想的下家。雖然大手筆不多,但國安、上港還是帶給了各自球迷驚喜,先是上港從泰達挖走了中場核心買提江,隨後還是泰達,放國腳楊帆轉投國安。

钻空子!中超新式转会“破解”新政,足协又被打脸?

而在交易中,更多的出現了2000萬元的轉會費,這恰恰是足協對國內球員轉會費的上限,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象,在球隊主力離開時會搭配年輕球員一起離開。像新貴佳兆業從天海引進鄭達倫、裴帥後,還外帶了3名小將,這種情況放在以前是非常罕見的,據知情媒體透露,人頭多了轉會費均攤開,就不會出現超標的情況,可以規避引援調節費。

钻空子!中超新式转会“破解”新政,足协又被打脸?

如此一來,儘管中超球隊在不違規的情況下實現了開支節省,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也讓足協的引援調節費規定形同虛設,而且等到下一個轉會窗口,這種方式很可能被更多球隊效仿,因而足協方面還是要未雨綢繆,及時對新政上可能存在的漏洞進行彌補,不過光靠堵還不行,還要合理疏導,讓球隊自覺認識到維護轉會市場和諧的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